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增19萬套租賃房源 重點保障兩類人群'

上海 建築 租房 交通 經濟 新民晚報 新民晚報 2019-08-04
"


"


今年新增19萬套租賃房源 重點保障兩類人群


圖說:公租房讓優秀人才在滬安居樂居 來源/城方供圖

為老舊小區增設衛生設施,讓居民住得更舒心;加快推進租房房源供應,讓更多優秀人才在滬安居樂居……截至今年6月底,上海市已改造更新682個老舊小區的安防監控系統,消除1519處住宅外掛結構及附屬設施安全隱患,為412個小區新增電動自行車安全充電設施。

老舊小區居民也享廚衛獨用


"


今年新增19萬套租賃房源 重點保障兩類人群


圖說:公租房讓優秀人才在滬安居樂居 來源/城方供圖

為老舊小區增設衛生設施,讓居民住得更舒心;加快推進租房房源供應,讓更多優秀人才在滬安居樂居……截至今年6月底,上海市已改造更新682個老舊小區的安防監控系統,消除1519處住宅外掛結構及附屬設施安全隱患,為412個小區新增電動自行車安全充電設施。

老舊小區居民也享廚衛獨用


今年新增19萬套租賃房源 重點保障兩類人群


圖說:承興裡留改 新民晚報 楊建正 攝(下同)

已有近百歲高齡的承興裡內,大部分建築無衛生設備,多戶共用灶間,房齡老、結構差且超負荷使用,小區內私自搭建情況嚴重,原街坊道路通行困難,存在安全消防隱患和小區環境差等諸多問題。該項目是黃浦區第一個留改項目,在保留里弄房屋建築的肌理和風貌的同時,通過整治修繕,調整佈局和內部整體改造,實現房屋整體質量提升。同時,通過抽戶釋放房屋尤其是舊裡房屋的空間和麵積,降低居住密度和使用強度,實現每戶居民廚衛設施獨用。

清水紅磚、木門窗,窄窄的弄堂裡瀰漫著72家房客的生活氣息……如今,虹口區春陽裡部分居民已搬回“微更新”後的新家。走進熟悉的石庫門弄堂,居民陶先生髮現自家大變樣:大門安裝了智能門禁,電錶、煤氣表安置在明亮整潔的樓道上。房屋內窗明几淨,地面鋪上了木質地板,其中嶄新的燃氣灶、抽油煙機和衛浴設施一應俱全。

老舊小區改造,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記者從上海市房屋管理局獲悉,今年,上海圍繞2.6萬戶未納入舊改範圍的無衛生設施老舊住房,按照“可改願改則盡改快改”的原則,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多渠道、多途徑地解決衛生設施短缺問題,改善居住條件。


"


今年新增19萬套租賃房源 重點保障兩類人群


圖說:公租房讓優秀人才在滬安居樂居 來源/城方供圖

為老舊小區增設衛生設施,讓居民住得更舒心;加快推進租房房源供應,讓更多優秀人才在滬安居樂居……截至今年6月底,上海市已改造更新682個老舊小區的安防監控系統,消除1519處住宅外掛結構及附屬設施安全隱患,為412個小區新增電動自行車安全充電設施。

老舊小區居民也享廚衛獨用


今年新增19萬套租賃房源 重點保障兩類人群


圖說:承興裡留改 新民晚報 楊建正 攝(下同)

已有近百歲高齡的承興裡內,大部分建築無衛生設備,多戶共用灶間,房齡老、結構差且超負荷使用,小區內私自搭建情況嚴重,原街坊道路通行困難,存在安全消防隱患和小區環境差等諸多問題。該項目是黃浦區第一個留改項目,在保留里弄房屋建築的肌理和風貌的同時,通過整治修繕,調整佈局和內部整體改造,實現房屋整體質量提升。同時,通過抽戶釋放房屋尤其是舊裡房屋的空間和麵積,降低居住密度和使用強度,實現每戶居民廚衛設施獨用。

