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農耕"

黃岡市農業局對中糧黃岡公司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工作進行檢查
8月24日,黃岡市農業局副局長馮軍帶隊到中糧糧油工業(黃岡)有限公司開展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現場檢查工作。檢查組重點對農業轉基因生物原料加工生產、農業轉基因...
千年蘇東坡,永遠的蘇東坡
寫蘇東坡,腦子裡老是迴旋著臧克家的一首詩《有的人》——“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 此詩是臧克家為紀念魯迅先生誕辰100週年而作,...
體驗農耕文化
6月10日,浙江湖州德清縣實驗學校的學生們來到莫干山鎮農耕文化展示館,體驗原生態的鄉土氣息和傳統的農耕文化。謝尚國 攝
農業 三農 2017-06-13
東坡小傳——讀《蘇東坡傳》有感
像蘇東坡這樣的人物,是人間不可無一難能有二的。(林語堂)蘇東坡是百姓喜聞樂見的一位歷史人物,他是詩人,是畫家,是工程師,是瑜伽術修煉者,是皇帝的祕書,是慈悲的法官。林語堂評價其“具有蛇的智慧,兼有鴿子的溫柔敦厚”。他自雲“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
東坡的愛——讀林語堂《蘇東坡傳》
提到蘇東坡,你一定會想到他的傳世作品和曠世才華,但是你是否知道蘇東坡還被稱為“五千年來活得最幸福的人”,蘇東坡一生坎坷,顛沛流離,為什麼能獲得這樣讓人嚮...
守護中華農耕文明
【農業文化遺產:古老農耕文明的活態傳承】作者:王丹煙花三月,在浙南群山深處的青田縣龍現村,又到繁衍、培育“祖傳”田魚魚苗的時候了。芒種過後,已經培育好的魚...
農業 三農 經濟 建築 2017-03-28
第765章 農耕之法
原來,這崔嬸雖然叫嬸,其實年紀並不大,也不過就是三十來歲的樣子,只是大抵因為經常勞作,又十分辛勞的關係,乍一看竟像是四十多歲了。方才那一番動靜,崔嬸一身的狼狽看起來更是滄桑,如今她到隔壁換了一身乾淨些的衣服,看起來倒也是年輕了些許,她的身上有一股說不上了的沉靜,大抵是生活壓...
農業 三農 小說 2017-05-04
父親與牛(農耕故事)
□文/毛新華上個世紀80年代,生產隊一夜之間成為歷史,被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所取代,分田到戶。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那些原屬於集體財產的生產資料也隨之分到各家各...
農耕大俠(傳奇故事)
清咸豐年間直隸永平府出了一位武林高人,姓陳名寬,家住劉家口外白灘溝。陳寬武功高強卻一生在家為農,以種田砍柴為業,人稱“農耕大俠”。陳寬年少時家貧,十歲就給關裡一家財主放牛。這年春夏之交的一天,陳寬正在山坡上看放牛群,突然,一頭黑牤牛從山坡上跑進田裡大口大口地吃青苗,陳寬一見...
體驗農耕文化
4月4日,江蘇淮安的小朋友們在家長的陪同下,走進漣水縣銀果葉農場體驗農耕文化。圖為孩子們在農場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學習傳統醬油釀造技術。侯育永攝/光明圖片《光...
農業 三農 醬油 文化 2017-04-07
第763章 農耕之事
在整個諸國版圖中,凌國地處南邊,相較於寒冷的北邊國家,凌國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都是非常優渥的,凌國富裕,國富民強這是自然道理,大凌皇室一直都秉持著能讓老百姓吃飽穿暖的治國之策,因而很得百姓的擁戴。大凌在諸國中並不是最擅農耕的,不過好在地大物博,糧食倒也沒見過短缺,只在十多年...
農業 三農 小麥 地理 2017-05-03
'中秋月·品東坡 | 蘇東坡的月亮——東坡故里 詩話中秋'
"□ 文/王晉川一提到中秋,一提到月亮,我們總會想起蘇東坡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這首詞作于山東密州,詞前有小引:“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讀此詞,可從六個層面來理解:第一層:問月。“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第二層:憂月...
桃江:190名學子體驗“農耕”
本網訊 4月11日,桃江縣馬跡塘鎮鎮洞庭完小四年級26名學生,在該校校長羅雄、數學老師肖學軍的帶領下,來到學校“開心農場”,翻地栽種蔬菜,體驗“農耕”樂趣。學生們拿起農具,學習各種農活,儘管滿身汗水,沾滿泥汙,激情高漲,堅持到底,回到教室後時時回味。學習之餘來勞動,既是放鬆...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