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明年實現5G網絡全市域覆蓋

本報訊(首席記者張懿)從現在起到2021年的三年中,上海重點打造以5G為引領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發揮5G的網絡支撐和應用賦能效能,釋放其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核心驅動力。昨天,上海市政府公佈最新印發的《關於加快推進本市5G網絡建設和應用的實施意見》(簡稱《實施意見》),向外界展示5G發展藍圖,提出要在上海打造5G網絡建設先行區、5G創新應用示範區、5G產業鏈企業集聚區。

5G被公認為當前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的核心引領技術,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和前代移動通信技術相比,5G在傳輸速率、網絡容量、網絡時延等方面,具有顯著的優勢。比如,5G網傳輸速度可達每秒10Gb,為4G的10到100倍;每平方公里可接入的終端數量可達100萬個,是4G的100倍;網絡時延可以低至1毫秒,是4G的1/10。

我國高度重視5G發展,明確要求加快5G商用步伐。目前,上海作為國內5G產業技術、網絡建設、創新應用的先行地區,在國內率先啟動建設5G火車站、5G高校、5G行政區等先導應用示範項目,集聚了包括華為、中興、諾基亞等目前最為核心的5G關鍵技術、設備企業和一批創新應用企業。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家總體部署,加快推進5G網絡建設和應用,上海制定併發布《實施意見》,對未來三年全市5G網絡建設、應用落地、產業發展等,定下清晰目標和實現路徑。

在網絡建設方面,今年至2021年,上海將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超前佈局,累計投入至少300億元、在全市建設3萬個5G基站。根據年度目標,到今年底,全市5G基站要建成1萬個,從而實現5G網絡在中心城區以及郊區重點區域的覆蓋;2020年底前,全市累計建設5G基站2萬個,實現全市域覆蓋;到2021年,累計建設5G基站3萬個,由此,形成一張覆蓋全市的精品網絡,具備隨時即取的大容量、高帶寬、低時延網絡支撐能力。

和4G相比,5G基站的密度和總量可能會翻番,而且建設進度也更激進,為避免在基站選址方面遭遇瓶頸,《實施意見》明確,上海要推進公共設施站址的開放共享。未來,上海要結合架空線入地,利用路燈杆、高架橋、龍門架等城市公共資源建設5G小型化基站;同時,政府部門、國有企事業單位辦公場所,以及機場、地鐵、交通樞紐等公共場所管理單位,也要向運營商全面開放5G站址資源。

建網的目標是應用,從而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城市高效率管理、市民高品質生活賦能。為此,上海對未來三年的5G應用也設定了年度目標:今年,全市要啟動建設若干個“5G應用示範區”,形成10項左右的重點示範應用;2020年,要在20個垂直行業推進100項典型應用;2021年,在5G應用領域要培育出100家創新企業。

據瞭解,上海已經把城市管理、智能製造、醫療教育、安防、文娛、旅遊、體育等作為5G應用的重點,在這些領域推動5G與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工控安全等深入融合。值得一提的是,為充分發揮5G在傳輸速率方面的優勢,上海將重點發展超高清視頻應用。首先將依託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等,在相關區域內利用5G網絡開展4K或8K實時轉播試驗;待條件成熟,上海將開通超高清電視頻道。

5G對產業發展的帶動作用不言而喻,根據《實施意見》,到2021年,上海將做強做大5G通信產業,吸引培育設備龍頭企業,並在測試儀器、小型基站等細分領域形成一批“隱形冠軍”。在5G關鍵技術和器件方面,上海將爭取在核心芯片、通信模塊、射頻器件等方面形成一系列突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