醫生直言:只降肌酐“難有出頭日”,把好這兩道關,腎功能會更好

腎臟病 貧血 中醫 藥品 骨質疏鬆 腎病之友 2018-12-08

腎功能下降的病友經常太過於看重肌酐,但事實上肌酐只是慢性腎病治療的最終結果,而結果是已經形成、改變不了的,——所以世上沒有能夠降肌酐的藥物,降肌酐可以說是“難有出頭日”。

相對而言,大部分腎臟病最核心的治療和延緩腎功能下降最主要的方法是“控制血壓、降低蛋白尿”。通俗地說:要想保腎,控制血壓、降低蛋白尿才是應該重視的兩道關。即使是腎衰竭患者,在進入腎病4期之前,降低尿蛋白仍然意義重大。

醫生直言:只降肌酐“難有出頭日”,把好這兩道關,腎功能會更好

一般而言,慢性腎臟病患者血壓的最佳控制目標為130/80mmHg以下,尿蛋白一般控制在0.3g/d以下。

首先,沙坦或普利類降壓藥,是慢性腎臟病的首選用藥。這兩種藥不僅能夠降低血壓,而且還能降尿蛋白,延緩腎損害。降尿蛋白的話,使用劑量應該更大一些。需要注意:如果出現血鉀升高和雙側腎動脈狹窄,應避免使用。

其次,應聯合用藥。為更好達到降壓目標,常需要2-3種甚至4、5種降壓藥聯合應用。聯合用藥時可依次選擇利尿劑、第三代鈣拮抗劑(氨氯地平)、β受體阻斷劑和α受體阻斷劑等。

醫生直言:只降肌酐“難有出頭日”,把好這兩道關,腎功能會更好

降蛋白首先我們會想到激素,在抑制炎症反應,降低腎小球濾過屏障的通透性上激素確實效果顯著,但其副作用也令腎友擔心不已。

一般情況下,尿蛋白定量大於1g的腎病患者需要使用激素治療,對激素抵抗的患者,可用免疫抑制劑;如果患者尿蛋白定量小於1g或尿蛋白是由於三高引起,通常可以服用沙坦或普利藥擴張血管、降低尿蛋白。

然而不少腎友發現,在服用激素時尿蛋白很老實,腎臟也會受到短暫的保護,但激素一停,尿蛋白又會繼續“為非作歹”,迫害腎臟。因此,尿蛋白總是反覆難消。

醫生直言:只降肌酐“難有出頭日”,把好這兩道關,腎功能會更好

中醫認為:“多者為厚,而厚者為毒。”只有及時清除體內蓄積的大量免疫複合物和代謝毒素才能贏得消蛋白治腎的關鍵一戰。中醫上如浸浴、燻蒸、外敷等方法,能夠解毒洩濁,清除患者血液內的毒素,改善腎臟微循環,從而減少蛋白漏出,穩定住腎功能。

只有將血壓、蛋白尿這兩大腎病惡化的罪魁禍首提早斬掉,才能保住殘餘的腎功能不受損害,此外,還要注意治療或避免貧血、低鈣、高磷、骨質疏鬆等問題,避免感染、勞累、藥物濫用等的傷腎因素。

如有降血壓、降蛋白等問題,不妨點擊下方“瞭解更多”!

(注: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解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