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銷雙降量價齊跌,自主合資全軍覆沒,王曉秋能否治癒上汽“大企業病”?

今後,若大家再用“神車五菱”開玩笑,可能心情會有所不同。因為如今的上汽通用五菱,不僅會令人聯想到秋名山的傳說,也已成為上汽面臨的市場危機的縮影。

"產銷雙降量價齊跌,自主合資全軍覆沒,王曉秋能否治癒上汽“大企業病”?

今後,若大家再用“神車五菱”開玩笑,可能心情會有所不同。因為如今的上汽通用五菱,不僅會令人聯想到秋名山的傳說,也已成為上汽面臨的市場危機的縮影。

產銷雙降量價齊跌,自主合資全軍覆沒,王曉秋能否治癒上汽“大企業病”?

日前,上汽集團發佈的6月產銷快報數據顯示,旗下品牌整體單月銷量約為46.65萬輛,上半年累計銷量約為293.72餘萬輛,累計同比降低16.62%。其中,上汽通用五菱位列跌幅之首,上半年產量累計同比下降29.75%,銷量下降29.19%,比起5月跌幅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中國汽車市場持續萎靡的背景下,車企產銷雙跌並不奇怪。但若是集團整體一蹶不振,連支柱品牌也顯出疲態,則確實有些危險。目前,從上汽集團公佈的數據來看,在其子公司中,除上汽通用五菱在印尼的分公司和上汽正大外,其餘8個品牌統統淪陷。這其中不僅包括了扮演支柱角色的合資品牌,也包括近年來肩負重要戰略意義的自主品牌。

"產銷雙降量價齊跌,自主合資全軍覆沒,王曉秋能否治癒上汽“大企業病”?

今後,若大家再用“神車五菱”開玩笑,可能心情會有所不同。因為如今的上汽通用五菱,不僅會令人聯想到秋名山的傳說,也已成為上汽面臨的市場危機的縮影。

產銷雙降量價齊跌,自主合資全軍覆沒,王曉秋能否治癒上汽“大企業病”?

日前,上汽集團發佈的6月產銷快報數據顯示,旗下品牌整體單月銷量約為46.65萬輛,上半年累計銷量約為293.72餘萬輛,累計同比降低16.62%。其中,上汽通用五菱位列跌幅之首,上半年產量累計同比下降29.75%,銷量下降29.19%,比起5月跌幅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中國汽車市場持續萎靡的背景下,車企產銷雙跌並不奇怪。但若是集團整體一蹶不振,連支柱品牌也顯出疲態,則確實有些危險。目前,從上汽集團公佈的數據來看,在其子公司中,除上汽通用五菱在印尼的分公司和上汽正大外,其餘8個品牌統統淪陷。這其中不僅包括了扮演支柱角色的合資品牌,也包括近年來肩負重要戰略意義的自主品牌。

產銷雙降量價齊跌,自主合資全軍覆沒,王曉秋能否治癒上汽“大企業病”?

“價格救市”失效

合資品牌自相踐踏

曾幾何時,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是中國合資品牌兩座難以逾越的大山,在產銷排行榜上輪流坐莊,如今,這兩座大山已是搖搖欲墜。

2019上半年,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產銷量雙雙下滑,產量分別同比減少18.46%和14.02%;銷量則分別減少9.94%和12.91%。

01

"產銷雙降量價齊跌,自主合資全軍覆沒,王曉秋能否治癒上汽“大企業病”?

今後,若大家再用“神車五菱”開玩笑,可能心情會有所不同。因為如今的上汽通用五菱,不僅會令人聯想到秋名山的傳說,也已成為上汽面臨的市場危機的縮影。

產銷雙降量價齊跌,自主合資全軍覆沒,王曉秋能否治癒上汽“大企業病”?

日前,上汽集團發佈的6月產銷快報數據顯示,旗下品牌整體單月銷量約為46.65萬輛,上半年累計銷量約為293.72餘萬輛,累計同比降低16.62%。其中,上汽通用五菱位列跌幅之首,上半年產量累計同比下降29.75%,銷量下降29.19%,比起5月跌幅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中國汽車市場持續萎靡的背景下,車企產銷雙跌並不奇怪。但若是集團整體一蹶不振,連支柱品牌也顯出疲態,則確實有些危險。目前,從上汽集團公佈的數據來看,在其子公司中,除上汽通用五菱在印尼的分公司和上汽正大外,其餘8個品牌統統淪陷。這其中不僅包括了扮演支柱角色的合資品牌,也包括近年來肩負重要戰略意義的自主品牌。

產銷雙降量價齊跌,自主合資全軍覆沒,王曉秋能否治癒上汽“大企業病”?

“價格救市”失效

合資品牌自相踐踏

曾幾何時,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是中國合資品牌兩座難以逾越的大山,在產銷排行榜上輪流坐莊,如今,這兩座大山已是搖搖欲墜。

2019上半年,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產銷量雙雙下滑,產量分別同比減少18.46%和14.02%;銷量則分別減少9.94%和12.91%。

01

產銷雙降量價齊跌,自主合資全軍覆沒,王曉秋能否治癒上汽“大企業病”?

營銷困局:凱迪拉克跌入10萬+區間,上汽通用全系品牌價值崩盤

比產銷雙降更嚴峻的,是價格下滑導致的品牌貶值。在美系車集體受挫的情況下,凱迪拉克的降價放量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ATS-L在處理國V庫存車時,在部分地區降幅達到10萬元,也因此被打上了“十幾萬區間”的標籤。國產後的凱迪拉克在同級別品牌中,本身品牌塑造能力就不夠突出,在這波跳水降價的衝擊下,讓昔日美國頂級大咖車徹底淪為三流角色。

雪上加霜的是,受凱迪拉克價格下探影響,本就降價速度較快的別克品牌更是壓力山大,價格逐步下探至雪佛蘭的區間;在如此“自家人壓自家人”的陣勢下,到了6月,在部分地區,不到6萬元就可以買一輛中級配置的雪佛蘭科沃茲了。雖然這波降價也有國VI排放標準升級要背的鍋,但是一直以來的定位、定價混亂,最終讓曾經是中國營銷能力最強的上汽通用,陷入營銷困局。

如今,凱迪拉克、別克主流產品的二手車殘值遠低於德系、日系,與韓系、法系處於同一水平。

02

"產銷雙降量價齊跌,自主合資全軍覆沒,王曉秋能否治癒上汽“大企業病”?

今後,若大家再用“神車五菱”開玩笑,可能心情會有所不同。因為如今的上汽通用五菱,不僅會令人聯想到秋名山的傳說,也已成為上汽面臨的市場危機的縮影。

產銷雙降量價齊跌,自主合資全軍覆沒,王曉秋能否治癒上汽“大企業病”?

