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住建委主任黃永平:自貿區新片區建設將對標最高標準、最好水平'

上海 技術 經濟 交通 建築 雲計算 界面新聞 2019-08-09
"

記者 | 楊舒鴻吉

編輯 |

“自貿區建設將全面對標最高標準、最好水平。”

8月8日,在上海市政府新聞發佈會上,上海市住建委主任黃永平透露了未來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的建設總體規劃。

8月6日國新辦公佈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總體方案。黃永平對此表示,這是一項重大長遠利好政策,新片區不僅要在經濟管制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在城市建設和管理方面也要充分體現精細化。

黃永平表示,自貿區新片區要全面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把一些成熟的新技術、新方法實施應用到城市建設上來。“比如海綿城市(編者注: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也可稱之為‘水彈性城市’)的試點,本來就在臨港新片區範圍內。再比如架空線入地和合杆整治,不是整治概念,而是在建設過程中,地下管網要儘可能跟進。還有智慧城市的概念,綠色城區的概念等,這些代表先進方向和高水平的理念、技術、手段,接下來在新片區建設中一定會得到更好的集成應用。”

在自貿區新片區建設中實施精細化管理,上海有經驗可循。

2017年, 國家領導人對上海城市管理作出指示:“上海這種超大城市,管理應該像繡花針一樣精細。”3年間,上海將繡花精神融入社會治理創新中,持續推進城市管理精細化工作向縱深發展。

上海市住建委主任黃永平表示,目前,上海城市網格化管理已形成“1+16+214+5902”的城市綜合管理非緊急類監督指揮體系,即1個市數字化城市管理中心、16個區網格化綜合管理中心、214個街鎮網格化管理中心、5902個居村工作站,實現了城市管理公共空間全覆蓋。

其中,2018年以來,上海以現有的城市網格化管理系統為基礎,積極佈局城市管理“神經元系統”,升級建設“城市大腦”,綜合運用大數據、雲計算和人工智能技術,推動實現智能發現、自動指令、快速處置、實時反饋的全流程精細化管理。

2018年,上海還利用精細化管理,實現了城市形象的整體提升。

其中,2018年至今,上海已拆除存量違法建築5700多萬平方米,驗收通過149個無違建先進街鎮,創建率已達到66%。全市共完成1.02萬條劣V類中小河道整治。一年多以來,上海完成31塊荒地治理,新增綠地面積500多萬平方米,完成116公里架空線入地和合杆整治任務。同時,通過採取機械清掃、沖洗加人工保潔的方式,共清理死角盲區18207個,清除垃圾6.8萬噸,環境質量得到有效提升。

城市形象提升的同時,相關部門還聚焦民生問題,進行專項治理,提升市民幸福感。

2018年全市打通11條區區對接道路,完成78個道路交通擁堵點改善項目;完成慢行交通設施改善項目21個,完善人行道和無障礙設施110公里;完成159個停車資源共享利用項目,提供6513個共享泊位。

針對城市老齡化,老舊建築加裝電梯是城市升級過程中的一塊“硬骨頭”。

上海市住建委副主任金晨透露,2019年1到6月份,上海全市共有380多棟老舊住宅完成加裝電梯。目前,上海已進一步簡化審批事項,將46項審批事項簡化至15項,6個審批環節簡化至5個,並將通過“一網通辦”進一步壓縮審批時間。

黃永平透露,下一步上海仍將繼續堅持高標準引領,聚焦突出問題和明顯短板,推進城市維護管理機制創新,更加註重在細微處下功夫、見成效,繡出城市管理精細化品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