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政多年又迴歸教育,傾力將上海交大帶入世界一流

姜斯憲

他與上海交通大學的故事,要從1978年說起。在學校讀書工作17年,而後在上海、海南黨政機構任職20年,2014年迴歸母校。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多年的領導工作實踐使他對高校治理和教育改革發展具有獨到見解。

他從政多年又迴歸教育,傾力將上海交大帶入世界一流

他與上海交通大學的故事

陳志文:您參加了1977年高考,並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液壓傳動與氣動專業。您覺得,上海交通大學是一所怎樣的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的精神又是什麼?

姜斯憲:上海交通大學的辦學歷程可以追溯到122年前,學校的前身南洋公學誕生於甲午戰敗的硝煙和覺醒之中。歷經建國初期的院系調整、部分西遷,交通大學對共和國的高等教育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改革開放以來,交大一直保持快速發展的勢頭,綜合實力穩居國內高校第一方陣。如今已成為向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進軍的排頭兵。因此我們常說,交通大學“因圖強而生,因改革而興,因人才而盛”。

百餘年的薪火傳承、風雨砥礪,鑄就了上海交大“求真務實、努力拼搏、敢為人先、與日俱進”的精神品格。與此同時,對國家和民族的熱愛,也是交大人最深層、最根本、最永恆的情懷。

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我們的學長錢學森毅然回到祖國。他說,“我將竭盡努力,和中國人民一道建設自己的國家,使我的同胞能過上有尊嚴的幸福生活。”正是因為以錢學長為代表的幾代人的不懈努力,我們不僅贏得了世界的尊重,更收穫了生活的美好。

陳志文:在讀大學時,上海交通大學給您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麼?

姜斯憲:印象最深的就是發奮讀書吧。我進大學的時候,26個英文字母都認不全,不會解一元二次方程,也不知道什麼叫有機化學。就是在這樣一個起點上,我們“77級”開啟了惜時如金的學習生涯。

說起來令人難以置信,當時我們每週用於學習的時間竟然高達80小時,而這些時間是靠千方百計“擠”出來的。擠掉了週末和節日,擠幹了娛樂和社交,擠扁了吃飯和睡覺。“學霸”就是這樣煉成的。

我的一位室友,家就住在離學校幾公里的地方,可他硬是一個學期只回了三次家,而三次加起來還不足一整天的時間。更有的同學,無論是餐廳就餐排隊,還是外出乘車,甚至是課間休息,都要拿出一疊英語單詞卡片,默記一番。如此艱辛的學習卻讓我們樂此不疲,主要是因為我們都有長達十年的時間沒有坐在安靜的課桌前了,所以我們非常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求學機會。

我研究生時同班畢業的20位同學,有15位出國繼續深造,都在國外獲得了博士學位。就從這一點來看,勤奮是多麼有意義!記得在母校83週年校慶大會上,一位老校友在歷數自己的數位恩師之後,講了一句“走出交大,天下考試都不怕”的話,引起全校師生的強烈共鳴。我相信今天的交大學子也會發揚勤奮向學的傳統。

陳志文:在我們國家的高等教育發展歷史上,“77級”有許多區別於其他年級的特點。

姜斯憲:是的,確實有很多特點。比如,“77級”有很強的集體認同感,無論當年考進了哪所學校,只要是“77級”,彼此就十分親切。又比如“77級”同學的年齡相差懸殊,我所在的那個班,最小的16歲,最大的30歲。後者上初中時前者還沒出生,生活閱歷自然相差很多。

陳志文:您這一代大學生可以說是讀了兩個大學,社會大學和知識大學。您覺得現在的大學生與您當時讀書時有什麼不同?

姜斯憲:如您所說,我們這一代大學生經歷了社會的歷練,也為之付出了極大的代價。而現在的大學生,處在改革開放的新歷史時代,視野非常開闊,有很多機會接觸和了解社會。當然,他們經歷的艱苦磨難不如我們當年,但我認為這不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有時候,我也會與他們分享年輕時的一些感悟和困惑,能找到很多共同語言。

陳志文:您認為,上海交通大學帶給您的影響是什麼?

姜斯憲:首先,上海交通大學培養了我,如果沒有上海交通大學,我很難成為一個有一定知識素養、能夠為國家做一些貢獻的人。與此同時,上海交通大學也為我提供了在奉獻中發揮才能、實現人生價值的舞臺。

他從政多年又迴歸教育,傾力將上海交大帶入世界一流

姜斯憲 中國教育在線/攝

陳志文:您最初進入上海交通大學時,其辦學條件是怎樣的?2014年您再次回到上海交通大學任職,與1994年您離開時相比,感覺又有什麼不同?

