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縣石潭鎮關工委:三“健全”三“常態”護航青少年成長

社會 湘潭在線 2017-06-22

今年是湘潭市關工委成立30週年,30年來,湘潭湧現出了眾多關心下一代工作的先進工作者和先進集體。今日起,湘潭市關工委與湘潭日報社聯合推出“關心下一代 蓮城夕陽紅”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湘潭在線6月21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鄔雅琳 實習生 王新娜)6月中旬的一個週四,湘潭縣石潭鎮關工委辦公室,幾名網吧監督員聚在一起,商討這個月的網吧監督工作。接下來,網吧監督員將按步驟開展本月的網吧巡查工作。在石潭鎮,關工委有齊全的工作班子,有專門的辦公場地,有一整套工作制度,有完整的工作檔案,工作經費有保障。

機制健全,機構健全,保障健全

石潭鎮有一個覆蓋全鎮的關心下一代工作網絡。鎮關工委,以黨委副書記為主任、鎮中學退休老校長為常務副主任,鎮團委、婦聯、學校、財政等單位部門負責人兼任委員。全鎮24個村和5個居委會,14所學校,都成立了關協,由村(居委會)主任、校長任關協主任,切實擔負起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重任。

鎮關工委對全鎮老人作了摸底調查,將符合條件、能勝任工作的630位老人建立“五老”隊伍,擔任“十大員”。建立長效分片包乾制度,從“五老”隊伍中選派29人,每人聯繫一個村或居委會。村和居委會實時掌握青少年的生活、學習、思想動態,和鎮關工委聯繫人保持聯繫,結對開展工作。

每年的年初和年中,石潭鎮關工委都會召開會議。年初,佈置年度工作任務;年中,總結上半年工作成績,分析問題,找出解決辦法。

監管常態,宣講常態,助學常態

石潭鎮關工委的網吧監督員基本上是退休教師,對鎮上的學校、網吧、學生的情況很瞭解。鎮上12個網吧,6000多名中小學生,為了防止營業性網吧接納未成年人上網,網吧監督員每月開一次碰頭會,開展一次集體巡查。巡查中,詳細記錄巡查情況;巡查後,對比以往的巡查記錄,分析監管重點和方向。每一名聯繫村或居委會的“五老”,每週會到責任區內的學校走訪,協助學校開展檢查。

去年,八角村一個12歲的孩子,父母離異後都離家打工,家裡只有一個老奶奶。孩子的奶奶給鎮領導寫信,反映孩子放學後去網吧,請鎮上幫忙管教。鎮關工委知道後,4名“五老”馬上去孩子就讀的學校瞭解,第二天就去八角村找孩子談心。那個月的網吧巡查,在鎮上的12個網吧中都沒發現那個孩子的身影。3個星期後,鎮關工委到八角村回訪,孩子正幫奶奶在地裡種菜,孩子的奶奶連聲感謝。

利用學校這個教育主陣地,石潭鎮關工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青少年思想素質和法制教育。僅在2016年,先後組織7個報告團在鎮上的14所中小學開展革命傳統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科普知識講座70多次,組織知識競賽10多次。在4所中學、4所小學聘請8名法制副校長,開展法制講堂17場。組織家長學校開展活動18次,3000多名家長參加。

石潭鎮是教育強鎮、教育重鎮,留守兒童比較多。為了不讓一個孩子失學,石潭鎮關工委動員社會關愛,為貧困家庭青少年提供幫助。

鎮關工委要求以學校為單位辦好“留守兒童之家”,鎮上父母都不在家的中小學生,都安排到學校寄宿。“五老”人員到村和居委會走訪,發放“親情聯繫登記表”,記錄家庭困難的孩子的情況,同時引導孩子和父母寫信、加強溝通。

近5年,石潭鎮關工委每年扶助各類困難學生50人左右,每一筆錢都是關工委發動學校、企業、商會等社會各界人士獻出的愛心款,每筆錢用到了學生身上。鎮關工委建立了完整的扶貧助學檔案,每個困難學生的情況、每筆助學款的去向,都記錄在冊。

石潭鎮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張伏秋退休前是鎮中學校長,他說,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幸福,做什麼都是值得的。

>>返回湘潭在線首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