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北職業打鼠人,每隻30元,靠這門手藝年入七八萬養家
陝北職業打鼠人,每隻30元,靠這門手藝年入七八萬養家
陝北職業打鼠人,每隻30元,靠這門手藝年入七八萬養家
陝北職業打鼠人,每隻30元,靠這門手藝年入七八萬養家
陝北職業打鼠人,每隻30元,靠這門手藝年入七八萬養家
陝北職業打鼠人,每隻30元,靠這門手藝年入七八萬養家
陝北職業打鼠人,每隻30元,靠這門手藝年入七八萬養家
陝北職業打鼠人,每隻30元,靠這門手藝年入七八萬養家
陝北職業打鼠人,每隻30元,靠這門手藝年入七八萬養家
陝北職業打鼠人,每隻30元,靠這門手藝年入七八萬養家
陝北職業打鼠人,每隻30元,靠這門手藝年入七八萬養家
陝北職業打鼠人,每隻30元,靠這門手藝年入七八萬養家
陝北職業打鼠人,每隻30元,靠這門手藝年入七八萬養家
陝北職業打鼠人,每隻30元,靠這門手藝年入七八萬養家
陝北職業打鼠人,每隻30元,靠這門手藝年入七八萬養家
陝北職業打鼠人,每隻30元,靠這門手藝年入七八萬養家
陝北職業打鼠人,每隻30元,靠這門手藝年入七八萬養家
陝北職業打鼠人,每隻30元,靠這門手藝年入七八萬養家
陝北職業打鼠人,每隻30元,靠這門手藝年入七八萬養家
有趣的事實
1/18 陝北有一個以捕鼠為職業的人,叫李書森,從十幾歲就開始捕老鼠,如今已經68歲了,算算時間,這捕鼠的事,一干就是半輩子啊。每年被他捕捉的老鼠,少說也得有上千只。
2/18 鼢鼠(fen),又名地羊,體型像普通老鼠,頭大而扁,視覺極不發達,又瞎鼠之稱。吃植物根莖和葉為食,幾乎各種農作物都吃,一般挖洞採食。主要分佈於中國中部、北部以及西伯利亞和蒙古國等。
3/18 老李在地裡下弓箭,確保能有足夠的箭把老鼠抓完。老李說:過去小時候,村裡很多人都跟著農科所的人學習捕老鼠,後來因為村裡就那麼一點果樹和莊家,漸漸的乾的人就少了。
4/18 第一步,找老鼠洞。觀察洞裡面的土,一般老鼠挖過的地方,土都要比旁邊的高,形成了小土丘。“蛇有蛇道,鼠有鼠路,要捉老鼠,先認鼠路。”老李描述道。鼠窩通常有多個出口,但只有一個是真的鼠洞,其他都是迷惑用的,哪個洞有鼠或沒鼠,哪個是出口或進口,哪個是假洞,老李一眼就看得出。
5/18 第二步,看土上面的印記,從多個洞口找出老鼠經常活動的地方。
6/18 第三步,把弓箭插下去,用木棍查看洞裡是否暢通。老李說,“冬天地都被凍住,工具不起作用,只能在其他季節打老鼠。開春之後農民要栽種新樹苗,老鼠要繁殖,我就要抓緊提前清理,尤其忙。”
7/18 第四步,把弓拉起來。
8/18 第五步,把繩子拉起來用土把洞口封住,迷惑老鼠。
9/18 第六步,弓箭埋藏好後,就等老鼠活動。
10/18 老鼠一碰洞口的土,就觸動了弓箭,進而掉進陷阱。沒過多久,就已經有老鼠掉進了陷阱。
11/18 一旦老鼠掉進陷阱,就沒有逃跑的可能。
12/18 掉進陷阱被弓箭射傷的鼢鼠。
13/18 圖:被捕捉的老鼠。老李解釋到:鼢鼠的視覺很差,但嗅覺和聽覺都非常靈敏,對天氣的變化特別敏感,開春後活動量特別大,到處吃草根樹根,而且藏在底下,一般不出來地面活動,所以很難抓獲。
14/18 圖:被鼢鼠咬斷的植物根系,給當地農民造成了不小的經濟損失。
15/18 圖:每天工作回家,老李都會把自己洗的乾乾淨淨。
16/18 老李會把需要抓老鼠人的電話記上,哪天、去哪裡抓老鼠僱主會打電話說的。今年打死一隻鼢鼠,僱主一般給30元,一天最多能打30餘隻鼢鼠,靠打鼠年收入可達七八萬元。老李把打到的老鼠交給僱主然後算錢,之後埋到樹底下上肥,保持生態循環。
17/18 村民們平時都用電話預約老李去地裡打老鼠,著急的就會上門來找老李,希望他早點到地裡抓老鼠,進而才能在地裡栽種樹苗。
18/18 老李靠打鼠這門手藝蓋了新房,養活了一家人。無奈捕老鼠太熬人,年輕人都不願意幹,眼看這手藝失傳,希望能早日找到接替自己的年輕人。
2017-07-21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