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狂人日記》狂人形象來源自儒家?我們談談“狂人”的發展史'

"

說起“狂”,必定一個人,說“狂”,必定論其人格,否則便毫無含義。據《論語·微子第十八》記載:“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闢之,不得與之言”,這是孔子和“狂人”之間的交流,深思之下,二人皆為思想家,然而,“狂”,卻成了交流之壁壘,我們唾棄“楚狂人”,怪他遺世獨立,而推舉孔聖人,緣於其心懷天下。然而,轉念一想,其獨立之人格,又何嘗不使人欣羨?筆者以為,一群“狂人”,大概是罵人的話,指責一群人毫無深思熟慮。“狂”可以和“犬”配詞語,“狂犬”二字,卻毫無可談之處。說“狂”,便是說的是中國古代文人人格獨立之覺醒過程,是“人”本位思想的革命史。

追本溯源,先說“狂”之字解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這樣子寫道:

“狾犬也。從犬㞷聲。忹,古文從心。巨王切”。(狂)狾犬也。二篆為轉注。叚借之為人病之偁。從犬。聲。巨王切。十部。(忹)古文從心。按此字當從古文作。小篆變為從犬。非也。

狾、㞷二字,現在多不見,讀音為zhi和huang,分別為四聲和二聲,一個大意就為“狂”,一箇舊注從《廣韻》巨王切,音狂,非 。翻譯下來,大致意思是,形容狂犬。又古時候從“心”的偏旁,可以寫作“忹”。後面的註釋,極為具有參考價值,首先是反犬旁,“叚借之為人病之偁”,意思是說,原本形容瘋狗,可以用在人的身上,形容人的不健康狀態,也就是瘋子。第二豎心旁的,意思說,小篆以前,也是可以形容人的心。綜合一下,筆者得出結論:狂,是形容瘋狗的詞,可以比喻人病了的狀態,多是和心有關,所呈現出的行為舉止

簡而言之,“狂”,從出現開始,便是個貶義詞。那麼,狂,為什麼從修飾狗,轉變成修飾一種特定的人格?

"

說起“狂”,必定一個人,說“狂”,必定論其人格,否則便毫無含義。據《論語·微子第十八》記載:“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闢之,不得與之言”,這是孔子和“狂人”之間的交流,深思之下,二人皆為思想家,然而,“狂”,卻成了交流之壁壘,我們唾棄“楚狂人”,怪他遺世獨立,而推舉孔聖人,緣於其心懷天下。然而,轉念一想,其獨立之人格,又何嘗不使人欣羨?筆者以為,一群“狂人”,大概是罵人的話,指責一群人毫無深思熟慮。“狂”可以和“犬”配詞語,“狂犬”二字,卻毫無可談之處。說“狂”,便是說的是中國古代文人人格獨立之覺醒過程,是“人”本位思想的革命史。

追本溯源,先說“狂”之字解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這樣子寫道:

“狾犬也。從犬㞷聲。忹,古文從心。巨王切”。(狂)狾犬也。二篆為轉注。叚借之為人病之偁。從犬。聲。巨王切。十部。(忹)古文從心。按此字當從古文作。小篆變為從犬。非也。

狾、㞷二字,現在多不見,讀音為zhi和huang,分別為四聲和二聲,一個大意就為“狂”,一箇舊注從《廣韻》巨王切,音狂,非 。翻譯下來,大致意思是,形容狂犬。又古時候從“心”的偏旁,可以寫作“忹”。後面的註釋,極為具有參考價值,首先是反犬旁,“叚借之為人病之偁”,意思是說,原本形容瘋狗,可以用在人的身上,形容人的不健康狀態,也就是瘋子。第二豎心旁的,意思說,小篆以前,也是可以形容人的心。綜合一下,筆者得出結論:狂,是形容瘋狗的詞,可以比喻人病了的狀態,多是和心有關,所呈現出的行為舉止

簡而言之,“狂”,從出現開始,便是個貶義詞。那麼,狂,為什麼從修飾狗,轉變成修飾一種特定的人格?

