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公里武裝急行軍,瞭解一下!

射擊 軍事 亮劍君 2018-12-16

密林雨夜,刀光劍影。皖東某地,一場夜間實兵實彈演練拉開戰幕。夜幕中,一輛戰車疾馳而來,車門一打開,6名全副武裝士兵躍出突進,時而奔襲、時而匍匐,時而射擊、時而隱蔽。

50公里武裝急行軍,瞭解一下!

炮火正急,目標突現,士兵們躍入1米多深的坦克坑依託射擊。泥漿浸沒全身,泥水灌入口鼻。“砰砰砰”幾聲槍響,士兵們爬出水坑,一抹臉甩出一把泥漿,俯身繼續向前……

鳴金收兵,戰果累累。聚光燈下,衝鋒的士兵渾身裹滿泥漿、雙眼噴火,像泥制的“金剛”。


50公里武裝急行軍,瞭解一下!

與強手對決敢亮劍,新裝備實射打頭陣,“王傑班”戰士都有一股銳氣——比武賽場爭第一

這是一場尖兵與尖兵的對決。

去年8月,200多名偵察兵集聚皖北某訓練基地,展開兩天一夜的連貫比拼。

眾多“老牌”偵察兵參賽選手中,剛從工兵轉為裝甲步兵的“王傑班”副班長王佳鋒,猶如殺出的一匹“黑馬”。前期5個月的強化訓練中,他每天完成10多個小時的高強度訓練後,還自我加壓“開小灶”,手掌、肘、膝多處被磨破,身上新添十幾處傷疤。

50公里全副武裝急行軍、滑降突襲、多火器射擊……比武時,王佳鋒一路衝鋒,手心舊傷口崩裂,血往外湧,他用嘴撕開急救包,將手掌用紗布一纏,忍著鑽心的疼痛繼續進行武裝攀登。

比武落幕,王佳鋒手上紗布早已脫落,迷彩服上留下片片血跡。懷揣獎牌的他欣喜不已,“作為‘王傑班’的兵,流點血算什麼!”

逢敵敢亮劍,賽場勇爭先。熟悉“王傑班”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印象:這個班的戰士有股“革命加拼命”的勁頭,訓練敢打頭陣,比武勇爭第一,任務能挑重擔。

“沒有任務爭任務,有了任務就興奮,挑戰越大越來勁。”談及“王傑班”的這種獨特氣質,該旅旅長袁興萍告訴記者,無論是改革前還是轉型後,“王傑班”總是事事當先鋒站排頭,他們在全旅第一個進行水上駕駛訓練,第一個組織水下破障攻關,第一個運用火箭佈雷車單車自主佈雷……


50公里武裝急行軍,瞭解一下!


今年初,“王傑班”擔任新裝備攻關任務。新列裝的某型步戰車,不僅信息化程度高,性能構造與老裝備大不一樣,多種火器的掌握使用,更是對人員能力素質的不小挑戰。

“集體一等功”“集團軍地爆專業綜合第一名”……夜深人靜時,班長王大毛帶著全班人員來到榮譽室,面對150多面錦旗和200多塊獎牌,重溫老班長王傑勇奪工兵五大技術“滿堂紅”的故事,回顧一代代王傑傳人“精武無止境、超越是個性”的強軍足跡,“兩不怕”精神在戰士們內心激盪升騰。

“當工兵我們是年年拿獎的‘金牌班’,轉步兵我們決不能砸了這塊招牌。”全班橫下一條心,萬難不低頭,轉型勇爭先,新徵程一定要創造新榮譽。

野外駐訓時,“王傑班”戰士常常帶著乾糧上山、滿身塵土下山,一訓就是大半天,中午就著風沙吃飯,人停車不停,天天都是滿負荷的高強度訓練。

戰場無亞軍,尖刀亮鋒芒。搜索目標、激光測距、裝填炮彈、跟蹤發射……隨著隆隆炮聲,一發發炮彈直搗目標。今年5月,新裝備首次實彈射擊,“王傑班”請纓開頭車、打頭陣,首發命中、發發命中。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