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銅川:孝老愛親模範張水珍用柔弱的肩膀撐了35年——無怨無悔伺候了六位與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老人

陝西 銅川 不完美媽媽 服裝 春節家書 質量發佈 2019-07-02
陝西銅川:孝老愛親模範張水珍用柔弱的肩膀撐了35年——無怨無悔伺候了六位與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老人

三十五年,她與丈夫戰勝重重困難,攜手相伴、不離不棄。

三十五年,她用柔弱的肩膀撐起半邊天,無怨無悔伺候了六位與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老人。

三十五年,她用勤勞善良、剛強堅毅,從媳婦熬成了婆,把孝心傳遞。

她是愛人奶奶眼中的好孫媳、是公公婆婆眼中的好兒媳、是叔父眼中的好侄媳、是老公眼中的好媳婦。她,2016年6月榮登“陝西好人榜”,2017年6月榮登“中國好人榜”,2018年9月榮獲陝西省第五屆孝老愛親道德模範,2018年9月被陝西省慈善協會、陝西省文明辦、陝西省老齡辦評為“陝西敬老愛老助老十大善星”。她,就是---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錦陽路街道辦水峪村村民張水珍。

走進張水珍的家,窗明几淨,一塵不染,房間收拾的溫馨而整齊。這位心地善良、勤勞持家、剛強精明的中年婦女,幾十年如一日,用她的執著和堅守支撐著這個“人員組合複雜”的大家庭,用她的勤勞善良書寫人間大愛,譜寫了一曲新時代尊老、敬老、孝老的讚歌。

愛生於情 孝源於心

1984年,21歲的張水珍經人介紹認識了任新宏,她剛進任家門時,家裡一貧如洗,缺吃少穿,沒有一件像樣的傢俱,僅有4孔破土窯洞裡。當時家中共有4名老人,分別是老公的奶奶,養父母(任新宏自幼過繼給自己的大伯任生智),智力體力都有些殘疾的的叔父(養父的弟弟)。有人問及張水珍為何偏偏選了丈夫任新宏,她笑著說:“我就看上他的勤快、踏實、勤勞,這比啥都強。尤其是他那對大眼睛,因為我眼睛比較小。”就這樣,小眼對上大眼,一份緣分開始了,她也用35年的堅守詮釋了這份愛。

張水珍決定嫁給任新宏之前,丈夫家裡的情況她心裡十分清楚。她也猶豫過,嫁過去如何面對這個陌生複雜的家庭,親戚朋友也在她的耳邊善意提醒。最終,她還是義無反顧地嫁到這個大家庭。面對老弱病殘、窮困潦倒的家境,她並沒有被嚇倒,也沒有怨聲載道;相反,她幾十年如一日地照顧老人日常起居,撐起了家庭重擔,無怨無悔地發揮著”半邊天’的作用。

她把一顆愛心用在無私地照顧任家的這幾位老人身上,交給了這個多苦多難的貧窮家庭。多少個春夏秋冬,老人們衣服靠她洗晒,被褥靠她拆洗,房間靠她打掃,生活靠她照料……

婚後不到一個月,80歲的奶奶查出肺癌晚期,吃、喝、拉、撒、睡全都在土坑上,她一個剛過門的新媳婦天天為老人端屎端尿,精心伺候,一直到老人病逝。年輕的張水珍也許不會想到,這種生活,對於她來說才剛剛開始。公公身體不好,時常生病住院,對於這個本身貧困家庭來說更是雪上加霜。最後檢查出胃癌,為了給公公治病,本身要強的她不得不再次像親戚朋友借錢,每次走到人家門口徘徊好久,實在不知道怎麼張口。親戚們都很好,知道她們家的情況比較複雜,看見她來也知道是什麼事,都儘可能幫助她。特別是老公的親弟弟,看到他們家情況主動借錢給她們。這份恩情,張水珍都記在心裡,她沒日沒夜地努力,當還清最後一筆賬時,心裡的一塊大石頭也落了下來。

陝西銅川:孝老愛親模範張水珍用柔弱的肩膀撐了35年——無怨無悔伺候了六位與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老人