魯迅《狂人日記》狂人形象來源自儒家?我們談談“狂人”的發展史

《說文解字》汲古閣版

一、從“狂”形容人之根源說起:儒家

中國傳統文人之中,“狂”的基因密碼來自儒家,或者說,從儒家這裡,“狂”被賦予為一種品質的象徵詞,而非單單的性格,並且開始具有人格審美的褒義。據《論語·子路》記載:“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講得是儒家中庸之道,但是側重無法完成中庸的角度,從交友方面,所為“君子周而不比”,君子修養和周圍人之間有著密切聯繫,如若找不到一樣的,狂和狷,是不二之選。這裡的“狂”,特指那些進取的人,雖然不符合儒家中庸之道,也就是“和”,“狂”做不到“和”,和諧眾人,和諧社會,和諧一件事,一位進取難免衝撞,與世格格不入,但是符合了儒家入世精神,也是一種獨立的個性

《中國文學史新注》裡提出我國早期人的思維特點——重群體而抑個體。這是由於當時惡劣的自然環境所決定的,服從群體,生,叛離群體,為自然所滅。故我國神話系統皆為災難,大禹治水、女媧補天、共工觸不周山……故我國神話無英雄,女媧、大禹等等都是無私之人。這種現象直到五四之後,個性才得以真正意義上解放

儒家,可以說是群體制度最好的維護者,數千年來,凡是穩固專制制度,非儒家莫屬。但是,這正是因為儒家《論語》裡有關孔子的“狂”的解讀,所以正統思想下,導致“狂”從孤僻、消極避世的“楚狂人”,轉變為個性突出,有違背儒家中庸之“狂”,但是是積極的。從此,“狂”,一種個性,在儒家的保護下,正大光明的“活著”,走過唐宋,來到元明,一直到《狂人日記》

在儒家思想,我們見過許多狂人,阮籍、李白、柳永、唐寅……他們都與一個共同的特點:雖然“狂”到沒朋友、沒前途,但是對於個人價值的追求,依然存在,而不如是老莊思想,願意活成拖著尾巴死在泥土裡的烏龜。

"

說起“狂”,必定一個人,說“狂”,必定論其人格,否則便毫無含義。據《論語·微子第十八》記載:“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闢之,不得與之言”,這是孔子和“狂人”之間的交流,深思之下,二人皆為思想家,然而,“狂”,卻成了交流之壁壘,我們唾棄“楚狂人”,怪他遺世獨立,而推舉孔聖人,緣於其心懷天下。然而,轉念一想,其獨立之人格,又何嘗不使人欣羨?筆者以為,一群“狂人”,大概是罵人的話,指責一群人毫無深思熟慮。“狂”可以和“犬”配詞語,“狂犬”二字,卻毫無可談之處。說“狂”,便是說的是中國古代文人人格獨立之覺醒過程,是“人”本位思想的革命史。

追本溯源,先說“狂”之字解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這樣子寫道:

“狾犬也。從犬㞷聲。忹,古文從心。巨王切”。(狂)狾犬也。二篆為轉注。叚借之為人病之偁。從犬。聲。巨王切。十部。(忹)古文從心。按此字當從古文作。小篆變為從犬。非也。

狾、㞷二字,現在多不見,讀音為zhi和huang,分別為四聲和二聲,一個大意就為“狂”,一箇舊注從《廣韻》巨王切,音狂,非 。翻譯下來,大致意思是,形容狂犬。又古時候從“心”的偏旁,可以寫作“忹”。後面的註釋,極為具有參考價值,首先是反犬旁,“叚借之為人病之偁”,意思是說,原本形容瘋狗,可以用在人的身上,形容人的不健康狀態,也就是瘋子。第二豎心旁的,意思說,小篆以前,也是可以形容人的心。綜合一下,筆者得出結論:狂,是形容瘋狗的詞,可以比喻人病了的狀態,多是和心有關,所呈現出的行為舉止

簡而言之,“狂”,從出現開始,便是個貶義詞。那麼,狂,為什麼從修飾狗,轉變成修飾一種特定的人格?

