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江隱龍

對於中國人來說,燒烤既是一種最古老的烹飪技法,也是一種最年輕的烹飪手法。

說其“古老”,是因為燒烤的歷史幾乎與人類使用火的歷史同庚。《韓非子》中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上古之世……民食果瓜蚌蛤,腥臊惡臭,民多疾病,有聖人作鑽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悅之,使王天下,號之曰燧人氏。”在上古神話中,燧人氏是伏羲和女媧的父親,因其發明鑽木取火的功績而被後世尊為“火祖”。火是人類區別於動物的重要標誌之一,燧人氏發明鑽木取火的動因是幫助人們去除食物中的“腥臊惡臭”之氣,由此可見,華夏族在其進化史上的“初心”,到底與美味脫不了關係。

"

文 | 江隱龍

對於中國人來說,燒烤既是一種最古老的烹飪技法,也是一種最年輕的烹飪手法。

說其“古老”,是因為燒烤的歷史幾乎與人類使用火的歷史同庚。《韓非子》中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上古之世……民食果瓜蚌蛤,腥臊惡臭,民多疾病,有聖人作鑽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悅之,使王天下,號之曰燧人氏。”在上古神話中,燧人氏是伏羲和女媧的父親,因其發明鑽木取火的功績而被後世尊為“火祖”。火是人類區別於動物的重要標誌之一,燧人氏發明鑽木取火的動因是幫助人們去除食物中的“腥臊惡臭”之氣,由此可見,華夏族在其進化史上的“初心”,到底與美味脫不了關係。

別小看燒烤:從燔炮炙到渾羊歿忽,五分鐘讀懂中國燒烤的究極奧義

華夏族在其進化史上的“初心”:當個吃貨吧!

神話雖非信史,但燒烤的歷史的確有考古學上的佐證。范文瀾在《中國通史》中提出,北京猿人早在50萬年前就已經學會使用用木柴燃火併燒烤食物;而在馬家浜文化遺址中,已經出土了腰簷陶釜和長方形橫條陶燒火架(爐箅),這說明最晚至新石器時代,生活在長三角地區的中國先民們就已經架起了第一個燒烤攤。

說其“年輕”,是因為“燒烤”這一名稱出現不過百年(注1)。最初漢語中有“烤”之音,漢字中卻無“烤”之字。20世紀上半葉齊白石應一家烤肉店之邀為其題店名,於是依形聲之法造了“烤”字,同時又註明“諸書無烤字,應人所請,自我作古”。若齊白石果然是第一個發明“烤”字的人,那“燒烤”二字的歷史就更為短暫。

為何古人有燒烤之實卻無燒烤之名呢?原因在於燒烤另有其古稱。

"

文 | 江隱龍

對於中國人來說,燒烤既是一種最古老的烹飪技法,也是一種最年輕的烹飪手法。

說其“古老”,是因為燒烤的歷史幾乎與人類使用火的歷史同庚。《韓非子》中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上古之世……民食果瓜蚌蛤,腥臊惡臭,民多疾病,有聖人作鑽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悅之,使王天下,號之曰燧人氏。”在上古神話中,燧人氏是伏羲和女媧的父親,因其發明鑽木取火的功績而被後世尊為“火祖”。火是人類區別於動物的重要標誌之一,燧人氏發明鑽木取火的動因是幫助人們去除食物中的“腥臊惡臭”之氣,由此可見,華夏族在其進化史上的“初心”,到底與美味脫不了關係。

別小看燒烤:從燔炮炙到渾羊歿忽,五分鐘讀懂中國燒烤的究極奧義

華夏族在其進化史上的“初心”:當個吃貨吧!

神話雖非信史,但燒烤的歷史的確有考古學上的佐證。范文瀾在《中國通史》中提出,北京猿人早在50萬年前就已經學會使用用木柴燃火併燒烤食物;而在馬家浜文化遺址中,已經出土了腰簷陶釜和長方形橫條陶燒火架(爐箅),這說明最晚至新石器時代,生活在長三角地區的中國先民們就已經架起了第一個燒烤攤。

說其“年輕”,是因為“燒烤”這一名稱出現不過百年(注1)。最初漢語中有“烤”之音,漢字中卻無“烤”之字。20世紀上半葉齊白石應一家烤肉店之邀為其題店名,於是依形聲之法造了“烤”字,同時又註明“諸書無烤字,應人所請,自我作古”。若齊白石果然是第一個發明“烤”字的人,那“燒烤”二字的歷史就更為短暫。

為何古人有燒烤之實卻無燒烤之名呢?原因在於燒烤另有其古稱。

別小看燒烤:從燔炮炙到渾羊歿忽,五分鐘讀懂中國燒烤的究極奧義

齊白石:我不僅會畫蝦,還會烤蝦!

先秦:上古花式燒烤史

三代時代,中國先人已經人們研發出了三種燒烤的技法:燔、炮、炙。燔法最為原始,《禮記》中解釋“加於火上曰燔”,意為直接置於火上烤。炮法則是裹燒,烤制時需要先將食材用草簾或溼泥包裹起來,置於火中燒烤,其法大類於後世的叫化雞。周朝的“珍用八物”中已經出現了炮豚、炮牂二味,便是以炮製法烹飪的豬與母羊。而炙意為“貫串而置於火上”,事實上已與烤串無異。

《禮記》中除了關於燒烤星星點點的記錄,尚有“毋嘬炙”的“餐飲禮儀”,意思是“不能一口把大塊烤肉吞食下去”。雖然這一禮儀不能直接說明炙的受歡迎程度,但先秦時期的各類文學作品中留下了或深或淺的線索,以印證人們對燒烤的熱衷。

首先是《孟子·盡心下》中的故事:“曾哲嗜羊棗,而曾子不忍食羊棗。公孫丑問曰:‘膾炙與羊棗孰美?’孟子曰:‘膾炙哉!’公孫丑曰:‘然則曾子何為食膾炙而不食羊棗?’曰:‘膾炙所同也,羊棗所獨也。諱名不諱姓,姓所同也,名所獨也。’”

"

文 | 江隱龍

對於中國人來說,燒烤既是一種最古老的烹飪技法,也是一種最年輕的烹飪手法。

說其“古老”,是因為燒烤的歷史幾乎與人類使用火的歷史同庚。《韓非子》中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上古之世……民食果瓜蚌蛤,腥臊惡臭,民多疾病,有聖人作鑽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悅之,使王天下,號之曰燧人氏。”在上古神話中,燧人氏是伏羲和女媧的父親,因其發明鑽木取火的功績而被後世尊為“火祖”。火是人類區別於動物的重要標誌之一,燧人氏發明鑽木取火的動因是幫助人們去除食物中的“腥臊惡臭”之氣,由此可見,華夏族在其進化史上的“初心”,到底與美味脫不了關係。

別小看燒烤:從燔炮炙到渾羊歿忽,五分鐘讀懂中國燒烤的究極奧義

華夏族在其進化史上的“初心”:當個吃貨吧!

神話雖非信史,但燒烤的歷史的確有考古學上的佐證。范文瀾在《中國通史》中提出,北京猿人早在50萬年前就已經學會使用用木柴燃火併燒烤食物;而在馬家浜文化遺址中,已經出土了腰簷陶釜和長方形橫條陶燒火架(爐箅),這說明最晚至新石器時代,生活在長三角地區的中國先民們就已經架起了第一個燒烤攤。

說其“年輕”,是因為“燒烤”這一名稱出現不過百年(注1)。最初漢語中有“烤”之音,漢字中卻無“烤”之字。20世紀上半葉齊白石應一家烤肉店之邀為其題店名,於是依形聲之法造了“烤”字,同時又註明“諸書無烤字,應人所請,自我作古”。若齊白石果然是第一個發明“烤”字的人,那“燒烤”二字的歷史就更為短暫。

為何古人有燒烤之實卻無燒烤之名呢?原因在於燒烤另有其古稱。

別小看燒烤:從燔炮炙到渾羊歿忽,五分鐘讀懂中國燒烤的究極奧義

齊白石:我不僅會畫蝦,還會烤蝦!

先秦:上古花式燒烤史

三代時代,中國先人已經人們研發出了三種燒烤的技法:燔、炮、炙。燔法最為原始,《禮記》中解釋“加於火上曰燔”,意為直接置於火上烤。炮法則是裹燒,烤制時需要先將食材用草簾或溼泥包裹起來,置於火中燒烤,其法大類於後世的叫化雞。周朝的“珍用八物”中已經出現了炮豚、炮牂二味,便是以炮製法烹飪的豬與母羊。而炙意為“貫串而置於火上”,事實上已與烤串無異。

《禮記》中除了關於燒烤星星點點的記錄,尚有“毋嘬炙”的“餐飲禮儀”,意思是“不能一口把大塊烤肉吞食下去”。雖然這一禮儀不能直接說明炙的受歡迎程度,但先秦時期的各類文學作品中留下了或深或淺的線索,以印證人們對燒烤的熱衷。

首先是《孟子·盡心下》中的故事:“曾哲嗜羊棗,而曾子不忍食羊棗。公孫丑問曰:‘膾炙與羊棗孰美?’孟子曰:‘膾炙哉!’公孫丑曰:‘然則曾子何為食膾炙而不食羊棗?’曰:‘膾炙所同也,羊棗所獨也。諱名不諱姓,姓所同也,名所獨也。’”

別小看燒烤:從燔炮炙到渾羊歿忽,五分鐘讀懂中國燒烤的究極奧義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韓非子

這段故事講的雖是孝道,但公孫丑一句“膾炙與羊棗孰美”的比較,卻在無意中道出了膾炙站在先秦美食鏈頂端的事實。膾是指細切的肉或魚,膾炙即是烤肉或烤魚,公孫丑為了對比出羊棗的無味直接以膾炙作比,可見膾炙之於羊棗已然是“徐公”之於“鄒忌”。

