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三產業佔生產總值比重提至70%左右 高水平開放格局基本形成

上海 經濟 新聞 江蘇 歷史 金融 浙江省 經濟視野網 2019-07-04
上海第三產業佔生產總值比重提至70%左右 高水平開放格局基本形成

7月2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四面環繞的大屏幕全方位展示了上海的新面貌。本報記者祝君壁攝

“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上海的生產總值從30多億元躍升到32700多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從80美元上升到超過2萬美元。”在7月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中國成立70週年省(區、市)系列新聞發佈會上,上海市人民政府市長應勇表示,上海探索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時代特徵、上海特點的超大城市發展新路,已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和發展成就的生動縮影。

綜合經濟實力持續增強,經濟結構不斷優化。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上海從單一的公有制經濟逐步轉向國資、民資、外資“三足鼎立”,現代服務業為主體、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引領、先進製造業為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初步形成,第三產業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從1978年的18%提高到目前的70%左右。

隨著城市功能全面提升,上海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中位列第五。上海口岸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佔全國的27.9%、全球的3.4%。數據顯示,2018年,上海市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佔全市生產總值的4%。“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47.5件,技術合同成交額超過1300億元,上海正在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進軍。”應勇說。

改革開放以來,上海累計實到外資2400多億美元。現有跨國公司地區總部687家、外資研發中心448家,是我國內地外資總部型機構最多的城市。目前上海高水平開放格局基本形成,“走出去”網絡遍及全球178個國家和地區,“一帶一路”建設成為上海對外經貿合作的新機遇和新空間。

高質量發展帶動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2018年,上海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萬元。改革開放40年來,人均期望壽命從73.35歲提高到83.63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城鎮人均住房建築面積從7.4平方米提高到36.7平方米以上。

“上海已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將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再出發。”應勇表示,全面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必須把“四個放在”作為做好一切工作的基點,即把上海發展放在中央對上海發展的戰略定位上、放在經濟全球化大背景下、放在全國發展大格局中、放在國家對長三角發展的總體部署中思考謀劃。

必須實施好“三大任務一大平臺”。即上海增設自貿試驗區新片區,在上交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推動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持續辦好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加快構建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必須鞏固提升實體經濟能級。加快形成以現代服務業為主體、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引領、先進製造業為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

必須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和市場環境。要對標最高標準、最好水平,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全面建設以政務服務“一網通辦”為標誌的智慧政府。

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推動長三角地區異地就醫費用直接結算制度。從去年至今,上海、浙江、江蘇兩省一市設區的地級市以上二三甲醫院已全面實施了就醫人員的異地就醫費用直接結算。

必須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和社會治理,努力走出一條符合超大城市特點和規律的社會治理新路子。

記者祝君壁

原標題:上海探索走出超大城市發展新路

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經濟視野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立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