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在百年前還是個小漁村”,這種論調不絕於耳的背後,凸顯了一個怎樣的問題'

""“上海在百年前還是個小漁村”,這種論調不絕於耳的背後,凸顯了一個怎樣的問題

上海是一座歷史積澱深厚的城市,有著數千年的文明史。崧澤遺址中發現的“上海第一稻”,揭示了6000年前在這塊土地上就有人類居住的遺蹟;1008年上海務設立,首次出現上海的名字,此後建鎮設縣,展開上海近千年的城市發展史;1843年上海正式開埠,上海對外貿易進入新起點,上海發展進入歷史轉折點;1949年上海解放,特別是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上海的建設發展舉世矚目。然而,如今有不少生活在上海的人只看到眼前的光鮮,卻並不瞭解這座城市悠久的歷史。甚至有媒體還在宣揚:“上海在百年前還是個小漁村”!著名史學專家熊月之說,“上海開埠以前不是一個小漁村,大家都知道,但很多人為什麼還這麼說?這個就和史志不普及有關係”。不久前,在復旦大學召開的一次研討會上,專家們呼籲:要高度重視對史志文化的開發與傳播!

重視史志文化開發與傳播是時代發展要求

重視史志文化開發與傳播是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的具體體現。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多次強調:“重視歷史、研究歷史、借鑑歷史”;“不忘本來才能開闢未來,善於繼承才能更好創新”。2014年2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市考察工作中強調,“讓文物說話、把歷史智慧告訴人們,激發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習近平總書記還多次強調:“要高度重視修史修志”。史志文化是中華特有的優秀傳統文化。中華文明五千年,她是世界上唯一沒有斷流的國家。而史志文化是保證中華文明不斷流的重要橋樑和紐帶。

重視史志文化的開發和傳播是打響三大文化品牌的有效途徑。文化是城市發展的精神基石。正在建設國際文化大都市、不斷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的上海,明確提出全面打響上海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品牌。史志文化是最完整、最系統、最權威的地域文化,是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母體和基礎。

重視史志文化的開發和傳播是激發愛黨愛國愛家熱情的重要舉措。愛國必愛家,愛家先知家。不瞭解、不熟悉的愛那隻能說是盲目的愛。傳播推廣上海史志文化,就是要講好上海數千年文明史、上海革命鬥爭史、改革開放發展史,讓人們瞭解家、熟悉家,從而真正愛家愛國愛黨。目前在全體黨員幹部中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就是要從史志文化中汲取養分、獲得前進的力量,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在繼承優秀傳統文化中實現創新性轉化與創造性發展。

系統豐富的史志文獻為史志文化傳播提供了有力支撐

記錄上海光輝歷程,地方史志從未缺席。地方史志是由政府組織編纂,全面記載地方政治經濟社會的重要史料文獻,具有完整性、系統性、權威性特點。大量的上海史志文獻,成為上海史志文化傳播的重要內容。上海歷來重視地方誌開發利用,現存上海地區最早的志書是南宋紹熙四年(1193年)所修的《雲間志》。民國時(1932年)成立了上海最早的文化機構上海通志館,首任館長柳亞子。在柳亞子的領導和直接參與下,《上海市通志》的編修取得突破性進展,同時從1934年開始了《上海市年鑑》編修。

1987年上海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成立。上海啟動首輪志書編纂工作,出版新中國成立後全國首部省級通志《上海通志》和10部縣誌、12部區志、110部專志,總字數1億6千餘萬字,形成上海首輪新編地方誌書“一綱三目”的完整體系,系統梳理上海從古至今的發展脈絡,全面記載上海解放後的歷史與現狀。2010年二輪修志啟動,至2020年將完成220部志書。二輪修志,對上海40多年改革開放歷史進程進行全面、系統、完整和真實的記錄。

近年來上海市地方誌辦公室致力於存史“志庫”、育人“知庫”、資政“智庫”建設,形成文獻整理、地情普及、地情研究、方誌年鑑研究四大系列16種地方誌開發利用系統性產品,出版11卷36冊《上海府縣舊志叢書》以及《補遺》《索引》、12卷《上海改革開放40年大事研究》、3卷本《上海六千年》系列讀本,《2018年長江三角洲發展報告·江南市鎮研究》,等等。同時,市地方誌辦公室與復旦大學聯合成立“上海市地方誌發展研究中心”,打造全國地方誌事業高端發展平臺。

