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馬邑----歷史上曾發生過轟轟烈烈的大事情

山西馬邑----歷史上曾發生過轟轟烈烈的大事情

西漢時期的馬邑縣

唐太宗李世民的《飲馬長城窟》,其中一句是:“都尉反龍堆,將軍旋馬邑。”能夠進入一代帝王李世民的詩文中,馬邑可謂不同凡響。馬邑現在是距離山西省朔州市區往東二十多公里的一個自然村。歷史上曾經為郡治、縣治,時間長達兩千餘年。它是史稱“馬邑之謀”的發生地,韓王信的王都,還曾經做過隋末群雄之一的劉武周的國都。

山西馬邑----歷史上曾發生過轟轟烈烈的大事情

唐朝時期的馬邑縣

馬邑,一個名稱,兩個地方。一是秦朝所置馬邑縣,治所在今山西省朔州市,屬雁門郡。東漢末廢,西晉復置,永嘉五年(311年)又廢。《晉太康地記》雲:“秦時建此城輒崩不成,有馬周旋馳走反覆,父老異之,因依以築城,遂名為馬邑”。說的是秦始皇曾派大將蒙恬北擊匈奴,在此地屯兵養馬,築城時屢築屢崩,後有馬周旋,以跡而築則成,從此便有了“馬邑”這一地名。從公元前215年蒙恬築城到唐代,歷時932年,遺址即今朔城區城南土城牆一帶。二是唐開元五年(717年)所置馬邑縣,屬朔州。治所在大同軍城(今山西朔州市東北三十三裡馬邑村),五代唐天成初改為寰清縣。遼復改馬邑縣。金貞祐二年(1214年)升為固州。元復改馬邑縣,屬朔州。清嘉慶元年(1796年)廢入朔州,1912年復置。1915年併入朔縣。從唐玄宗開元年間,即公元717年直到1796年,歷時1080年,遺址在今朔城區東40裡神頭鎮馬邑村。馬邑郡,隋大業三年(607年)改朔州置,治善陽縣(今朔州市)。轄境約當今山西省寧武縣及恆山以北,黑駝山、洪濤山、左雲縣以東地區。唐武德四年(621年)復改朔州。天寶元年(742年)又改為馬邑郡。轄境東北部有所縮小。乾元元年(758年)復改朔州。

山西馬邑----歷史上曾發生過轟轟烈烈的大事情

今馬邑村殘存的古城門

馬邑歷史上曾發生過幾件轟轟烈烈的大事情。一是西漢初曾作為韓王信的王都。漢高祖六年(前201年)春,高祖以韓王信強健勇武,以太原郡為韓國,定王都於晉陽(今太原市),以防胡人。信上書曰:“封國之地緊臨匈奴,而匈奴數入寇;晉陽遠去邊塞,請治於馬邑(今朔州市)。”高祖從之。二是“馬邑之謀”的發生地。元光二年(前133年),漢伏兵馬邑旁,欲誘致匈奴邀擊之,單于既入塞,謀洩,引兵還。史稱“馬邑之謀”。此指公元前133年(漢武帝元光二年)西漢在馬邑(今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策劃的對匈奴的一場誘敵殲滅戰。軍臣單于(冒頓單于之孫)貪圖馬邑城的財物,親率10萬大軍進入武州塞(今山西省左雲縣),就在匈奴單于快要進入漢朝的埋伏圈時,守衛烽火臺的亭尉,向匈奴單于透露了漢軍包圍計劃,致使匈奴軍未達到包圍圈就撤退了,結果匈奴四處出兵侵擾漢朝邊境,以報復馬邑之圍。漢武帝因馬邑之圍未能伏擊匈奴而失利,將謀劃誘敵的王恢下獄,王恢自殺,自此,西漢開始與匈奴大規模交戰。三是隋末群雄之一劉武周曾在此稱帝。在隋末群雄競起的紛亂形勢中,劉武周率先起兵,殺太守王仁恭,割據於此,依附突厥,佔據了有充足食糧和庫絹的晉陽,攻陷河東大部地區後,劉武周返回馬邑,受突厥之命,自稱皇帝,定年號為天興。

山西馬邑----歷史上曾發生過轟轟烈烈的大事情

今馬邑村殘存的古城牆

馬邑不僅歷史悠久而且人才輩出,漢朝的聶壹、三國名將張遼、北齊名將斛律光、唐朝名將尉遲恭等等都生長在這塊土地上。史書記載,秦時馬邑廢置後,到唐開元五年重新建起,明洪武十六年、正統二年連續補修,特別是隆慶六年,城牆包磚,以石為基,高約11.3米,女牆高2米,周長2.1公里,角樓4座,鋪舍12間,敵臺24個,東西二門外各有月城。順治年間大同知府蔡永華為《朔州志》殘本作序,稱馬邑“雖僻在一隅,實邊陲要害”。如今的馬邑,殘垣猶存,古風仍在,隨處發現的殘瓦斷磚依舊有著別具一格的文化底蘊。

圖文丨來源: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