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位於遼寧省中部,漢代建侯城,遼、金時為瀋州,明代在金,元舊城址上重建瀋陽中衛城,1425年清太祖努爾哈赤遷都瀋陽,擴建城池,增築外城,是清入關前的政治中心,瀋陽故宮是除北京故宮外,保存最完整的宮殿建築群。城北的北陵(昭陵)和城東北的東陵(福陵)是皇太極和努爾哈赤的陵墓。其它文物古蹟還有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周恩來同志少年讀書處,以及永安石橋、塔山山城和一些寺觀等。

公元1622年瀋陽後金都城, 遷至遼陽

瀋陽是東北地區歷史最為悠久的古城之一194年考古工作者在瀋陽市北郊發現了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遺址堆積約分上下兩層:上層以夾砂紅陶的鼎、鬲、顓等文化遺物為主,當屬於青銅器時代;下層以壓印篦紋陶器、細石器等文化遺物為主,為新石器時代較早階段的遺存,距今約六七千年。在下層還發掘出房址、灰坑、火膛等遺蹟。由於石磨盤、磨棒和碳化粟粒的存在,可知這一時期居住在這裡的人們不僅以漁獵為生,並且已兼育農業生產,有著較高的物質文明。在考古史上,它屬於東北地區新石器文化中的新樂下層文化。

公元1622年瀋陽後金都城, 遷至遼陽

瀋陽一地,春秋戰國時期是燕國的地為期西漢時期,漢王朝曾在今瀋陽一帶置侯城縣,屬郡。後漢時改屬玄菟郡,其時,玄菟郡郡治設在高句縣(今遼寧新賓縣),至後漢中葉將高句驪縣遷至瀋陽,作為玄範郡郡治,從此瀋陽又有高句驪之名,據考古研究發現,今瀋陽市東南十公里左右的渾河南岸,有不少漢代的遺存物出土,據推測這裡可能就是侯域縣治及後漢時玄菟郡治所在。

公元1622年瀋陽後金都城, 遷至遼陽

魏晉南北朝時期,今瀋陽一地名稱及歸屬迭經變化,三國及西晉時,這裡仍為玄菟郡郡治,稱高句驪縣。東晉中後期,玄菟郡為後燕鮮卑慕容氏所有,治徙置朝鮮的咸興,瀋陽仍稱高句驪縣。公元407年,北燕滅後燕政權,瀋陽又為北燕所有,高句驪縣廢。南北朝時期,北魏政權佔有瀋陽,瀋陽為其政權的轄地。

公元1622年瀋陽後金都城, 遷至遼陽

隋、唐兩代中央政權強大,屢次對東北地區及高麗(今朝鮮)用兵。在這幾次用兵中,瀋陽均為大軍駐紮或經過的地方,在皇帝的詔書中曾出現過,軍事地位十分重要。唐武周聖曆元年(公元698年),靺褐族首領大祚榮在東北境內建立了渤海國(初稱振國).瀋陽為其轄地。至唐睿宗景雲間(公元710-711年),渤海國在今瀋陽一帶置瀋州,對此《遼史·地理志》中曾有過記載。唐末,契丹族人崛起於東北,渤海國許多轄地為其所佔,瀋州就在其中。遼太祖神冊六年(公元921年),遼兵將在薊州俘獲的百姓遷徙至瀋水北岸(今瀋陽市所在)在此設立了三河縣,後改為樂郊縣,成為瀋州興遼軍及昭德軍的治所,金代為瀋州顯德軍治所。

公元1622年瀋陽後金都城, 遷至遼陽

元初仍稱瀋州,後因瀋州地居瀋水(渾河)以北故,更瀋州為瀋陽路。其時,由於舊城已遭兵火贊燒路治借置在遼陽故城。

明初,統治者為加強北方的防禦力量,在長城沿線劃分了九個防禦區段,稱九邊重鎮。鎮下屬的防衛單位稱衛,瀋陽這一時期為遼東鎮屬瀋陽衛,為遼東鎮上的重要衛城,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明末,建州左衛(遼寧新賓)都指揮使努爾哈赤歷經南征北戰,統一了女真族各部,於萬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建立了後金政權,割據遼東,年號天命。至後金天命三年(公元16158年),努爾哈赤攻打撫順,揭開了嚮明王朝發動強大攻勢的序幕。次年,又於薩爾遊一戰。大敗數路明軍,取得了軍事上的主動權。天命六年(公元1621年),又攻破了壁壘森嚴的瀋陽城及明王朝在東北地區的政治中心遼陽城,隨後,於天命七年(公元1622年)將後金都城遷至遼陽。