日前,上汽集團發佈的6月產銷快報數據顯示,旗下品牌整體單月銷量約為46.65萬輛,上半年累計銷量約為293.72餘萬輛,累計同比降低16.62%。其中,上汽通用五菱位列跌幅之首,上半年產量累計同比下降29.75%,銷量下降29.19%,比起5月跌幅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中國汽車市場持續萎靡的背景下,車企產銷雙跌並不奇怪。但若是集團整體一蹶不振,連支柱品牌也顯出疲態,則確實有些危險。目前,從上汽集團公佈的數據來看,在其子公司中,除上汽通用五菱在印尼的分公司和上汽正大外,其餘8個品牌統統淪陷。這其中不僅包括了扮演支柱角色的合資品牌,也包括近年來肩負重要戰略意義的自主品牌。

產銷雙降量價齊跌,自主合資全軍覆沒,王曉秋能否治癒上汽“大企業病”?

“價格救市”失效

合資品牌自相踐踏

曾幾何時,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是中國合資品牌兩座難以逾越的大山,在產銷排行榜上輪流坐莊,如今,這兩座大山已是搖搖欲墜。

2019上半年,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產銷量雙雙下滑,產量分別同比減少18.46%和14.02%;銷量則分別減少9.94%和12.91%。

01

產銷雙降量價齊跌,自主合資全軍覆沒,王曉秋能否治癒上汽“大企業病”?

營銷困局:凱迪拉克跌入10萬+區間,上汽通用全系品牌價值崩盤

比產銷雙降更嚴峻的,是價格下滑導致的品牌貶值。在美系車集體受挫的情況下,凱迪拉克的降價放量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ATS-L在處理國V庫存車時,在部分地區降幅達到10萬元,也因此被打上了“十幾萬區間”的標籤。國產後的凱迪拉克在同級別品牌中,本身品牌塑造能力就不夠突出,在這波跳水降價的衝擊下,讓昔日美國頂級大咖車徹底淪為三流角色。

雪上加霜的是,受凱迪拉克價格下探影響,本就降價速度較快的別克品牌更是壓力山大,價格逐步下探至雪佛蘭的區間;在如此“自家人壓自家人”的陣勢下,到了6月,在部分地區,不到6萬元就可以買一輛中級配置的雪佛蘭科沃茲了。雖然這波降價也有國VI排放標準升級要背的鍋,但是一直以來的定位、定價混亂,最終讓曾經是中國營銷能力最強的上汽通用,陷入營銷困局。

如今,凱迪拉克、別克主流產品的二手車殘值遠低於德系、日系,與韓系、法系處於同一水平。

02

產銷雙降量價齊跌,自主合資全軍覆沒,王曉秋能否治癒上汽“大企業病”?

自相踐踏:上汽大眾品牌力不再,斯柯達“被犧牲”

和上汽通用相比,上汽大眾在2019年的態勢讓人扼腕嘆息。

作為上汽集團的“王牌軍”,2018年,在全新朗逸、全新凌渡、全新帕薩特等新車和斯柯達品牌的柯珞克、柯米克、柯迪亞克GT等全新SUV家族共同努力下,上海大眾總體銷量達到206.5萬餘輛,蟬聯中國乘用車市場銷量冠軍。

不過,儘管2018上汽大眾蟬聯銷量第一,但整體銷量同比僅微增0.1%。其中斯柯達品牌全年銷售35.2萬輛,同比增長5.7%,也就是說,大眾品牌的銷量實際上去年已經下滑。

2019年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上汽大眾卻因為營銷乏力,無法維持新產品的競爭力。為保銷量採用價格戰,上汽大眾大眾品牌新車優惠幅度在原有基礎上再度平均下降30%以上,這種踩踏式下跌不僅未能扭轉大眾品牌頹勢,更剛剛有起色的斯柯達品牌遭遇滅頂之災。根據中汽協的數據,今年5月,斯柯達新車銷量為2.11萬輛,同比下滑31%,1~5月累計銷量為10.2萬輛,同比下滑21%。

不僅斯柯達未能頂住這一波價格戰,上汽大眾的高端化戰略同樣近乎停滯,此前曾靠降價增配一度提升銷量的旗艦SUV輝昂,近期月銷量已不足千輛。

量價齊跌,上汽大眾走勢不容樂觀。

榮威MG銷量增速減半

自主品牌遭遇空前考驗

"產銷雙降量價齊跌,自主合資全軍覆沒,王曉秋能否治癒上汽“大企業病”?

今後,若大家再用“神車五菱”開玩笑,可能心情會有所不同。因為如今的上汽通用五菱,不僅會令人聯想到秋名山的傳說,也已成為上汽面臨的市場危機的縮影。

產銷雙降量價齊跌,自主合資全軍覆沒,王曉秋能否治癒上汽“大企業病”?

日前,上汽集團發佈的6月產銷快報數據顯示,旗下品牌整體單月銷量約為46.65萬輛,上半年累計銷量約為293.72餘萬輛,累計同比降低16.62%。其中,上汽通用五菱位列跌幅之首,上半年產量累計同比下降29.75%,銷量下降29.19%,比起5月跌幅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中國汽車市場持續萎靡的背景下,車企產銷雙跌並不奇怪。但若是集團整體一蹶不振,連支柱品牌也顯出疲態,則確實有些危險。目前,從上汽集團公佈的數據來看,在其子公司中,除上汽通用五菱在印尼的分公司和上汽正大外,其餘8個品牌統統淪陷。這其中不僅包括了扮演支柱角色的合資品牌,也包括近年來肩負重要戰略意義的自主品牌。

產銷雙降量價齊跌,自主合資全軍覆沒,王曉秋能否治癒上汽“大企業病”?

“價格救市”失效

合資品牌自相踐踏

曾幾何時,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是中國合資品牌兩座難以逾越的大山,在產銷排行榜上輪流坐莊,如今,這兩座大山已是搖搖欲墜。

2019上半年,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產銷量雙雙下滑,產量分別同比減少18.46%和14.02%;銷量則分別減少9.94%和12.91%。

01

產銷雙降量價齊跌,自主合資全軍覆沒,王曉秋能否治癒上汽“大企業病”?

營銷困局:凱迪拉克跌入10萬+區間,上汽通用全系品牌價值崩盤

比產銷雙降更嚴峻的,是價格下滑導致的品牌貶值。在美系車集體受挫的情況下,凱迪拉克的降價放量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ATS-L在處理國V庫存車時,在部分地區降幅達到10萬元,也因此被打上了“十幾萬區間”的標籤。國產後的凱迪拉克在同級別品牌中,本身品牌塑造能力就不夠突出,在這波跳水降價的衝擊下,讓昔日美國頂級大咖車徹底淪為三流角色。

雪上加霜的是,受凱迪拉克價格下探影響,本就降價速度較快的別克品牌更是壓力山大,價格逐步下探至雪佛蘭的區間;在如此“自家人壓自家人”的陣勢下,到了6月,在部分地區,不到6萬元就可以買一輛中級配置的雪佛蘭科沃茲了。雖然這波降價也有國VI排放標準升級要背的鍋,但是一直以來的定位、定價混亂,最終讓曾經是中國營銷能力最強的上汽通用,陷入營銷困局。

如今,凱迪拉克、別克主流產品的二手車殘值遠低於德系、日系,與韓系、法系處於同一水平。

02

產銷雙降量價齊跌,自主合資全軍覆沒,王曉秋能否治癒上汽“大企業病”?