魯迅《狂人日記》狂人形象來源自儒家?我們談談“狂人”的發展史

《說文解字》汲古閣版

一、從“狂”形容人之根源說起:儒家

中國傳統文人之中,“狂”的基因密碼來自儒家,或者說,從儒家這裡,“狂”被賦予為一種品質的象徵詞,而非單單的性格,並且開始具有人格審美的褒義。據《論語·子路》記載:“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講得是儒家中庸之道,但是側重無法完成中庸的角度,從交友方面,所為“君子周而不比”,君子修養和周圍人之間有著密切聯繫,如若找不到一樣的,狂和狷,是不二之選。這裡的“狂”,特指那些進取的人,雖然不符合儒家中庸之道,也就是“和”,“狂”做不到“和”,和諧眾人,和諧社會,和諧一件事,一位進取難免衝撞,與世格格不入,但是符合了儒家入世精神,也是一種獨立的個性

《中國文學史新注》裡提出我國早期人的思維特點——重群體而抑個體。這是由於當時惡劣的自然環境所決定的,服從群體,生,叛離群體,為自然所滅。故我國神話系統皆為災難,大禹治水、女媧補天、共工觸不周山……故我國神話無英雄,女媧、大禹等等都是無私之人。這種現象直到五四之後,個性才得以真正意義上解放

儒家,可以說是群體制度最好的維護者,數千年來,凡是穩固專制制度,非儒家莫屬。但是,這正是因為儒家《論語》裡有關孔子的“狂”的解讀,所以正統思想下,導致“狂”從孤僻、消極避世的“楚狂人”,轉變為個性突出,有違背儒家中庸之“狂”,但是是積極的。從此,“狂”,一種個性,在儒家的保護下,正大光明的“活著”,走過唐宋,來到元明,一直到《狂人日記》

在儒家思想,我們見過許多狂人,阮籍、李白、柳永、唐寅……他們都與一個共同的特點:雖然“狂”到沒朋友、沒前途,但是對於個人價值的追求,依然存在,而不如是老莊思想,願意活成拖著尾巴死在泥土裡的烏龜。

魯迅《狂人日記》狂人形象來源自儒家?我們談談“狂人”的發展史

上海文廟

二、由“儒”入“玄”:“狂”人格的審美化

魏晉是一個拼顏值的時代。

魏晉也是一個儒家思想禁錮破裂的時代。文學,也是人學,走入了自覺時期——對於美的追求

我國著名的志人小說《世說新語》就是一部當時名士之風的記錄本,不僅用於記載當時名士風流,也為掙相模仿之人提供行為指南。《晉書·嵇康傳》有這樣子一段描寫:“康早孤,有奇才,遠邁不群。身長七尺八寸,……人以為龍章鳳姿,天質自然。”可見,魏晉評定的標準:才和貌並存,方為名士,記載入史冊。可以說是追求一種完美人生,是當時風氣使然。

那麼,“醜”的人怎麼辦呢?如《世說新語·容止》記載:“劉伶身長六尺,貌甚醜悴”,然而人家是竹林七賢,以個性聞名與當時,不入流俗。

我們先談談玄學興起。正始時期,統治者以名教(可理解為當時儒家)迫害人,故當時已竹林七賢為代表的正義人士,轉而走向玄學。玄學是老莊之學,社會的動亂,儒家已經不能保持統治地位,人們迫切尋找一種精神自由的是世界,來擺脫這個身體不自由的世代。這當然是和黑暗社會相矛盾的,是不符合主流的,於是——“狂”人,出現了。

