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象山海域發現有毒赤潮!夜宵必點的扇貝、海瓜子等海洋貝類最近還能吃嗎?

扇貝 漁業 海洋學 虹彩櫻蛤 都市快報 2017-06-23

前天傍晚,寧波市海洋與漁業局微博一則消息引發很多網友的關注——

6月19日,寧波市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在漁山列島至檀頭山海域發現含短裸甲藻(有毒)和具刺膝溝藻(無毒)的赤潮,面積約380平方公里,呈片狀分佈,水體顏色為黑褐色。

寧波象山海域發現有毒赤潮!夜宵必點的扇貝、海瓜子等海洋貝類最近還能吃嗎?

發生赤潮的海域。圖片由省海洋與漁業局提供

短裸甲藻毒素被稱為神經性貝毒,可到貝類等生物體中,人食用了會產生噁心、嘔吐、腹瀉、痙攣、支氣管收縮、麻痺、昏迷等神經性中毒症狀。

記者瞭解到,根據《寧波市海洋災害應急預案》規定,前天12時,寧波已經啟動赤潮Ⅲ級應急響應。

那麼,我們很喜歡吃的貝類海鮮,這次有沒有被赤潮“汙染"?

昨天,海洋漁業部門公佈了當地8個批次的海水貝類檢測結果,沒有檢出對人體危害較大的貝類毒素。

赤潮或跟梅雨天氣有關

已臨時關閉貝類採捕活動

這次發生的赤潮是短裸甲藻,屬於裸甲藻目,含有一定的神經性貝毒。

昨天下午,寧波市海洋與漁業局透露,漁業部門已經對當地的貝類進行檢測。

省海洋與漁業局也派出了專家組,趕到寧波指導工作。寧波市漁業環境與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和市海洋環境監測中心,正在開展赤潮及生物的持續跟蹤監(檢)測。同時,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也介入事件。

寧波象山海域發現有毒赤潮!夜宵必點的扇貝、海瓜子等海洋貝類最近還能吃嗎?

海洋漁業部門在相關海域取樣。圖片由省海洋與漁業局提供

目前,象山臨時關閉了這片區域的貝類採捕活動。

現場的檢測顯示,沒有發現魚貝類死亡現象,對寧波市沿海養殖業影響較小。

專家分析,寧波這次發生的赤潮是短裸甲藻,屬於裸甲藻目,含有一定的神經性貝毒。赤潮暴發後,有毒赤潮的毒素會在海洋貝類體內累積,吃了有可能影響人的健康。

到了6月20日下午,這片赤潮的面積已經縮減到了100平方公里。

寧波市海洋與漁業局的工作人員說,近幾年,寧波海域出現赤潮的情況極少,已經有好幾年沒有出現過了。“這次赤潮的發生具有偶然性,很可能和最近寧波梅雨季悶熱天氣有關,好在這次赤潮的面積不算大。"

這次赤潮後

海洋貝類還能吃嗎?

昨天傍晚,寧波市海洋與漁業局公佈了這次檢測的結果。

一個好消息是:韭山海域和漁山海域赤潮優勢種發生了新的變化,總體向好發展了。

昨天,南韭山西部海域的赤潮面積,已經減小到大概20平方公里,而漁山列島至檀頭山海域的赤潮面積大概縮減到280平方公里。

讓大夥兒鬆口氣的是,兩個海域的赤潮優勢種(注:海水中數量最多的藻類,叫優勢種),相比前兩天都有了變化,都轉變為米氏凱倫藻,米氏凱倫藻是我國海域常見的一種赤潮甲藻,但也屬於有害藻類,也能分泌出毒素。

不過專家說,對人體而言,米氏凱倫藻的毒性要比先前的短裸甲藻毒性低。

在赤潮發生後,檢測部門也在赤潮區域採集了8個批次的海水貝類(其中2個來自市場的野生海水貝類,6個來自赤潮區域的野生海水貝類)。

昨天下午,檢測結果也出來了:腹瀉性貝類毒素和神經性貝類毒素都沒有檢出;麻痺性貝類毒素除了佛手有微量檢出(但小於國家限值標準<80μg/100g 的十分之一)外,其餘的樣本中都沒有檢測出。