自相踐踏:上汽大眾品牌力不再,斯柯達“被犧牲”

和上汽通用相比,上汽大眾在2019年的態勢讓人扼腕嘆息。

作為上汽集團的“王牌軍”,2018年,在全新朗逸、全新凌渡、全新帕薩特等新車和斯柯達品牌的柯珞克、柯米克、柯迪亞克GT等全新SUV家族共同努力下,上海大眾總體銷量達到206.5萬餘輛,蟬聯中國乘用車市場銷量冠軍。

不過,儘管2018上汽大眾蟬聯銷量第一,但整體銷量同比僅微增0.1%。其中斯柯達品牌全年銷售35.2萬輛,同比增長5.7%,也就是說,大眾品牌的銷量實際上去年已經下滑。

2019年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上汽大眾卻因為營銷乏力,無法維持新產品的競爭力。為保銷量採用價格戰,上汽大眾大眾品牌新車優惠幅度在原有基礎上再度平均下降30%以上,這種踩踏式下跌不僅未能扭轉大眾品牌頹勢,更剛剛有起色的斯柯達品牌遭遇滅頂之災。根據中汽協的數據,今年5月,斯柯達新車銷量為2.11萬輛,同比下滑31%,1~5月累計銷量為10.2萬輛,同比下滑21%。

不僅斯柯達未能頂住這一波價格戰,上汽大眾的高端化戰略同樣近乎停滯,此前曾靠降價增配一度提升銷量的旗艦SUV輝昂,近期月銷量已不足千輛。

量價齊跌,上汽大眾走勢不容樂觀。

榮威MG銷量增速減半

自主品牌遭遇空前考驗

產銷雙降量價齊跌,自主合資全軍覆沒,王曉秋能否治癒上汽“大企業病”?"產銷雙降量價齊跌,自主合資全軍覆沒,王曉秋能否治癒上汽“大企業病”?

今後,若大家再用“神車五菱”開玩笑,可能心情會有所不同。因為如今的上汽通用五菱,不僅會令人聯想到秋名山的傳說,也已成為上汽面臨的市場危機的縮影。

產銷雙降量價齊跌,自主合資全軍覆沒,王曉秋能否治癒上汽“大企業病”?

日前,上汽集團發佈的6月產銷快報數據顯示,旗下品牌整體單月銷量約為46.65萬輛,上半年累計銷量約為293.72餘萬輛,累計同比降低16.62%。其中,上汽通用五菱位列跌幅之首,上半年產量累計同比下降29.75%,銷量下降29.19%,比起5月跌幅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中國汽車市場持續萎靡的背景下,車企產銷雙跌並不奇怪。但若是集團整體一蹶不振,連支柱品牌也顯出疲態,則確實有些危險。目前,從上汽集團公佈的數據來看,在其子公司中,除上汽通用五菱在印尼的分公司和上汽正大外,其餘8個品牌統統淪陷。這其中不僅包括了扮演支柱角色的合資品牌,也包括近年來肩負重要戰略意義的自主品牌。

產銷雙降量價齊跌,自主合資全軍覆沒,王曉秋能否治癒上汽“大企業病”?

“價格救市”失效

合資品牌自相踐踏

曾幾何時,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是中國合資品牌兩座難以逾越的大山,在產銷排行榜上輪流坐莊,如今,這兩座大山已是搖搖欲墜。

2019上半年,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產銷量雙雙下滑,產量分別同比減少18.46%和14.02%;銷量則分別減少9.94%和12.91%。

01

產銷雙降量價齊跌,自主合資全軍覆沒,王曉秋能否治癒上汽“大企業病”?

營銷困局:凱迪拉克跌入10萬+區間,上汽通用全系品牌價值崩盤

比產銷雙降更嚴峻的,是價格下滑導致的品牌貶值。在美系車集體受挫的情況下,凱迪拉克的降價放量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ATS-L在處理國V庫存車時,在部分地區降幅達到10萬元,也因此被打上了“十幾萬區間”的標籤。國產後的凱迪拉克在同級別品牌中,本身品牌塑造能力就不夠突出,在這波跳水降價的衝擊下,讓昔日美國頂級大咖車徹底淪為三流角色。

雪上加霜的是,受凱迪拉克價格下探影響,本就降價速度較快的別克品牌更是壓力山大,價格逐步下探至雪佛蘭的區間;在如此“自家人壓自家人”的陣勢下,到了6月,在部分地區,不到6萬元就可以買一輛中級配置的雪佛蘭科沃茲了。雖然這波降價也有國VI排放標準升級要背的鍋,但是一直以來的定位、定價混亂,最終讓曾經是中國營銷能力最強的上汽通用,陷入營銷困局。

如今,凱迪拉克、別克主流產品的二手車殘值遠低於德系、日系,與韓系、法系處於同一水平。

02

產銷雙降量價齊跌,自主合資全軍覆沒,王曉秋能否治癒上汽“大企業病”?

自相踐踏:上汽大眾品牌力不再,斯柯達“被犧牲”

和上汽通用相比,上汽大眾在2019年的態勢讓人扼腕嘆息。

作為上汽集團的“王牌軍”,2018年,在全新朗逸、全新凌渡、全新帕薩特等新車和斯柯達品牌的柯珞克、柯米克、柯迪亞克GT等全新SUV家族共同努力下,上海大眾總體銷量達到206.5萬餘輛,蟬聯中國乘用車市場銷量冠軍。

不過,儘管2018上汽大眾蟬聯銷量第一,但整體銷量同比僅微增0.1%。其中斯柯達品牌全年銷售35.2萬輛,同比增長5.7%,也就是說,大眾品牌的銷量實際上去年已經下滑。

2019年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上汽大眾卻因為營銷乏力,無法維持新產品的競爭力。為保銷量採用價格戰,上汽大眾大眾品牌新車優惠幅度在原有基礎上再度平均下降30%以上,這種踩踏式下跌不僅未能扭轉大眾品牌頹勢,更剛剛有起色的斯柯達品牌遭遇滅頂之災。根據中汽協的數據,今年5月,斯柯達新車銷量為2.11萬輛,同比下滑31%,1~5月累計銷量為10.2萬輛,同比下滑21%。

不僅斯柯達未能頂住這一波價格戰,上汽大眾的高端化戰略同樣近乎停滯,此前曾靠降價增配一度提升銷量的旗艦SUV輝昂,近期月銷量已不足千輛。

量價齊跌,上汽大眾走勢不容樂觀。

榮威MG銷量增速減半

自主品牌遭遇空前考驗

產銷雙降量價齊跌,自主合資全軍覆沒,王曉秋能否治癒上汽“大企業病”?產銷雙降量價齊跌,自主合資全軍覆沒,王曉秋能否治癒上汽“大企業病”?