清水紅磚、木門窗,窄窄的弄堂裡瀰漫著72家房客的生活氣息……如今,虹口區春陽裡部分居民已搬回“微更新”後的新家。走進熟悉的石庫門弄堂,居民陶先生髮現自家大變樣:大門安裝了智能門禁,電錶、煤氣表安置在明亮整潔的樓道上。房屋內窗明几淨,地面鋪上了木質地板,其中嶄新的燃氣灶、抽油煙機和衛浴設施一應俱全。

老舊小區改造,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記者從上海市房屋管理局獲悉,今年,上海圍繞2.6萬戶未納入舊改範圍的無衛生設施老舊住房,按照“可改願改則盡改快改”的原則,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多渠道、多途徑地解決衛生設施短缺問題,改善居住條件。


今年新增19萬套租賃房源 重點保障兩類人群


圖說:老舊小區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

市、區各相關部門通過里弄房屋修繕改造、歷史風貌保護街坊內部整體改造試點、部分復建改造、抽戶改造、居民參與直管公房使用權入股騰空等各類方式解決“拎馬桶”問題;對確實無條件實施每戶獨用衛生設施的,通過微更新、增設公廁、增加公共浴室、共享衛生設施等方式,在“幢內”、“弄內”解決或緩解如廁難等居住問題。截止目前未納入舊改範圍、無衛生設施的各類老舊住房的改造,已經啟動實施5359戶、面積17萬平方米,佔年度目標任務9000戶的60%。

重點保障兩類居住困難人群

截至2018年底,上海市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已達37平方米,將主要解決兩類重點人群的居住問題:第一類人群是具有上海本市戶籍的住房困難群眾,特別是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家庭;第二類是對上海經濟發展做出貢獻的非戶籍常住人口,特別是長期在滬工作為上海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的新市民。

對於這兩類人,上海將進一步加強住房保障力度,優化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共有產權保障住房、徵收安置住房的住房保障體系,擴大住房保障覆蓋面;加快舊住房改造,改善居民群眾的住房條件。

在廉租住房方面:今年上半年,上海市共新增受益家庭0.2萬餘戶,共計對3.6萬餘戶家庭發放了約4.1億元租金補貼,歷年累計受益家庭已達12.65萬戶,對符合條件的申請家庭已實現“應保盡保”;在共有產權保障住房方面:上海市16個區第六批次選房工作已全部完成,累計選房2.91萬套,歷年批次累計簽約近9.6萬戶;虹口、松江和金山試點非滬籍,累計接待諮詢3000餘人次,發放申請表格81份、受理34戶;在公共租賃住房方面:截至6月底,上海市累計籌措公租房(含單位租賃房)17.6萬套、供應13.4萬套,累計保障(含退出)55.1萬戶;今年下半年,上海將加快已開工未供應的4萬餘套公租房建設,及時投入使用。


"


今年新增19萬套租賃房源 重點保障兩類人群


圖說:公租房讓優秀人才在滬安居樂居 來源/城方供圖

為老舊小區增設衛生設施,讓居民住得更舒心;加快推進租房房源供應,讓更多優秀人才在滬安居樂居……截至今年6月底,上海市已改造更新682個老舊小區的安防監控系統,消除1519處住宅外掛結構及附屬設施安全隱患,為412個小區新增電動自行車安全充電設施。

老舊小區居民也享廚衛獨用


今年新增19萬套租賃房源 重點保障兩類人群


圖說:承興裡留改 新民晚報 楊建正 攝(下同)

已有近百歲高齡的承興裡內,大部分建築無衛生設備,多戶共用灶間,房齡老、結構差且超負荷使用,小區內私自搭建情況嚴重,原街坊道路通行困難,存在安全消防隱患和小區環境差等諸多問題。該項目是黃浦區第一個留改項目,在保留里弄房屋建築的肌理和風貌的同時,通過整治修繕,調整佈局和內部整體改造,實現房屋整體質量提升。同時,通過抽戶釋放房屋尤其是舊裡房屋的空間和麵積,降低居住密度和使用強度,實現每戶居民廚衛設施獨用。