提升站位,構建史志文化開發傳播的新格局

史志文化的開發與傳播,目前並沒有引起足夠重視。主要原因是認識不到位,缺乏制度和經費的保障。無論是開發利用還是傳播推廣,基本上是零打碎敲,沒有系統長遠規劃,達不到應有效果。有效開發傳播史志文化,首先要提升政治站位。習近平同志說過,修志是功德無量的善政。為黨立言,為國存史,為民修志,是黨和政府的重要工作,是一項政治任務。一些單位和領導幹部目前對史志文化重要性認識還僅停留在口頭上,沒擺到應有位置。無論在硬件還是軟件上與上海的排頭兵地位有差距,甚至在許多方面落後於其他兄弟省市。要在體制機制、人才培養上有創新舉措,積極營造從事史志工作的良好環境,不斷激發工作責任感和榮譽感。

第二,要樹立戰略眼光。李克強總理的批示“修志問道,以啟未來”“存史、育人、資政”對史志文化的功能作了準確定位。史志文獻豐富多彩,種類繁多,開發傳播必須有選擇性,充分體現時代意識、政治意識和大局意識。要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要緊緊圍繞上海建設發展大局和中心任務選題取材;要眼睛盯住基層,開發傳播群眾喜聞樂見的史志文化內容。

第三,要提供製度保證。開發傳播史志文化要有中長短期規劃,成體系。不少專家提出:史志文化應成為市委市政府文化建設的重點工程,納入文化建設整體規劃,納入公務員或事業單位考核的內容,進入中小學生課外讀物。在市政府文化工程或者上海哲社項目中專門設子項目,助力史志文化深度開發;在經費投入上,列入財政預算,給予社會資金注入等優惠條件。

第四,要拓展傳播渠道。採取多種形式,打造立體宣傳效果,形成多元主體參與的同頻共振的良好氛圍,構建史志文化開發傳播的新格局。組織開展讀史用志活動,讓大部頭的志書(“死書”)活起來;媒體宣傳、文藝創作要把地方史志列入重要內容,讓史志文化熱起來。

第五,要突出項目引領。當前有幾項工作應納入重要項目。一是建設全國一流的上海通志館,打造上海重要文化地標和名片,建設史志文化“志庫、知庫、智庫”基地。二是研製上海“二輪志書”開發規劃,全面、系統總結普及改革開放成果。三是圍繞長三角一體化聯動發展戰略,研究確立長三角、江南文化的課題。四是重視重要事件和人物收集記載,開展“海上名家系列口述訪談”,讓歷史的精彩與感動留下來。五是開發編制《上海六千年》普及讀本,以連環畫、卡通等圖說形式,讓中小學生和幼兒從小接受系統的、權威的地情薰陶。

"“上海在百年前還是個小漁村”,這種論調不絕於耳的背後,凸顯了一個怎樣的問題

上海是一座歷史積澱深厚的城市,有著數千年的文明史。崧澤遺址中發現的“上海第一稻”,揭示了6000年前在這塊土地上就有人類居住的遺蹟;1008年上海務設立,首次出現上海的名字,此後建鎮設縣,展開上海近千年的城市發展史;1843年上海正式開埠,上海對外貿易進入新起點,上海發展進入歷史轉折點;1949年上海解放,特別是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上海的建設發展舉世矚目。然而,如今有不少生活在上海的人只看到眼前的光鮮,卻並不瞭解這座城市悠久的歷史。甚至有媒體還在宣揚:“上海在百年前還是個小漁村”!著名史學專家熊月之說,“上海開埠以前不是一個小漁村,大家都知道,但很多人為什麼還這麼說?這個就和史志不普及有關係”。不久前,在復旦大學召開的一次研討會上,專家們呼籲:要高度重視對史志文化的開發與傳播!

重視史志文化開發與傳播是時代發展要求

重視史志文化開發與傳播是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的具體體現。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多次強調:“重視歷史、研究歷史、借鑑歷史”;“不忘本來才能開闢未來,善於繼承才能更好創新”。2014年2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市考察工作中強調,“讓文物說話、把歷史智慧告訴人們,激發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習近平總書記還多次強調:“要高度重視修史修志”。史志文化是中華特有的優秀傳統文化。中華文明五千年,她是世界上唯一沒有斷流的國家。而史志文化是保證中華文明不斷流的重要橋樑和紐帶。

重視史志文化的開發和傳播是打響三大文化品牌的有效途徑。文化是城市發展的精神基石。正在建設國際文化大都市、不斷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的上海,明確提出全面打響上海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品牌。史志文化是最完整、最系統、最權威的地域文化,是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母體和基礎。

重視史志文化的開發和傳播是激發愛黨愛國愛家熱情的重要舉措。愛國必愛家,愛家先知家。不瞭解、不熟悉的愛那隻能說是盲目的愛。傳播推廣上海史志文化,就是要講好上海數千年文明史、上海革命鬥爭史、改革開放發展史,讓人們瞭解家、熟悉家,從而真正愛家愛國愛黨。目前在全體黨員幹部中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就是要從史志文化中汲取養分、獲得前進的力量,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在繼承優秀傳統文化中實現創新性轉化與創造性發展。