燒烤在《詩經》中也未缺席。《詩經·瓠葉》雲:“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獻之。有兔斯首,燔之炙之……有兔斯首,燔之炮之……”主賓觥籌交錯間,已經在兔肉上將炮、燔、炙三種技法施展完畢,可見燒烤已然是先秦時代會友待客的必備良品了。

當然更富“想像力”的還要數《楚辭·大招》:“魂兮歸徠!恣所擇只。炙鴰烝鳧,煔鶉陳只。煎鰿膗雀,遽爽存只。”對這首詩,郭沫若有一經典譯本:“魂魄歸來吧!請任意選擇素蔬葷腥。火烤烏鴉清蒸野鴨,燙熟的鵪鶉案頭陳。煎炸鯽魚燉煨山雀,多麼爽口齒間香氣存……”從中可知烤烏鴉與清蒸野鴨、煎炸鯽魚等均為楚國人的日常菜品——就憑這句詩,楚國人也足以稱得上是“戰國時期的廣東人”了。

"

文 | 江隱龍

對於中國人來說,燒烤既是一種最古老的烹飪技法,也是一種最年輕的烹飪手法。

說其“古老”,是因為燒烤的歷史幾乎與人類使用火的歷史同庚。《韓非子》中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上古之世……民食果瓜蚌蛤,腥臊惡臭,民多疾病,有聖人作鑽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悅之,使王天下,號之曰燧人氏。”在上古神話中,燧人氏是伏羲和女媧的父親,因其發明鑽木取火的功績而被後世尊為“火祖”。火是人類區別於動物的重要標誌之一,燧人氏發明鑽木取火的動因是幫助人們去除食物中的“腥臊惡臭”之氣,由此可見,華夏族在其進化史上的“初心”,到底與美味脫不了關係。

別小看燒烤:從燔炮炙到渾羊歿忽,五分鐘讀懂中國燒烤的究極奧義

華夏族在其進化史上的“初心”:當個吃貨吧!

神話雖非信史,但燒烤的歷史的確有考古學上的佐證。范文瀾在《中國通史》中提出,北京猿人早在50萬年前就已經學會使用用木柴燃火併燒烤食物;而在馬家浜文化遺址中,已經出土了腰簷陶釜和長方形橫條陶燒火架(爐箅),這說明最晚至新石器時代,生活在長三角地區的中國先民們就已經架起了第一個燒烤攤。

說其“年輕”,是因為“燒烤”這一名稱出現不過百年(注1)。最初漢語中有“烤”之音,漢字中卻無“烤”之字。20世紀上半葉齊白石應一家烤肉店之邀為其題店名,於是依形聲之法造了“烤”字,同時又註明“諸書無烤字,應人所請,自我作古”。若齊白石果然是第一個發明“烤”字的人,那“燒烤”二字的歷史就更為短暫。

為何古人有燒烤之實卻無燒烤之名呢?原因在於燒烤另有其古稱。

別小看燒烤:從燔炮炙到渾羊歿忽,五分鐘讀懂中國燒烤的究極奧義

齊白石:我不僅會畫蝦,還會烤蝦!

先秦:上古花式燒烤史

三代時代,中國先人已經人們研發出了三種燒烤的技法:燔、炮、炙。燔法最為原始,《禮記》中解釋“加於火上曰燔”,意為直接置於火上烤。炮法則是裹燒,烤制時需要先將食材用草簾或溼泥包裹起來,置於火中燒烤,其法大類於後世的叫化雞。周朝的“珍用八物”中已經出現了炮豚、炮牂二味,便是以炮製法烹飪的豬與母羊。而炙意為“貫串而置於火上”,事實上已與烤串無異。

《禮記》中除了關於燒烤星星點點的記錄,尚有“毋嘬炙”的“餐飲禮儀”,意思是“不能一口把大塊烤肉吞食下去”。雖然這一禮儀不能直接說明炙的受歡迎程度,但先秦時期的各類文學作品中留下了或深或淺的線索,以印證人們對燒烤的熱衷。

首先是《孟子·盡心下》中的故事:“曾哲嗜羊棗,而曾子不忍食羊棗。公孫丑問曰:‘膾炙與羊棗孰美?’孟子曰:‘膾炙哉!’公孫丑曰:‘然則曾子何為食膾炙而不食羊棗?’曰:‘膾炙所同也,羊棗所獨也。諱名不諱姓,姓所同也,名所獨也。’”

別小看燒烤:從燔炮炙到渾羊歿忽,五分鐘讀懂中國燒烤的究極奧義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韓非子

這段故事講的雖是孝道,但公孫丑一句“膾炙與羊棗孰美”的比較,卻在無意中道出了膾炙站在先秦美食鏈頂端的事實。膾是指細切的肉或魚,膾炙即是烤肉或烤魚,公孫丑為了對比出羊棗的無味直接以膾炙作比,可見膾炙之於羊棗已然是“徐公”之於“鄒忌”。

燒烤在《詩經》中也未缺席。《詩經·瓠葉》雲:“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獻之。有兔斯首,燔之炙之……有兔斯首,燔之炮之……”主賓觥籌交錯間,已經在兔肉上將炮、燔、炙三種技法施展完畢,可見燒烤已然是先秦時代會友待客的必備良品了。

當然更富“想像力”的還要數《楚辭·大招》:“魂兮歸徠!恣所擇只。炙鴰烝鳧,煔鶉陳只。煎鰿膗雀,遽爽存只。”對這首詩,郭沫若有一經典譯本:“魂魄歸來吧!請任意選擇素蔬葷腥。火烤烏鴉清蒸野鴨,燙熟的鵪鶉案頭陳。煎炸鯽魚燉煨山雀,多麼爽口齒間香氣存……”從中可知烤烏鴉與清蒸野鴨、煎炸鯽魚等均為楚國人的日常菜品——就憑這句詩,楚國人也足以稱得上是“戰國時期的廣東人”了。

別小看燒烤:從燔炮炙到渾羊歿忽,五分鐘讀懂中國燒烤的究極奧義

沒想到你是個這樣的屈原

秦漢:燒烤文化奠基戰

秦一統天下後二世而亡,相比於倏忽的王朝興衰,燒烤的歷史顯然愈加堅韌,漢朝開國皇帝漢高祖劉邦本人便是“燒烤迷”。據《西京雜記》載:“高祖為泗水亭長,送徒驪山,將與故人訣去。徒卒贈高祖酒二壺,鹿肚、牛肝各一。高祖與樂從者飲酒食肉而去。後即帝位,朝晡尚食,常具此二炙。”可想而知,烤鹿肚與烤牛肝算得上劉邦任秦亭長時的“小確幸”,以至於稱帝之後還保持著“常具此二炙”的傳統。

關於劉邦,最著名的美食倒不是這烤鹿肚與烤牛肝,而是鴻門宴。從《史記·項羽本紀》的記載來看,鴻門宴中的菜品很大可能也是以燒烤為主,因為項羽著實是在席間賞賜給了樊噲一隻生豬肘——若非燒烤宴,席間又何須準備生食材呢?當然這畢竟只是推測,鴻門宴上的菜品,終於還是未能留下更多文字線索。

但是兩漢時期的大量壁畫,卻彌補了這個遺憾。西漢壁畫《鴻門宴圖》中明確將燒烤表現了出來:畫中最右一人身著紫色短衣,下穿赭石色長褲,左手執長叉,右手撫頭頂,作向前傾斜狀,瞪目看前一人烤肉。第二人則盤膝坐於爐前烤肉,其上方繪有起伏的綠色和紫色的山巒,山巒之上懸掛著牛肉和牛頭。由此看來,將鴻門宴視為一場燒烤大宴,基本沒錯了。想來軍旅之中,也的確無法效仿孔夫子的“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到底還是“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的英雄更令人回味。

"

文 | 江隱龍

對於中國人來說,燒烤既是一種最古老的烹飪技法,也是一種最年輕的烹飪手法。

說其“古老”,是因為燒烤的歷史幾乎與人類使用火的歷史同庚。《韓非子》中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上古之世……民食果瓜蚌蛤,腥臊惡臭,民多疾病,有聖人作鑽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悅之,使王天下,號之曰燧人氏。”在上古神話中,燧人氏是伏羲和女媧的父親,因其發明鑽木取火的功績而被後世尊為“火祖”。火是人類區別於動物的重要標誌之一,燧人氏發明鑽木取火的動因是幫助人們去除食物中的“腥臊惡臭”之氣,由此可見,華夏族在其進化史上的“初心”,到底與美味脫不了關係。

別小看燒烤:從燔炮炙到渾羊歿忽,五分鐘讀懂中國燒烤的究極奧義

華夏族在其進化史上的“初心”:當個吃貨吧!

神話雖非信史,但燒烤的歷史的確有考古學上的佐證。范文瀾在《中國通史》中提出,北京猿人早在50萬年前就已經學會使用用木柴燃火併燒烤食物;而在馬家浜文化遺址中,已經出土了腰簷陶釜和長方形橫條陶燒火架(爐箅),這說明最晚至新石器時代,生活在長三角地區的中國先民們就已經架起了第一個燒烤攤。

說其“年輕”,是因為“燒烤”這一名稱出現不過百年(注1)。最初漢語中有“烤”之音,漢字中卻無“烤”之字。20世紀上半葉齊白石應一家烤肉店之邀為其題店名,於是依形聲之法造了“烤”字,同時又註明“諸書無烤字,應人所請,自我作古”。若齊白石果然是第一個發明“烤”字的人,那“燒烤”二字的歷史就更為短暫。

為何古人有燒烤之實卻無燒烤之名呢?原因在於燒烤另有其古稱。

別小看燒烤:從燔炮炙到渾羊歿忽,五分鐘讀懂中國燒烤的究極奧義

齊白石:我不僅會畫蝦,還會烤蝦!

