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造車元年:瀋陽成為恆大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

對於東北人民來說,2003年和2019年都是值得紀念的年份。

2003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步伐逐漸推進,中央將“振興東北”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決策。從此,東北發展進入新的時期。那一年,中國汽車工業嶄露頭角,也引起了世界汽車巨頭的關注,德國汽車品牌的代表——寶馬,就將目光投向了正在興起的中國瀋陽。2003年5月,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註冊成立。

時光流轉,2019年,瀋陽乃至中國的汽車工業早已翻天覆地,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已從一個模糊的理念,具化成清晰地新能源汽車產業生態雛形。此時,一位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造車“新貴”將目光聚焦瀋陽。

恆大造車元年:瀋陽成為恆大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

唐一軍省長歡迎許家印一行

恆大造車元年:瀋陽成為恆大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

唐一軍省長與許家印親切交流

恆大造車元年:瀋陽成為恆大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

唐一軍省長會晤許家印一行

6月15日,瀋陽市人民政府與恆大集團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在瀋陽舉行,雙方將圍繞多個領域開展廣泛深入合作助力瀋陽建設國家汽車產業中心。這也標誌著瀋陽汽車工業即將進入新階段,而遼寧瀋陽,甚至是整個東北都將受益於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恆大造車元年:瀋陽成為恆大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

瀋陽市與恆大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恆大造車元年:瀋陽成為恆大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

雙方共同祝賀簽約成功

加大在瀋陽投資,恆大在東北將大有作為

根據協議,恆大集團將全力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在瀋陽的佈局,助力瀋陽建設國家汽車產業中心。目前,已確定將在瀋陽建設新能源汽車整車、電池、電機三大生產研發基地,其中整車研發生產基地將落戶渾南區,輪轂電機研發生產基地及動力電池超級工廠將落戶鐵西區。

素有“東方魯爾”之譽的瀋陽,積澱了厚重工業文化和大量技能人才,這也被恆大看好。質量控制需要技術設備,也需要人才,瀋陽具備這方面優勢。

眾所周知,一段時期以來,東北經濟面臨持續下行壓力,傳統制造業訂單減少,投資下降。逆勢而上的恆大投資現象,對於振興東北、改善營商環境,將會創造更多的發展機會。

相互尊重,外界普遍看好恆大與瀋陽的互相選擇

事實上,瀋陽在發展新能源汽車上的優勢吸引了眾多車企落戶,不僅恆大,近期已先後有一汽普雷特集團、華晨寶馬集團、北汽集團參與進來,形成了強大的集群優勢。

但僅有恆大一家,完全打通了包括銷售、整車、電池、電機在內的全產業鏈,各環節的頂尖科技在全球範圍內也是“一枝獨秀”:

今年1月,恆大先後入主瑞典NEVS、牽手科尼賽克,獲得了高端整車製造研發能力;後又收購日本卡耐,獲取了頂尖動力電池技術;之後又接連拿下荷蘭e-Traction和英國Protean,獲得了世界頂級的乘用車及商用車輪轂電機技術;去年9月還入股廣彙集團,擁有了全球最大的汽車銷售網絡。

去年,瀋陽市依託雄厚的汽車產業基礎,統籌規劃、多措並舉、乘勢而上,制定出臺了《“電動瀋陽”工作方案》和《瀋陽市加快新能源汽車發展促進產業做大做強實施方案》,全力打造、持續優化新能源汽車使用及產業發展生態,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此番恆大斥巨資進場,與瀋陽的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不謀而合。

結語

此次與瀋陽市政府達成戰略合作,三大研發生產基地落地瀋陽,不僅進一步增強了恆大在新能源汽車的技術及量產優勢,為實現“3-5年成為世界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的目標增添更大信心,同時也為助力瀋陽市經濟轉型及產業升級,為新時代東北振興貢獻力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