“今天的汽車市場已經非常嚴峻了,我們要先‘活下來’,現在這個市場,‘活下來’比任何事情都重要。”今年4月,王曉秋在榮威i6 PLUS的表態,預示上汽自主品牌已到了“生死存亡”的級別。

這絕非危言聳聽,儘管在政策東風下,上汽自主品牌近幾年勢頭強勁,且投入大量精力和財力:根據去年上半年的財報,上汽集團在新能源和智能網聯領域投入大筆研發費用,達到61.65億元,位居研發經費榜首,遠超第二名比亞迪的37.19億元。

但是,自主品牌的發展是一項長期工程,尤其在政策變動、市場競爭加劇的情況下,自主品牌的品牌價值、質量、品控及價格競爭的短板就會顯現,這種局勢並非是巨大投入後就能夠立竿見影得到扭轉。

上汽乘用車近兩年的發展過程就是典型案例,2年前,完全可以用“傲人”來形容其銷售成績——2017年,上汽乘用車全年銷量突破50萬輛大關,同比增長62%,許多人預測該品牌將持續“創造輝煌”。這一年,榮威i6、MG RX3接連上市,名爵品牌也推出MG ZS、全新MG6等重磅產品,上汽在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車上的發力絕對位居行業前列。

"產銷雙降量價齊跌,自主合資全軍覆沒,王曉秋能否治癒上汽“大企業病”?

今後,若大家再用“神車五菱”開玩笑,可能心情會有所不同。因為如今的上汽通用五菱,不僅會令人聯想到秋名山的傳說,也已成為上汽面臨的市場危機的縮影。

產銷雙降量價齊跌,自主合資全軍覆沒,王曉秋能否治癒上汽“大企業病”?

日前,上汽集團發佈的6月產銷快報數據顯示,旗下品牌整體單月銷量約為46.65萬輛,上半年累計銷量約為293.72餘萬輛,累計同比降低16.62%。其中,上汽通用五菱位列跌幅之首,上半年產量累計同比下降29.75%,銷量下降29.19%,比起5月跌幅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中國汽車市場持續萎靡的背景下,車企產銷雙跌並不奇怪。但若是集團整體一蹶不振,連支柱品牌也顯出疲態,則確實有些危險。目前,從上汽集團公佈的數據來看,在其子公司中,除上汽通用五菱在印尼的分公司和上汽正大外,其餘8個品牌統統淪陷。這其中不僅包括了扮演支柱角色的合資品牌,也包括近年來肩負重要戰略意義的自主品牌。

產銷雙降量價齊跌,自主合資全軍覆沒,王曉秋能否治癒上汽“大企業病”?

“價格救市”失效

合資品牌自相踐踏

曾幾何時,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是中國合資品牌兩座難以逾越的大山,在產銷排行榜上輪流坐莊,如今,這兩座大山已是搖搖欲墜。

2019上半年,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產銷量雙雙下滑,產量分別同比減少18.46%和14.02%;銷量則分別減少9.94%和12.91%。

01

產銷雙降量價齊跌,自主合資全軍覆沒,王曉秋能否治癒上汽“大企業病”?

營銷困局:凱迪拉克跌入10萬+區間,上汽通用全系品牌價值崩盤

比產銷雙降更嚴峻的,是價格下滑導致的品牌貶值。在美系車集體受挫的情況下,凱迪拉克的降價放量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ATS-L在處理國V庫存車時,在部分地區降幅達到10萬元,也因此被打上了“十幾萬區間”的標籤。國產後的凱迪拉克在同級別品牌中,本身品牌塑造能力就不夠突出,在這波跳水降價的衝擊下,讓昔日美國頂級大咖車徹底淪為三流角色。

雪上加霜的是,受凱迪拉克價格下探影響,本就降價速度較快的別克品牌更是壓力山大,價格逐步下探至雪佛蘭的區間;在如此“自家人壓自家人”的陣勢下,到了6月,在部分地區,不到6萬元就可以買一輛中級配置的雪佛蘭科沃茲了。雖然這波降價也有國VI排放標準升級要背的鍋,但是一直以來的定位、定價混亂,最終讓曾經是中國營銷能力最強的上汽通用,陷入營銷困局。

如今,凱迪拉克、別克主流產品的二手車殘值遠低於德系、日系,與韓系、法系處於同一水平。

02

產銷雙降量價齊跌,自主合資全軍覆沒,王曉秋能否治癒上汽“大企業病”?

自相踐踏:上汽大眾品牌力不再,斯柯達“被犧牲”

和上汽通用相比,上汽大眾在2019年的態勢讓人扼腕嘆息。

作為上汽集團的“王牌軍”,2018年,在全新朗逸、全新凌渡、全新帕薩特等新車和斯柯達品牌的柯珞克、柯米克、柯迪亞克GT等全新SUV家族共同努力下,上海大眾總體銷量達到206.5萬餘輛,蟬聯中國乘用車市場銷量冠軍。

不過,儘管2018上汽大眾蟬聯銷量第一,但整體銷量同比僅微增0.1%。其中斯柯達品牌全年銷售35.2萬輛,同比增長5.7%,也就是說,大眾品牌的銷量實際上去年已經下滑。

2019年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上汽大眾卻因為營銷乏力,無法維持新產品的競爭力。為保銷量採用價格戰,上汽大眾大眾品牌新車優惠幅度在原有基礎上再度平均下降30%以上,這種踩踏式下跌不僅未能扭轉大眾品牌頹勢,更剛剛有起色的斯柯達品牌遭遇滅頂之災。根據中汽協的數據,今年5月,斯柯達新車銷量為2.11萬輛,同比下滑31%,1~5月累計銷量為10.2萬輛,同比下滑21%。

不僅斯柯達未能頂住這一波價格戰,上汽大眾的高端化戰略同樣近乎停滯,此前曾靠降價增配一度提升銷量的旗艦SUV輝昂,近期月銷量已不足千輛。

量價齊跌,上汽大眾走勢不容樂觀。

榮威MG銷量增速減半

自主品牌遭遇空前考驗

產銷雙降量價齊跌,自主合資全軍覆沒,王曉秋能否治癒上汽“大企業病”?產銷雙降量價齊跌,自主合資全軍覆沒,王曉秋能否治癒上汽“大企業病”?

