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檢驗檢疫局實施“三破一翻”助推外貿發展

三農 農產品 農業 大鯢 中國質量新聞網 2017-06-08

本報記者 林 俊

今年前4個月,湖南開放型經濟跑出了“速度與激情”:全省進出口總值603.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7.4%,增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今年以來,湖南檢驗檢疫局堅持“融入地方社會、服務地方經濟、促進地方發展”定位,實施“破億破萬破零翻番”(三破一翻)增量工程,推進“一地一策、一企一策、一品一策”,促開放發展的系列措施不斷落地、落實、落細。

領題:謀事捨我其誰

湖南省委、省政府確定了“開放崛起”戰略。如何助推開放崛起,湖南局局長楊傑提出,要把責任扛起來,積極迴應地方黨委政府和企業期盼,謀深、謀遠、謀新、謀實。

從年初開始,湖南局持續開展大調研,檢驗檢疫人進企業、下基地、訪部門,評估外貿形勢,收集地方、企業存在的困難和需求。

長沙提出建設“智能強市”以來,汽車、工程機械、生物科技等重點製造產業實施智能化升級所需進口設備、零部件激增,批次多、數量大、時間緊;

甲魚之鄉常德漢壽,擁有專業養殖面積2萬多畝,具備較好基礎和規格,迫切希望對接國際市場;

大鯢原產地張家界致力於將大鯢養殖產業打造成精準扶貧核心工程,但國內市場趨於飽和,港澳市場雖有訂單卻受制於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註冊,要求繁瑣、報批流程複雜,一直未能出口;

黑茶發源地益陽,由於傳統工藝與檢疫監管矛盾突出、HS編碼等問題困擾,曾經穿越絲綢之路遠銷亞非歐的黑茶,如今卻一直在低位徘徊……

湖南局從廣東、江西、河南等地取經,經過深入調研和系統梳理,決定實施“三破一翻”增量工程。破億,對進出口已有一定規模的企業,力爭實現破億美元。破萬,剛起步的,出口額爭取破萬、百萬或千萬。破零,沒有出口的,儘快實現出口。翻番,對於一批有優勢、有特色的外貿骨幹企業,爭取實現出口額翻番。

破題:幹事久久為功

儘管外貿“開門紅”,但實現全年進出口增長目標,壓力猶存。湖南局圍繞“三破一翻”增量工程實施“一地一策、一企一策、一品一策”,優選特色優勢產業,分層級分類別實施精準幫扶。

針對重大項目進口設備出臺“一攬子”計劃,明確各口岸分支機構操作流程,力爭口岸零等待;與沿海口岸檢驗檢疫部門對接,探索推進通關一體化。

祁東縣是“中國黃花菜之鄉”,黃花菜產量佔全國的70%。針對受質量問題困擾,出口一度中斷的狀況,湖南局聯合祁東縣政府推動黃花菜產業提質升級,今年一季度出口數量創歷史新高,農戶鮮菜售價翻番。

“要聚集問題,更要破解難題,突破瓶頸,有目標地縱深推進服務。”楊傑說。

湖南是農業大省,卻不是農產品出口強省。為此,湖南局打出一系列組合拳。4月25-29日,與省商務廳、農業委等部門赴港舉辦湖南優質農產品入港推介活動,支持湖南農產品(香港)展示展銷中心暨湖南大鋪子線上平臺啟動,為湖南農產品在港常年展示、推廣、交易提供便利。永州是湖南首個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市,湖南局專門為其出臺了擴大食品農產品出口10項支持措施。

煙花是湘贛兩省交界地區的傳統支柱產業,出口依靠海運,運輸成本較高。在“一帶一路”建設背景下,湖南局提出依託中歐班列運輸煙花出口思路,可縮短物流時間約30天。危險品跨境運輸,安全、倉儲、轉運過程都需完成大量技術評估和交流等工作。湖南局聯合地方政府、高校、運輸、企業等開展調研,最終確定先易後難、先低後高(風險等級)、先少後多、先優後良原則。5月24日,首批煙花輔助器材搭乘中歐班列出口白俄羅斯。

解題:成事只唯其實

“促發展的答卷是否合格,只能用事實說話。”楊傑說。

全面對接、融入“一帶一路”,是湖南實現開放崛起的必然選擇。湖南局積極推動湘企運用自貿協定政策降低成本。1-4月,湖南局對“一帶一路”沿線的國家地區簽發各類原產地證書12943份、金額7.33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53.66%和76.95%。

5月15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閉幕當天,中巴經濟走廊早期收穫示範性項目結出碩果——巴基斯坦拉合爾“橙線項目”首列地鐵列車在湖南株洲下線。湖南株洲檢驗檢疫局保證了進口部件及時投入製造。

在湖南局支持下,今年湖南軌道交通產業“走出去”步伐提速:4月,與馬來西亞交通部簽訂約13.2億元的動車組銷售合同;5月,自主研發生產的8英寸IGBT芯片中標印度100輛機車訂單,這是中國自主研發生產的IGBT產品首次批量出口。

前4個月,湖南果凍對美國出口、衡陽打火機、張家界“茅巖梅茶”、懷化茶葉、衡東進口牛角資質、湘蓮對日本出口實現零的突破。同時,湖南生態原產地保護示範區“破零”,城陵磯口岸進口凍肉同比翻番,竹木製品出口額破千萬,肉製品出口破億……

湖南局將圍繞“三破一翻”目標,不斷推出更管用、更有效、更解渴的措施,推進湖南開放崛起。 《中國國門時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