然而此時的“狂”,不在如同之前,但是一種“個性”,而是一種藝術化的人生行為,一種追求。《滕王閣序》有一句話是引用阮籍的典故的——“誰悲失路之人”。阮籍駕車任意而走,一直到前途面壁,終於痛哭,人生之路,亦然如此,不見前路。可見,阮籍以坐車必然無路的行為,來安慰自己的人生悲劇。這種行為是藝術,是不為人所理解,與是格格不入,真“狂人”也。殊不知,阮籍一低頭,便是功名而來。時阮籍有《酒狂》一古琴曲,為顛倒“中正平和”之音,亦然作佯狂,強顏笑對濁世。為一時風流,後人稱為“魏晉風流”,其中少許人,便是是“狂”的藝術化人生。

"

說起“狂”,必定一個人,說“狂”,必定論其人格,否則便毫無含義。據《論語·微子第十八》記載:“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闢之,不得與之言”,這是孔子和“狂人”之間的交流,深思之下,二人皆為思想家,然而,“狂”,卻成了交流之壁壘,我們唾棄“楚狂人”,怪他遺世獨立,而推舉孔聖人,緣於其心懷天下。然而,轉念一想,其獨立之人格,又何嘗不使人欣羨?筆者以為,一群“狂人”,大概是罵人的話,指責一群人毫無深思熟慮。“狂”可以和“犬”配詞語,“狂犬”二字,卻毫無可談之處。說“狂”,便是說的是中國古代文人人格獨立之覺醒過程,是“人”本位思想的革命史。

追本溯源,先說“狂”之字解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這樣子寫道:

“狾犬也。從犬㞷聲。忹,古文從心。巨王切”。(狂)狾犬也。二篆為轉注。叚借之為人病之偁。從犬。聲。巨王切。十部。(忹)古文從心。按此字當從古文作。小篆變為從犬。非也。

狾、㞷二字,現在多不見,讀音為zhi和huang,分別為四聲和二聲,一個大意就為“狂”,一箇舊注從《廣韻》巨王切,音狂,非 。翻譯下來,大致意思是,形容狂犬。又古時候從“心”的偏旁,可以寫作“忹”。後面的註釋,極為具有參考價值,首先是反犬旁,“叚借之為人病之偁”,意思是說,原本形容瘋狗,可以用在人的身上,形容人的不健康狀態,也就是瘋子。第二豎心旁的,意思說,小篆以前,也是可以形容人的心。綜合一下,筆者得出結論:狂,是形容瘋狗的詞,可以比喻人病了的狀態,多是和心有關,所呈現出的行為舉止

簡而言之,“狂”,從出現開始,便是個貶義詞。那麼,狂,為什麼從修飾狗,轉變成修飾一種特定的人格?

魯迅《狂人日記》狂人形象來源自儒家?我們談談“狂人”的發展史

《說文解字》汲古閣版

一、從“狂”形容人之根源說起:儒家

中國傳統文人之中,“狂”的基因密碼來自儒家,或者說,從儒家這裡,“狂”被賦予為一種品質的象徵詞,而非單單的性格,並且開始具有人格審美的褒義。據《論語·子路》記載:“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講得是儒家中庸之道,但是側重無法完成中庸的角度,從交友方面,所為“君子周而不比”,君子修養和周圍人之間有著密切聯繫,如若找不到一樣的,狂和狷,是不二之選。這裡的“狂”,特指那些進取的人,雖然不符合儒家中庸之道,也就是“和”,“狂”做不到“和”,和諧眾人,和諧社會,和諧一件事,一位進取難免衝撞,與世格格不入,但是符合了儒家入世精神,也是一種獨立的個性

《中國文學史新注》裡提出我國早期人的思維特點——重群體而抑個體。這是由於當時惡劣的自然環境所決定的,服從群體,生,叛離群體,為自然所滅。故我國神話系統皆為災難,大禹治水、女媧補天、共工觸不周山……故我國神話無英雄,女媧、大禹等等都是無私之人。這種現象直到五四之後,個性才得以真正意義上解放

儒家,可以說是群體制度最好的維護者,數千年來,凡是穩固專制制度,非儒家莫屬。但是,這正是因為儒家《論語》裡有關孔子的“狂”的解讀,所以正統思想下,導致“狂”從孤僻、消極避世的“楚狂人”,轉變為個性突出,有違背儒家中庸之“狂”,但是是積極的。從此,“狂”,一種個性,在儒家的保護下,正大光明的“活著”,走過唐宋,來到元明,一直到《狂人日記》