系統豐富的史志文獻為史志文化傳播提供了有力支撐

記錄上海光輝歷程,地方史志從未缺席。地方史志是由政府組織編纂,全面記載地方政治經濟社會的重要史料文獻,具有完整性、系統性、權威性特點。大量的上海史志文獻,成為上海史志文化傳播的重要內容。上海歷來重視地方誌開發利用,現存上海地區最早的志書是南宋紹熙四年(1193年)所修的《雲間志》。民國時(1932年)成立了上海最早的文化機構上海通志館,首任館長柳亞子。在柳亞子的領導和直接參與下,《上海市通志》的編修取得突破性進展,同時從1934年開始了《上海市年鑑》編修。

1987年上海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成立。上海啟動首輪志書編纂工作,出版新中國成立後全國首部省級通志《上海通志》和10部縣誌、12部區志、110部專志,總字數1億6千餘萬字,形成上海首輪新編地方誌書“一綱三目”的完整體系,系統梳理上海從古至今的發展脈絡,全面記載上海解放後的歷史與現狀。2010年二輪修志啟動,至2020年將完成220部志書。二輪修志,對上海40多年改革開放歷史進程進行全面、系統、完整和真實的記錄。

近年來上海市地方誌辦公室致力於存史“志庫”、育人“知庫”、資政“智庫”建設,形成文獻整理、地情普及、地情研究、方誌年鑑研究四大系列16種地方誌開發利用系統性產品,出版11卷36冊《上海府縣舊志叢書》以及《補遺》《索引》、12卷《上海改革開放40年大事研究》、3卷本《上海六千年》系列讀本,《2018年長江三角洲發展報告·江南市鎮研究》,等等。同時,市地方誌辦公室與復旦大學聯合成立“上海市地方誌發展研究中心”,打造全國地方誌事業高端發展平臺。

提升站位,構建史志文化開發傳播的新格局

史志文化的開發與傳播,目前並沒有引起足夠重視。主要原因是認識不到位,缺乏制度和經費的保障。無論是開發利用還是傳播推廣,基本上是零打碎敲,沒有系統長遠規劃,達不到應有效果。有效開發傳播史志文化,首先要提升政治站位。習近平同志說過,修志是功德無量的善政。為黨立言,為國存史,為民修志,是黨和政府的重要工作,是一項政治任務。一些單位和領導幹部目前對史志文化重要性認識還僅停留在口頭上,沒擺到應有位置。無論在硬件還是軟件上與上海的排頭兵地位有差距,甚至在許多方面落後於其他兄弟省市。要在體制機制、人才培養上有創新舉措,積極營造從事史志工作的良好環境,不斷激發工作責任感和榮譽感。

第二,要樹立戰略眼光。李克強總理的批示“修志問道,以啟未來”“存史、育人、資政”對史志文化的功能作了準確定位。史志文獻豐富多彩,種類繁多,開發傳播必須有選擇性,充分體現時代意識、政治意識和大局意識。要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要緊緊圍繞上海建設發展大局和中心任務選題取材;要眼睛盯住基層,開發傳播群眾喜聞樂見的史志文化內容。

第三,要提供製度保證。開發傳播史志文化要有中長短期規劃,成體系。不少專家提出:史志文化應成為市委市政府文化建設的重點工程,納入文化建設整體規劃,納入公務員或事業單位考核的內容,進入中小學生課外讀物。在市政府文化工程或者上海哲社項目中專門設子項目,助力史志文化深度開發;在經費投入上,列入財政預算,給予社會資金注入等優惠條件。

第四,要拓展傳播渠道。採取多種形式,打造立體宣傳效果,形成多元主體參與的同頻共振的良好氛圍,構建史志文化開發傳播的新格局。組織開展讀史用志活動,讓大部頭的志書(“死書”)活起來;媒體宣傳、文藝創作要把地方史志列入重要內容,讓史志文化熱起來。

第五,要突出項目引領。當前有幾項工作應納入重要項目。一是建設全國一流的上海通志館,打造上海重要文化地標和名片,建設史志文化“志庫、知庫、智庫”基地。二是研製上海“二輪志書”開發規劃,全面、系統總結普及改革開放成果。三是圍繞長三角一體化聯動發展戰略,研究確立長三角、江南文化的課題。四是重視重要事件和人物收集記載,開展“海上名家系列口述訪談”,讓歷史的精彩與感動留下來。五是開發編制《上海六千年》普及讀本,以連環畫、卡通等圖說形式,讓中小學生和幼兒從小接受系統的、權威的地情薰陶。

“上海在百年前還是個小漁村”,這種論調不絕於耳的背後,凸顯了一個怎樣的問題

欄目主編:王多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蘇唯

作者為上海市地方誌辦公室副主任、上海地方史志學會會長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