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補繳要抓緊!2019年起,或只有這3類人可以一次補繳

社會保險 養老保險 民生 強哥說鋼 2018-12-08
社保補繳要抓緊!2019年起,或只有這3類人可以一次補繳


快到年底了,很多事兒過了今年到了明年政策都會變,12月至關重要。今年國家稅收政策、社保社保制度都有變化,跟咱生活息息相關的社保,很多福利待遇的享受和社保繳納的連續性及繳納年限有關,一旦斷繳後是要進行補繳的,而補繳也並不簡單。

退休養老條件與社保補繳條件

想退休養老按月領取養老金是要滿足以下兩個條件的:

(一)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條件並辦理相關手續的,現行退休年紀是“男年滿60週歲,女工人年滿50週歲,女幹部年滿55週歲”;

(二)按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

而很多人在離職換工作、換城市生活時導致社保斷繳,繳納年限不足,社保斷繳超過一定的時間期限,進行補繳是需要繳納滯納金和利息的。按照現行規定:

公司欠繳的社會保險費,自欠繳之日起至用人單位申報補繳成功的前一日止,每天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

滯納金計算公式:

每月應繳社會保險費×欠繳天數×萬分之五=滯納金

當然,在實際執行中,滯納金一般都針對參保單位未按時繳費來收取的,個體參保的一般沒有徵收滯納金,但是,如果個人參保人跨年度欠費,那就必須補繳滯納金。

2、一次性補繳難度增加

明年起,或將只有這三類人能一次性補繳

很多人退休前考慮一次性補繳,但顯然國家新出的社保政策增加了一次性補繳的難度:

2019年1月1日以後達到60週歲,且未參保繳費的居民,不再發放老年人生活補助;

年滿45歲週歲不滿60周,歲且未參保繳費的居民,不再允許一次性躉繳15年的養老保險費,即意味著在45歲之前,必須有社保繳納記錄,否則是不允許一次性補繳的。

值得一提的是,這3類人在社保新規下依然可以一次補繳社保:

(1)本地戶籍,並在1961年至1982年期間下鄉的知青;

(2)本地戶籍,曾經參加過職工養老保險的大齡人員;

(3)本地城鎮戶籍,曾經與國有企業或縣級、鎮級集體企業建立勞動關係,並已在2010年12月31日前達到退休年齡。

不過,從2019年1月1日開始,社保費將由稅務部門徵收,這意味著以後企業會按職工的實際工資標準繳納社保,以提高職工的社會保障水平,同時也意味著社保補繳將越來越嚴格。所以,近期很多人都想抓住補繳社保的機會,導致多地社保局人滿為患。

社保補交方式

其實針對不同的交費人群,補交社保的方式是不大相同的,主要有兩類人:有工作單位的人和靈活就業的人,我們來逐一攻破:

(1)自行辦理:關於自由職業者,說的通俗點為“沒有工作單位的群體”,則可以用靈活就業的方式進行參保,需要到戶籍所在地的社保部門辦理社保登記手續。

(2) 單位交納:單位職工2019年補繳社保怎麼補呢,其實完全可以參考2019年職工補繳社保新政策,也就是說職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終止勞動關係後,以個人身份繼續參加參保即可。

4、一次性補繳政策將取消

繳費未滿15年該如何領取養老金?

一次性補繳社保是否划算,其實主要取決於參保人的生命長度,簡單來說就是,活得越久,領取的養老金就越多,繳納社保就越划算。

說到這兒,大家或許會有疑問:一次性補繳社保政策即將取消,那年齡超過45歲沒繳社保,或者已經繳了幾年社保,但到60歲退休時沒有繳滿15年的人,該怎麼辦呢?

關於這個問題,國家也給出瞭解決方案,雖然即將取消社保一次性繳費,但並不代表過了60歲就不能繼續繳費。

如果到60歲時沒有繳滿15年社保,一般有兩種處理方法:

第一,退出養老保險,提取個人養老賬戶餘額;

第二,繼續繳納,繳夠15年再開始領取養老保險。

至於採用哪個方法,大家可以根據自身情況來確定。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