“今天的汽車市場已經非常嚴峻了,我們要先‘活下來’,現在這個市場,‘活下來’比任何事情都重要。”今年4月,王曉秋在榮威i6 PLUS的表態,預示上汽自主品牌已到了“生死存亡”的級別。

這絕非危言聳聽,儘管在政策東風下,上汽自主品牌近幾年勢頭強勁,且投入大量精力和財力:根據去年上半年的財報,上汽集團在新能源和智能網聯領域投入大筆研發費用,達到61.65億元,位居研發經費榜首,遠超第二名比亞迪的37.19億元。

但是,自主品牌的發展是一項長期工程,尤其在政策變動、市場競爭加劇的情況下,自主品牌的品牌價值、質量、品控及價格競爭的短板就會顯現,這種局勢並非是巨大投入後就能夠立竿見影得到扭轉。

上汽乘用車近兩年的發展過程就是典型案例,2年前,完全可以用“傲人”來形容其銷售成績——2017年,上汽乘用車全年銷量突破50萬輛大關,同比增長62%,許多人預測該品牌將持續“創造輝煌”。這一年,榮威i6、MG RX3接連上市,名爵品牌也推出MG ZS、全新MG6等重磅產品,上汽在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車上的發力絕對位居行業前列。

產銷雙降量價齊跌,自主合資全軍覆沒,王曉秋能否治癒上汽“大企業病”?

但也是這一年,時任上汽副總裁的王曉秋就公開表示:“不是說榮威賣得好就能解決問題……我估計市場競爭最殘酷的是2019年,對於上汽乘用車公司來說,危機感必須長期存在。”

果不其然,在2018年,上汽乘用車銷量增速減了近半,到了今年,困難空前嚴峻——1-6月,上汽乘用車產量同比降低23.6%,銷量同比降低13.18%。而除了上汽乘用車,上汽通用五菱也成為上汽集團下滑速度最快的子品牌,幾近跌下“神壇”。顯然,在競爭加劇以及國V向國VI排過渡的關頭,微車極易淪為犧牲品,且今年的“汽車下鄉”活動也普遍被認為收效甚微。

與此同時,品牌下滑、質量問題、庫存壓力,均在制約著上汽乘用車系列,榮威、MG、以及寶駿品牌。

想要活下去

上汽集團不能諱疾忌醫

"產銷雙降量價齊跌,自主合資全軍覆沒,王曉秋能否治癒上汽“大企業病”?

今後,若大家再用“神車五菱”開玩笑,可能心情會有所不同。因為如今的上汽通用五菱,不僅會令人聯想到秋名山的傳說,也已成為上汽面臨的市場危機的縮影。

產銷雙降量價齊跌,自主合資全軍覆沒,王曉秋能否治癒上汽“大企業病”?

日前,上汽集團發佈的6月產銷快報數據顯示,旗下品牌整體單月銷量約為46.65萬輛,上半年累計銷量約為293.72餘萬輛,累計同比降低16.62%。其中,上汽通用五菱位列跌幅之首,上半年產量累計同比下降29.75%,銷量下降29.19%,比起5月跌幅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中國汽車市場持續萎靡的背景下,車企產銷雙跌並不奇怪。但若是集團整體一蹶不振,連支柱品牌也顯出疲態,則確實有些危險。目前,從上汽集團公佈的數據來看,在其子公司中,除上汽通用五菱在印尼的分公司和上汽正大外,其餘8個品牌統統淪陷。這其中不僅包括了扮演支柱角色的合資品牌,也包括近年來肩負重要戰略意義的自主品牌。

產銷雙降量價齊跌,自主合資全軍覆沒,王曉秋能否治癒上汽“大企業病”?

“價格救市”失效

合資品牌自相踐踏

曾幾何時,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是中國合資品牌兩座難以逾越的大山,在產銷排行榜上輪流坐莊,如今,這兩座大山已是搖搖欲墜。

2019上半年,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產銷量雙雙下滑,產量分別同比減少18.46%和14.02%;銷量則分別減少9.94%和12.91%。

01

產銷雙降量價齊跌,自主合資全軍覆沒,王曉秋能否治癒上汽“大企業病”?

營銷困局:凱迪拉克跌入10萬+區間,上汽通用全系品牌價值崩盤

比產銷雙降更嚴峻的,是價格下滑導致的品牌貶值。在美系車集體受挫的情況下,凱迪拉克的降價放量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ATS-L在處理國V庫存車時,在部分地區降幅達到10萬元,也因此被打上了“十幾萬區間”的標籤。國產後的凱迪拉克在同級別品牌中,本身品牌塑造能力就不夠突出,在這波跳水降價的衝擊下,讓昔日美國頂級大咖車徹底淪為三流角色。

雪上加霜的是,受凱迪拉克價格下探影響,本就降價速度較快的別克品牌更是壓力山大,價格逐步下探至雪佛蘭的區間;在如此“自家人壓自家人”的陣勢下,到了6月,在部分地區,不到6萬元就可以買一輛中級配置的雪佛蘭科沃茲了。雖然這波降價也有國VI排放標準升級要背的鍋,但是一直以來的定位、定價混亂,最終讓曾經是中國營銷能力最強的上汽通用,陷入營銷困局。

如今,凱迪拉克、別克主流產品的二手車殘值遠低於德系、日系,與韓系、法系處於同一水平。

02

產銷雙降量價齊跌,自主合資全軍覆沒,王曉秋能否治癒上汽“大企業病”?

自相踐踏:上汽大眾品牌力不再,斯柯達“被犧牲”

和上汽通用相比,上汽大眾在2019年的態勢讓人扼腕嘆息。

作為上汽集團的“王牌軍”,2018年,在全新朗逸、全新凌渡、全新帕薩特等新車和斯柯達品牌的柯珞克、柯米克、柯迪亞克GT等全新SUV家族共同努力下,上海大眾總體銷量達到206.5萬餘輛,蟬聯中國乘用車市場銷量冠軍。

不過,儘管2018上汽大眾蟬聯銷量第一,但整體銷量同比僅微增0.1%。其中斯柯達品牌全年銷售35.2萬輛,同比增長5.7%,也就是說,大眾品牌的銷量實際上去年已經下滑。

2019年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上汽大眾卻因為營銷乏力,無法維持新產品的競爭力。為保銷量採用價格戰,上汽大眾大眾品牌新車優惠幅度在原有基礎上再度平均下降30%以上,這種踩踏式下跌不僅未能扭轉大眾品牌頹勢,更剛剛有起色的斯柯達品牌遭遇滅頂之災。根據中汽協的數據,今年5月,斯柯達新車銷量為2.11萬輛,同比下滑31%,1~5月累計銷量為10.2萬輛,同比下滑21%。

不僅斯柯達未能頂住這一波價格戰,上汽大眾的高端化戰略同樣近乎停滯,此前曾靠降價增配一度提升銷量的旗艦SUV輝昂,近期月銷量已不足千輛。

量價齊跌,上汽大眾走勢不容樂觀。

榮威MG銷量增速減半

自主品牌遭遇空前考驗

產銷雙降量價齊跌,自主合資全軍覆沒,王曉秋能否治癒上汽“大企業病”?產銷雙降量價齊跌,自主合資全軍覆沒,王曉秋能否治癒上汽“大企業病”?