清水紅磚、木門窗,窄窄的弄堂裡瀰漫著72家房客的生活氣息……如今,虹口區春陽裡部分居民已搬回“微更新”後的新家。走進熟悉的石庫門弄堂,居民陶先生髮現自家大變樣:大門安裝了智能門禁,電錶、煤氣表安置在明亮整潔的樓道上。房屋內窗明几淨,地面鋪上了木質地板,其中嶄新的燃氣灶、抽油煙機和衛浴設施一應俱全。

老舊小區改造,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記者從上海市房屋管理局獲悉,今年,上海圍繞2.6萬戶未納入舊改範圍的無衛生設施老舊住房,按照“可改願改則盡改快改”的原則,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多渠道、多途徑地解決衛生設施短缺問題,改善居住條件。


今年新增19萬套租賃房源 重點保障兩類人群


圖說:老舊小區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

市、區各相關部門通過里弄房屋修繕改造、歷史風貌保護街坊內部整體改造試點、部分復建改造、抽戶改造、居民參與直管公房使用權入股騰空等各類方式解決“拎馬桶”問題;對確實無條件實施每戶獨用衛生設施的,通過微更新、增設公廁、增加公共浴室、共享衛生設施等方式,在“幢內”、“弄內”解決或緩解如廁難等居住問題。截止目前未納入舊改範圍、無衛生設施的各類老舊住房的改造,已經啟動實施5359戶、面積17萬平方米,佔年度目標任務9000戶的60%。

重點保障兩類居住困難人群

截至2018年底,上海市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已達37平方米,將主要解決兩類重點人群的居住問題:第一類人群是具有上海本市戶籍的住房困難群眾,特別是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家庭;第二類是對上海經濟發展做出貢獻的非戶籍常住人口,特別是長期在滬工作為上海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的新市民。

對於這兩類人,上海將進一步加強住房保障力度,優化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共有產權保障住房、徵收安置住房的住房保障體系,擴大住房保障覆蓋面;加快舊住房改造,改善居民群眾的住房條件。

在廉租住房方面:今年上半年,上海市共新增受益家庭0.2萬餘戶,共計對3.6萬餘戶家庭發放了約4.1億元租金補貼,歷年累計受益家庭已達12.65萬戶,對符合條件的申請家庭已實現“應保盡保”;在共有產權保障住房方面:上海市16個區第六批次選房工作已全部完成,累計選房2.91萬套,歷年批次累計簽約近9.6萬戶;虹口、松江和金山試點非滬籍,累計接待諮詢3000餘人次,發放申請表格81份、受理34戶;在公共租賃住房方面:截至6月底,上海市累計籌措公租房(含單位租賃房)17.6萬套、供應13.4萬套,累計保障(含退出)55.1萬戶;今年下半年,上海將加快已開工未供應的4萬餘套公租房建設,及時投入使用。


今年新增19萬套租賃房源 重點保障兩類人群


圖說:公租房樣板間

今年將新增租賃房源19萬套

上海將打造符合超大城市人口和居住特點的住房租賃體系,改變以往售賣“一條腿長”、租賃“一條腿短”的局面。當前,上海正處於住房租賃體系的構建期。2018年上海市完成了新建和轉化租賃房源20萬套、新增代理經租房源9萬套的既定目標,今年市政府又明確了“新建和轉化租賃房源10萬套,新增代理經租房源9萬套”的目標。

上海將有效增加租賃住房供應量,截止6月底,今年16個區共完成新建和轉化租賃房源4.09萬套,新增代理經租房源7.48萬套(間);服務上海市人才高地建設戰略實施,目前,上海已推出全自持租賃住房用地75塊,累計土地面積約210公頃、規劃建築面積約460萬平方米,目前已有約3.1萬套全自持新建租賃住房項目開工建設;上海市重點在高校及科研院所周邊、科創園區、產業集聚區、商業商務集聚區,以及交通樞紐地區(含軌交站點周邊)等交通便捷、生產生活便利、租賃住房需求集中區域,有序推進租賃住房建設供應;目前,上海市通過認定的非居轉租賃項目,已累計形成有效供應租賃房源約3.4萬套。對各區認定並運營的近百個轉化項目分析,項目平均每套面積30㎡,平均出租率85%,得到了市場的認可和歡迎。

新民晚報記者 楊玉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