姜斯憲:初入學時,上海交通大學是一所以工科為主的名校,尤其是在與船舶建造相關聯的學科方向上實力很強。但理科、人文社科還不太強。當時整個國家百廢待興,學校的辦學條件還較為艱難,校園很小,辦學空間只有400多畝。

1994年我離開上海交通大學時,“211”工程剛開始實施。那時,我們面臨的問題是,要保證有足夠的教育經費來開展較高水平的教育活動。

2014年我回到學校,發現有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國家經濟的發展,高校的辦學條件得到了大幅度改善。我們現在需要考慮的問題是,怎樣把國家給高等教育提供的強大支撐轉化成人才培養的巨大優勢,培養出高水平的人才。

陳志文:在人才培養方面,您覺得上交大這些年來有怎樣的變化?

姜斯憲:我覺得,上交大的人才培養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改善和提升,並且已經實現了向研究型高校的轉變,研究生的數量擴大了很多倍。我畢業時那一屆,上海交大總共有189名研究生畢業,包括186名碩士和3名博士。2014年我回到母校後參加的第一次研究生畢業典禮上,有5000多名畢業生完成了研究生學歷。而且,就質量而言,如今研究生的平均水準肯定不遜色於我們當年的水準。

陳志文:您有豐富的從政經歷。這些經歷對您有什麼改變,對您辦學有怎樣的幫助?

姜斯憲:在上海市工作的十餘年中,我經歷了6次大跨度的工作崗位變動,曾經有人問我:這些工作崗位變動是你主動爭取的,還是被動接受的?我的回答是肯定沒有主動爭取過,但也不是“被動接受”,應該說是欣然接受組織上給我的機會和挑戰。無論調我去哪個崗位,我都努力爭取在新的崗位上主動學習,主動發揮力量。總之,我感謝組織對我的信任和給我的機會,也從中增加了知識和才幹。

另外,也正是這十餘年的從政經歷,使我回到高校後,更進一步真切地認識到,高校應該為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人才支撐。我認為,應該鼓勵高校的學者們接觸社會,用科學知識和深刻見解,為社會的健康發展做出貢獻。

他從政多年又迴歸教育,傾力將上海交大帶入世界一流

一流大學與一流城市的共生互動

陳志文:在您看來究竟怎樣才算是世界一流大學?

姜斯憲:世界一流大學既有共性特徵,更具有個性化的發展道路。研究當今世界一流大學,可以發現他們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徵。比如都擁有一流的師資、一流的學科,都培養了大批一流的人才、湧現出大批一流的成果等。與此同時,它們的發展模式又是千差萬別的,沒有哪所一流大學是亦步亦趨、靠生搬硬套模仿他人而建成的。可以說,每一所一流大學都擁有自己獨特的發展道路。

中國高等教育抓住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機遇,實現了從規模到質量的全面提升,也為國家的繁榮富強作出了重要貢獻。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在“211工程”、“985工程”以及“雙一流”建設等國家重點建設支持下,各類可比的辦學指標迅速達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學,有的已經進入世界前列。在日趨激烈的世界高等教育競爭中,這十分不易。

與此同時,我們也需要反思,與論文、項目、經費等科研指標快速增長相比,我們在創新人才培養上如何成為真正的一流?從根本上來講,培養一流人才,是大學永恆的核心使命,人才培養質量是世界一流大學的“本真”。看一所大學辦得怎麼樣,關鍵還是要看它培養出什麼樣的人才。從這一核心使命出發,我們還任重道遠。

陳志文:您怎樣理解中國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學?

姜斯憲:探索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之路,一定要立足中國國情、紮根中國大地、服務中國需求,發展模式要體現中國智慧,可比指標要達到世界一流。

中國的世界一流大學必須堅持中國特色。在建設世界一流大學過程中,我們要做的,不是照搬哪一所世界一流大學的發展模式,而是充分借鑑世界一流大學的有益經驗,準確把握世界一流大學的本質特徵,抓住歷史機遇,走出自己的路。

首先,世界一流不等於西方標準。世界的目光正聚焦到世界的東方,人們期待的不是在中國重建起一所牛津或者哈佛。我們要看西方標準,但不唯西方標準,要破除“符合西方標準就行、不符合西方標準就是陳舊落後”的錯誤認識,正本清源而不亦步亦趨。要自信而又堅定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在數量上提高、在質量上提升,為世界一流大學注入中國元素,豐富和繁榮世界高等教育。

其次,中國特色不代表另起爐灶。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是黨和政府在總結建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等教育發展規律基礎上提出的高等教育發展方略。中國特色不是去國際化,更不是拋開行業標準另搞一套標準。得不到國際認可的一流大學不能叫做世界一流大學。

所謂中國特色,是在堅持世界一流水平的前提下更加符合中國現實發展需要,是紮根中國大地的探索和實踐。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之路,是將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同世界高等教育發展規律深度融合在一起的獨特道路。

陳志文:剛剛您提到了一流人才的培養,當前高等教育“重科研、輕教學”現象討論比較多。從人才培養的角度來說,您怎麼看待兩者之間的關係?

