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中上甘嶺戰役志願軍15軍特等功臣趙毛臣親筆籤贈戎裝照

上甘嶺 政治 文章 鴨綠江 紅色收藏家姜小平 2017-05-19

抗美援朝中上甘嶺戰役志願軍15軍特等功臣趙毛臣親筆籤贈戎裝照

抗美援朝中上甘嶺戰役志願軍15軍特等功臣趙毛臣親筆籤贈戎裝照上甘嶺戰役英雄特等功趙毛臣重返鴨綠江時的留影

趙毛臣,民國13年(1924年)農曆八月初九生,曹鎮鄉趙莊村(今平頂山市湛河區)人。趙毛臣幼家貧,父餓死,弟被抓丁,由於家裡實在貧困,妹妹被家裡人無奈賣給他人作丫鬟換來食物,母子二人,靠毛臣在沙河的吉村渡口擺渡度日。民國33年(1944年)2月,國民黨湯恩伯部強令毛臣用渡船為其運糧,毛臣不允,遂曹迫害。5月,毛臣被武庭麟部抓去當兵,次年10月逃回,又遭保長逼差,毛臣滿腹冤恨,只能忍氣吞聲。1947年11月,寶丰解放,毛臣主動參加解放軍。在短期集訓之後,先後參加解放洛陽、鄭州等重大戰役。1948年12月,趙毛臣所在部隊同兄弟部隊一起在安徽宿縣雙堆集地區全殲黃維兵團,趙毛臣被批准加入中國共產黨。抗美援朝中上甘嶺戰役志願軍15軍特等功臣趙毛臣親筆籤贈戎裝照 全國第一屆人民代表會期間,彭德懷、洪學智等將帥接見軍隊代表(後右二為趙毛臣)

1949年4月,在安徽省望江縣參加渡江作戰,同年10月,參加廣西戰役,繼而在貴州省剿匪。1951年3月,趙毛臣任四連指導員,所在部隊奉命入朝。4月,參加五次戰役。5月18日,四連克敵碉堡9座,斃敵60餘人,攻佔四一六高地,至21日,堅守高地四晝夜,打退敵無數次進攻。抗美援朝中上甘嶺戰役志願軍15軍特等功臣趙毛臣親筆籤贈戎裝照 趙毛臣一家與特級英雄黃繼光母親鄧芳芝(前排中)合影

1952年秋,美軍向上甘嶺地區發動猛烈進攻,四連10月19日進入陣地,在20日的激戰中,打退了敵人40多次進攻,連長、副連長和副指導員先後受傷。退守坑道後,毛臣將四連未負傷的18名戰士分為兩個班,輪留守護坑道口,以痛擊進犯坑道的美軍。該坑道原有四個出口,有三個已被破壞,27、28日敵人加強火炮轟擊,將洞口兩次炸塌,趙毛臣在集中消滅敵火力的同時,及時將洞口挖開。並戰勝嚴重缺水困難,尋擊出擊,消滅美軍。在堅守坑道的14個晝夜裡,趙毛臣等組織戰士出擊11次,炸燬敵火力點7個,掩蔽部1個,斃傷敵70多人。11月1日夜,堅守坑道的戰士們配合反擊部隊收復表面陣地,至5日,趙毛臣組織戰士打退敵人50多次進攻,終於取得上甘嶺戰役的勝利。

1952年12月,志願軍總部為趙毛臣記特等功,並授予模範政治指導員和二級戰鬥英雄稱號。1953年10月,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務委員會授予趙毛臣二級國旗勳章。1954年9月,趙毛臣出席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會上趙毛臣彙報了上甘嶺戰役的戰鬥過程,毛澤東主席為他熱烈鼓掌。1957年8月,趙毛臣回寶向全縣人民作廣播講話。後趙毛臣歷任團副政委、師政治處副主任、軍後勤部副政委等職,並被選為一、二、三全國人大代表,黨的九大代表。1987年,中央軍委授予趙毛臣“勝利”勳章。電影《上甘嶺》軍事顧問。


拍電影和打仗是兩碼事:電影《上甘嶺》軍事顧問趙毛臣這樣說服自己

抗美援朝中上甘嶺戰役志願軍15軍特等功臣趙毛臣親筆籤贈戎裝照1955年拍電影《上甘嶺》時,長影通過總政請參戰部隊派一個軍事顧問,15軍派了剛回國的特等功臣134團2營副教導員趙毛臣(老一輩拍片可真認真)。趙毛臣在上甘嶺時是4連指導員,他的連200多人連死帶傷只剩4個完整的,老趙位列4人其中。拍的時候,作為上甘嶺戰役一線參戰者和軍事顧問,老趙總認為離實際太遠:你一看他們拍的那個就不行,沒把上甘嶺戰鬥的真實情況反映出來,離我們坑道的實際情況差得太遠了。比如,電影裡戰士們在坑道里捉了一隻松鼠玩,這事有,135團7連長張計法,就真捉了一隻,但一弄到電影裡就顯得假,還有坑道里根本沒有女衛生員,女同志不讓上第一線。“導演沙蒙不斷開導說服:“沙導演告訴我,這拍電影是教育人的,不能把實事都搬到電影上,那麼幹才是錯誤的。坑道里苦是事實,可以適當反映一點,但不能把渴得喝尿的事到搬上電影,不然老百姓看了,誰還讓兒子去當兵?再說了全國人民都支援抗美援朝,不點燈,省油省電,小孩都不吃糖,省下錢來支援志願軍,可一看電影,志願軍死這麼多人,還喝尿,那我們捐的錢都弄到哪裡去了?於是趙毛臣用拍電影和打仗是兩碼事這個道理說服了自己。

