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化經開區:助推項目建設,李公灣村安置地分配3天完成

三農 㵲陽河 農業 社會 懷化新聞網 2017-04-06

河西街道辦事處“馬上就辦、真抓實幹”

3天完成歷史遺留矛盾處理 助推懷化經開區項目建設

懷化新聞網訊(記者 楊戟 通訊員 李湘鋮 )3月31日,懷化經開區李公灣村安置地分配方案最終的確定讓該村九組村民潘三寶的心情格外高興。“只要政府解決了我們的安置問題,我絕對支持經開區的發展,我也不願意人家叫我徵拆‘釘子戶’。”潘三寶告訴記者。潘三寶今年50多歲了,是土生土長的李公灣人,全家6口人,近6畝地。由於對之前的安置分配方案不滿意,潘三寶對土地徵收牴觸情緒較大。通過河西街道辦事處帶領村組幹部的多次做工作,他最終認識到安置和徵收工作推進越快,小康生活就會來的越早,還是顧大局、識大體,對安置和徵收工作給予了積極的配合與支持。

“徵拆難!難徵拆!”徵收安置工作已被公認為當前“天下第一難事!”在懷化經開區,河西街道辦事處將協調服務經開區項目建設作為三大塊主要工作之一,領導親自掛帥,抽調精幹力量,帶領村組幹部發揚“白+黑”、“5+2”、“8+X”工作精神,深入村組和農戶,聽取民意,化解矛盾,處理問題,與群眾交心交友,維護群眾正當權益,努力推進徵收安置工作,把難事變成好事,引導村民以實際行動支持經開區的重點項目建設。

李公灣村位於美麗的舞水河畔,全村共10個組,600多戶,1900名村民。當地民風純樸,村民勤勞樸實,祖祖輩輩以種田為生。近年來,隨著經開區的迅猛發展,鐵路編組站、武陵山現代商貿物流城、義烏小商品城、傳化物流、懷芷快速幹道等眾多重點項目落戶懷化經開區,該村已成為經開區項目建設的主戰場。

一方面是各項目熱火朝天地推進;而另一方面,由於村民內部對李公灣村東、西兩塊安置地的內部分配意見分歧較大,10個村民小組有7個組都希望能臨近舞水河安置。而舞水河邊安置地選擇餘地有限,僅能安排3個村民小組。儘管安置地的“三通一平”建設已經啟動,但安置地卻遲遲分配不下去,嚴重製約了落戶該村重點項目的土地和房屋徵收工作進程。如果再不抓緊落實,會極大地影響到經開區項目建設的整體進度。

3月29日,為加快推進經開區徵收安置工作,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楊俊主持召開全區徵收安置工作調度會,並在會上要求河西街道辦事處牽頭,耐心做好群眾工作,在12天內完成李公灣安置地分配工作。河西街道辦事處負責人當場立下軍令狀,保證12天內完成工作任務。會後,辦事處秉承“馬上就辦、真抓實幹”的工作作風,立即全面開展對李公灣村村民安置地的分配工作。

河西街道辦事處主要負責人介紹,為完成經開區管委會領導下達的工作任務,辦事處精心部署,縝密安排,強調村組幹部要“講政治、講大局、敢擔當”,全面依靠村組幹部,夜以繼日主動上門做群眾工作。一是搞好宣傳引導,將安置地的區位、交通、產業優勢逐戶宣傳解釋到位,向村民描繪介紹鄰近村組徵收安置後安居樂業的美好願景,激發村民內心強烈的嚮往;二是打好情感牌,與村民通過各種方式真交朋友,交真朋友,促膝幫他們分析當前僵局持續下去的利與弊,充分贏得村民的信任和支持;三製造輿論氛圍,對個別持反對意見的村民形成強大的思想壓力,瓦解其心理堡壘。在河西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及李公灣村組幹部的共同努力下,僅用了3天時間,便順利地將村裡的兩塊安置地分配到了全村10個村民小組。

“村民對經開區安置地的劃定和當前安置工作的推進是滿意和支持的,只是在安置地內部分配上村民意見各不相同,這才拖了土地徵收的後腿。”村支書彭崗海告訴記者。為了說服全村村民,彭崗海先做通了他本人所在的第十村民小組群眾的工作,動員大家主動放棄本組利益,選擇了不靠河邊的安置地。他告訴大家,不要單純地考慮安置地位置,要更多去思考安置小區的規劃,去思考村民長遠的生計,去思考從農民向城市居民的轉變。其他村組群眾看到村支書所在的第十村民小組主動退出河邊安置地的競爭,也不再糾結安置地一定要靠河邊了,從而極大地促成了安置地分配工作圓滿解決,有力地推動了經開區在李公灣村境內土地和房屋徵收工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