姜斯憲:如果僅僅是以“零和遊戲”思維在這兩者之間做平衡選擇,那不可能破解這一難題。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都是高等學校的基本職能,它們之間有著內在的邏輯關係,不是此消彼長的關係,而是相輔相成的關係。強調人才培養的中心地位,並不是要弱化其它職能。學校發展每一個方面的進步都會體現為辦學水平的提升,最終也必然會轉化為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沒有高水平的師資隊伍,沒有高水平的學術研究,高校的人才培養工作就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所以,我比較同意一個說法,科研是源、教學是流。

對於高等學校而言,我們應當進一步澄清對學術研究成果表現形式的認識,發表論文、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是學術成果的表現形式,向學生傳授知識同樣也是學術研究成果的表現形式,而且應當是一流大學學術研究最為基礎的成果體現形式。

陳志文:您怎麼看待高校與所在城市之間的關係?上海是一個發展非常迅速的國際化的大都市,作為地處上海的“雙一流”建設重點高校,上交大又是怎麼融入這個城市的發展的?

姜斯憲:我認為一所大學應該很好地融入到一流城市的成長之中。城市與大學呼吸與共,城市因大學而興,大學因城市而盛。

上海無疑是躋身世界一流的大都市,需要有更多的世界一流大學。作為高水平研究型大學,上海交大努力配合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緊密圍繞國家重大需求和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目標開展了有組織的科研工作,產生了一批又一批重要成果。

他從政多年又迴歸教育,傾力將上海交大帶入世界一流

上海交通大學“逐夢航天”實踐團,共赴西昌開展行業實踐 來源:上海交通大學官博

陳志文:上海市教育大會明確提出了到2020年總體實現教育現代化,到2035年實現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的教育現代化,建成與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相匹配的一流教育的奮鬥目標。那麼,上交大又有哪些舉措?

姜斯憲:首先,堅持以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近年來,上海交大堅持以培養優秀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使命,實施了價值引領、知識探究、能力建設、人格養成“四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立德樹人的鮮明導向不斷強化,“學在交大”的共同追求深入人心,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不懈努力結出碩果。“選擇交大,就選擇了責任”成為交大畢業生的集體記憶。特別是在人工智能、海洋科技、智能製造、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一批上海交大畢業生嶄露頭角,成為引領行業發展的中堅力量。

其次,堅持以深入推進綜合改革為根本動力。2014年歲末,經國家教改辦正式批准,上海交大綜合改革方案正式實施。綜合改革的目標是建立以制度激勵為核心的現代大學治理體系和探索以部市協同為支撐的高校自主發展道路。我們把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製作為根本,逐步形成了中國特色現代大學治理體系。圍繞人才強校主戰略,持續深化“多元評價”改革,營造“‘進’者悅而盡才”的良好氛圍。貫徹落實“放管服”,持續推進“院為實體”改革,形成校院協同發展、充滿活力的發展態勢。

第三,堅持以服務國家和上海發展為重要使命。作為高水平研究型大學,上海交大緊密圍繞國家重大需求和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目標開展有組織的科研工作,產生了一批又一批重要成果,榮獲國家級和上海市級科技獎項數量一直名列全市高校第一。在反映原始創新能力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上,連續九年名列全國高校第一。2018年,在市政府和國家有關部委的支持下,李政道研究所、張江科學園破土動工。與臨港集團共同建設的上海智能製造研究院進入實體化運行。人工智能研究院、醫療機器人研究院、航空發動機研究院掛牌成立,轉化醫學等高水平交叉研究平臺相繼建成。與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合作的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取得了許多高水平的諮政建言成果。

第四,堅持以高水平的對外開放為發展路徑。經過長期努力,上海交大已匯聚了2000餘名具有海外長期學習或工作經歷的優秀師資。本科生求學期間赴國外知名院校遊學的比例已接近一半。與此同時,外籍教師來校工作的比例穩步上升,留學生的生源質量顯著提升。上海交大密歇根學院、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中法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師學院以及上海高級金融學院等國際化辦學特區聲譽卓著,併產生了良好的溢出效應。上海交大已經成為“以我為主”的國際合作辦學高地。

面向2020年,上海交大將初步建成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我們將傾力打造中國特色、上海氣派的世界一流高等教育,努力實現讓國人不出國門就能上世界一流大學的願望。同時,積極向世界彰顯中國大學風采,吸引世界一流的留學生來校接受學歷教育和深度訪學,努力提升中國高等教育的世界競爭力和上海的城市魅力。

陳志文:上海交大與海南省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這個戰略合作協議會對雙方產生怎樣的影響?