“今天的汽車市場已經非常嚴峻了,我們要先‘活下來’,現在這個市場,‘活下來’比任何事情都重要。”今年4月,王曉秋在榮威i6 PLUS的表態,預示上汽自主品牌已到了“生死存亡”的級別。

這絕非危言聳聽,儘管在政策東風下,上汽自主品牌近幾年勢頭強勁,且投入大量精力和財力:根據去年上半年的財報,上汽集團在新能源和智能網聯領域投入大筆研發費用,達到61.65億元,位居研發經費榜首,遠超第二名比亞迪的37.19億元。

但是,自主品牌的發展是一項長期工程,尤其在政策變動、市場競爭加劇的情況下,自主品牌的品牌價值、質量、品控及價格競爭的短板就會顯現,這種局勢並非是巨大投入後就能夠立竿見影得到扭轉。

上汽乘用車近兩年的發展過程就是典型案例,2年前,完全可以用“傲人”來形容其銷售成績——2017年,上汽乘用車全年銷量突破50萬輛大關,同比增長62%,許多人預測該品牌將持續“創造輝煌”。這一年,榮威i6、MG RX3接連上市,名爵品牌也推出MG ZS、全新MG6等重磅產品,上汽在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車上的發力絕對位居行業前列。

產銷雙降量價齊跌,自主合資全軍覆沒,王曉秋能否治癒上汽“大企業病”?

但也是這一年,時任上汽副總裁的王曉秋就公開表示:“不是說榮威賣得好就能解決問題……我估計市場競爭最殘酷的是2019年,對於上汽乘用車公司來說,危機感必須長期存在。”

果不其然,在2018年,上汽乘用車銷量增速減了近半,到了今年,困難空前嚴峻——1-6月,上汽乘用車產量同比降低23.6%,銷量同比降低13.18%。而除了上汽乘用車,上汽通用五菱也成為上汽集團下滑速度最快的子品牌,幾近跌下“神壇”。顯然,在競爭加劇以及國V向國VI排過渡的關頭,微車極易淪為犧牲品,且今年的“汽車下鄉”活動也普遍被認為收效甚微。

與此同時,品牌下滑、質量問題、庫存壓力,均在制約著上汽乘用車系列,榮威、MG、以及寶駿品牌。

想要活下去

上汽集團不能諱疾忌醫

產銷雙降量價齊跌,自主合資全軍覆沒,王曉秋能否治癒上汽“大企業病”?

如今,曾帶領上汽自主品牌殺出重圍的王曉秋,頂住壓力出任上汽集團總裁。

這位臨危受命的總裁說得沒錯,首先得“活下去”,才能談未來。但說到和做到之間,面臨極其艱難的路線選擇。作為中國最大的汽車集團、中國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中國最大的地方國企,上汽集團在過去30年中取得的成功毋庸置疑。

"產銷雙降量價齊跌,自主合資全軍覆沒,王曉秋能否治癒上汽“大企業病”?

今後,若大家再用“神車五菱”開玩笑,可能心情會有所不同。因為如今的上汽通用五菱,不僅會令人聯想到秋名山的傳說,也已成為上汽面臨的市場危機的縮影。

產銷雙降量價齊跌,自主合資全軍覆沒,王曉秋能否治癒上汽“大企業病”?

日前,上汽集團發佈的6月產銷快報數據顯示,旗下品牌整體單月銷量約為46.65萬輛,上半年累計銷量約為293.72餘萬輛,累計同比降低16.62%。其中,上汽通用五菱位列跌幅之首,上半年產量累計同比下降29.75%,銷量下降29.19%,比起5月跌幅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中國汽車市場持續萎靡的背景下,車企產銷雙跌並不奇怪。但若是集團整體一蹶不振,連支柱品牌也顯出疲態,則確實有些危險。目前,從上汽集團公佈的數據來看,在其子公司中,除上汽通用五菱在印尼的分公司和上汽正大外,其餘8個品牌統統淪陷。這其中不僅包括了扮演支柱角色的合資品牌,也包括近年來肩負重要戰略意義的自主品牌。

產銷雙降量價齊跌,自主合資全軍覆沒,王曉秋能否治癒上汽“大企業病”?

“價格救市”失效

合資品牌自相踐踏

曾幾何時,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是中國合資品牌兩座難以逾越的大山,在產銷排行榜上輪流坐莊,如今,這兩座大山已是搖搖欲墜。

2019上半年,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產銷量雙雙下滑,產量分別同比減少18.46%和14.02%;銷量則分別減少9.94%和12.91%。

01

產銷雙降量價齊跌,自主合資全軍覆沒,王曉秋能否治癒上汽“大企業病”?

營銷困局:凱迪拉克跌入10萬+區間,上汽通用全系品牌價值崩盤

比產銷雙降更嚴峻的,是價格下滑導致的品牌貶值。在美系車集體受挫的情況下,凱迪拉克的降價放量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ATS-L在處理國V庫存車時,在部分地區降幅達到10萬元,也因此被打上了“十幾萬區間”的標籤。國產後的凱迪拉克在同級別品牌中,本身品牌塑造能力就不夠突出,在這波跳水降價的衝擊下,讓昔日美國頂級大咖車徹底淪為三流角色。

雪上加霜的是,受凱迪拉克價格下探影響,本就降價速度較快的別克品牌更是壓力山大,價格逐步下探至雪佛蘭的區間;在如此“自家人壓自家人”的陣勢下,到了6月,在部分地區,不到6萬元就可以買一輛中級配置的雪佛蘭科沃茲了。雖然這波降價也有國VI排放標準升級要背的鍋,但是一直以來的定位、定價混亂,最終讓曾經是中國營銷能力最強的上汽通用,陷入營銷困局。

如今,凱迪拉克、別克主流產品的二手車殘值遠低於德系、日系,與韓系、法系處於同一水平。

02

產銷雙降量價齊跌,自主合資全軍覆沒,王曉秋能否治癒上汽“大企業病”?