先秦:上古花式燒烤史

三代時代,中國先人已經人們研發出了三種燒烤的技法:燔、炮、炙。燔法最為原始,《禮記》中解釋“加於火上曰燔”,意為直接置於火上烤。炮法則是裹燒,烤制時需要先將食材用草簾或溼泥包裹起來,置於火中燒烤,其法大類於後世的叫化雞。周朝的“珍用八物”中已經出現了炮豚、炮牂二味,便是以炮製法烹飪的豬與母羊。而炙意為“貫串而置於火上”,事實上已與烤串無異。

《禮記》中除了關於燒烤星星點點的記錄,尚有“毋嘬炙”的“餐飲禮儀”,意思是“不能一口把大塊烤肉吞食下去”。雖然這一禮儀不能直接說明炙的受歡迎程度,但先秦時期的各類文學作品中留下了或深或淺的線索,以印證人們對燒烤的熱衷。

首先是《孟子·盡心下》中的故事:“曾哲嗜羊棗,而曾子不忍食羊棗。公孫丑問曰:‘膾炙與羊棗孰美?’孟子曰:‘膾炙哉!’公孫丑曰:‘然則曾子何為食膾炙而不食羊棗?’曰:‘膾炙所同也,羊棗所獨也。諱名不諱姓,姓所同也,名所獨也。’”

別小看燒烤:從燔炮炙到渾羊歿忽,五分鐘讀懂中國燒烤的究極奧義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韓非子

這段故事講的雖是孝道,但公孫丑一句“膾炙與羊棗孰美”的比較,卻在無意中道出了膾炙站在先秦美食鏈頂端的事實。膾是指細切的肉或魚,膾炙即是烤肉或烤魚,公孫丑為了對比出羊棗的無味直接以膾炙作比,可見膾炙之於羊棗已然是“徐公”之於“鄒忌”。

燒烤在《詩經》中也未缺席。《詩經·瓠葉》雲:“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獻之。有兔斯首,燔之炙之……有兔斯首,燔之炮之……”主賓觥籌交錯間,已經在兔肉上將炮、燔、炙三種技法施展完畢,可見燒烤已然是先秦時代會友待客的必備良品了。

當然更富“想像力”的還要數《楚辭·大招》:“魂兮歸徠!恣所擇只。炙鴰烝鳧,煔鶉陳只。煎鰿膗雀,遽爽存只。”對這首詩,郭沫若有一經典譯本:“魂魄歸來吧!請任意選擇素蔬葷腥。火烤烏鴉清蒸野鴨,燙熟的鵪鶉案頭陳。煎炸鯽魚燉煨山雀,多麼爽口齒間香氣存……”從中可知烤烏鴉與清蒸野鴨、煎炸鯽魚等均為楚國人的日常菜品——就憑這句詩,楚國人也足以稱得上是“戰國時期的廣東人”了。

別小看燒烤:從燔炮炙到渾羊歿忽,五分鐘讀懂中國燒烤的究極奧義

沒想到你是個這樣的屈原

秦漢:燒烤文化奠基戰

秦一統天下後二世而亡,相比於倏忽的王朝興衰,燒烤的歷史顯然愈加堅韌,漢朝開國皇帝漢高祖劉邦本人便是“燒烤迷”。據《西京雜記》載:“高祖為泗水亭長,送徒驪山,將與故人訣去。徒卒贈高祖酒二壺,鹿肚、牛肝各一。高祖與樂從者飲酒食肉而去。後即帝位,朝晡尚食,常具此二炙。”可想而知,烤鹿肚與烤牛肝算得上劉邦任秦亭長時的“小確幸”,以至於稱帝之後還保持著“常具此二炙”的傳統。

關於劉邦,最著名的美食倒不是這烤鹿肚與烤牛肝,而是鴻門宴。從《史記·項羽本紀》的記載來看,鴻門宴中的菜品很大可能也是以燒烤為主,因為項羽著實是在席間賞賜給了樊噲一隻生豬肘——若非燒烤宴,席間又何須準備生食材呢?當然這畢竟只是推測,鴻門宴上的菜品,終於還是未能留下更多文字線索。

但是兩漢時期的大量壁畫,卻彌補了這個遺憾。西漢壁畫《鴻門宴圖》中明確將燒烤表現了出來:畫中最右一人身著紫色短衣,下穿赭石色長褲,左手執長叉,右手撫頭頂,作向前傾斜狀,瞪目看前一人烤肉。第二人則盤膝坐於爐前烤肉,其上方繪有起伏的綠色和紫色的山巒,山巒之上懸掛著牛肉和牛頭。由此看來,將鴻門宴視為一場燒烤大宴,基本沒錯了。想來軍旅之中,也的確無法效仿孔夫子的“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到底還是“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的英雄更令人回味。

別小看燒烤:從燔炮炙到渾羊歿忽,五分鐘讀懂中國燒烤的究極奧義

西 壁畫 《鴻門宴圖》

當然,這並不代表漢朝在燒烤技法上一直如此粗獷。從出土的西漢文物“上方林爐”、“釉陶燒烤爐”來看,漢朝在燒烤的器具已經向前邁進了一大步。漢朝冶鐵技術進一步成熟,鐵製灶具日漸生活化,逐漸替代古老的陶製灶具;爐、灶的普及使得鬲、甑等陶製為主的炊具慢慢被拋棄,釜、鍪、爐盤等鐵製炊具更受歡迎,這一器具演變又促進了燒烤的流行。

與燒烤器具的變革相對應,從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遣冊中記載的“牛炙”、“牛脅炙”、“牛乘炙”、“犬其脅炙”、“犬肝炙”、“豕炙”、“鹿炙”、“雞炙”等多種燒烤肉食,以及長沙吳陽墓也出土的遣冊“美食方”所記載的“狗幹炙方”、“鷚修炙方”等燒烤名稱來看,表明燒烤的種類在漢朝亦有了長足發展。而更難能可貴的,是對燒烤燃料的追求。張家山漢簡《奏讞書》中記載了一則君王吃烤肉時發現有頭髮,大怒之下追究皰廚責任的案件,其中提到“診炙肉具,桑炭甚美,鐵盧甚磐”。以炭烤肉並非偶然為之,這說明漢朝人已經注意到了木炭作為燃料“不煙不焰”的優點,燒烤飲食文化的成型,已然呼之欲出。

可以看出燒烤一直是中國傳統飲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自三代以降,經歷秦漢,燒烤在器具、燃料、種類等方面均已達到了一定高度。然而《晉書·五行志》卻有此記載:“ 泰始之後,中國相尚用胡床貊盤,及為羌煮貊炙,貴人富室,必畜其器。”作為華夏傳統的燒烤,為何在《晉書》的描述出沾染上了“胡風蠻習”的色彩呢?

"

文 | 江隱龍

對於中國人來說,燒烤既是一種最古老的烹飪技法,也是一種最年輕的烹飪手法。

說其“古老”,是因為燒烤的歷史幾乎與人類使用火的歷史同庚。《韓非子》中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上古之世……民食果瓜蚌蛤,腥臊惡臭,民多疾病,有聖人作鑽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悅之,使王天下,號之曰燧人氏。”在上古神話中,燧人氏是伏羲和女媧的父親,因其發明鑽木取火的功績而被後世尊為“火祖”。火是人類區別於動物的重要標誌之一,燧人氏發明鑽木取火的動因是幫助人們去除食物中的“腥臊惡臭”之氣,由此可見,華夏族在其進化史上的“初心”,到底與美味脫不了關係。

別小看燒烤:從燔炮炙到渾羊歿忽,五分鐘讀懂中國燒烤的究極奧義

華夏族在其進化史上的“初心”:當個吃貨吧!

神話雖非信史,但燒烤的歷史的確有考古學上的佐證。范文瀾在《中國通史》中提出,北京猿人早在50萬年前就已經學會使用用木柴燃火併燒烤食物;而在馬家浜文化遺址中,已經出土了腰簷陶釜和長方形橫條陶燒火架(爐箅),這說明最晚至新石器時代,生活在長三角地區的中國先民們就已經架起了第一個燒烤攤。

說其“年輕”,是因為“燒烤”這一名稱出現不過百年(注1)。最初漢語中有“烤”之音,漢字中卻無“烤”之字。20世紀上半葉齊白石應一家烤肉店之邀為其題店名,於是依形聲之法造了“烤”字,同時又註明“諸書無烤字,應人所請,自我作古”。若齊白石果然是第一個發明“烤”字的人,那“燒烤”二字的歷史就更為短暫。

為何古人有燒烤之實卻無燒烤之名呢?原因在於燒烤另有其古稱。

別小看燒烤:從燔炮炙到渾羊歿忽,五分鐘讀懂中國燒烤的究極奧義

齊白石:我不僅會畫蝦,還會烤蝦!