公元1622年瀋陽後金都城, 遷至遼陽

努爾哈赤遷都後認為遼陽並非理想的都市,只有地居遼中的瀋陽方為理想之所。他認為:“瀋陽形勢之地西征明室……路直且近,北征蒙古,三兩日可至”遂說服王公貝勒,於天命十年(公元1625年)將都城遷至瀋陽。瀋陽由古代一個普通的縣城,躍居為東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從後金天命十年(公元1625年)至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瀋陽共作為後金都城十九年。其間,滿族社會完成了由奴隸制向封建制的過渡,後金奴隸主政權也變成以滿族貴族為主體同蒙古貴族和漢族官僚地主集團聯合的封建政權,公元1636年,皇太極改金為清,年號崇德,稱皇帝。隨後,皇太極以瀋陽為中心,增編了八旗蒙古”和“八旗漢軍”擴大了八旗組織,並進步統一東北繼承了明王朝在這一地區的全部版圖,為奪取明王朝政權奠定了基礎。因瀋陽在歷史上發生過巨大作用,城中有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的陵寢,所以,清王朝遷都北京後,把瀋陽視為“發祥之地龍興地”,定為陪都。為體現出陪都的地位,城中設有幾乎和北京相當的中央機構,即戶、禮、刑、工、兵五部,又稱盛京五部。各部首腦為侍郎擔任,擔此重任的均為滿族人。順治三年(公元1646年),改設昂邦章京,給鎮守總管印。順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改盛京為奉天府,設奉天府尹於城中,管理民政事務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改設鎮守遼東將軍,康熙三年設承德縣,次年改設鎮守奉天等處將軍,又叫盛京將軍光緒三十年(公元1905年)建省,廢將軍,設東三省總督、奉天巡撫。宣統二年(公元1910年)裁承德縣。民國初年裁奉天府,仍置承德縣,後改為瀋陽縣,為奉天省治。

公元1622年瀋陽後金都城, 遷至遼陽

瀋陽城歷史上曾有過數次修建,第一次建城始自於遼代,其城於金末毀於戰火。第二次建城是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8年)瀋陽衛指揮閔忠按遼金舊城重建,即“瀋陽中衛”磚城。該城在地理位置上“南鄰瀋水,有舟楫之利:東依群山,有習武之便;西行直達山海關,北去與蒙古各地相通”。是一個地處交通要道,軍事位置十分重要的地方。該城規模初為“周九里三十步,高二丈五尺,有門四座,濠雙重”,以後,為了選一步對東北地區的女真族和蒙古族防範,又加築了一道邊牆邊牆在瀋陽以北星“凸”字形向北突出。有極強的防功能,清遷都瀋陽之初,襲用了明所建衛城。最初,皇太極忙於軍政事務,無暇整修明時遺留下來的瀋陽域直到天聰五年(公元1631年)才得暇擴建瀋陽城。擴建工作是將城牆加高加厚,城上建女牆、修垛口六百五十一個,明樓八座,角樓四座,城門八座,城中將原來十字形街道改建成“井”字形,建宮殿、天壇、地壇太廟,及各類官署衙門,天聰八年(公元1634年)更名盛京。與明王朝首都北京成分庭抗禮之勢。清王朝遷都北京後,仍十分重視對盛京城的建設。自康熙、經雍正,乾隆至道光幾代皇帝都曾至瀋陽東巡、祭祖,這便是歷史土記載的十一次東巡。他們每來一次,瀋陽的宮殿、陵寢、廟宇都得到維修、擴建。瀋陽城後增開的八個城門,就是康熙第一次東巡時所開,此外,較為著名的就算乾隆東巡時對瀋陽故官的修建了。

公元1622年瀋陽後金都城, 遷至遼陽

瀋陽作為清王朝的發祥地,開國都城,有著極為豐富的文化遺產和名勝古蹟。瀋陽故官位居市中心、為清初皇宮,名盛京宮闕,入關後稱奉天行官。清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世祖在此即位後入關。此宮始建於後金天命十年(公元1625年),基本完成於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乾隆、嘉慶中又有增修。有房屋三百餘間院落十餘個,佔地六萬多平方米,是我國現存僅次於北京故官的最完整皇宮建築。宮殿具有較高的工藝水平,濃厚的地方建築風格,是漢、滿兩族文化交流反映在建築上的輝煌成果。

公元1622年瀋陽後金都城, 遷至遼陽

興建於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的文溯閣,為度藏《四庫全書》之用,也是皇帝東巡盛京時,讀書看戲的地方,乾隆間所編修的大型叢書《四庫全書》,天下文人,歷時十年始成,清王朝將完成的這套大型叢書,繕寫七部分藏於瀋陽文溯閣、北京文淵閣、圓明園中的文源閣、熱河(承德)的文津閣、揚州的文匯閣、鎮江的文宗閣、杭州的文瀾閣,後其它諸閣所藏或毀於戰火,或多散失,只有文溯閣貯存最為完整,現巳移地皮藏。

公元1622年瀋陽後金都城, 遷至遼陽

福陵,因居瀋陽東郊,又有東陵之稱。該陵為努爾哈赤和皇后葉赫那拉氏的陵寢,為清朝關外三陵(其餘兩陵為昭陵和永陵)之一。這裡枕山面河,自然景色十分優美。昭陵,因地居瀋陽市北郊,又稱北陵。是皇太極和他的皇后的陵寢。這裡自然景色雖不如東陵,但其在建築規模和藝術上卻略勝一籌。

公元1622年瀋陽後金都城, 遷至遼陽

除上述幾處文物古蹟外,其它文物古蹟還有抗美援朝烈土陵園,周恩來同志少年讀書處,永安石橋、塔山山城等,這些較為著名的文物古蹟,同樣是瀋陽這座古老城市歷史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