除追蹤檢測赤潮外

仍會繼續檢測市場水產品

“現在漁山列島海域的水溫在23.8℃左右,很適合米氏凱倫藻生長,綜合專家們的意見,我們判斷赤潮還會持續一段時間,所以我們將繼續對赤潮發展趨勢進行跟蹤監測。"

寧波市海洋與漁業局一位工作人員說,目前,寧波市漁業環境與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計劃每天採集5種常見品種,及時通報檢測結果。

“我們除了對赤潮追蹤檢測,也會對市場的水產品進行檢測。"他也提醒大家,目前這個階段,最好不要買南方赤潮海域的貝類,在買貝類水產品時,要到大型正規的市場。

“大家也不要因此恐慌,萬一發現誤食了,出現中毒症狀,要儘快就醫。"

浙江海洋大學資源與環境系水柏年教授說,只要是沒汙染的貝類都可以食用。

“浙江海域的貝類,基本上是常年都有,不受季節影響。而浙江海域比較常見的貝類種類也很多,比較常見的有牡蠣,泥蚶,貽貝,青蛤,海瓜子,縊蟶等。"

浙江沿海的貝類都有哪些?

快報帶你見識一下

浙江沿海的貝類品種非常多,就算是海邊長大的人,也未必能認清所有的貝類。

寧波大學蔣霞敏教授說,人們常說的貝類,全世界現存種類超過11萬種,想要弄清楚所有的種類,可是一門大學問。

而貝類在東海的分佈,分為三種:

一是暖水性種類(亞熱帶種類):泥蚶、縊蟶、彩虹明櫻蛤等;

二是溫帶性種類:櫛孔扇貝、偏頂蛤等,東海區是它分佈的最南端。

三是強暖水性種類:珍珠貝科、芋螺科,由臺灣暖流帶入。

浙江人所喜歡的海鮮種類中,貝類也佔了一方天地,特別是在養殖領域,目前我國的海水養殖產量中,大約有80%來自於養殖貝類。

浙江省養殖的貝類種類也很多,主要有牡蠣、縊蟶、泥蚶、毛蚶、菲律賓蛤仔、貽貝、扇貝、文蛤等。

寧波象山海域發現有毒赤潮!夜宵必點的扇貝、海瓜子等海洋貝類最近還能吃嗎?

牡蠣

寧波象山海域發現有毒赤潮!夜宵必點的扇貝、海瓜子等海洋貝類最近還能吃嗎?

浙江人喜歡叫它蠣黃。牡蠣是我國傳統的四大養殖貝類之一,說出來讓人驚訝,它在我國已有兩千多年的養殖歷史。我們養殖的品種主要是太平洋牡蠣(也稱長牡蠣)、近江牡蠣等。

泥蚶

寧波象山海域發現有毒赤潮!夜宵必點的扇貝、海瓜子等海洋貝類最近還能吃嗎?

在浙江省也很常見,也有著悠久的養殖歷史。泥蚶習慣生活在潮間帶到淺海的泥砂質海底,它的食物很簡單,浮游性的單胞藻、哪怕是有機碎屑它都吃。生存能力強是它的特點,溫度、鹽度的要求都不高,就算是汙水、赤潮它的抵抗力也很強,堪稱貝類中的“小強"。

縊蟶

寧波象山海域發現有毒赤潮!夜宵必點的扇貝、海瓜子等海洋貝類最近還能吃嗎?

我們飯桌上很常見,肉嫩味鮮,營養豐富。很多人都愛吃,浙江特別是寧海長街蟶,非常有名,產量也不少。它也是海塗養殖的主要養殖種類。

它可以利用自己強大的足部挖掘泥沙,然後潛到泥沙裡面穴居生活。它全靠足部運動,在洞穴中上升下降,來去自如。

扇貝

寧波象山海域發現有毒赤潮!夜宵必點的扇貝、海瓜子等海洋貝類最近還能吃嗎?

它可算得上一種名貴海產品,位列海產八珍之一。全世界扇貝種類超過300種,我們熟悉的“乾貝"就是它晒乾製作而成的。扇貝喜歡成活在低潮線附近到水深60多米甚至更深的海底。

我們這邊比較常見的有櫛孔扇貝、華貴櫛孔扇貝,也算得上我國海區的土著種。

都市快報記者 諸芸

編輯:小野豬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