在儒家思想,我們見過許多狂人,阮籍、李白、柳永、唐寅……他們都與一個共同的特點:雖然“狂”到沒朋友、沒前途,但是對於個人價值的追求,依然存在,而不如是老莊思想,願意活成拖著尾巴死在泥土裡的烏龜。

魯迅《狂人日記》狂人形象來源自儒家?我們談談“狂人”的發展史

上海文廟

二、由“儒”入“玄”:“狂”人格的審美化

魏晉是一個拼顏值的時代。

魏晉也是一個儒家思想禁錮破裂的時代。文學,也是人學,走入了自覺時期——對於美的追求

我國著名的志人小說《世說新語》就是一部當時名士之風的記錄本,不僅用於記載當時名士風流,也為掙相模仿之人提供行為指南。《晉書·嵇康傳》有這樣子一段描寫:“康早孤,有奇才,遠邁不群。身長七尺八寸,……人以為龍章鳳姿,天質自然。”可見,魏晉評定的標準:才和貌並存,方為名士,記載入史冊。可以說是追求一種完美人生,是當時風氣使然。

那麼,“醜”的人怎麼辦呢?如《世說新語·容止》記載:“劉伶身長六尺,貌甚醜悴”,然而人家是竹林七賢,以個性聞名與當時,不入流俗。

我們先談談玄學興起。正始時期,統治者以名教(可理解為當時儒家)迫害人,故當時已竹林七賢為代表的正義人士,轉而走向玄學。玄學是老莊之學,社會的動亂,儒家已經不能保持統治地位,人們迫切尋找一種精神自由的是世界,來擺脫這個身體不自由的世代。這當然是和黑暗社會相矛盾的,是不符合主流的,於是——“狂”人,出現了。

然而此時的“狂”,不在如同之前,但是一種“個性”,而是一種藝術化的人生行為,一種追求。《滕王閣序》有一句話是引用阮籍的典故的——“誰悲失路之人”。阮籍駕車任意而走,一直到前途面壁,終於痛哭,人生之路,亦然如此,不見前路。可見,阮籍以坐車必然無路的行為,來安慰自己的人生悲劇。這種行為是藝術,是不為人所理解,與是格格不入,真“狂人”也。殊不知,阮籍一低頭,便是功名而來。時阮籍有《酒狂》一古琴曲,為顛倒“中正平和”之音,亦然作佯狂,強顏笑對濁世。為一時風流,後人稱為“魏晉風流”,其中少許人,便是是“狂”的藝術化人生。

魯迅《狂人日記》狂人形象來源自儒家?我們談談“狂人”的發展史

畫:《酒狂》

三、唐宋之際:“狂”之多元化審美

從唐朝開始,我國思想文化不斷髮展,同一時期不同人物,不同時期不同人物,這些都為“狂”的人格文化發展,提供了足夠的內容。而在這個時期,“狂”者,雖然也成為了一種被刻意藝術的化的人生追求,但是表現的目的、方式是不盡相同的,尤其突出的是,“狂”似乎和人生價值、身外功名結合在一起,是隨著魏晉之後,又一次迴歸到儒家的“軌道”之上

1、李白——“酒狂”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將進酒》可以說是李白“狂士”形象的代表了,為何——“酒”。李白自有“斗酒詩百篇”之自譽,當然是誇張,百篇之詩,可是他李白一會兒就,李白所說,是他之才氣,“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此是“狂”之其一。

“酒”,在李白詩歌中,代表了一種生命力的象徵,“金樽清酒鬥十千”,一種揮霍生命反而覺得生命可貴的享樂主義,“酒”抒發了李白自己對於生命的認識,換句話說,以某種事物為寄託,從而抒發個人認為是對的之生命價值觀,是筆者以為的“酒狂”姿態,而唯有“酒”最為恣意。此為其二。