先秦:上古花式燒烤史

三代時代,中國先人已經人們研發出了三種燒烤的技法:燔、炮、炙。燔法最為原始,《禮記》中解釋“加於火上曰燔”,意為直接置於火上烤。炮法則是裹燒,烤制時需要先將食材用草簾或溼泥包裹起來,置於火中燒烤,其法大類於後世的叫化雞。周朝的“珍用八物”中已經出現了炮豚、炮牂二味,便是以炮製法烹飪的豬與母羊。而炙意為“貫串而置於火上”,事實上已與烤串無異。

《禮記》中除了關於燒烤星星點點的記錄,尚有“毋嘬炙”的“餐飲禮儀”,意思是“不能一口把大塊烤肉吞食下去”。雖然這一禮儀不能直接說明炙的受歡迎程度,但先秦時期的各類文學作品中留下了或深或淺的線索,以印證人們對燒烤的熱衷。

首先是《孟子·盡心下》中的故事:“曾哲嗜羊棗,而曾子不忍食羊棗。公孫丑問曰:‘膾炙與羊棗孰美?’孟子曰:‘膾炙哉!’公孫丑曰:‘然則曾子何為食膾炙而不食羊棗?’曰:‘膾炙所同也,羊棗所獨也。諱名不諱姓,姓所同也,名所獨也。’”

別小看燒烤:從燔炮炙到渾羊歿忽,五分鐘讀懂中國燒烤的究極奧義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韓非子

這段故事講的雖是孝道,但公孫丑一句“膾炙與羊棗孰美”的比較,卻在無意中道出了膾炙站在先秦美食鏈頂端的事實。膾是指細切的肉或魚,膾炙即是烤肉或烤魚,公孫丑為了對比出羊棗的無味直接以膾炙作比,可見膾炙之於羊棗已然是“徐公”之於“鄒忌”。

燒烤在《詩經》中也未缺席。《詩經·瓠葉》雲:“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獻之。有兔斯首,燔之炙之……有兔斯首,燔之炮之……”主賓觥籌交錯間,已經在兔肉上將炮、燔、炙三種技法施展完畢,可見燒烤已然是先秦時代會友待客的必備良品了。

當然更富“想像力”的還要數《楚辭·大招》:“魂兮歸徠!恣所擇只。炙鴰烝鳧,煔鶉陳只。煎鰿膗雀,遽爽存只。”對這首詩,郭沫若有一經典譯本:“魂魄歸來吧!請任意選擇素蔬葷腥。火烤烏鴉清蒸野鴨,燙熟的鵪鶉案頭陳。煎炸鯽魚燉煨山雀,多麼爽口齒間香氣存……”從中可知烤烏鴉與清蒸野鴨、煎炸鯽魚等均為楚國人的日常菜品——就憑這句詩,楚國人也足以稱得上是“戰國時期的廣東人”了。

別小看燒烤:從燔炮炙到渾羊歿忽,五分鐘讀懂中國燒烤的究極奧義

沒想到你是個這樣的屈原

秦漢:燒烤文化奠基戰

秦一統天下後二世而亡,相比於倏忽的王朝興衰,燒烤的歷史顯然愈加堅韌,漢朝開國皇帝漢高祖劉邦本人便是“燒烤迷”。據《西京雜記》載:“高祖為泗水亭長,送徒驪山,將與故人訣去。徒卒贈高祖酒二壺,鹿肚、牛肝各一。高祖與樂從者飲酒食肉而去。後即帝位,朝晡尚食,常具此二炙。”可想而知,烤鹿肚與烤牛肝算得上劉邦任秦亭長時的“小確幸”,以至於稱帝之後還保持著“常具此二炙”的傳統。

關於劉邦,最著名的美食倒不是這烤鹿肚與烤牛肝,而是鴻門宴。從《史記·項羽本紀》的記載來看,鴻門宴中的菜品很大可能也是以燒烤為主,因為項羽著實是在席間賞賜給了樊噲一隻生豬肘——若非燒烤宴,席間又何須準備生食材呢?當然這畢竟只是推測,鴻門宴上的菜品,終於還是未能留下更多文字線索。

但是兩漢時期的大量壁畫,卻彌補了這個遺憾。西漢壁畫《鴻門宴圖》中明確將燒烤表現了出來:畫中最右一人身著紫色短衣,下穿赭石色長褲,左手執長叉,右手撫頭頂,作向前傾斜狀,瞪目看前一人烤肉。第二人則盤膝坐於爐前烤肉,其上方繪有起伏的綠色和紫色的山巒,山巒之上懸掛著牛肉和牛頭。由此看來,將鴻門宴視為一場燒烤大宴,基本沒錯了。想來軍旅之中,也的確無法效仿孔夫子的“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到底還是“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的英雄更令人回味。

別小看燒烤:從燔炮炙到渾羊歿忽,五分鐘讀懂中國燒烤的究極奧義

西 壁畫 《鴻門宴圖》

當然,這並不代表漢朝在燒烤技法上一直如此粗獷。從出土的西漢文物“上方林爐”、“釉陶燒烤爐”來看,漢朝在燒烤的器具已經向前邁進了一大步。漢朝冶鐵技術進一步成熟,鐵製灶具日漸生活化,逐漸替代古老的陶製灶具;爐、灶的普及使得鬲、甑等陶製為主的炊具慢慢被拋棄,釜、鍪、爐盤等鐵製炊具更受歡迎,這一器具演變又促進了燒烤的流行。

與燒烤器具的變革相對應,從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遣冊中記載的“牛炙”、“牛脅炙”、“牛乘炙”、“犬其脅炙”、“犬肝炙”、“豕炙”、“鹿炙”、“雞炙”等多種燒烤肉食,以及長沙吳陽墓也出土的遣冊“美食方”所記載的“狗幹炙方”、“鷚修炙方”等燒烤名稱來看,表明燒烤的種類在漢朝亦有了長足發展。而更難能可貴的,是對燒烤燃料的追求。張家山漢簡《奏讞書》中記載了一則君王吃烤肉時發現有頭髮,大怒之下追究皰廚責任的案件,其中提到“診炙肉具,桑炭甚美,鐵盧甚磐”。以炭烤肉並非偶然為之,這說明漢朝人已經注意到了木炭作為燃料“不煙不焰”的優點,燒烤飲食文化的成型,已然呼之欲出。

可以看出燒烤一直是中國傳統飲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自三代以降,經歷秦漢,燒烤在器具、燃料、種類等方面均已達到了一定高度。然而《晉書·五行志》卻有此記載:“ 泰始之後,中國相尚用胡床貊盤,及為羌煮貊炙,貴人富室,必畜其器。”作為華夏傳統的燒烤,為何在《晉書》的描述出沾染上了“胡風蠻習”的色彩呢?

別小看燒烤:從燔炮炙到渾羊歿忽,五分鐘讀懂中國燒烤的究極奧義

東漢《庖廚圖》

隋唐:羌煮貊炙漢燒烤

所謂“羌煮貊炙”,即是西北羌人尚涮羊肉,東北胡人愛烤肉。為什麼同樣為漢人所愛的炙被冠以“貊”名呢?這從相關古籍中的描述可以窺見一二。《釋名》雲:“貊炙,全體炙之,各自以刀割,出於胡貊之為也。”《東觀記》載:“羌胡見客,炙肉未熟,人人長跪前割之,血流指間,進之於固,固輒啖之,不穢賤之,是以愛之如父母也。”

從中似乎可以推測,貊炙其實是狹義的原始燒烤,食用者不需要器具,直接用刀割,這一方式顯然非常適合遊牧民族的習性。漢族人雖也愛燒烤,但在長時期的飲食文化薰染中已經有了較深的積澱,也發展出了較為精緻的食用方式,這反向將原始燒烤與胡風之間劃上了等號。不過在中原文化的薰陶下,無論漢風胡風,精緻化的方向永遠不會改變。西晉滅亡後迎來了五胡亂華的動盪時期,然而燒烤的歷史依然在亂世中保持著獨有堅韌。

北魏賈思勰所著的農業百科全書《齊民要術》記載了一種程序複雜的“腩炙法”:“肥鴨,浄治洗,去骨,作臠。酒五合,魚醬汁五合,姜、蔥、橘皮半合,豉汁五合,合和,漬一炊久,便中炙。子鵝作亦然。”腩炙需要將肥鴨治淨去骨切塊,加酒、魚醬汁、姜、蔥、桔皮、豉汁等醃漬煮一頓飯時間,然後烤成——一道腩炙如此複雜,可見此時的燒烤技法已經日趨完善。

"

文 | 江隱龍

對於中國人來說,燒烤既是一種最古老的烹飪技法,也是一種最年輕的烹飪手法。

說其“古老”,是因為燒烤的歷史幾乎與人類使用火的歷史同庚。《韓非子》中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上古之世……民食果瓜蚌蛤,腥臊惡臭,民多疾病,有聖人作鑽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悅之,使王天下,號之曰燧人氏。”在上古神話中,燧人氏是伏羲和女媧的父親,因其發明鑽木取火的功績而被後世尊為“火祖”。火是人類區別於動物的重要標誌之一,燧人氏發明鑽木取火的動因是幫助人們去除食物中的“腥臊惡臭”之氣,由此可見,華夏族在其進化史上的“初心”,到底與美味脫不了關係。

別小看燒烤:從燔炮炙到渾羊歿忽,五分鐘讀懂中國燒烤的究極奧義

華夏族在其進化史上的“初心”:當個吃貨吧!

神話雖非信史,但燒烤的歷史的確有考古學上的佐證。范文瀾在《中國通史》中提出,北京猿人早在50萬年前就已經學會使用用木柴燃火併燒烤食物;而在馬家浜文化遺址中,已經出土了腰簷陶釜和長方形橫條陶燒火架(爐箅),這說明最晚至新石器時代,生活在長三角地區的中國先民們就已經架起了第一個燒烤攤。

說其“年輕”,是因為“燒烤”這一名稱出現不過百年(注1)。最初漢語中有“烤”之音,漢字中卻無“烤”之字。20世紀上半葉齊白石應一家烤肉店之邀為其題店名,於是依形聲之法造了“烤”字,同時又註明“諸書無烤字,應人所請,自我作古”。若齊白石果然是第一個發明“烤”字的人,那“燒烤”二字的歷史就更為短暫。

為何古人有燒烤之實卻無燒烤之名呢?原因在於燒烤另有其古稱。

別小看燒烤:從燔炮炙到渾羊歿忽,五分鐘讀懂中國燒烤的究極奧義

齊白石:我不僅會畫蝦,還會烤蝦!