自相踐踏:上汽大眾品牌力不再,斯柯達“被犧牲”

和上汽通用相比,上汽大眾在2019年的態勢讓人扼腕嘆息。

作為上汽集團的“王牌軍”,2018年,在全新朗逸、全新凌渡、全新帕薩特等新車和斯柯達品牌的柯珞克、柯米克、柯迪亞克GT等全新SUV家族共同努力下,上海大眾總體銷量達到206.5萬餘輛,蟬聯中國乘用車市場銷量冠軍。

不過,儘管2018上汽大眾蟬聯銷量第一,但整體銷量同比僅微增0.1%。其中斯柯達品牌全年銷售35.2萬輛,同比增長5.7%,也就是說,大眾品牌的銷量實際上去年已經下滑。

2019年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上汽大眾卻因為營銷乏力,無法維持新產品的競爭力。為保銷量採用價格戰,上汽大眾大眾品牌新車優惠幅度在原有基礎上再度平均下降30%以上,這種踩踏式下跌不僅未能扭轉大眾品牌頹勢,更剛剛有起色的斯柯達品牌遭遇滅頂之災。根據中汽協的數據,今年5月,斯柯達新車銷量為2.11萬輛,同比下滑31%,1~5月累計銷量為10.2萬輛,同比下滑21%。

不僅斯柯達未能頂住這一波價格戰,上汽大眾的高端化戰略同樣近乎停滯,此前曾靠降價增配一度提升銷量的旗艦SUV輝昂,近期月銷量已不足千輛。

量價齊跌,上汽大眾走勢不容樂觀。

榮威MG銷量增速減半

自主品牌遭遇空前考驗

產銷雙降量價齊跌,自主合資全軍覆沒,王曉秋能否治癒上汽“大企業病”?產銷雙降量價齊跌,自主合資全軍覆沒,王曉秋能否治癒上汽“大企業病”?

“今天的汽車市場已經非常嚴峻了,我們要先‘活下來’,現在這個市場,‘活下來’比任何事情都重要。”今年4月,王曉秋在榮威i6 PLUS的表態,預示上汽自主品牌已到了“生死存亡”的級別。

這絕非危言聳聽,儘管在政策東風下,上汽自主品牌近幾年勢頭強勁,且投入大量精力和財力:根據去年上半年的財報,上汽集團在新能源和智能網聯領域投入大筆研發費用,達到61.65億元,位居研發經費榜首,遠超第二名比亞迪的37.19億元。

但是,自主品牌的發展是一項長期工程,尤其在政策變動、市場競爭加劇的情況下,自主品牌的品牌價值、質量、品控及價格競爭的短板就會顯現,這種局勢並非是巨大投入後就能夠立竿見影得到扭轉。

上汽乘用車近兩年的發展過程就是典型案例,2年前,完全可以用“傲人”來形容其銷售成績——2017年,上汽乘用車全年銷量突破50萬輛大關,同比增長62%,許多人預測該品牌將持續“創造輝煌”。這一年,榮威i6、MG RX3接連上市,名爵品牌也推出MG ZS、全新MG6等重磅產品,上汽在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車上的發力絕對位居行業前列。

產銷雙降量價齊跌,自主合資全軍覆沒,王曉秋能否治癒上汽“大企業病”?

但也是這一年,時任上汽副總裁的王曉秋就公開表示:“不是說榮威賣得好就能解決問題……我估計市場競爭最殘酷的是2019年,對於上汽乘用車公司來說,危機感必須長期存在。”

果不其然,在2018年,上汽乘用車銷量增速減了近半,到了今年,困難空前嚴峻——1-6月,上汽乘用車產量同比降低23.6%,銷量同比降低13.18%。而除了上汽乘用車,上汽通用五菱也成為上汽集團下滑速度最快的子品牌,幾近跌下“神壇”。顯然,在競爭加劇以及國V向國VI排過渡的關頭,微車極易淪為犧牲品,且今年的“汽車下鄉”活動也普遍被認為收效甚微。

與此同時,品牌下滑、質量問題、庫存壓力,均在制約著上汽乘用車系列,榮威、MG、以及寶駿品牌。

想要活下去

上汽集團不能諱疾忌醫

產銷雙降量價齊跌,自主合資全軍覆沒,王曉秋能否治癒上汽“大企業病”?

如今,曾帶領上汽自主品牌殺出重圍的王曉秋,頂住壓力出任上汽集團總裁。

這位臨危受命的總裁說得沒錯,首先得“活下去”,才能談未來。但說到和做到之間,面臨極其艱難的路線選擇。作為中國最大的汽車集團、中國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中國最大的地方國企,上汽集團在過去30年中取得的成功毋庸置疑。

產銷雙降量價齊跌,自主合資全軍覆沒,王曉秋能否治癒上汽“大企業病”?"產銷雙降量價齊跌,自主合資全軍覆沒,王曉秋能否治癒上汽“大企業病”?

今後,若大家再用“神車五菱”開玩笑,可能心情會有所不同。因為如今的上汽通用五菱,不僅會令人聯想到秋名山的傳說,也已成為上汽面臨的市場危機的縮影。

產銷雙降量價齊跌,自主合資全軍覆沒,王曉秋能否治癒上汽“大企業病”?

日前,上汽集團發佈的6月產銷快報數據顯示,旗下品牌整體單月銷量約為46.65萬輛,上半年累計銷量約為293.72餘萬輛,累計同比降低16.62%。其中,上汽通用五菱位列跌幅之首,上半年產量累計同比下降29.75%,銷量下降29.19%,比起5月跌幅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中國汽車市場持續萎靡的背景下,車企產銷雙跌並不奇怪。但若是集團整體一蹶不振,連支柱品牌也顯出疲態,則確實有些危險。目前,從上汽集團公佈的數據來看,在其子公司中,除上汽通用五菱在印尼的分公司和上汽正大外,其餘8個品牌統統淪陷。這其中不僅包括了扮演支柱角色的合資品牌,也包括近年來肩負重要戰略意義的自主品牌。

產銷雙降量價齊跌,自主合資全軍覆沒,王曉秋能否治癒上汽“大企業病”?

“價格救市”失效

合資品牌自相踐踏

曾幾何時,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是中國合資品牌兩座難以逾越的大山,在產銷排行榜上輪流坐莊,如今,這兩座大山已是搖搖欲墜。

2019上半年,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產銷量雙雙下滑,產量分別同比減少18.46%和14.02%;銷量則分別減少9.94%和12.91%。

01

產銷雙降量價齊跌,自主合資全軍覆沒,王曉秋能否治癒上汽“大企業病”?

營銷困局:凱迪拉克跌入10萬+區間,上汽通用全系品牌價值崩盤

比產銷雙降更嚴峻的,是價格下滑導致的品牌貶值。在美系車集體受挫的情況下,凱迪拉克的降價放量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ATS-L在處理國V庫存車時,在部分地區降幅達到10萬元,也因此被打上了“十幾萬區間”的標籤。國產後的凱迪拉克在同級別品牌中,本身品牌塑造能力就不夠突出,在這波跳水降價的衝擊下,讓昔日美國頂級大咖車徹底淪為三流角色。

雪上加霜的是,受凱迪拉克價格下探影響,本就降價速度較快的別克品牌更是壓力山大,價格逐步下探至雪佛蘭的區間;在如此“自家人壓自家人”的陣勢下,到了6月,在部分地區,不到6萬元就可以買一輛中級配置的雪佛蘭科沃茲了。雖然這波降價也有國VI排放標準升級要背的鍋,但是一直以來的定位、定價混亂,最終讓曾經是中國營銷能力最強的上汽通用,陷入營銷困局。

如今,凱迪拉克、別克主流產品的二手車殘值遠低於德系、日系,與韓系、法系處於同一水平。

02

產銷雙降量價齊跌,自主合資全軍覆沒,王曉秋能否治癒上汽“大企業病”?