然而,這種狂的內核是人生的一種愁緒。《將進酒》言“五花馬,千金裘,呼爾將出換美酒。於而同銷萬古愁。”愁,從何來?李白的享樂,是苦澀的,才氣和對於生命的意識,構成了他對於現狀的痛苦,借就抒發,也就住酒醉掩蓋。

所以,“酒狂”是才華、生命意識和悲愁綜合的一種狀態。

"

說起“狂”,必定一個人,說“狂”,必定論其人格,否則便毫無含義。據《論語·微子第十八》記載:“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闢之,不得與之言”,這是孔子和“狂人”之間的交流,深思之下,二人皆為思想家,然而,“狂”,卻成了交流之壁壘,我們唾棄“楚狂人”,怪他遺世獨立,而推舉孔聖人,緣於其心懷天下。然而,轉念一想,其獨立之人格,又何嘗不使人欣羨?筆者以為,一群“狂人”,大概是罵人的話,指責一群人毫無深思熟慮。“狂”可以和“犬”配詞語,“狂犬”二字,卻毫無可談之處。說“狂”,便是說的是中國古代文人人格獨立之覺醒過程,是“人”本位思想的革命史。

追本溯源,先說“狂”之字解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這樣子寫道:

“狾犬也。從犬㞷聲。忹,古文從心。巨王切”。(狂)狾犬也。二篆為轉注。叚借之為人病之偁。從犬。聲。巨王切。十部。(忹)古文從心。按此字當從古文作。小篆變為從犬。非也。

狾、㞷二字,現在多不見,讀音為zhi和huang,分別為四聲和二聲,一個大意就為“狂”,一箇舊注從《廣韻》巨王切,音狂,非 。翻譯下來,大致意思是,形容狂犬。又古時候從“心”的偏旁,可以寫作“忹”。後面的註釋,極為具有參考價值,首先是反犬旁,“叚借之為人病之偁”,意思是說,原本形容瘋狗,可以用在人的身上,形容人的不健康狀態,也就是瘋子。第二豎心旁的,意思說,小篆以前,也是可以形容人的心。綜合一下,筆者得出結論:狂,是形容瘋狗的詞,可以比喻人病了的狀態,多是和心有關,所呈現出的行為舉止

簡而言之,“狂”,從出現開始,便是個貶義詞。那麼,狂,為什麼從修飾狗,轉變成修飾一種特定的人格?

魯迅《狂人日記》狂人形象來源自儒家?我們談談“狂人”的發展史

《說文解字》汲古閣版

一、從“狂”形容人之根源說起:儒家

中國傳統文人之中,“狂”的基因密碼來自儒家,或者說,從儒家這裡,“狂”被賦予為一種品質的象徵詞,而非單單的性格,並且開始具有人格審美的褒義。據《論語·子路》記載:“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講得是儒家中庸之道,但是側重無法完成中庸的角度,從交友方面,所為“君子周而不比”,君子修養和周圍人之間有著密切聯繫,如若找不到一樣的,狂和狷,是不二之選。這裡的“狂”,特指那些進取的人,雖然不符合儒家中庸之道,也就是“和”,“狂”做不到“和”,和諧眾人,和諧社會,和諧一件事,一位進取難免衝撞,與世格格不入,但是符合了儒家入世精神,也是一種獨立的個性

《中國文學史新注》裡提出我國早期人的思維特點——重群體而抑個體。這是由於當時惡劣的自然環境所決定的,服從群體,生,叛離群體,為自然所滅。故我國神話系統皆為災難,大禹治水、女媧補天、共工觸不周山……故我國神話無英雄,女媧、大禹等等都是無私之人。這種現象直到五四之後,個性才得以真正意義上解放

儒家,可以說是群體制度最好的維護者,數千年來,凡是穩固專制制度,非儒家莫屬。但是,這正是因為儒家《論語》裡有關孔子的“狂”的解讀,所以正統思想下,導致“狂”從孤僻、消極避世的“楚狂人”,轉變為個性突出,有違背儒家中庸之“狂”,但是是積極的。從此,“狂”,一種個性,在儒家的保護下,正大光明的“活著”,走過唐宋,來到元明,一直到《狂人日記》

