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山東生產建設兵團一師團部駐地一一墾利縣黃河農場總場

三農 黃河 畜牧業 農業 經濟 中原蒙古 2018-12-08

山東生產建設兵團原一師師部駐墾利縣黃河農場總場。(現黃河口鎮東營市現代畜牧業示範區)

曾經的山東生產建設兵團一師團部駐地一一墾利縣黃河農場總場

墾利區

  • 山東省東營市市轄區,原名墾利縣,2016年8月改為現名。因境域曾被稱作墾區和利津窪而得名。位於黃河入海口,地處勝利油田腹地。區域位置為北緯37°24′-38°10′,東經118°15′-119°19'。區域呈西南、東北走向,南北縱距55.5千米,東西橫距96.2千米。總面積2331平方千米。
曾經的山東生產建設兵團一師團部駐地一一墾利縣黃河農場總場

  • 墾利域地,由西漢(公元前206-公元25年)以後黃河淤積退海而成。縣域西半部,元末明初已有居戶,大部分村落建於明、清兩代。縣域東半部,20世紀初始有人煙,大部分村落形成於20世紀30年代,有的村莊則在40年代解放後形成。
曾經的山東生產建設兵團一師團部駐地一一墾利縣黃河農場總場

  • 民國三十年(1941年)9月,墾區抗日民主政權建立,為建置之始。
  •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墾區正式稱墾利縣,因縣域曾被稱作墾區和利津窪而得此名。
  • 1983年,從惠民地區析出,劃為東營市所轄。
曾經的山東生產建設兵團一師團部駐地一一墾利縣黃河農場總場
  • 2016年8月2日,正式撤銷墾利縣,設立東營市墾利區,以原墾利縣的行政區域為東營市墾利區的行政區域。
  • 1986年1月-1987年7月,墾利縣轄1鎮,11個鄉和1處漁業管理站(鄉級),320個村民委員會,394個自然村。
  • 2001年2月9日,行政區劃有原來的4鎮、八鄉調整為5鎮、2鄉。原建林鄉與原新安鄉合併,設立黃河口鎮,政府駐原新安鄉政府。
曾經的山東生產建設兵團一師團部駐地一一墾利縣黃河農場總場

黃河口鎮

  • 處於經濟發達的山東半島和京津塘地區的中間地帶,是環渤海經濟區與沿黃經濟帶的結合部。東瀕渤海,通過東營港與遼東半島相通,是東北地區水路進入中原的最佳通道;距北京、天津400餘公里,距青島300餘公里,是聯繫京(北京)、津(天津)與膠東半島的樞紐。縣城距東營市東、西城各15公里,是東營三點組團式中心城市的北支點。中國國家“十五”計劃確定以東營為主體發展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把東營市確認為“國際綠色產業示範區”。
曾經的山東生產建設兵團一師團部駐地一一墾利縣黃河農場總場
  • 黃河口鎮位於東營市墾利區東北部,毗鄰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地處黃河入海口,距縣區40公里,市區35公里。全鎮轄63個行政村,常住人口24465人,版圖面積1447平方公里,是東營市版圖面積最大的鄉鎮。全鎮可耕地面積8.28萬畝,灘塗面積20.6萬畝,海岸線56公里。
曾經的山東生產建設兵團一師團部駐地一一墾利縣黃河農場總場

  • 土地遼闊,黃河每年攜沙造陸1000公頃,是中國唯一能生長土地的地方,也是中國沿海土地後備資源最多、農業開發潛力最大的地區。全縣擁有土地25萬公頃,其中耕地3.93萬公頃。擁有林地1.2萬公頃,牧地1.4萬公頃,荒草地2.1萬公頃,鹽鹼地3.5萬公頃。
曾經的山東生產建設兵團一師團部駐地一一墾利縣黃河農場總場
  • 1970年3月,黃河農場改編為山東生產建設兵團一師一團,團部駐黃河農場二分場。按軍隊編制,黃河農場總場改為團,黃河農場各分場改為營,各生產隊改為連,另組師部直屬營;組建制糖廠,直屬一團。劃出黃河農場第七分廠組建山東生產建設兵團一師二團。
  • 1971年,兵團一師師部由黃河農場總場遷駐新師部(墾利縣友林鄉),師直屬營移交一團,編為一團六營。
  • 1972年,一團團部由二分場遷駐原師部(黃河農場總場)。
曾經的山東生產建設兵團一師團部駐地一一墾利縣黃河農場總場

東營市現代畜牧業示範區此前名為黃河農場

  • 黃河農場是一九五六年建場的中型(一)農墾企業。
  • 位於東營市墾利縣境內,黃河入海口尾閭,東臨渤海,北靠黃河,中心地理座標東經118°53',北緯37°38',屬黃河沖積平原,市直企業。版圖面積12.5萬畝,其中耕地4.5萬畝,牧草地1.8萬畝,可墾荒地2.9萬畝,灘塗1.8萬畝,其它1.5萬畝,以中壤土為主,其次為沙壤,地勢西高東低,自然比降五千分之一,地勢平坦。
曾經的山東生產建設兵團一師團部駐地一一墾利縣黃河農場總場

  • 農業開發力度較大,農田內溝、渠、路、林配套,客水主要來自小島河和引黃五七渠,灌溉係數較高,排水系統自成體系,抵抗洪澇旱災害能力強。
曾經的山東生產建設兵團一師團部駐地一一墾利縣黃河農場總場
  • 下設一、二、三、四分場、科研站及農業開發區6個農業單位,畜牧業發達,二、三產業滿足後續供給。總人口3448人,在職職工總人數812人,二00六年GDP8641萬元,職工均收入16000元。人均收入6500元。屬溫帶大陸性半乾旱季風氣候,全年日照時數2720.7小時,無霜期203天,年平均降水578毫米,年平均風速3.85米/秒。
曾經的山東生產建設兵團一師團部駐地一一墾利縣黃河農場總場

  • 氣候宜人,溼熱同季,適合各種農作物的生長。棉花及糧食生產和加工成為這裡的主導產業,畜牧業生產及產品的加工潛力巨大。
  • 這裡交通發達,通訊便捷。特別是東營市旅遊南線公路橫穿黃河農場腹地,是到黃河入海口觀光旅遊的必經之路,黃河農場開始建設農業生態旅遊觀光園。
曾經的山東生產建設兵團一師團部駐地一一墾利縣黃河農場總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