特殊親人 難捨親情

張水珍剛嫁過來不久,叔父任順過不小心把自己的棉被燒著了,頓時就沒了鋪蓋,她立即把孃家陪嫁的嶄新棉被給抱過去。當時老人流著淚說,“活了這麼久,還沒有蓋過這麼好的被子”。叔父任順過生前患有冠心病,2010年又摔倒骨折之後,落下了偏癱症,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經常失禁。

正是由於張水珍平時的精心照顧,使這個智力有缺陷的老人,跟孩子一樣,時時粘著她,不讓她遠離自己一步。在醫院治病時,丈夫日夜在照顧。張水珍家裡醫院兩頭跑。兩天不見張水珍,老人就會在醫院發脾氣大鬧,不吃飯不吃藥,醫護人員和丈夫任新宏簡直束手無策,只有見到張水珍,老人立馬就乖乖地配合吃飯吃藥。醫護人員常開玩笑說,“你這個女兒真厲害,老人就只認你”。但他們並不知道張水珍照顧的是丈夫的叔父。

叔父任順過出院後那幾個月,吃喝拉撒睡都在床上,腿腳經常腫脹,張水珍堅持每天用藥湯給小叔父泡腳。作為一個侄媳婦,老人大小便經常失禁,每次都是她裡裡外外洗洗晒晒,有時候一天褲子都要換8條,她從不嫌髒嫌累,經過她的悉心照料,老人最後能夠坐著輪椅行動。

任順過經常鼻涕流到胸前,別人都不到跟前去,張水珍從不嫌棄,給老人擦乾淨,還給老人端碗餵飯。多年的相處,張水珍像對孩子一樣細心寵愛照顧老人,老人對她也特別依賴。每次只要她出門,剛拿起包,老人就拉著她的包不讓她走。她開玩笑說,走了就不回來了,老人的眼淚就會刷刷地下來。看著老人可憐的樣子,張水珍眼淚也流了下來。從老人的眼神中,她明白老人已經把她作為自己的終身依靠。直到老人82歲過世,她一直沒離開過村子。老人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已經無法說話不能睜眼,但是他的手一直在摸索著什麼,當大家都把手伸出去,老人只是緊緊地抓住張水珍的手,安心地走了。叔父走後,張水珍哭得比誰都傷心,“叔,你再活幾年多好,讓我再照顧你幾年多好。”雖然是老人的侄媳婦,但她遠遠勝過親女兒啊!

目前,她還精心照顧著已82歲的養母任彩霞,老人是侏儒症患者,行走不便,耳朵嚴重失靈,她總是耐心的陪伴,不厭其煩的和她拉家常,每次有事出門前,都要精心安排好老人的衣食起居,看著老人們依依不捨和渴望自己早歸的眼神,她的心裡總是酸酸的,也暖暖的。

任勞任怨 剛強堅毅

自從嫁到任家的第一天開始,每天天未亮,張水珍就起床,清掃院子、生火做飯、照顧老人,30多年來從未間斷。丈夫打工走後,她把老人們安頓好,還要下地幹活,回家後來不及休息就又要走進灶房,給老人們燒水做飯,晚上在燈底下,總是忙著為全家老小做鞋,做衣服。丈夫的親生父母也住在本村,張水珍說,一個給了他丈夫生命,一個把他丈夫養大,都是父母。所以她經常抽空過去幫忙照顧。為了照顧養父母的心情,好多事情,都是偷偷去做的。

當時的任家,一貧如洗。在孃家她是父母最小的孩子,從小被家人寵愛,可是在任家,為了維持生計,她跟著公公天不亮去城裡拉垃圾,跟著老公從山裡拉石頭,這些在孃家從來沒有幹過的活,男人乾的活她都幹了。為了讓老人們能吃飽,她偷偷跑出去拾野菜,撿別人菜地不要的菜葉。她說,剛開始時也不適應,從來沒有幹過這些,怕碰見熟人丟人。誰知道怕什麼來什麼,有次出去撿菜葉就被孃家親戚碰見了,然後告訴了她家人,母親留著淚對她說:“我女子受苦了,有啥事告訴我們,不要一個人扛著”。她對孃家從來都是報喜不報憂的。 

這麼多年來,她一心就在這個家。同學聚會邀請她,她上下打量自己,多年的操勞看著比同齡人老了許多,裡裡外外沒有一件新衣服,再看看一家老老小小的,她不敢去,也不能去。因為家裡特殊情況,兩個孩子也從來不領同學回家。