……我撂倒一個,俘虜一個,我撂倒一個,俘虜一個,繳獲了幾隻美國槍!打仗打的這麼痛快淋漓不是沒有,但這不是戰爭的全部。

連篇累帙的文章、回憶錄永遠無法道明這座中國士兵用白骨鑄就的山峰上發生被撞、英雄和苦難。交戰雙方都壓縮傷亡,誇大殲敵數。我個人認為按《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戰史》統計數字來估算的話,志願軍一方死傷11500餘人還要加大,殲敵25000人還要縮小。就算俺中美韓三國士兵在上甘嶺死傷人數在36000人只有計算,如果按死傷1:3計算,三國雙方留下了12000具屍體。上甘嶺之戰的全部作戰區域只有3.7平方公里,這就意味著沒平方米就有3.2人陣亡。


革命戰士永不退休——訪湖北孝感幹休所離休幹部趙毛臣(來源:湖北日報)

抗美援朝中上甘嶺戰役志願軍15軍特等功臣趙毛臣親筆籤贈戎裝照

趙毛臣向記者講述堅守坑道的故事。

人物檔案:趙毛臣同志在朝鮮上甘嶺戰役中任志願軍某部四連指導員,他組織指揮來自4個連隊的80名傷員,在缺食、缺水的情況下,堅守坑道14晝夜,主動出擊消滅敵人,最後配合部隊反擊成功,取得上甘嶺戰役的勝利,他榮立特等功,被樹為模範指導員。

10日下午,記者慕名來到空軍孝感幹休所離休幹部趙毛臣的寓所。

提起上甘嶺戰役中堅守坑道那段經歷,82歲的趙老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55年前發生在朝鮮上甘嶺的那場戰役,我軍4萬多人與美軍6萬多兵力在3.7平方公里的上甘嶺反覆爭奪。美軍向我陣地發射炮彈200多萬發,投擲重磅炸彈和凝固汽油彈1萬多枚,將整個山頭削低了兩米多。”“我們連隊是那年10月19日投入戰鬥的。在攻佔597.9高地的戰鬥中,殲滅敵人一個加強連,打退了敵人四次瘋狂反撲。當時連隊傷亡很大,200多人的連隊打得只剩23人,而且大都是傷病號。我們連與另外三個兄弟連隊的57名傷員重新組成一個連,轉入坑道與敵對峙。”

趙老回憶:“當時坑道里缺水、缺糧,汽油桶裝的飲用水只剩四分之一,吃的只有少量餅乾。連隊幹部指派兩名工作認真負責的衛生員守著水和餅乾。除夜間出坑道偷襲敵人的戰鬥員可以喝小半碗水加兩塊餅乾外,其他人都不許動用一滴水和一塊餅乾。”

在這種極其困難和惡劣的環境條件下,趙毛臣帶領傷員們堅守坑道14晝夜。到11月2日我軍主力收復陣地時,趙毛臣所在連隊僅倖存4名戰友。幹休所政委管偉華介紹,“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電影《上甘嶺》時,特地聘請趙毛臣當軍事顧問。趙毛臣將他親身經歷的許多故事情節搬上了銀幕。

艱苦的戰鬥生活和繁忙的工作,使趙老患上了高血壓、冠心病等多種疾病。他離職休養後,沒有因此而休息下來,堅持為部隊和地方單位做傳統報告。

有一年夏天,武漢一所中學生夏令營到孝感進行軍訓,請趙毛臣同志給他們作報告。當時正值他的糖尿病復發,還沒有完全康復,但他仍堅持作報告,加上天氣炎熱,報告剛結束就昏倒了,被送進醫院搶救,在場的老師和學生感動得流下了熱淚。

趙老常說:“只有退休的群眾,沒有退休的黨員。”25年來,他離休不休,用革命傳統對青年一代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共產主義和艱苦奮鬥教育,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孝感電子儀器廠一位失足青年曾給趙老寫信說:“我曾經幾次想到過死,聽了您的報告使我很受教育,有了重新生活的勇氣,我要勇敢地面對人生,面對挫折,堅強的生活。以革命先烈為榜樣,投身於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做生活的強者。”(記者徐和平張輝特約記者趙啟洪實習生傅人意高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