姜斯憲:參與海南建設和發展是上海交大積極響應黨中央、國務院號召,在教育部和海南省的直接關心和支持下做出的重要戰略選擇。近年來,上海交通大學與海南的合作進展迅速,在醫療衛生、高等教育、科技創新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

此次戰略合作協議的簽署,是以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為原則,以協同創新發展為主線,立足實際,著眼長效,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係,發揮上海交通大學引領作用及所長,服務海南自貿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之所需。

他從政多年又迴歸教育,傾力將上海交大帶入世界一流

來源:上海交通大學官網

雙方將在教育、衛生醫療、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等領域開展深入合作,上海交通大學將在三亞崖州灣科技城設立研究生院、研究院、重點實驗室、科技成果轉化孵化中心等分支機構,構建產學研用一體化創新平臺。從而進一步促進國際國內一流的人才匯聚海南,服務海南,為海南發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支持,進一步為海南發展貢獻力量。

他從政多年又迴歸教育,傾力將上海交大帶入世界一流

堅定不移地推進國際化戰略

陳志文:您還有一個國際組織的頭銜,海南博鰲亞洲論壇諮詢委員會成員。

姜斯憲:是的。2006年11月我轉任海南省副省長,後又擔任三亞市委書記,這期間分管過多個領域的工作。其中,從2007年開始,我已連續參加了12次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並深度參與了論壇的組織和服務保障工作;在2010年年會上,我榮任博鰲亞洲論壇理事,直至2015年年會上轉任論壇諮詢委員會委員。

陳志文:參與的這12次年會,您所感受到的變化是什麼?

姜斯憲:如果要總結一下這些年所感受到的變化的話,那就是中國真的有了世界強國的地位了。當今世界人無問東西、國不分大小,都在關注中美關係的演變,都期望能達成雙方可接受的解決方案。這與改革開放之初真有天壤之別了,與98年亞洲金融危機、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也不可同日而語。各國政要、企業家、學者交口稱讚大而不驕、強而不霸、居安思危,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理念。

我可以明顯地感覺到,國際社會普遍認為中國的崛起不可阻擋,世界各國對中國的重視程度顯著提升,在很多國際場合,中國的聲音很有影響力。

陳志文:世界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矚目中國。

姜斯憲:中國自古就推崇,“天下為公”、“協和萬邦”。在當今世界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各個國家、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互鑑、相互依存的程度也前所未有,這就需要當代的青年,要能夠海納百川、放眼全球,以“達則兼濟天下”的胸襟和擔當,“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

陳志文:這可以說是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那麼,對於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您怎麼評價?

姜斯憲:首先,高等教育的規模迅速擴張和質量不斷提升是毋庸置疑的。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從上世紀70年代末的不足2%上升到2018年的48.1%。不敢肯定“後無來者”,但絕對是“前無古人”。與此同時,高等教育質量顯著提高。

上海軟科發佈的世界大學學術排名顯示,中國內地知名大學在過去13年間的國際學術排名普遍上升了200位以上。《美國新聞和世界報導》“2016年全球頂尖大學排行榜”中,中國內地29所大學躋身全球前500強,超越日本(15所)成為亞洲龍頭。這類排行未見得十分準確,也不應成為我們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指揮棒。但它所反映的發展趨勢則是不爭的事實。

其次,高校師資隊伍水平和結構發生了深刻變化。以上海交大為例,在近3000名專任教師中,有約2000人具有海外一年以上的學習或工作經歷,其中約800人具有海外知名大學博士學位。每年還有數百位外籍教師到校內來長期或短期授課或合作研究。我們的老師通過發表學術論文、參加學術會議、開展合作科研及聯合培養研究生等多種方式,開展了廣泛的國際交流合作,走在了國內高校前列。

第三,學生的國際化程度空前提高。目前,上海交大四萬多名在校生中有接近50%具有海外遊學的經歷或直接來自海外,這種國際化程度在4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而這種國際化的進程對提升學校的辦學水平是至關重要的,對於學校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學是不可或缺的。