自相踐踏:上汽大眾品牌力不再,斯柯達“被犧牲”

和上汽通用相比,上汽大眾在2019年的態勢讓人扼腕嘆息。

作為上汽集團的“王牌軍”,2018年,在全新朗逸、全新凌渡、全新帕薩特等新車和斯柯達品牌的柯珞克、柯米克、柯迪亞克GT等全新SUV家族共同努力下,上海大眾總體銷量達到206.5萬餘輛,蟬聯中國乘用車市場銷量冠軍。

不過,儘管2018上汽大眾蟬聯銷量第一,但整體銷量同比僅微增0.1%。其中斯柯達品牌全年銷售35.2萬輛,同比增長5.7%,也就是說,大眾品牌的銷量實際上去年已經下滑。

2019年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上汽大眾卻因為營銷乏力,無法維持新產品的競爭力。為保銷量採用價格戰,上汽大眾大眾品牌新車優惠幅度在原有基礎上再度平均下降30%以上,這種踩踏式下跌不僅未能扭轉大眾品牌頹勢,更剛剛有起色的斯柯達品牌遭遇滅頂之災。根據中汽協的數據,今年5月,斯柯達新車銷量為2.11萬輛,同比下滑31%,1~5月累計銷量為10.2萬輛,同比下滑21%。

不僅斯柯達未能頂住這一波價格戰,上汽大眾的高端化戰略同樣近乎停滯,此前曾靠降價增配一度提升銷量的旗艦SUV輝昂,近期月銷量已不足千輛。

量價齊跌,上汽大眾走勢不容樂觀。

榮威MG銷量增速減半

自主品牌遭遇空前考驗

產銷雙降量價齊跌,自主合資全軍覆沒,王曉秋能否治癒上汽“大企業病”?產銷雙降量價齊跌,自主合資全軍覆沒,王曉秋能否治癒上汽“大企業病”?

“今天的汽車市場已經非常嚴峻了,我們要先‘活下來’,現在這個市場,‘活下來’比任何事情都重要。”今年4月,王曉秋在榮威i6 PLUS的表態,預示上汽自主品牌已到了“生死存亡”的級別。

這絕非危言聳聽,儘管在政策東風下,上汽自主品牌近幾年勢頭強勁,且投入大量精力和財力:根據去年上半年的財報,上汽集團在新能源和智能網聯領域投入大筆研發費用,達到61.65億元,位居研發經費榜首,遠超第二名比亞迪的37.19億元。

但是,自主品牌的發展是一項長期工程,尤其在政策變動、市場競爭加劇的情況下,自主品牌的品牌價值、質量、品控及價格競爭的短板就會顯現,這種局勢並非是巨大投入後就能夠立竿見影得到扭轉。

上汽乘用車近兩年的發展過程就是典型案例,2年前,完全可以用“傲人”來形容其銷售成績——2017年,上汽乘用車全年銷量突破50萬輛大關,同比增長62%,許多人預測該品牌將持續“創造輝煌”。這一年,榮威i6、MG RX3接連上市,名爵品牌也推出MG ZS、全新MG6等重磅產品,上汽在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車上的發力絕對位居行業前列。

產銷雙降量價齊跌,自主合資全軍覆沒,王曉秋能否治癒上汽“大企業病”?

但也是這一年,時任上汽副總裁的王曉秋就公開表示:“不是說榮威賣得好就能解決問題……我估計市場競爭最殘酷的是2019年,對於上汽乘用車公司來說,危機感必須長期存在。”

果不其然,在2018年,上汽乘用車銷量增速減了近半,到了今年,困難空前嚴峻——1-6月,上汽乘用車產量同比降低23.6%,銷量同比降低13.18%。而除了上汽乘用車,上汽通用五菱也成為上汽集團下滑速度最快的子品牌,幾近跌下“神壇”。顯然,在競爭加劇以及國V向國VI排過渡的關頭,微車極易淪為犧牲品,且今年的“汽車下鄉”活動也普遍被認為收效甚微。

與此同時,品牌下滑、質量問題、庫存壓力,均在制約著上汽乘用車系列,榮威、MG、以及寶駿品牌。

想要活下去

上汽集團不能諱疾忌醫

產銷雙降量價齊跌,自主合資全軍覆沒,王曉秋能否治癒上汽“大企業病”?

如今,曾帶領上汽自主品牌殺出重圍的王曉秋,頂住壓力出任上汽集團總裁。

這位臨危受命的總裁說得沒錯,首先得“活下去”,才能談未來。但說到和做到之間,面臨極其艱難的路線選擇。作為中國最大的汽車集團、中國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中國最大的地方國企,上汽集團在過去30年中取得的成功毋庸置疑。

產銷雙降量價齊跌,自主合資全軍覆沒,王曉秋能否治癒上汽“大企業病”?產銷雙降量價齊跌,自主合資全軍覆沒,王曉秋能否治癒上汽“大企業病”?

但這些成功,既是經驗,又是桎梏。

比如說,從競爭對手到上汽系列經銷商,一直認為上汽在產品營銷、企業傳播上具有極為豐富的經驗,無論合資品牌還是自主品牌,都體現的非常突出。其價格策略、體系力傳播、市場營銷打法反應均為同級領先。

但與之相對應的是,在品牌塑造層面,上汽則存在明顯不足,事實上,如果從合資品牌分析這無可厚非,品牌是外方的,通用、大眾自己更應該操心,合資公司只要把產品賣好就可以了。

不過,在史無前例的車市寒冬,上汽集團的重產品、輕品牌的短板開始凸顯。價格戰導致自家旗下品牌內鬥不斷,合資和自主互相碾壓。

對上汽集團而言,如若首要任務是“活下去”,相比之下貢獻六成銷量的合資品牌更能發揮作用。價格戰則成為短期“捷徑”,但從這兩年通用系和上汽大眾的經驗看,這條飲鴆止渴的短期效益捷徑似乎已經走到盡頭。

而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則必須走之前不擅長的彎路,在產品基礎上樹立品牌力,提升品牌溢價,體系化提升競爭力。尤其是榮威、MG等自主品牌,如何確立品牌屬性,從性價比的單一賣點進化為挖掘用戶核心需求,將是王曉秋面臨的最大挑戰和考驗。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2019車市寒冬,王曉秋如何帶領上汽走出困局,我們充滿期待,相信時間會給出答案。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