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南城街道走訪到居民群眾的心坎裡

社會 中國江蘇網 2017-06-03

中國江蘇網訊 (通訊員 史瑞瑞)南通市南城區街道立足實際,深入開展“百格萬戶大走訪”活動,動員街道社區兩級黨組織和幹部深入居民群眾,摸實情、解難題、求實效,把“走幫服”活動真正變成幹部受教育、群眾得實惠的有效舉措。

“組團式”走訪,配強力量,確保活動紮實推進。南城區街道通過精心制定活動方案,合理配備4個工作小組,將160多名街道機關幹部和社區幹部全部納入其中,堅持“上下聯動”,保證了“走幫服”活動的順暢協調開展。實行街道班子成員直接掛鉤聯繫工作小組制度,堅持示範帶頭、以上率下,帶頭參加走訪,帶頭解決問題。通過定期召開組長例會、問題交辦會、矛盾協調會等,強化街道社區工作的協同開展,不斷構建起群眾工作街社聯動、幫扶工作街社協作、社會治理共同參與的格局。同時,街道還專門成立了督導組,直接深入社區督查督導,走進居民家庭回訪,以督查推動真走訪。

“分類化”梳理,找準問題,確保活動目標明確。為了實現走訪對象的全覆蓋,街道工作組聯合社區嚴格遵循“三聯三分”工作法,對參與走訪的幹部進行合理分工,形成責任清晰的走訪網絡,做到社區、家庭全覆蓋。據統計,共39個機關單位聯繫南城區街道16個社區和335幢居民住宅樓,共400多名黨員幹部聯繫4萬多戶居民家庭。街道立足實際,合理制定走訪計劃,鼓勵街社幹部採取週末集中走訪、平時隨機走訪等形式,問需於民,問計於民。截止5月中旬,共排查收集問題訴求335條,並按照基礎設施、就業培訓、金融支持、醫療救助、社會保障、基本公共服務、環境治理等進行分類梳理,形成問題清單,明確責任單位、責任人、目標任務和完成時限,有效推動了問題的解決。

“精準性”幫服,排憂解難,確保活動見到實效。針對走訪中發現的一些容易解決的問題,引導街社幹部以邊訪邊做、立說立行的作風,取信於民。香榭水岸社區以開展“走幫服”活動為契機,從“看民情、聽民意、解民憂”入手,對城河新村145號樓後側的小花園進行全面改造,竭力解決小區停車難和環境髒亂差問題。陽光花苑、世紀家園等社區也先後解決了走訪中居民反映的路面破損、快餐店破壞牆面結構、噪音擾民、窨井蓋破損等問題。東洲社區則為50多位高齡、獨居、孤寡老人安裝“愛心呼叫報警器”,方便老人們在遇到緊急突發狀況時能第一時間得到救助。針對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問題,屬於街道層面能解決的,及時溝通反饋,督促解決到位。屬於市級機關相關職能部門的,幫助反映、及時交辦,匯東小區東門路面改造工程在街道社區打報告申請、市住建局實地多方調研後,從4月16日開始全面進入改造,一週後工程完工,居民出行變得更方便,無不拍手稱讚。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