他從政多年又迴歸教育,傾力將上海交大帶入世界一流

來源:上海交通大學官博

陳志文:“上海之所以發展得這麼好,同其開放品格、開放優勢、開放作為緊密相連。”同樣,我覺得上海交通大學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發展最快的大學之一,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堅持了國際化的發展戰略。

姜斯憲:我覺得國際化是高等教育發展所趨。培養一大批有全球視野,跨文化理解、交流與合作能力的國際化創新人才,是上海交大的使命。

目前,交大與150餘所著名大學簽訂了校際合作協議,每個學院都有高水平的國際合作。近50%的同學在本科期間就會有海外遊學經歷,而研究生赴海外接受聯合培養、出席國際會議或參加合作研究也是常態。

交大密西根學院、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師學院,分別以優異表現通過了國際認證(ABET、CTI、EUR-ACE),這有力地推動了學院乃至全校與世界頂尖大學開展學分互認、聯合培養等深層次合作。

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交大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已成為國際商學院中的翹楚,其課程項目在《金融時報》等排名中名列前茅。

再如致遠學院,2016年獲得了全球教育創新獎,“致遠榮譽計劃”在全校覆蓋面越來越廣。

這些特區學院的溢出效應已經明顯地體現在全校各院系國際化程度的提高和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探索上。

陳志文:隨著高校國際化的發展,您是怎麼看待高等教育中意識形態問題的?

姜斯憲:我認為,高校要旗幟鮮明地堅守意識形態陣地。高校黨的幹部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都不能在意識形態工作中當旁觀者。我們要更加旗幟鮮明地闡釋我們的立場、觀點和制度安排,在意識形態領域加強正面引導。

陳志文:我瞭解到,您堅持給學生們上思政課,並且得到了廣泛的歡迎和好評。在新時期,高校應該如何對待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上海交通大學有哪些方面的嘗試?

姜斯憲:當今的大學生群體,與其父母輩群體相比,視野更加開闊,心態更加成熟,對國家的未來更有信心,對中國共產黨更有期待。這樣的深刻變化並不是突然的躍升,而是改革開放持續發展的結果,也是高等教育界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結果。其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既是維護高校政治穩定、健康發展的“壓艙石”,也是培養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主渠道”。我們既要從容自信地看待青年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狀況,也要實事求是地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問題,更要旗幟鮮明地長期堅守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陣地。

近年來,上海交通大學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以下四方面探索:

一是堅持價值引領與培育學術精神相統一。要把增強廣大師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四個自信”有機地融入到知識探究、能力建設和人格養成的人才培養全過程中。

二是加強第一課堂和鞏固第二課堂相統一。從戰略高度和長遠效果上看待思想政治課的價值,並努力提升各類思政課的質量。我們堅持十餘年由黨委書記在開學當天為全體大一新生上第一堂課,我曾自告奮勇去上“兩課”。從中既切身體會到上好“兩課”之不易,也增強了支持“兩課”建設的責任感。同時,努力發揮開學典禮和畢業典禮等特殊時刻以及各類講座、報告、主題活動、社會實踐和學生黨團組織的作用,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特別是家國情懷與使命擔當意識。

三是夯實線下教育和加強網絡思政相統一。充分運用網絡等新媒體、新工具、新方式開展思想政治工作。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把深刻的道理通過鮮活的教育載體與表現形式講得透徹、講得生動、講得有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

四是強化隊伍建設與推進全員育人相統一。多年來,學校逐步打造出一支專兼結合、素質過硬的輔導員隊伍,專職輔導員核心作用顯著。另外,學校也加強了對教師的思想政治引領。傳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教師的教育教學、日常言行,對學生有重要影響。我們努力營造全員育人的整體氛圍,充分發揮研究生導師、班主任、任課教師教書育人的作用以及管理和保障部門服務育人的作用,努力調動全校教職員工、廣大校友以及各界人士關心學生成長成才的積極性。

陳志文:在未來,您準備帶領上海交通大學走向哪裡?

姜斯憲:現在上海交通大學正在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我希望,在這一進程中,能夠發揮自己一點點作用。

我們定了一個小目標,就是在2020年成為世界公認的百強大學之一。也確立了在2035年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前列、2050年建成頂尖的世界一流大學的長遠目標。我們將接續奮鬥,把交大建成全球人才的嚮往之地、重大科技創新的策源之地、思想文化的引領之地。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堅持走好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交大之路。

他從政多年又迴歸教育,傾力將上海交大帶入世界一流

姜斯憲(右)、陳志文(左) 中國教育在線/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