先秦:上古花式燒烤史

三代時代,中國先人已經人們研發出了三種燒烤的技法:燔、炮、炙。燔法最為原始,《禮記》中解釋“加於火上曰燔”,意為直接置於火上烤。炮法則是裹燒,烤制時需要先將食材用草簾或溼泥包裹起來,置於火中燒烤,其法大類於後世的叫化雞。周朝的“珍用八物”中已經出現了炮豚、炮牂二味,便是以炮製法烹飪的豬與母羊。而炙意為“貫串而置於火上”,事實上已與烤串無異。

《禮記》中除了關於燒烤星星點點的記錄,尚有“毋嘬炙”的“餐飲禮儀”,意思是“不能一口把大塊烤肉吞食下去”。雖然這一禮儀不能直接說明炙的受歡迎程度,但先秦時期的各類文學作品中留下了或深或淺的線索,以印證人們對燒烤的熱衷。

首先是《孟子·盡心下》中的故事:“曾哲嗜羊棗,而曾子不忍食羊棗。公孫丑問曰:‘膾炙與羊棗孰美?’孟子曰:‘膾炙哉!’公孫丑曰:‘然則曾子何為食膾炙而不食羊棗?’曰:‘膾炙所同也,羊棗所獨也。諱名不諱姓,姓所同也,名所獨也。’”

別小看燒烤:從燔炮炙到渾羊歿忽,五分鐘讀懂中國燒烤的究極奧義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韓非子

這段故事講的雖是孝道,但公孫丑一句“膾炙與羊棗孰美”的比較,卻在無意中道出了膾炙站在先秦美食鏈頂端的事實。膾是指細切的肉或魚,膾炙即是烤肉或烤魚,公孫丑為了對比出羊棗的無味直接以膾炙作比,可見膾炙之於羊棗已然是“徐公”之於“鄒忌”。

燒烤在《詩經》中也未缺席。《詩經·瓠葉》雲:“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獻之。有兔斯首,燔之炙之……有兔斯首,燔之炮之……”主賓觥籌交錯間,已經在兔肉上將炮、燔、炙三種技法施展完畢,可見燒烤已然是先秦時代會友待客的必備良品了。

當然更富“想像力”的還要數《楚辭·大招》:“魂兮歸徠!恣所擇只。炙鴰烝鳧,煔鶉陳只。煎鰿膗雀,遽爽存只。”對這首詩,郭沫若有一經典譯本:“魂魄歸來吧!請任意選擇素蔬葷腥。火烤烏鴉清蒸野鴨,燙熟的鵪鶉案頭陳。煎炸鯽魚燉煨山雀,多麼爽口齒間香氣存……”從中可知烤烏鴉與清蒸野鴨、煎炸鯽魚等均為楚國人的日常菜品——就憑這句詩,楚國人也足以稱得上是“戰國時期的廣東人”了。

別小看燒烤:從燔炮炙到渾羊歿忽,五分鐘讀懂中國燒烤的究極奧義

沒想到你是個這樣的屈原

秦漢:燒烤文化奠基戰

秦一統天下後二世而亡,相比於倏忽的王朝興衰,燒烤的歷史顯然愈加堅韌,漢朝開國皇帝漢高祖劉邦本人便是“燒烤迷”。據《西京雜記》載:“高祖為泗水亭長,送徒驪山,將與故人訣去。徒卒贈高祖酒二壺,鹿肚、牛肝各一。高祖與樂從者飲酒食肉而去。後即帝位,朝晡尚食,常具此二炙。”可想而知,烤鹿肚與烤牛肝算得上劉邦任秦亭長時的“小確幸”,以至於稱帝之後還保持著“常具此二炙”的傳統。

關於劉邦,最著名的美食倒不是這烤鹿肚與烤牛肝,而是鴻門宴。從《史記·項羽本紀》的記載來看,鴻門宴中的菜品很大可能也是以燒烤為主,因為項羽著實是在席間賞賜給了樊噲一隻生豬肘——若非燒烤宴,席間又何須準備生食材呢?當然這畢竟只是推測,鴻門宴上的菜品,終於還是未能留下更多文字線索。

但是兩漢時期的大量壁畫,卻彌補了這個遺憾。西漢壁畫《鴻門宴圖》中明確將燒烤表現了出來:畫中最右一人身著紫色短衣,下穿赭石色長褲,左手執長叉,右手撫頭頂,作向前傾斜狀,瞪目看前一人烤肉。第二人則盤膝坐於爐前烤肉,其上方繪有起伏的綠色和紫色的山巒,山巒之上懸掛著牛肉和牛頭。由此看來,將鴻門宴視為一場燒烤大宴,基本沒錯了。想來軍旅之中,也的確無法效仿孔夫子的“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到底還是“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的英雄更令人回味。

別小看燒烤:從燔炮炙到渾羊歿忽,五分鐘讀懂中國燒烤的究極奧義

西 壁畫 《鴻門宴圖》

當然,這並不代表漢朝在燒烤技法上一直如此粗獷。從出土的西漢文物“上方林爐”、“釉陶燒烤爐”來看,漢朝在燒烤的器具已經向前邁進了一大步。漢朝冶鐵技術進一步成熟,鐵製灶具日漸生活化,逐漸替代古老的陶製灶具;爐、灶的普及使得鬲、甑等陶製為主的炊具慢慢被拋棄,釜、鍪、爐盤等鐵製炊具更受歡迎,這一器具演變又促進了燒烤的流行。

與燒烤器具的變革相對應,從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遣冊中記載的“牛炙”、“牛脅炙”、“牛乘炙”、“犬其脅炙”、“犬肝炙”、“豕炙”、“鹿炙”、“雞炙”等多種燒烤肉食,以及長沙吳陽墓也出土的遣冊“美食方”所記載的“狗幹炙方”、“鷚修炙方”等燒烤名稱來看,表明燒烤的種類在漢朝亦有了長足發展。而更難能可貴的,是對燒烤燃料的追求。張家山漢簡《奏讞書》中記載了一則君王吃烤肉時發現有頭髮,大怒之下追究皰廚責任的案件,其中提到“診炙肉具,桑炭甚美,鐵盧甚磐”。以炭烤肉並非偶然為之,這說明漢朝人已經注意到了木炭作為燃料“不煙不焰”的優點,燒烤飲食文化的成型,已然呼之欲出。

可以看出燒烤一直是中國傳統飲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自三代以降,經歷秦漢,燒烤在器具、燃料、種類等方面均已達到了一定高度。然而《晉書·五行志》卻有此記載:“ 泰始之後,中國相尚用胡床貊盤,及為羌煮貊炙,貴人富室,必畜其器。”作為華夏傳統的燒烤,為何在《晉書》的描述出沾染上了“胡風蠻習”的色彩呢?

別小看燒烤:從燔炮炙到渾羊歿忽,五分鐘讀懂中國燒烤的究極奧義

東漢《庖廚圖》

隋唐:羌煮貊炙漢燒烤

所謂“羌煮貊炙”,即是西北羌人尚涮羊肉,東北胡人愛烤肉。為什麼同樣為漢人所愛的炙被冠以“貊”名呢?這從相關古籍中的描述可以窺見一二。《釋名》雲:“貊炙,全體炙之,各自以刀割,出於胡貊之為也。”《東觀記》載:“羌胡見客,炙肉未熟,人人長跪前割之,血流指間,進之於固,固輒啖之,不穢賤之,是以愛之如父母也。”

從中似乎可以推測,貊炙其實是狹義的原始燒烤,食用者不需要器具,直接用刀割,這一方式顯然非常適合遊牧民族的習性。漢族人雖也愛燒烤,但在長時期的飲食文化薰染中已經有了較深的積澱,也發展出了較為精緻的食用方式,這反向將原始燒烤與胡風之間劃上了等號。不過在中原文化的薰陶下,無論漢風胡風,精緻化的方向永遠不會改變。西晉滅亡後迎來了五胡亂華的動盪時期,然而燒烤的歷史依然在亂世中保持著獨有堅韌。

北魏賈思勰所著的農業百科全書《齊民要術》記載了一種程序複雜的“腩炙法”:“肥鴨,浄治洗,去骨,作臠。酒五合,魚醬汁五合,姜、蔥、橘皮半合,豉汁五合,合和,漬一炊久,便中炙。子鵝作亦然。”腩炙需要將肥鴨治淨去骨切塊,加酒、魚醬汁、姜、蔥、桔皮、豉汁等醃漬煮一頓飯時間,然後烤成——一道腩炙如此複雜,可見此時的燒烤技法已經日趨完善。

別小看燒烤:從燔炮炙到渾羊歿忽,五分鐘讀懂中國燒烤的究極奧義

《齊民要術》居然還是個食譜?

而此時的南朝,甚至連皇族中都不乏燒烤大家。《南齊書·劉璡傳》中載:“曅與僚佐飲,自割鵝炙。璡曰:‘應刃落俎,膳夫之事,殿下親執鸞刀,下官未敢安席。’”這裡的“曅”是指齊武陵王蕭曄,其請大臣吃烤鵝時親自掌刀,已經到了“應刃落俎”,這固然體現其手法之純熟,但背後更是南北朝時期燒烤技法的整體發展。

晉末以降的分裂與混亂固然醞釀了太多戰事,但漢風與胡食的融合,也的確使得中華飲食文化得到了大發展。至隋唐時期,燒烤品種已令人眼花繚亂:時人筆記中有關燒烤的記錄林林總總,如無心炙、逍遙炙、靈消炙、天臠炙、蛤蜊炙、蝤蛑炙、駝峰炙、牛炙、鴨炙、渾炙犁牛、小蚌肉炙、龍鬚炙、幹炙滿天星、金鈴炙、光明蝦炙、昇平炙……中國人對美食的熱衷,永遠不分亂世盛世。

如果說漢朝人已經懂得了“桑炭甚美”,那隋朝人則對燃料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隋書·王劭傳》中記載:“今溫酒及炙肉,用石炭、柴火、竹火、草火、麻荄火,氣味各不同。”這至少說明,時人在製作燒烤時已經懂得了使用煤炭、柴火、竹火、草炎、麻根等不同燃料,而且會以此匹配不同的食材。到了唐代,人們發現“凡以炭炊饌,先燒令熟,謂之煉火,方可入爨,不然,猶有煙氣”,這說明更對燃料進行預處理也已經成為燒烤文化中的組成部分……

"

文 | 江隱龍

對於中國人來說,燒烤既是一種最古老的烹飪技法,也是一種最年輕的烹飪手法。

說其“古老”,是因為燒烤的歷史幾乎與人類使用火的歷史同庚。《韓非子》中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上古之世……民食果瓜蚌蛤,腥臊惡臭,民多疾病,有聖人作鑽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悅之,使王天下,號之曰燧人氏。”在上古神話中,燧人氏是伏羲和女媧的父親,因其發明鑽木取火的功績而被後世尊為“火祖”。火是人類區別於動物的重要標誌之一,燧人氏發明鑽木取火的動因是幫助人們去除食物中的“腥臊惡臭”之氣,由此可見,華夏族在其進化史上的“初心”,到底與美味脫不了關係。

別小看燒烤:從燔炮炙到渾羊歿忽,五分鐘讀懂中國燒烤的究極奧義

華夏族在其進化史上的“初心”:當個吃貨吧!

