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大媽蒸豇豆,柴火燒了20分鐘,蒸出來真香
六旬大媽蒸豇豆,柴火燒了20分鐘,蒸出來真香
六旬大媽蒸豇豆,柴火燒了20分鐘,蒸出來真香
六旬大媽蒸豇豆,柴火燒了20分鐘,蒸出來真香
六旬大媽蒸豇豆,柴火燒了20分鐘,蒸出來真香
六旬大媽蒸豇豆,柴火燒了20分鐘,蒸出來真香
六旬大媽蒸豇豆,柴火燒了20分鐘,蒸出來真香
六旬大媽蒸豇豆,柴火燒了20分鐘,蒸出來真香
六旬大媽蒸豇豆,柴火燒了20分鐘,蒸出來真香
六旬大媽蒸豇豆,柴火燒了20分鐘,蒸出來真香
六旬大媽蒸豇豆,柴火燒了20分鐘,蒸出來真香
鄉土河南
1/10 在豫西山區一座農家小院的廚房裡,今年六十多歲的張大媽剛剛把灶膛裡的火熄滅,然後起身揭開了鍋蓋,鍋裡蒸的是剛從地裡摘來的青豇豆,吃午飯的時間還沒到,這是給孫子和孫女做的“零食”。
2/10 豇豆在沒有完全成熟之前可以蒸著吃,就像大家小時候吃的蒸蠶豆一樣美味,張大媽的孫子和孫女鬧著要吃方便麵,她覺得小孩子老吃那個不好還花錢,就想起地頭的豇豆快熟了,可以給他們蒸些解饞。
3/10 農村管這種豆叫豇豆,管另外一種長的豇豆叫長豆角,他們一個當菜吃,一個可以做飯熬粥或者蒸豆包饃頭吃。豇豆和綠豆、黃豆還不一樣,一般種的人家比較少,特別是這些年農村幾乎沒人種了。
4/10 張大媽家這幾棵豇豆就種在院子對面的路邊,正好爬在一堆木柴上,豇豆的果實比綠豆大一兩倍,結的角也大,足有一搾長,張大媽專揀角大飽滿的摘。
5/10 把豆角淘洗乾淨之後,張大媽往鍋裡添了幾瓢水,她家這座灶臺,在當地算是很有代表性的一種,灶臺上一共坐三口鍋,前面一大一小分別熬粥、炒菜,後面的小鍋叫“後鍋”,利用排出的煙氣燒熱水用。
6/10 在她家院子的木棚下,堆滿了這種圓柱形的柴火,這是種植香菇過後廢棄的料袋,放幹之後可以當柴燒,張大媽拾了一竹筐,夠今天中午做飯用了。
7/10 蒸饃用的大篦子,鋪上厚厚的棉蒸籠布,把豆角一個個擺放整齊之後,張大媽坐在灶臺前開始生火,她家的廚房雖然還是土牆,但是一切收拾的很整潔。
8/10 圓柱形的料袋還不能直接填進灶膛裡,要用這把不用的鈍菜刀剁成一塊一塊才能燒,燒火做飯用的柴火其實有一定的講究,比如蒸饃多用木柴,而做麵條用莊稼秸稈即可。
9/10 經過二十分鐘的大火蒸,約莫豆已經熟了,張大媽拿筷子搗了搗,確定熟了之後趁熱拿筷子夾進盤子裡。
10/10 這是今年第一次吃蒸豇豆,孫子和孫女還是很期待,豆是面的,稍微有一點兒甜味,很自然的清香,孩子們吃這種蒸豆,不用事先剝皮,而是都填進嘴裡,用舌頭把豆留下,青皮吐出,彷彿吃魚一般香。攝影記錄|張春光(圖文鄉土河南原創,剽竊必究)
2017-08-29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