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來自項目徵遷部的感謝信

三農 湘江 社會 株洲新聞網 2017-06-07

“各位父老鄉親,感謝您敞開家門耐心傾聽政策宣講,感謝您端出一杯杯熱茶給工作組的同志,感謝您割捨下對祖輩世居家園的無限留念,感謝您為雷打石的未來騰出了更好的發展空間……”近日,天元區雷打石鎮神龍村村民陸續收到了用紅色信封裝著的感謝信,和印著“龍洲路,感謝有您”的擺件飾品,落款是“龍洲路項目徵遷指揮部、天元區雷打石鎮人民政府”。

徵遷如何“徵出”了一封感謝信?近日,記者來到雷打石鎮一探究竟。

信,因龍洲路(湘江七橋西端連接線)項目而寫。今年3月,淥口大橋竣工通車,龍洲路東連淥口大橋,西接S333公路,是天易科技城東西向主幹道。它的貫通,將進一步強化天元區與株洲縣的聯繫,打通連接京港澳高速的新通道。

據介紹,龍洲路項目在雷打石鎮境內全長2.7公里,徵地面積298.9畝。全線涉及三個行政村,19個村民小組,需徵拆房屋54個編號棟,涉及被遷人員164人,需安置自然戶86戶,全部在龍塘村紅線範圍內。

龍洲路項目徵遷指揮部設立8個房屋算賬組、1個土地工作組,不管是區派工作人員,還是鎮、村工作人員,都就地宿營,與群眾同吃同住。“只要你圍著群眾的利益辦事,公平公正,徵遷反倒成了一個解決民生、凝聚民心的過程。”雷打石鎮鎮長易作為表示,在做工作的過程中,大家的認識達成了一致——淥口大橋通車、路橋貫通,受益的還是百姓。

“從4月7日到15日,短短8天時間,19個村民小組提前簽訂土地徵收協議,完成土地徵收面積298.9畝,54棟房屋簽字,比原計劃超前很多。”易作為說,“安置點土地要等3年才能出來,村民如此支持,真心感激。”

於是就有了這一封封感謝信和擺飾。

(株洲日報記者 易蓉 通訊員 王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