神話雖非信史,但燒烤的歷史的確有考古學上的佐證。范文瀾在《中國通史》中提出,北京猿人早在50萬年前就已經學會使用用木柴燃火併燒烤食物;而在馬家浜文化遺址中,已經出土了腰簷陶釜和長方形橫條陶燒火架(爐箅),這說明最晚至新石器時代,生活在長三角地區的中國先民們就已經架起了第一個燒烤攤。

說其“年輕”,是因為“燒烤”這一名稱出現不過百年(注1)。最初漢語中有“烤”之音,漢字中卻無“烤”之字。20世紀上半葉齊白石應一家烤肉店之邀為其題店名,於是依形聲之法造了“烤”字,同時又註明“諸書無烤字,應人所請,自我作古”。若齊白石果然是第一個發明“烤”字的人,那“燒烤”二字的歷史就更為短暫。

為何古人有燒烤之實卻無燒烤之名呢?原因在於燒烤另有其古稱。

別小看燒烤:從燔炮炙到渾羊歿忽,五分鐘讀懂中國燒烤的究極奧義

齊白石:我不僅會畫蝦,還會烤蝦!

先秦:上古花式燒烤史

三代時代,中國先人已經人們研發出了三種燒烤的技法:燔、炮、炙。燔法最為原始,《禮記》中解釋“加於火上曰燔”,意為直接置於火上烤。炮法則是裹燒,烤制時需要先將食材用草簾或溼泥包裹起來,置於火中燒烤,其法大類於後世的叫化雞。周朝的“珍用八物”中已經出現了炮豚、炮牂二味,便是以炮製法烹飪的豬與母羊。而炙意為“貫串而置於火上”,事實上已與烤串無異。

《禮記》中除了關於燒烤星星點點的記錄,尚有“毋嘬炙”的“餐飲禮儀”,意思是“不能一口把大塊烤肉吞食下去”。雖然這一禮儀不能直接說明炙的受歡迎程度,但先秦時期的各類文學作品中留下了或深或淺的線索,以印證人們對燒烤的熱衷。

首先是《孟子·盡心下》中的故事:“曾哲嗜羊棗,而曾子不忍食羊棗。公孫丑問曰:‘膾炙與羊棗孰美?’孟子曰:‘膾炙哉!’公孫丑曰:‘然則曾子何為食膾炙而不食羊棗?’曰:‘膾炙所同也,羊棗所獨也。諱名不諱姓,姓所同也,名所獨也。’”

別小看燒烤:從燔炮炙到渾羊歿忽,五分鐘讀懂中國燒烤的究極奧義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韓非子

這段故事講的雖是孝道,但公孫丑一句“膾炙與羊棗孰美”的比較,卻在無意中道出了膾炙站在先秦美食鏈頂端的事實。膾是指細切的肉或魚,膾炙即是烤肉或烤魚,公孫丑為了對比出羊棗的無味直接以膾炙作比,可見膾炙之於羊棗已然是“徐公”之於“鄒忌”。

燒烤在《詩經》中也未缺席。《詩經·瓠葉》雲:“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獻之。有兔斯首,燔之炙之……有兔斯首,燔之炮之……”主賓觥籌交錯間,已經在兔肉上將炮、燔、炙三種技法施展完畢,可見燒烤已然是先秦時代會友待客的必備良品了。

當然更富“想像力”的還要數《楚辭·大招》:“魂兮歸徠!恣所擇只。炙鴰烝鳧,煔鶉陳只。煎鰿膗雀,遽爽存只。”對這首詩,郭沫若有一經典譯本:“魂魄歸來吧!請任意選擇素蔬葷腥。火烤烏鴉清蒸野鴨,燙熟的鵪鶉案頭陳。煎炸鯽魚燉煨山雀,多麼爽口齒間香氣存……”從中可知烤烏鴉與清蒸野鴨、煎炸鯽魚等均為楚國人的日常菜品——就憑這句詩,楚國人也足以稱得上是“戰國時期的廣東人”了。

別小看燒烤:從燔炮炙到渾羊歿忽,五分鐘讀懂中國燒烤的究極奧義

沒想到你是個這樣的屈原

秦漢:燒烤文化奠基戰

秦一統天下後二世而亡,相比於倏忽的王朝興衰,燒烤的歷史顯然愈加堅韌,漢朝開國皇帝漢高祖劉邦本人便是“燒烤迷”。據《西京雜記》載:“高祖為泗水亭長,送徒驪山,將與故人訣去。徒卒贈高祖酒二壺,鹿肚、牛肝各一。高祖與樂從者飲酒食肉而去。後即帝位,朝晡尚食,常具此二炙。”可想而知,烤鹿肚與烤牛肝算得上劉邦任秦亭長時的“小確幸”,以至於稱帝之後還保持著“常具此二炙”的傳統。

關於劉邦,最著名的美食倒不是這烤鹿肚與烤牛肝,而是鴻門宴。從《史記·項羽本紀》的記載來看,鴻門宴中的菜品很大可能也是以燒烤為主,因為項羽著實是在席間賞賜給了樊噲一隻生豬肘——若非燒烤宴,席間又何須準備生食材呢?當然這畢竟只是推測,鴻門宴上的菜品,終於還是未能留下更多文字線索。

但是兩漢時期的大量壁畫,卻彌補了這個遺憾。西漢壁畫《鴻門宴圖》中明確將燒烤表現了出來:畫中最右一人身著紫色短衣,下穿赭石色長褲,左手執長叉,右手撫頭頂,作向前傾斜狀,瞪目看前一人烤肉。第二人則盤膝坐於爐前烤肉,其上方繪有起伏的綠色和紫色的山巒,山巒之上懸掛著牛肉和牛頭。由此看來,將鴻門宴視為一場燒烤大宴,基本沒錯了。想來軍旅之中,也的確無法效仿孔夫子的“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到底還是“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的英雄更令人回味。

別小看燒烤:從燔炮炙到渾羊歿忽,五分鐘讀懂中國燒烤的究極奧義

西 壁畫 《鴻門宴圖》

當然,這並不代表漢朝在燒烤技法上一直如此粗獷。從出土的西漢文物“上方林爐”、“釉陶燒烤爐”來看,漢朝在燒烤的器具已經向前邁進了一大步。漢朝冶鐵技術進一步成熟,鐵製灶具日漸生活化,逐漸替代古老的陶製灶具;爐、灶的普及使得鬲、甑等陶製為主的炊具慢慢被拋棄,釜、鍪、爐盤等鐵製炊具更受歡迎,這一器具演變又促進了燒烤的流行。

與燒烤器具的變革相對應,從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遣冊中記載的“牛炙”、“牛脅炙”、“牛乘炙”、“犬其脅炙”、“犬肝炙”、“豕炙”、“鹿炙”、“雞炙”等多種燒烤肉食,以及長沙吳陽墓也出土的遣冊“美食方”所記載的“狗幹炙方”、“鷚修炙方”等燒烤名稱來看,表明燒烤的種類在漢朝亦有了長足發展。而更難能可貴的,是對燒烤燃料的追求。張家山漢簡《奏讞書》中記載了一則君王吃烤肉時發現有頭髮,大怒之下追究皰廚責任的案件,其中提到“診炙肉具,桑炭甚美,鐵盧甚磐”。以炭烤肉並非偶然為之,這說明漢朝人已經注意到了木炭作為燃料“不煙不焰”的優點,燒烤飲食文化的成型,已然呼之欲出。

可以看出燒烤一直是中國傳統飲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自三代以降,經歷秦漢,燒烤在器具、燃料、種類等方面均已達到了一定高度。然而《晉書·五行志》卻有此記載:“ 泰始之後,中國相尚用胡床貊盤,及為羌煮貊炙,貴人富室,必畜其器。”作為華夏傳統的燒烤,為何在《晉書》的描述出沾染上了“胡風蠻習”的色彩呢?

別小看燒烤:從燔炮炙到渾羊歿忽,五分鐘讀懂中國燒烤的究極奧義

東漢《庖廚圖》

隋唐:羌煮貊炙漢燒烤

所謂“羌煮貊炙”,即是西北羌人尚涮羊肉,東北胡人愛烤肉。為什麼同樣為漢人所愛的炙被冠以“貊”名呢?這從相關古籍中的描述可以窺見一二。《釋名》雲:“貊炙,全體炙之,各自以刀割,出於胡貊之為也。”《東觀記》載:“羌胡見客,炙肉未熟,人人長跪前割之,血流指間,進之於固,固輒啖之,不穢賤之,是以愛之如父母也。”

從中似乎可以推測,貊炙其實是狹義的原始燒烤,食用者不需要器具,直接用刀割,這一方式顯然非常適合遊牧民族的習性。漢族人雖也愛燒烤,但在長時期的飲食文化薰染中已經有了較深的積澱,也發展出了較為精緻的食用方式,這反向將原始燒烤與胡風之間劃上了等號。不過在中原文化的薰陶下,無論漢風胡風,精緻化的方向永遠不會改變。西晉滅亡後迎來了五胡亂華的動盪時期,然而燒烤的歷史依然在亂世中保持著獨有堅韌。

北魏賈思勰所著的農業百科全書《齊民要術》記載了一種程序複雜的“腩炙法”:“肥鴨,浄治洗,去骨,作臠。酒五合,魚醬汁五合,姜、蔥、橘皮半合,豉汁五合,合和,漬一炊久,便中炙。子鵝作亦然。”腩炙需要將肥鴨治淨去骨切塊,加酒、魚醬汁、姜、蔥、桔皮、豉汁等醃漬煮一頓飯時間,然後烤成——一道腩炙如此複雜,可見此時的燒烤技法已經日趨完善。

別小看燒烤:從燔炮炙到渾羊歿忽,五分鐘讀懂中國燒烤的究極奧義

《齊民要術》居然還是個食譜?