在儒家思想,我們見過許多狂人,阮籍、李白、柳永、唐寅……他們都與一個共同的特點:雖然“狂”到沒朋友、沒前途,但是對於個人價值的追求,依然存在,而不如是老莊思想,願意活成拖著尾巴死在泥土裡的烏龜。

魯迅《狂人日記》狂人形象來源自儒家?我們談談“狂人”的發展史

上海文廟

二、由“儒”入“玄”:“狂”人格的審美化

魏晉是一個拼顏值的時代。

魏晉也是一個儒家思想禁錮破裂的時代。文學,也是人學,走入了自覺時期——對於美的追求

我國著名的志人小說《世說新語》就是一部當時名士之風的記錄本,不僅用於記載當時名士風流,也為掙相模仿之人提供行為指南。《晉書·嵇康傳》有這樣子一段描寫:“康早孤,有奇才,遠邁不群。身長七尺八寸,……人以為龍章鳳姿,天質自然。”可見,魏晉評定的標準:才和貌並存,方為名士,記載入史冊。可以說是追求一種完美人生,是當時風氣使然。

那麼,“醜”的人怎麼辦呢?如《世說新語·容止》記載:“劉伶身長六尺,貌甚醜悴”,然而人家是竹林七賢,以個性聞名與當時,不入流俗。

我們先談談玄學興起。正始時期,統治者以名教(可理解為當時儒家)迫害人,故當時已竹林七賢為代表的正義人士,轉而走向玄學。玄學是老莊之學,社會的動亂,儒家已經不能保持統治地位,人們迫切尋找一種精神自由的是世界,來擺脫這個身體不自由的世代。這當然是和黑暗社會相矛盾的,是不符合主流的,於是——“狂”人,出現了。

然而此時的“狂”,不在如同之前,但是一種“個性”,而是一種藝術化的人生行為,一種追求。《滕王閣序》有一句話是引用阮籍的典故的——“誰悲失路之人”。阮籍駕車任意而走,一直到前途面壁,終於痛哭,人生之路,亦然如此,不見前路。可見,阮籍以坐車必然無路的行為,來安慰自己的人生悲劇。這種行為是藝術,是不為人所理解,與是格格不入,真“狂人”也。殊不知,阮籍一低頭,便是功名而來。時阮籍有《酒狂》一古琴曲,為顛倒“中正平和”之音,亦然作佯狂,強顏笑對濁世。為一時風流,後人稱為“魏晉風流”,其中少許人,便是是“狂”的藝術化人生。

魯迅《狂人日記》狂人形象來源自儒家?我們談談“狂人”的發展史

畫:《酒狂》

三、唐宋之際:“狂”之多元化審美

從唐朝開始,我國思想文化不斷髮展,同一時期不同人物,不同時期不同人物,這些都為“狂”的人格文化發展,提供了足夠的內容。而在這個時期,“狂”者,雖然也成為了一種被刻意藝術的化的人生追求,但是表現的目的、方式是不盡相同的,尤其突出的是,“狂”似乎和人生價值、身外功名結合在一起,是隨著魏晉之後,又一次迴歸到儒家的“軌道”之上

1、李白——“酒狂”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將進酒》可以說是李白“狂士”形象的代表了,為何——“酒”。李白自有“斗酒詩百篇”之自譽,當然是誇張,百篇之詩,可是他李白一會兒就,李白所說,是他之才氣,“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此是“狂”之其一。

“酒”,在李白詩歌中,代表了一種生命力的象徵,“金樽清酒鬥十千”,一種揮霍生命反而覺得生命可貴的享樂主義,“酒”抒發了李白自己對於生命的認識,換句話說,以某種事物為寄託,從而抒發個人認為是對的之生命價值觀,是筆者以為的“酒狂”姿態,而唯有“酒”最為恣意。此為其二。