為盡孝道 遺憾終生

三十五年來,她和老人們和睦相處,像親生女兒一樣默默守護,悉心照料,無怨無悔,先後送走了5位老人,分別是丈夫的奶奶和養父、丈夫的親生父母和叔父。在丈夫家,在沒有血緣關係的老人面前,她用自己實際行動感動著這個家每一個人。

可是,每每想起自己的親生母親,她淚如雨下,懊悔不已。在母親患病時,由於家裡有這麼多老人要照顧,她只能偶爾抽出時間回去探望,並且還得當天去當天回。她永遠忘不了那一天,在病床前,母親拉著她的手不鬆開,開張的嘴有千言萬語說不出來,她知道母親是想讓她留下來陪陪她。她知道如果當時她主動堅持留下來,母親心裡肯定高興。她何嘗不想啊,可是一想到家裡的老人離不開自己,她猶豫了。母親看出她的為難,說道:“算啦,你還是走吧,你家裡的老人比我更需要你,你是媽的好女兒,也要當好任家的媳婦。”她強忍著眼中淚花,告訴母親過幾天再來看她。事後不久一天,她正在家裡做飯,親戚跑來急急忙忙告訴她,母親去世了,讓她回家。聽到消息的那一刻,她整個人崩倒在地,癱坐著久久不能起來。她萬萬沒有想到上次見面竟成為了永別。想起母親,她經常哭得撕心裂肺,她哭的同時丈夫也愧疚地哭。多少次,她在夢裡哭醒;多少次,她在心裡罵自己不孝。對自己的母親,充滿了內疚與遺憾。


言傳身教 榜樣力量

30年來,她和丈夫共同照顧幾位老人同時,還經過辛勤勞作告別了土窯洞,住上了平板房,兒子娶上了媳婦,女兒也嫁了人。

張水珍幾十年如一日地照顧老人,女兒任妮看在眼裡記在心頭。她說:“我媽對我影響很大,從我記事起,她就沒日沒夜地為這個家操勞,她勤勞孝敬,對老人付出的愛感動著我們,行孝一定要趁早,現在我也是這樣對待我的公公婆婆。”

結婚幾十年,丈夫任新宏和張水珍一直恩愛有加。對妻子除了親情、尊重,更多的是感激和歉疚。“當時家裡就這條件,說了好幾個對象,一聽我家這“特殊情況”,都沒人願意,當時都做好打光棍的準備了,沒想到她會願意來到這個家。這麼多年,我一直打工掙錢,家裡大大小小的事全部都是她的,在她家,她最小,受家人疼愛,從來沒有吃過苦,嫁過來可謂吃盡苦頭。有時候老人鬧情緒,我心情不好發脾氣,妻子卻反過來安慰我,讓我很內疚。家裡老人都認她,對她比對我好。今生能娶到她,是我最大的福分。”老實憨厚的丈夫任新宏嘴上說著,眼淚唰唰地流。他還告訴兩個孩子,你們可以對我不好,但是一定要孝敬你們的媽媽,為這個家,你媽付出太多太多了。

現在張水珍也當了婆婆,兒子在外地工作,妻子不得不辭職在家帶孩子,兒子多次讓她過去幫忙帶孫子,可她每次都拒絕了,家裡還有一個行動不便的婆婆,她不能走啊。對兒子兒媳只有深深地虧欠。好在兒子兒媳對她也很孝順,也能理解,一家人和和美美。

水峪村黨總支部書記楊春平說:“這麼多年看在眼裡,他們家成員組成特殊,活多能幹活的人少,一個柔弱女子能把老人照顧得這麼好,日子也過得紅紅火火,張水珍就是好媳婦的榜樣,村上孝老愛親風氣越來越好!”

百善孝為先,孝為德之本,孝老愛親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張水珍作為一名普普通通的農家婦女,三十五年如一日,任勞任怨,每天重複著洗洗涮涮,縫縫補補等繁瑣複雜的家務,用愛心和耐心守護著老人們,用柔弱的肩膀承擔起了家庭重擔,我們從她身上看到了中國女性所特有的那份淳樸和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