而此時的南朝,甚至連皇族中都不乏燒烤大家。《南齊書·劉璡傳》中載:“曅與僚佐飲,自割鵝炙。璡曰:‘應刃落俎,膳夫之事,殿下親執鸞刀,下官未敢安席。’”這裡的“曅”是指齊武陵王蕭曄,其請大臣吃烤鵝時親自掌刀,已經到了“應刃落俎”,這固然體現其手法之純熟,但背後更是南北朝時期燒烤技法的整體發展。

晉末以降的分裂與混亂固然醞釀了太多戰事,但漢風與胡食的融合,也的確使得中華飲食文化得到了大發展。至隋唐時期,燒烤品種已令人眼花繚亂:時人筆記中有關燒烤的記錄林林總總,如無心炙、逍遙炙、靈消炙、天臠炙、蛤蜊炙、蝤蛑炙、駝峰炙、牛炙、鴨炙、渾炙犁牛、小蚌肉炙、龍鬚炙、幹炙滿天星、金鈴炙、光明蝦炙、昇平炙……中國人對美食的熱衷,永遠不分亂世盛世。

如果說漢朝人已經懂得了“桑炭甚美”,那隋朝人則對燃料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隋書·王劭傳》中記載:“今溫酒及炙肉,用石炭、柴火、竹火、草火、麻荄火,氣味各不同。”這至少說明,時人在製作燒烤時已經懂得了使用煤炭、柴火、竹火、草炎、麻根等不同燃料,而且會以此匹配不同的食材。到了唐代,人們發現“凡以炭炊饌,先燒令熟,謂之煉火,方可入爨,不然,猶有煙氣”,這說明更對燃料進行預處理也已經成為燒烤文化中的組成部分……

別小看燒烤:從燔炮炙到渾羊歿忽,五分鐘讀懂中國燒烤的究極奧義

駝峰炙

燃料都如此講究,燒烤種類自然更進一步。《韋巨源食譜》中的光明蝦炙、水煉犢炙、昇平炙、箸頭春等均為燒烤名品;唐代名醫咎殷甚至將燒烤與食療相結合,如《食醫心鑑》所載野豬肉炙“治久患痔下血不止、肛邊及腹肚疼痛”、鴛鴦炙蘸五辣醋“治五痔瘻瘡”等。至於燒烤界堪稱最為奢華的大菜“渾羊歿忽”也於此時出現。據唐盧言《盧氏雜說·御廚》中所載,“渾羊歿忽”的製法為:

“據人數取鵝,燖去毛,及去五臟,釀以肉及糯米飯,五味調和。先取羊一口,亦燖剝,去腸胃。置鵝於羊中,縫合炙之。羊肉若熟便堪,去卻羊,取鵝渾食之。謂之渾羊歿忽。”

其製法大致為先將整鵝除去內臟、整料出骨,用料醃製;再取整羊,除去內臟,然後鵝入羊腔,縫合剖口,上烤爐按烤全羊法長時間緩火烤,至羊肉熟透離火,開口取出鵝入大托盤,趁熱改刀,佐各種味碟吃。換言之,羊在此處只是炮製的裹層,為吃燒鵝而廢一隻羊,唐朝燒烤的奢華,當以此為極致了。

"

文 | 江隱龍

對於中國人來說,燒烤既是一種最古老的烹飪技法,也是一種最年輕的烹飪手法。

說其“古老”,是因為燒烤的歷史幾乎與人類使用火的歷史同庚。《韓非子》中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上古之世……民食果瓜蚌蛤,腥臊惡臭,民多疾病,有聖人作鑽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悅之,使王天下,號之曰燧人氏。”在上古神話中,燧人氏是伏羲和女媧的父親,因其發明鑽木取火的功績而被後世尊為“火祖”。火是人類區別於動物的重要標誌之一,燧人氏發明鑽木取火的動因是幫助人們去除食物中的“腥臊惡臭”之氣,由此可見,華夏族在其進化史上的“初心”,到底與美味脫不了關係。

別小看燒烤:從燔炮炙到渾羊歿忽,五分鐘讀懂中國燒烤的究極奧義

華夏族在其進化史上的“初心”:當個吃貨吧!

神話雖非信史,但燒烤的歷史的確有考古學上的佐證。范文瀾在《中國通史》中提出,北京猿人早在50萬年前就已經學會使用用木柴燃火併燒烤食物;而在馬家浜文化遺址中,已經出土了腰簷陶釜和長方形橫條陶燒火架(爐箅),這說明最晚至新石器時代,生活在長三角地區的中國先民們就已經架起了第一個燒烤攤。

說其“年輕”,是因為“燒烤”這一名稱出現不過百年(注1)。最初漢語中有“烤”之音,漢字中卻無“烤”之字。20世紀上半葉齊白石應一家烤肉店之邀為其題店名,於是依形聲之法造了“烤”字,同時又註明“諸書無烤字,應人所請,自我作古”。若齊白石果然是第一個發明“烤”字的人,那“燒烤”二字的歷史就更為短暫。

為何古人有燒烤之實卻無燒烤之名呢?原因在於燒烤另有其古稱。

別小看燒烤:從燔炮炙到渾羊歿忽,五分鐘讀懂中國燒烤的究極奧義

齊白石:我不僅會畫蝦,還會烤蝦!

先秦:上古花式燒烤史

三代時代,中國先人已經人們研發出了三種燒烤的技法:燔、炮、炙。燔法最為原始,《禮記》中解釋“加於火上曰燔”,意為直接置於火上烤。炮法則是裹燒,烤制時需要先將食材用草簾或溼泥包裹起來,置於火中燒烤,其法大類於後世的叫化雞。周朝的“珍用八物”中已經出現了炮豚、炮牂二味,便是以炮製法烹飪的豬與母羊。而炙意為“貫串而置於火上”,事實上已與烤串無異。

《禮記》中除了關於燒烤星星點點的記錄,尚有“毋嘬炙”的“餐飲禮儀”,意思是“不能一口把大塊烤肉吞食下去”。雖然這一禮儀不能直接說明炙的受歡迎程度,但先秦時期的各類文學作品中留下了或深或淺的線索,以印證人們對燒烤的熱衷。

首先是《孟子·盡心下》中的故事:“曾哲嗜羊棗,而曾子不忍食羊棗。公孫丑問曰:‘膾炙與羊棗孰美?’孟子曰:‘膾炙哉!’公孫丑曰:‘然則曾子何為食膾炙而不食羊棗?’曰:‘膾炙所同也,羊棗所獨也。諱名不諱姓,姓所同也,名所獨也。’”

別小看燒烤:從燔炮炙到渾羊歿忽,五分鐘讀懂中國燒烤的究極奧義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韓非子

這段故事講的雖是孝道,但公孫丑一句“膾炙與羊棗孰美”的比較,卻在無意中道出了膾炙站在先秦美食鏈頂端的事實。膾是指細切的肉或魚,膾炙即是烤肉或烤魚,公孫丑為了對比出羊棗的無味直接以膾炙作比,可見膾炙之於羊棗已然是“徐公”之於“鄒忌”。

燒烤在《詩經》中也未缺席。《詩經·瓠葉》雲:“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獻之。有兔斯首,燔之炙之……有兔斯首,燔之炮之……”主賓觥籌交錯間,已經在兔肉上將炮、燔、炙三種技法施展完畢,可見燒烤已然是先秦時代會友待客的必備良品了。

當然更富“想像力”的還要數《楚辭·大招》:“魂兮歸徠!恣所擇只。炙鴰烝鳧,煔鶉陳只。煎鰿膗雀,遽爽存只。”對這首詩,郭沫若有一經典譯本:“魂魄歸來吧!請任意選擇素蔬葷腥。火烤烏鴉清蒸野鴨,燙熟的鵪鶉案頭陳。煎炸鯽魚燉煨山雀,多麼爽口齒間香氣存……”從中可知烤烏鴉與清蒸野鴨、煎炸鯽魚等均為楚國人的日常菜品——就憑這句詩,楚國人也足以稱得上是“戰國時期的廣東人”了。

別小看燒烤:從燔炮炙到渾羊歿忽,五分鐘讀懂中國燒烤的究極奧義

沒想到你是個這樣的屈原

秦漢:燒烤文化奠基戰

秦一統天下後二世而亡,相比於倏忽的王朝興衰,燒烤的歷史顯然愈加堅韌,漢朝開國皇帝漢高祖劉邦本人便是“燒烤迷”。據《西京雜記》載:“高祖為泗水亭長,送徒驪山,將與故人訣去。徒卒贈高祖酒二壺,鹿肚、牛肝各一。高祖與樂從者飲酒食肉而去。後即帝位,朝晡尚食,常具此二炙。”可想而知,烤鹿肚與烤牛肝算得上劉邦任秦亭長時的“小確幸”,以至於稱帝之後還保持著“常具此二炙”的傳統。

關於劉邦,最著名的美食倒不是這烤鹿肚與烤牛肝,而是鴻門宴。從《史記·項羽本紀》的記載來看,鴻門宴中的菜品很大可能也是以燒烤為主,因為項羽著實是在席間賞賜給了樊噲一隻生豬肘——若非燒烤宴,席間又何須準備生食材呢?當然這畢竟只是推測,鴻門宴上的菜品,終於還是未能留下更多文字線索。

