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亭旅遊企業結對幫扶 貧困戶黃月珍家門口就業

三農 農業 水果 社會 南海網 2017-06-03

保亭鼓勵旅遊企業結對幫扶,貧困戶黃月珍在家門口就業——

“大姐發了家,我也要脫貧”

-海南日報記者 賈磊

是同村人,又是發小。眼看著好姐妹脫貧發了家,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三道鎮甘什村貧困戶黃月珍開始醒悟,開始追趕。

“新鮮的本地水果,歡迎大家品嚐。”清晨,33歲的黃月珍正在家門口的檳榔谷景區裡幫助店鋪老闆打理水果攤,迎接當天第一批遊客。雖然每個月僅有2300元的工資,但是對於她而言,這是她們家吃上“旅遊飯”的開始。

年紀輕輕為何摘不掉“窮帽子”?三道鎮幫扶幹部高照說,黃月珍的丈夫譚亞丙患有肝病等慢性病,無法正常參加生產勞作,家裡的重擔全部壓在黃月珍身上。

“原來家裡靠著種橡膠過日子,但是這幾年市場行情不好,兩個孩子都在上學,丈夫的病花去了家裡所有的積蓄,生活一度陷入困難。”黃月珍說。真正讓她鼓起生活信心的是村裡的大姐黃小梅。多年前,黃小梅與黃月珍家裡情況相似,而如今,黃小梅家裡已經買了小轎車,生活有滋有味。

黃小梅是如何擺脫困境的?原來,她早早就放下鋤頭,在家門口檳榔谷景區裡賣水果。幾年光景,她不僅脫了貧,還當上了惠農街店鋪的小老闆。

“我在景區已經幹了快6年,當初出讓土地給景區,沒想到除了土地租金,還可以在景區裡免費有自己的攤位,既解決家裡果園的銷路問題,也能走出田間當老闆。”黃小梅告訴記者,自己的境況變好了,但看到好姐妹黃月珍家境越來越清苦,心裡十分不忍,所以就建議她來景區試試運氣。

黃月珍經過了解得知,從2013年6月開始,檳榔谷景區開辦了一條“惠農街”,把在景區裡擺攤的村民組成“正規軍”,打出民族特色。“我去找了幫扶幹部,他說現在惠農街裡面117個攤位都已經有主了。在幫扶幹部跟景區領導協調下,讓我進去給其他村民幹零活。”2016年7月,黃月珍來到該景區2號鋪面正式上崗。

在惠農街上,記者看到,沿街建築融入黎族元素,每個攤位上還有畫著黎族圖騰的展臺。每名攤主都身穿獨具特色的黎族服飾,所賣的商品以本地水果、黎族飾品等為主。

“這裡面的攤主都是甘什村的村民,我們把建好的惠農街免費租給他們,統一管理,只收取部分水電費。村民在賺錢的同時,也把最純正的黎族苗族文化展現給遊客。”景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是個良性循環的過程,村民鼓了腰包,景區吸引了更多遊客,少數民族文化也得到了更好的傳承和展示。

近年來,保亭因地因產製宜,藉助處於“大三亞”旅遊經濟圈的區位優勢,出臺旅遊企業參與結對幫扶等優惠政策,通過政府引導和企業帶動,讓脫貧攻堅搭上旅遊產業發展的快車。

檳榔谷、呀諾達、布隆賽等大型旅遊企業作為第一批結對幫扶企業,與三道鎮、新政鎮、響水鎮、南林鄉4個鄉鎮12個村民小組開展結對幫扶,通過幫助宣傳推介、客源組織、招商引資、送教上門、勞務用工、特色農產品供應等多種方式,幫助貧困人口脫貧。目前,呀諾達、檳榔谷等景區為周邊農民提供了3000多個就業崗位,人均年收入達3萬元以上。

去年以來,檳榔谷等景區惠農街就幫扶13位村民脫了貧。從中,黃月珍也看到了自家脫貧的希望。

經過近一年的辛勤努力,黃月珍拿著自己攢下的兩萬元,在政府的幫扶下蓋起了2層小樓。剛剛完工的新家裡,飽含著黃月珍太多的期望。“現在村裡有越來越多人來這裡賣水果,下一步我想在景區租一個店鋪,做自己的生意,給丈夫治好病,讓家裡的情況快點好起來。”黃月珍一邊打掃著新家的地板,一邊憧憬著未來。

(本報保城5月31日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