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臺縣“五化舉措”全面規範公益性崗位開發管理

社會保險 創業 社會 張掖日報 張掖日報 2017-09-19

甘肅張掖網高臺訊 高臺縣認真貫徹落實就業援助政策,把公益性就業崗位作為援助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的重要途徑,創新思路,搭建平臺、拓寬渠道,優化服務,實行“五化舉措”,規範公益性崗位管理。

崗位設置“編制化”。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對各單位公益性崗位進行認真摸排,全面瞭解轄區內公益性崗位人員安置和未就業困難人員情況,按照“因事設崗、按崗定人”的原則,科學設置公益性就業崗位,合理確定人員限額,對公益性崗位的單位性質、崗位設置、人員聘用、工作情況實行“編制化”動態管理,統籌公益性崗位開發,集中安置就業困難人員,至目前,核定公益性崗位單位23個,人員編制350人。

援助服務“信息化”。在省“大就業”系統試點縣的基礎上,結合今年全省就業實名制培訓班,進一步加強就業信息網絡建設和就業服務平臺建設,建立完善就業困難人員申報登記制度,嚴格按照就業困難人員公益性崗位就業援助政策規定的範圍及條件,對申請符合公益性崗位條件的進行備案登記,及時組織人力對就業援助人員的家庭成員、就業狀況、收入情況進行調查核實,經就業服務中心確認屬實,納入公益性崗位開發安置對象信息庫管理,做到臺帳清、對象準、信息明。

人員進出“規範化”。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嚴格公益性就業崗位的招聘條件和審核程序,健全和規範人員進出管理機制,通過申報登記、資格核查、公示監督、崗位錄用、建立臺帳等程序公開招聘。優先錄用年齡大、文化程度低、無專業特長且家庭困難的就業援助對象;公益性崗位工作滿三年的按照合同及時通知用人單位清退;符合三年後離退休不足2年續簽條件的,認真核查後續籤;對公益性崗位無法勝任工作的予以辭退或調整崗位;對辦理退休手續以及用工單位考核差的解聘退出公益性崗位,實現了公益性崗位“能進能出”的良性運行模式。今年以來清退三年期滿人員115人,重新安置105人。

職業培訓“分類化”。“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縣充分發揮公共就業培訓機構和民辦職業培訓學校的作用,針對公益性崗位人員年齡結構、文化層次、職業需求,分類施策、分層施教,每年對公益性崗位人員適時組織勞動技能培訓,有創業願望的參加SYB培訓,併為其提供職業指導和職業介紹,更新就業觀念,消除依賴心理,不斷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和勞動技能,增強其就業能力,為他們實現再就業打好基礎

資金監管“常態化”。實行公益性崗位集中規範化管理,對用人單位公益性崗位人員上崗情況、工作情況以及用人單位的考勤考核、崗位補貼和社保補貼發放情況、社保辦理情況進行不定期檢查,並設立舉報電話,防止“有崗無人、有人無事”,甚至虛設崗位,騙取崗位補貼和社保補貼等現象的發生。同時,明確人社、財政、審計等各相關部門的監督管理責任,及時建立完善再資金的內控管理制度和基金稽核制度,嚴肅財經紀律,嚴格審批權限,確保再就業資金的合理規範使用。(朱新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