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建工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義光:把握“一帶一路”機遇 為高質量發展添磚加瓦

每經記者:畢華章 每經編輯:畢陸名

陝西建工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義光:把握“一帶一路”機遇 為高質量發展添磚加瓦

張義光 受訪者供圖

作為陝西省屬建工龍頭企業,陝西建工集團經過多年的發展,取得了一系列矚目成就。不僅在國內建工行業排名靠前,更是位列全球最大工程承包商第26名。在這些成績的背後,陝西建工集團有著怎樣的發展理念?

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專訪了陝西建工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義光。

提前兩年建成千億集團

NBD:近幾年,陝建集團在深化改革方面取得哪些成果?

張義光:近年來,我們堅持戰略引領,按照“發展差異化、經營區域化、管理精細化、法人屬地化、機制市場化”的發展戰略,引領企業跑出發展的高質量和高速度。以投資帶動總承包和產融結合為重點,銀行授信額度突破800億元,產業基金達到1500億元,投資帶動總承包合同簽約額超過400億元。

同時,加快內部資源整合,外部併購重組,打造企業的新支撐。做精做強專業裝飾、鋼結構、市政、房地產專業板塊,加快產業鏈上優質企業的併購重組,實施面向市場的內部改革,激發幹事創業活力。

“十三五”以來,我們年平均增速14.67%,提前兩年建成千億集團,利潤總額年平均增速31.72%,高質量發展不斷走深走實。

NBD:請您談談,陝建集團目前的業務佈局是怎樣的?

張義光:我們秉持“為顧客創造價值,讓對方先贏、讓對方多贏,最終實現共贏”的合作理念,堅持省內外市場並重,國內外市場並舉。省內市場以屬地化合作為依託,迅速實現全省10個地市和楊淩示範區、韓城市的全覆蓋。模式創新不僅為當地帶來GDP、就業和稅收,也打開了陝建深耕本土市場的大門,市場簽約額年均增長30%以上。

在省外市場,積極引進省外國有資本和優秀民營資本,相繼在安徽、福建、重慶、青海等地成立混合制企業,紮根省外市場。同時,我們跟隨國家戰略,緊盯京津冀、雄安新區、粵港澳大灣區、長江經濟帶等重點地區,加快市場佈局,相繼在雄安、深圳、浙江成立屬地化公司,形成市場開發的新引擎。

目前,陝建省外市場已覆蓋到31個省市區,合同簽約額實現每年20%的增長。

成為“海外陝西”的領跑者

NBD:公司目前在海外市場,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開展了哪些業務?“一帶一路”建設,為陝建集團帶來哪些機遇?

張義光:近年來,面對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新機遇,陝建大力實施“大海外”戰略,採用股權合作、融資租賃、屬地化經營等商業模式,加強與央企、金融機構、跨國公司合作,聯合出海。

陝建相繼承接了盧旺達政府辦公大樓、巴基斯坦卡拉奇k-2核電項目、南非渥爾賈馬賈拉供水項目、阿聯酋迪拜商城項目、斯里蘭卡國家醫院等一大批海外重點項目,並先後獲魯班獎(境外)5項,國優獎(境外)3項。

陝建積極開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市場,目前已建立起東南亞及南太平洋、中亞及南亞、中東、西非、中非、南非等6大海外根據地。市場分佈從13個國家增加到27個國家,合同簽約額已佔到海外市場的60%以上,成為“海外陝西”的領跑者。

NBD:陝建集團綜合實力在國內居前,國際排名也位居30強。作為業界知名企業之一,除工程項目外,陝建集團還對當地有哪些帶動或促進作用?

張義光:陝建集團在海外的項目,直接帶動當地的就業,為當地提供了1萬多個就業崗位,並幫助培養當地工人的技能。實現原材料屬地化,拉動上下游產業,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同時,陝建積極參與助學、救災等公益事業,為當地社會事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增進了國際友誼。

NBD:絲博會作為“一帶一路”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在往屆參會過程中,陝建集團有哪些收穫?本次大會期間,陝建集團作了哪些準備?

張義光:近幾年來,藉助絲博會提供的平臺,陝建集團累計簽約合同超百億元。本屆絲博會上,我們突出“數字陝建、智慧建造”主題,構建起五大板塊,包括科研創新、信息化和裝配式建造、智慧城市和智能製造等,展現互聯網+的新應用和新成果,加快企業轉型升級步伐。

力爭2022年實現整體上市

NBD:陝建集團在“三個經濟”打造方面,開展了哪些工作?

張義光:陝西是向西開放的門戶和前沿,陝建集團必須要搶抓機遇,尤其是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發揮資金、技術、管理優勢,講好“一帶一路”故事,講好中國故事,講好陝西故事,為高質量發展添磚加瓦,做推動“三個經濟”發展的排頭兵。

NBD:2018年,陝建集團建成千億集團,下一步的目標是什麼?

張義光:陝建提出五年兩步走的奮鬥目標,第一步目標是建成千億集團,第二步目標是到2022年,實現企業整體上市和進入世界500強。

實現企業整體上市,著眼於規範運營,體現的是高質量發展。企業就像人一樣,總體上看起來精氣神不錯,但也有許多體制機制“亞健康”。我們要通過上市來一次徹底體檢,祛除那些阻礙企業發展的“亞健康”,永葆肌體健康,使之成為一家管理規範、受人尊敬的現代化企業。

進入世界500強,立足於規模效應,著眼的也是高質量發展。企業不成長就會消亡,這是企業發展的基本邏輯。有人說世界500強比的是規模,是大不是強。當然大不一定強,但小一定不強。

NBD:您如何看待企業“做大”和“做強”的關係?

張義光:建築行業已進入分化時代,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馬太效應加劇,不重視速度和規模,就很難有出頭之日,獲得更多資源。努力邁進世界500強,不是為博得一個好名聲,而是為拿到進入價值鏈高端、產業鏈頂端的入場券。

沒有無速度的質量,也沒有無質量的速度,這兩個目標體現了高質量和高速度的統一,也體現了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和“做大”的統一。當然,要登頂這兩座高峰並非易事,需要科學謀劃,上下同心,非有滾石上山的毅力和“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勁頭不可。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