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來了一位“關心你”書記——記港口區企沙鎮山新村第一書記官心怡

三農 畜牧業 農業 合作社 防城港市新聞網 2017-05-07

本報記者 黃 山

山新村是2016年港口區重點旅遊扶貧村,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34戶,貧困人口163人。為了推進整村脫貧,2016年,市裡給山新村安排了一位第一書記駐村幫扶。從駐村的第一天起,這位第一書記就時刻把群眾的冷暖放在心上,全力以赴開展扶貧工作,不到一年時間,34戶貧困戶達到脫貧標準。對於這位第一書記,村民們親切地稱她為“關心你”書記。她就是2017年廣西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港口區企沙鎮山新村第一書記官心怡。

心繫貧困群眾

山新村村民吳學偉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戶,一家四世同堂。由於各種原因,吳學偉和妻子沒有工作,整個大家庭沒有穩定收入來源。“家裡的中堅力量不出力,脫貧怎麼會有希望?”看著這年輕的小兩口,官心怡為他們想了一個脫貧辦法:就業。經過多方努力,官心怡在村附近幫吳學偉找了份工作,但被吳學偉推脫了。不久,官心怡第二次給吳學偉聯繫工作,可又被推脫了。面對這一情況,官心怡沒有放棄,及時找來吳學偉一家做思想工作,言明利弊。最終,吳學偉同意去參加剷車培訓,學一門技術。今年3月,官心怡又和幫扶幹部一起想辦法,推薦吳學偉到當地一家企業開剷車,有了較為穩定的收入來源。

在幫扶過程中,官心怡根據自治區脫貧認定標準,結合貧困戶的實際情況逐戶逐條對比,為他們制定脫貧計劃,並歸納為解決住房、實現就業和貧困學子就學等三大類。經過分類攻克,官心怡成功動員20戶住房不達標的農戶進行房屋改造,並安排了8人就業、動員3人蔘加技能培訓。在2016年秋季學期開學前籌到善款9.62萬元,27名學生受助,同時成功聯絡2位愛心人士,對本村3名特困生進行長期幫扶。

(下轉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

心繫村容村貌

山新村三面環海,地勢平緩,旅遊資源非常豐富,但整個村的村容村貌還有待提高。2016年,山新村被列為旅遊扶貧村時,官心怡敏感地意識到這是一箇舊貌換新顏的好機會,所以她馬上組織開會,徵求村幹部意見,進一步統一了思想和思路,並立即著手籌措資金,改善村的基礎設施條件。

對官心怡來說,修路資金可以通過申請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解決,難的是做通村民思想工作。山新村有兩個生產小組有矛盾,少部分村民不同意硬化,這讓修路的事一度擱淺。為此,官心怡組織村干連夜去到那兩個生產小組的村民家中開會動員。同時,對於一些思想比較頑固的村民,官心怡則採取多方動員的辦法,比如老爸不同意,通過兒子動員,有時生產隊長也上門說理。“我們一連去了很多個晚上,當時又下著雨,大家都很辛苦。”官心怡說。功夫不負有心人。最後,這兩個小組的村民不僅全部同意出讓土地修路,還籌資籌勞,硬化路很快修好了。

至2016年底,在官心怡的統籌安排、積極協調下,山新村共完成了道路硬化4.5公里,實現了全村95%以上的農戶家門口通水泥路,並做好了沿路風景樹種植、太陽能路燈安裝等相關工作。同時,村級大門、同心廣場、文化長廊、旅遊公共廁所等項目建設也已完成。整個村面貌煥然一新,旅遊鄉村的建設已初具規模。

心繫村產業發展

今年 5月1日,市民嚴先生自駕車到山新村採購五黑雞蛋,無奈雞蛋銷路太好,嚴先生只購得三十多隻。據統計,五一期間,山新村的養殖戶一共賣出了50件、近2000只五黑雞蛋,收入近4000元。

五黑雞蛋是官心怡引進並發展的產業。早在去年駐村之初,官心怡便致力於進一步拓寬山新村的扶貧產業項目。她帶領村民到處考察,結合當地實際,引進五黑蛋雞特色養殖,並積極向上爭取扶貧產業資金,統一採購五黑雞苗,免費發放給貧困戶養殖。在養殖的初期和中期,先後兩次聯繫愛心企業出資購買了兩批飼料免費發給貧困戶,併成立了養殖專業合作社。在銷路上,引進電商企業,不斷深化“公司+基地+農戶”發展模式。同時,籌措資金建立五黑雞養殖基地,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以點帶面,使五黑蛋雞特色養殖規模不斷壯大。

銷路是村民最擔心的問題。官心怡深諳這一點,因此以“山新綠殼海雞蛋”為亮點進行大力宣傳,為雞蛋的銷售打開市場。官心怡告訴記者:“現在我們主要是在微信上賣,一個星期賣六七十件,按一件36個雞蛋算,一個星期大概可以賣3000個雞蛋。訂單量比較穩定,都在本地賣完。”

村民張恆鋮原為貧困戶,此前因養蝦失敗致貧。在引進五黑雞之初,他放開手腳,一共養了500只五黑蛋雞。去年11月收穫第一批雞蛋後,他的生活開始轉變,每個月收入都不錯。張恆鋮開心地說:“自從來了官書記,我們的雞蛋都是供不應求。”如今,有了一點資本後,張恆鋮還發展起其他副業——在自家菜地種了4畝蔬菜,用五黑雞的雞糞做肥料,既生態又環保。同時,他還學習新技術,再戰“蝦場”,增加收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