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11》銷量最差盜版不背鍋,只怪暗恥玩種草割草玩得賊溜

曾經有一個很好笑的對話,《三國志12》說,不管你們怎麼看我,我都是光榮的光榮;《三國志11》不服說,你才特麼是光榮的暗恥好麼,我好評度最高,我才是光榮的光榮;《三國志13》猥瑣一笑,說老兄你嘚瑟啥,你的銷量全系最差,差點讓我大光榮揭不開鍋。你看你13弟,銷量剛,口碑好,我三13才是光榮一哥。

《三國志11》銷量最差盜版不背鍋,只怪暗恥玩種草割草玩得賊溜

熟知光榮株式會社企業發展史的玩家都清楚,這家公司憑藉歷史題材的戰爭策略遊戲的連續成功,在全球遊戲產業上佔據了自己的一席寶地。《三國志6》之前,我們中國大陸的電玩設備真實電腦都還未普及,三6是《三國志》作品進入中國大陸的敲門磚,這款作品成功打開了中國遊戲的大門。

《三國志11》銷量最差盜版不背鍋,只怪暗恥玩種草割草玩得賊溜

但此時,中國大陸仍然不是光榮株式會社發售《三國志》系列的核心區域。大陸周邊的華語區才是他們的核心目標。直到三9在大陸因為爆紅,才引起了光榮的高度重視。所以就有了在大家心目中不好不壞的《三國志10》在大陸大面積試水,這部作品被認為是光榮對大陸玩家的一個試探性作品,並沒有多少革命性的玩法出現。但銷量不錯,刷新了記錄。

《三國志11》銷量最差盜版不背鍋,只怪暗恥玩種草割草玩得賊溜

玩家層面的討論,往往是遊戲是否好玩,口碑是否優秀的討論。但如果開發團隊也只看口碑而不看銷量,那恐怕光榮早就真正光榮犧牲了,墳頭草幾米了吧。《三國志10》在大陸取得銷量的巨大成功,讓光榮決定好好耕耘一下大陸市場。用一部作品打一波口碑,然後快速推出下一部進行收割。種一波草,然後開著收割機掃一遍。這一招光榮玩得賊溜。

《三國志11》銷量最差盜版不背鍋,只怪暗恥玩種草割草玩得賊溜

無視銷量強行說11最經典12最垃圾,一個差點毀了三國志系列的作品和一個拯救了三國志系列的作品,造成這種局面一定不是偶然的。有人會說銷量會受到盜版的影響,但是很顯然311開始天朝玩家已經開始有一定的版權意識了,2006年發售的三國志11和2012年發售的三國志12,在版權控制上並沒有本質的差別。拿盜版來給銷量洗白是站不住腳的。

《三國志11》銷量最差盜版不背鍋,只怪暗恥玩種草割草玩得賊溜

《三國志12》銷量打爆絕對不是莫名其妙沒有緣由的。《三國志11》積累的口碑效應是三12取得成功的基礎。此外還有網戰版,這款單機那網頁遊戲般的完成度的確有點搞笑,可是不妨礙它戰鬥系統的出色,不然網戰也不會火起來,所以再怎麼黑,12的銷量比11高那麼多是有理由的。

《三國志11》銷量最差盜版不背鍋,只怪暗恥玩種草割草玩得賊溜

因為戰鬥模式上的巨大差別,也有玩家認為《三國志11》和《三國志12》除了同歸三國志系列之外並沒有其它更深的關聯,也不具備可比性。三12是即時策略遊戲,三11是戰棋類遊戲,倆就不是一個遊戲類型。《三國志12》遭遇的口碑滑鐵盧,是因為《三國志11》在戰棋類玩家那裡太深得人心,然後《三國志12》用全新的即時策略戰鬥去收割這波戰棋玩家,不噴死你噴死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