但是兩漢時期的大量壁畫,卻彌補了這個遺憾。西漢壁畫《鴻門宴圖》中明確將燒烤表現了出來:畫中最右一人身著紫色短衣,下穿赭石色長褲,左手執長叉,右手撫頭頂,作向前傾斜狀,瞪目看前一人烤肉。第二人則盤膝坐於爐前烤肉,其上方繪有起伏的綠色和紫色的山巒,山巒之上懸掛著牛肉和牛頭。由此看來,將鴻門宴視為一場燒烤大宴,基本沒錯了。想來軍旅之中,也的確無法效仿孔夫子的“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到底還是“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的英雄更令人回味。

別小看燒烤:從燔炮炙到渾羊歿忽,五分鐘讀懂中國燒烤的究極奧義

西 壁畫 《鴻門宴圖》

當然,這並不代表漢朝在燒烤技法上一直如此粗獷。從出土的西漢文物“上方林爐”、“釉陶燒烤爐”來看,漢朝在燒烤的器具已經向前邁進了一大步。漢朝冶鐵技術進一步成熟,鐵製灶具日漸生活化,逐漸替代古老的陶製灶具;爐、灶的普及使得鬲、甑等陶製為主的炊具慢慢被拋棄,釜、鍪、爐盤等鐵製炊具更受歡迎,這一器具演變又促進了燒烤的流行。

與燒烤器具的變革相對應,從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遣冊中記載的“牛炙”、“牛脅炙”、“牛乘炙”、“犬其脅炙”、“犬肝炙”、“豕炙”、“鹿炙”、“雞炙”等多種燒烤肉食,以及長沙吳陽墓也出土的遣冊“美食方”所記載的“狗幹炙方”、“鷚修炙方”等燒烤名稱來看,表明燒烤的種類在漢朝亦有了長足發展。而更難能可貴的,是對燒烤燃料的追求。張家山漢簡《奏讞書》中記載了一則君王吃烤肉時發現有頭髮,大怒之下追究皰廚責任的案件,其中提到“診炙肉具,桑炭甚美,鐵盧甚磐”。以炭烤肉並非偶然為之,這說明漢朝人已經注意到了木炭作為燃料“不煙不焰”的優點,燒烤飲食文化的成型,已然呼之欲出。

可以看出燒烤一直是中國傳統飲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自三代以降,經歷秦漢,燒烤在器具、燃料、種類等方面均已達到了一定高度。然而《晉書·五行志》卻有此記載:“ 泰始之後,中國相尚用胡床貊盤,及為羌煮貊炙,貴人富室,必畜其器。”作為華夏傳統的燒烤,為何在《晉書》的描述出沾染上了“胡風蠻習”的色彩呢?

別小看燒烤:從燔炮炙到渾羊歿忽,五分鐘讀懂中國燒烤的究極奧義

東漢《庖廚圖》

隋唐:羌煮貊炙漢燒烤

所謂“羌煮貊炙”,即是西北羌人尚涮羊肉,東北胡人愛烤肉。為什麼同樣為漢人所愛的炙被冠以“貊”名呢?這從相關古籍中的描述可以窺見一二。《釋名》雲:“貊炙,全體炙之,各自以刀割,出於胡貊之為也。”《東觀記》載:“羌胡見客,炙肉未熟,人人長跪前割之,血流指間,進之於固,固輒啖之,不穢賤之,是以愛之如父母也。”

從中似乎可以推測,貊炙其實是狹義的原始燒烤,食用者不需要器具,直接用刀割,這一方式顯然非常適合遊牧民族的習性。漢族人雖也愛燒烤,但在長時期的飲食文化薰染中已經有了較深的積澱,也發展出了較為精緻的食用方式,這反向將原始燒烤與胡風之間劃上了等號。不過在中原文化的薰陶下,無論漢風胡風,精緻化的方向永遠不會改變。西晉滅亡後迎來了五胡亂華的動盪時期,然而燒烤的歷史依然在亂世中保持著獨有堅韌。

北魏賈思勰所著的農業百科全書《齊民要術》記載了一種程序複雜的“腩炙法”:“肥鴨,浄治洗,去骨,作臠。酒五合,魚醬汁五合,姜、蔥、橘皮半合,豉汁五合,合和,漬一炊久,便中炙。子鵝作亦然。”腩炙需要將肥鴨治淨去骨切塊,加酒、魚醬汁、姜、蔥、桔皮、豉汁等醃漬煮一頓飯時間,然後烤成——一道腩炙如此複雜,可見此時的燒烤技法已經日趨完善。

別小看燒烤:從燔炮炙到渾羊歿忽,五分鐘讀懂中國燒烤的究極奧義

《齊民要術》居然還是個食譜?

而此時的南朝,甚至連皇族中都不乏燒烤大家。《南齊書·劉璡傳》中載:“曅與僚佐飲,自割鵝炙。璡曰:‘應刃落俎,膳夫之事,殿下親執鸞刀,下官未敢安席。’”這裡的“曅”是指齊武陵王蕭曄,其請大臣吃烤鵝時親自掌刀,已經到了“應刃落俎”,這固然體現其手法之純熟,但背後更是南北朝時期燒烤技法的整體發展。

晉末以降的分裂與混亂固然醞釀了太多戰事,但漢風與胡食的融合,也的確使得中華飲食文化得到了大發展。至隋唐時期,燒烤品種已令人眼花繚亂:時人筆記中有關燒烤的記錄林林總總,如無心炙、逍遙炙、靈消炙、天臠炙、蛤蜊炙、蝤蛑炙、駝峰炙、牛炙、鴨炙、渾炙犁牛、小蚌肉炙、龍鬚炙、幹炙滿天星、金鈴炙、光明蝦炙、昇平炙……中國人對美食的熱衷,永遠不分亂世盛世。

如果說漢朝人已經懂得了“桑炭甚美”,那隋朝人則對燃料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隋書·王劭傳》中記載:“今溫酒及炙肉,用石炭、柴火、竹火、草火、麻荄火,氣味各不同。”這至少說明,時人在製作燒烤時已經懂得了使用煤炭、柴火、竹火、草炎、麻根等不同燃料,而且會以此匹配不同的食材。到了唐代,人們發現“凡以炭炊饌,先燒令熟,謂之煉火,方可入爨,不然,猶有煙氣”,這說明更對燃料進行預處理也已經成為燒烤文化中的組成部分……

別小看燒烤:從燔炮炙到渾羊歿忽,五分鐘讀懂中國燒烤的究極奧義

駝峰炙

燃料都如此講究,燒烤種類自然更進一步。《韋巨源食譜》中的光明蝦炙、水煉犢炙、昇平炙、箸頭春等均為燒烤名品;唐代名醫咎殷甚至將燒烤與食療相結合,如《食醫心鑑》所載野豬肉炙“治久患痔下血不止、肛邊及腹肚疼痛”、鴛鴦炙蘸五辣醋“治五痔瘻瘡”等。至於燒烤界堪稱最為奢華的大菜“渾羊歿忽”也於此時出現。據唐盧言《盧氏雜說·御廚》中所載,“渾羊歿忽”的製法為:

“據人數取鵝,燖去毛,及去五臟,釀以肉及糯米飯,五味調和。先取羊一口,亦燖剝,去腸胃。置鵝於羊中,縫合炙之。羊肉若熟便堪,去卻羊,取鵝渾食之。謂之渾羊歿忽。”

其製法大致為先將整鵝除去內臟、整料出骨,用料醃製;再取整羊,除去內臟,然後鵝入羊腔,縫合剖口,上烤爐按烤全羊法長時間緩火烤,至羊肉熟透離火,開口取出鵝入大托盤,趁熱改刀,佐各種味碟吃。換言之,羊在此處只是炮製的裹層,為吃燒鵝而廢一隻羊,唐朝燒烤的奢華,當以此為極致了。

別小看燒烤:從燔炮炙到渾羊歿忽,五分鐘讀懂中國燒烤的究極奧義

所以為什麼唐朝人月半……

結語

唐朝之後的宋朝,雖有辛棄疾“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的豪邁,有《夢樑錄》分茶酒肆中五味炙小雞、小雞假炙鴨、假炙江瑤肚尖、蜜炙鵪子、野味假炙、假炙鯗棖、凍三色炙、蜜燒肉炙、兒江魚炙、潤獐肉炙、炙雞、炙鵝、旋炙兒、炙鰍、炙鰻、炙魚粉等各式燒烤,但相較於唐朝燒烤的富麗堂皇,終究少了一絲豪氣。

或許是宋朝人品味愈加多樣,燒烤在飲食中的權重不可避免的下降,相比之下反而是清朝燒烤再回巔峰。徐柯編著的《清稗類抄•飲食》一書載:“燒烤席,俗稱‘滿漢大席',筵席中之無上品也。烤,以火幹之也。於燕窩、魚翅諸珍錯外,必用燒豬、燒方。豬以全體燒之。酒三巡則進燒豬,膳夫、僕人皆衣禮服而入,膳夫座之專客,專客起箸,簉座者始從而嘗之,典至隆也。次者用燒方。方者,豚肉一方,非全體,然較之僅有燒鴨者,猶貴重也。”只是聯想起五千年前馬家浜人所支起的那一幅“燒烤攤”,中國歷史的厚重似乎就在膾炙中少了一絲刀光劍影,多了一抹煙火人間……

注1:本典故出自鄧拓《燕山夜話》,然而關於“烤”字是否為齊白石所創,學術上有爭議。有學者(蔣凌峰,《烤字不是齊白石先生所創》一文)指出1915年《辭源》中已經出現“烤”字,筆者手頭上找不到這本書,是故存疑。鑑於“烤”字出現於清朝,筆者懷疑滿語的音轉,但請教了一個滿族朋友,並沒有找到與“烤”字發音相似的滿語詞。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