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明法師:從明心見性說到天台教觀(六)

顯明法師:從明心見性說到天台教觀(六)

從明心見性說到天台教觀

顯明老法師講於能仁書院明心佛學研究會 悟莊記

(摘錄自十方雜誌第五卷第十二期 民國七十六年九月出刊)

所謂五時有通五時,有別五時,主要是重視通五時,根據《大涅槃經》五味相生(乳、酪、生酥、熟酥、醍醐),配合華嚴、阿含、方等、般若、法華涅槃,五時相續的講,重在通五時。釋迦佛一生都在說四諦法,釋迦佛一生都在說彈偏斥小,嘆大褒圓的法,都在說摩訶衍法,都在說華嚴根本法輪,都在說開權顯實,並沒有固定分出來什麼時間說什麼法。

例如須菩提在法會上授記作佛之後,在般若會上請佛開示「退不退」的問題,在法華會上「舉手低頭皆當作佛」,在般若會上確有此一問「退不退」,說明了法華般若前後沒有一定。黑光比丘(迦留陀夷)在法華會上授記,阿含時在受別請時被人打死在糞坑裡;目犍連尊者也在法華會上授記,然後在阿含時被執杖外道打死。

所以在五時判教來講,是加強認識通五時。前後並不一定。只是在程序上講,先華嚴時,《華嚴經》根本法輪,所加被的根基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二乘在座如聾如啞,但此句話就有疑問,佛陀講華嚴的時候,是不是針對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二乘如聾如啞,請問二乘從哪裡來?是不是華嚴在阿含之後?在阿含時才有二乘人,阿含時講四諦十二因緣,才有阿羅漢,華嚴會上他們聽不懂,那麼華嚴在先還是在後?到〈入法界品〉才有舍利弗他們在座。華嚴大法,不錯,但僅僅為菩薩說,被機不普,羅漢都聽不懂,我們凡夫更不用談了。因此智者大師判它兼別明圓,別教中的圓教,因為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都有它的圓融面,也有它的各別次第,華嚴位次最多,住、行、向、地等妙二覺。都在華嚴中顯出來,所以化法四教中把它判成兼別明圓,化儀四教判它為頓教。講《華嚴經》的法師就要根據別教與圓教的道理來講,就不能用藏教來講。

第二阿含時,雙垂兩相,二始同時,講阿含同時講華嚴,不動寂場而遊鹿苑,脫珍著弊,脫掉了千丈之服而穿上老比丘衣,那就是說二時一方面不動寂場而遊鹿苑,兩方面同時講,這是佛的境界。我們不能以凡夫之見去想它。阿含時叫除糞的工作,二十年除見思糞,修四諦、十二因緣。二十年後證阿羅漢果,所以說證果都在阿含時。在阿含會上完全講三轉四諦十二行法論,講苦樂之法,世、出世間相對法。證了阿羅漢果以後,子縛已斷果惑未亡,自以為圓滿,所以二乘有的不向前走,保果不前,也有回小向大二種根性。保果不前的認為好不容易出了三界,好不容易才證得涅槃(小乘涅槃),叫他再求成佛,那他就沒興趣了,所以叫保果(小乘)不前,放在方等會上有彈偏斥小,嘆大褒圓之說。阿含經有四種:長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雜阿含。

第三方等時,借維摩居士等大菩薩來彈斥呵責保果不前的小乘人,所以方等會上講的經典如楞嚴經、楞伽、不思議經等都是在彈偏斥小,歎大褒圓。根據佛教制度,居士不能夠批評三寶,只有恭敬供養,只有護法,唯獨我們的維摩老居士不客氣,依老賣老,看見羅漢不如法,他就批評,所以很多羅漢與他不友好。根據佛教規矩,凡有講經的地點,距離四十里路都要來聽經,不聽經要請假,有一天維摩居士請病假沒有來,釋迦佛派舍利弗去看病,舍利弗不肯去,說這老居士對出家人不客氣沒有禮貌。舍利弗是小乘智慧第一者,大乘智慧最大的是文殊師利菩薩,於是請文殊師利代表釋迦佛去看病,羅漢跟著去,在講不二法門時,維摩杜口,大智無言,禮座,去花都是羅漢的洋相,在這時迦葉尊者才深悔自己焦牙敗種,高原陸地不生蓮花,虛空非是植蓮處,自己感覺慚愧,不如菩薩這麼自在。因此,在般若會上一般羅漢有點回小向大,恨自己小乘不如菩薩,但是行菩薩道亦非容易,要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如舍利弗過去生中行菩薩道時,一個婆羅門向他要眼睛給母親做藥引子,舍利弗隨即取下左眼給他,婆羅門說他挖錯了眼睛,要右眼才行,於是舍利弗又取右眼給他,結果婆羅門拿他的眼睛在鼻子上嗅一嗅,隨即丟在地上踩,罵道:「出家人的眼睛怎麼這麼臭,如果給我母親做藥引子。」舍利弗一聽,很生氣起嗔心,退了行菩薩道心。行菩薩道起嗔心就不好了。

第四般若時,在般若會上,會一切法歸摩訶衍(大乘),轉教付財,教舍利弗、須菩提等為菩薩講空理,舍利弗他們想,教我們為菩薩講空理豈不笑話?但又想這是佛的力量加被,不是個人的力量所能,這叫做轉教。然後付財即付家業,在般若會上體會一切法皆是大乘沒有小乘,所以開權顯實都是般若滌執之功能。

第五法華涅槃時,兩時同為一味叫做醍醐味,但涅槃稍差一點,裡邊有勝三修(大乘修常樂我),斥劣三修(小乘修苦、無常無我)。法華是開權顯實,即粗即妙,並不是離開粗而顯妙,世間法就是出世間法,眾生法就是佛法,開權顯實授記作佛,這是智者大師以五時來判如來一代時教。

還有化儀四教,化法四教。化儀四教:頓漸祕密不定,判華嚴為頓。阿含、方等、般若為漸初漸中漸後,法華涅槃非頓非漸,非祕密非不定。化法四教,藏通別圓,用兼別明圓來解釋華嚴經,用藏教來解釋阿含經,用藏通別圓來解釋方等經,用通別圓來解釋般若經,用純圓獨妙來解釋法華經、涅槃經,兼但對待之圓教又與純圓不同,這是判教。

另外再講「觀」;教有八教,觀有七觀。所謂七種觀法:

(一)析空觀:藏教用分析的方法,把一切都分析歸空。人有生老病死,物有成住壞空,識有生住異滅。

(二)體空觀:通教用體空觀,體一切法當體就空,如有生就有死,生下來時就淮備有老死的一天,上臺就有下臺的淮備,交代清楚,不要拖泥帶水,不要怕死,心裡不怕死,就越活得有勁兒。

(三)次第觀:別教用次第觀,觀一切法用空、假、中三觀次第而觀。先觀空,觀一切法無自體性當體即空;再觀假,一切法幻有,法相歷然,後觀中,一切法雖空,諸相宛然,一切法雖歷歷宛然,其性即空,於空有之外顯中道。

(四)一心三觀:是圓教的觀法,觀一切法空一切趣於空,是趣不過;觀一切法假,無空無中而不假,一切法趣於假,是趣不過;觀一切法中,空假皆含在中道之中,舉一而具三,言三而歸一,名圓融三觀。

(五)頓觀:即摩訶止觀,止觀明靜。

(六)漸次觀:即小止觀,著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七)不定觀:即六妙門,數隨止觀還淨,沒有祕密觀,因為修觀不能祕密,一祕密就無法修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