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解讀 閃耀亮點展示五年輝煌

三農 農村 節能減排 農業 商丘網 2017-06-12

“市四屆人大一次會議以來,面對複雜多變的經濟形勢和繁重的發展任務,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全市上下牢固樹立和落實新發展理念,堅持“持續求進、好中求快”的工作總基調,著力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擴開放、控風險、惠民生,經濟社會保持了又好又快發展的良好態勢,圓滿完成了市四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

6月10日上午,商丘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隆重舉行。商丘市人民政府市長張建慧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回顧過去五年工作時,張建慧用這段激昂文字做了開場白。

過去五年咱商丘的發展有多好?來看看《政府工作報告》中列出的我市五年成績,晒出的商丘人民幸福指數。

綜合實力不斷增強

2016年,全市生產總值達到1974億元,增速躍居全省第3位,年均增長9.6%。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7億元,總量較2011年翻了一番;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75億元,增速居全省第3位。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19億元,較2011年翻了一番,增速躍居全省第1位。

固定資產投資1991億元,較2011年翻了一番。

節能減排完成省定目標任務。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分別增長9.8%和11%,高於經濟增長速度。

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19.6:41.2:39.2,一產佔比首次降到20%以下,三產提高11個百分點。

2016年全市18項主要經濟指標,有16項增速居全省前5位,實現了“十三五”良好開局。

現代產業體系不斷完善

五年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03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520億元,年均增長13.3%。

產業集聚區建成區面積較2011年增加35.4平方公里,入駐各類企業2487家。

紡織服裝製鞋、食品、裝備製造3個千億級產業集群,主營業務收入分別達到900億元、821億元和813億元。

初步建成了中國製冷產業基地、製鞋產業基地、超硬材料基地等9個百億級特色產業集群。

4個產業集聚區晉升二星級,5個晉升一星級;1個服務業“兩區”晉升三星級,5個晉升一星級。在全省產業集聚區觀摩中,我市連續7年獲得小組第一名。

五年累計建成高標準糧田411.3萬畝,糧食產量常年穩定在120億斤以上,連續三年榮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單位”。

農業機械化水平較2011年提高10個百分點。

發展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9200多家,新培育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5家、省級農業產業化集群12個。

五年累計完成服務業增加值2894億元,年均增長10.8%。新入駐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595家,傳化物流等一批物流項目開工建設,快遞業務量年均增長92.6%,各類市場銷售總額突破700億元,建成電子商務產業園7個。

阿里巴巴·商丘產業帶入駐企業1300餘家,累計交易額20億元。成功引進32家金融機構,科迪乳業在主板上市,5家企業在“新三板”掛牌。

東南城牆、陳家大院、工業遺產園等項目修復完成,芒碭山旅遊區成功創建5A級景區、睢縣北湖創建4A級景區,新增國家級水利風景區6處,民權縣榮獲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

城鄉面貌不斷改觀

五年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473億元,年均增長19.2%。

鄭徐高鐵建成通車,商合杭高鐵開工建設;商周高速二期、鄭民、商登高速建成通車,連霍高速商丘段改擴建工程加速推進,國道310和105完成改造,五年新增高速公路134公里,新建、改擴建國省道401公里、農村公路3948公里,高等級公路網密度位居全省第一。

新建供水管網90多公里,累計鋪設供熱管網230多公里,實際供熱面積達390萬平方米,2×35萬千瓦熱電聯產項目進展順利。

中心城區新建汙水處理廠3座,汙水處理能力達到33萬噸。

新建各類輸變電站109座,架設供電線路671.5公里。建成西氣東輸豫東支線,累計鋪設天然氣管道1000多公里。

建成首個雲計算大數據中心和全國百萬級“全光網城市”,被評為2016年度“寬帶中國”示範城市。

全市城鎮化率達到40%,五年提高8.5個百分點。

中心城區功能不斷完善,五年完成基礎設施投資349億元,新建、改造道路200餘條,打通斷頭路32條。

疏浚內河河道150多公里,實現了河道全部貫通,黑臭水體得到初步治理。

完成了兩個火車站廣場升級改造,日月湖景區、漢樑文化公園一期、華夏遊樂園等大型公園建成開放,五年新增城市綠地547萬平方米。

新建公廁220座、垃圾中轉站47座、環衛工人服務站19座;購置各類環衛設備1200多臺,主次幹道機械化清掃率達到100%。

新增公交線路58條,投放新能源公交車1000輛、公共自行車3000輛。

2016年爭取國家棚改計劃11.9萬套,佔全省任務的28%,到位國家財政補助資金9.6億元。

勇奪全國雙擁模範城七連冠,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順利通過省級衛生城複核,成功創建省級文明城;永城、睢縣、夏邑成功創建國家園林城。

中心城區常住人口超過125萬人,永城達到55萬人,夏邑、虞城超過30萬人;建制鎮發展到84個,15個鎮躋身全國重點鎮,6個鎮被列為省級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

598個村達到省定改善人居環境示範村標準。

發展活力不斷釋放

取消、下放行政審批事項180項,市級保留100項,是全省保留行政審批項目最少的省轄市之一。

全市市場主體發展到28.5萬戶,居全省第4位。

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五年融資326.8億元,資金保障能力不斷增強。

完成876萬畝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全面放開城鎮落戶限制,五年轉移農村人口80.8萬人。

創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3家、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4家、國家級檢測中心3家、“院士工作站”2個;發展高新技術企業54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5家;省級高新區達到4家,居全省第1位。

成功舉辦3屆國際華商節,累計利用省外資金2441億元,落地3億元以上項目185個、總投資1635億元。

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五年投入各類民生資金1397.6億元,佔財政支出比重達到79.6%。

累計投入扶貧資金51.5億元,603個村實施整村推進,67.8萬人實現脫貧。

取締小散亂汙企業1082家,清理磚瓦窯廠198家,關停“黑加油站點”898座,完成5300家餐飲企業油煙淨化裝置改造。通過實施9項精準治理措施,三項指標在全省位次不斷前移,“商丘藍”刷爆“朋友圈”,我市大氣汙染防治工作得到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

連續四年五次提高城鄉低保救助標準,累計發放低保資金31.2億元;完成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並軌,醫療保險基本實現全覆蓋;累計新增城鎮就業40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5萬多人。

建成保障性住房7.1萬套、354萬平方米;發放住房公積金貸款44.7億元,購房補貼3億元。

新建改擴建中小學2071所、幼兒園904所,商丘幼師、商丘工學院新校區等建成投入使用,商丘醫專、一高、一中、實驗幼兒園新校區等一批學校開工建設。

新建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童病房樓、市中醫院綜合病房樓、虞城縣人民醫院、睢縣中醫院等醫療衛生項目1294個,市第一人民醫院成功創建三級甲等醫院。

全市建成156個鄉鎮綜合文化站、3899個農家書屋,放映農村公益電影25萬餘場。

精神文明建設不斷加強

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3858件。

持續擦亮“商丘好人”品牌,新湧現“冰凌哥”“光膀哥”等一批正能量“網紅”,22人榮登中國好人榜,7家單位被評為全國文明單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