然而,這種狂的內核是人生的一種愁緒。《將進酒》言“五花馬,千金裘,呼爾將出換美酒。於而同銷萬古愁。”愁,從何來?李白的享樂,是苦澀的,才氣和對於生命的意識,構成了他對於現狀的痛苦,借就抒發,也就住酒醉掩蓋。

所以,“酒狂”是才華、生命意識和悲愁綜合的一種狀態。

魯迅《狂人日記》狂人形象來源自儒家?我們談談“狂人”的發展史

李白

2、蘇軾——“老夫之狂”

在蘇東坡筆下,狂放來自曠達,筆者以為曠達由於憂患意識、苦難意識、獨立的人格意識結合而成。蘇東坡是詩詞兼善,以豪放、新為主要特點,前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之氣勢,後有《江城子·密州出獵》之老夫之態。筆者以為後一首更具有代表性,便淺析之:

首先了解這首詩歌的背景,是蘇軾被貶的時期,然而蘇軾沒有“巴山楚水淒涼地”的感嘆,而是十分接地氣,“老夫聊發少年狂……”,詩人豁達,可以從第一句就感受到,老夫和少年的對比,一身體一心態,相互結合,可以說非樂觀之人不可言語

儒家有“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之語,蘇軾的樂觀向上的態度,是面對苦難的態度,毫無在意前路艱辛,殊不知常人難以忍受,此人為何不是“狂人”?然而,蘇軾對於儒家精神的表現,不是刻板地遵守,而是以自己的態度、行為表達出來。這邊獨立之人格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當然是憂患意識,“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詩末句子“何日遣馮唐?會挽起雕弓如滿月,親射虎,看天狼”,古代“天狼”比喻戰爭,而且是必勝決心。蘇軾,一個在患難之中仍然操心邊疆,甚至不惜自己的年老紙軀,這是“狂”,儒家“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之精魂之所在。

3、柳永——“才子之狂”

“奉旨填詞柳三變”,“凡飲水處皆有柳七詞”,這恐怕是柳永最真實的寫照,他的才華,不同於李白,更像是一種裝飾,一種自己的名片,是一種小才,而非天才。可以說是許多文人的寫照

柳永有一首《鶴沖天》雲:“未遂風雲變,怎不恣曠蕩。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如此自稱,是年少輕狂,不服輸之姿態。大有恃才放曠,言無所忌。“黃金榜上,偶失龍頭忘”,自己沒有高中,卻說和第一擦肩而過,對功名的勢在必得,大和李白有所區別。此是其一。“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而柳永當時在年少採取的排解愁苦的方式,就是留戀風月之地,同為享樂,和李白完全不同,李白是認為自己才華濟世,有必要享受,柳永之“狂”,確是普通文人的共有特徵——“風流”。

當然,他也為此付出慘痛的代價。

4、辛棄疾——“英雄之狂”

還有一種“狂”,它具有一種虛無性,是真實和夢幻之間聯繫起來的媒介,和蘇軾類似,但是又有不同,他不發自“狂人”的本性,而是來自他自身的悲劇意識,或者說是不得已而為之

辛棄疾“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而。知我者,二三子”,者一首《賀新郎》裡最後幾句話,是他心軌跡的自我陳述,是一種無人知曉的焦慮,“二三子”便是借用孔子的典故,道出自己才華不被重用的無奈,這種“狂”,是一種悲憤在其中

此外,結合辛棄疾其他的詩作,不難發現,還有一種年華逝去的哀傷。《破陣子》“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好一無奈,縱然自己雄心未泯,卻無奈自己已經衰老,在時間的桎梏下,緩緩低下自己的頭顱。

"

說起“狂”,必定一個人,說“狂”,必定論其人格,否則便毫無含義。據《論語·微子第十八》記載:“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闢之,不得與之言”,這是孔子和“狂人”之間的交流,深思之下,二人皆為思想家,然而,“狂”,卻成了交流之壁壘,我們唾棄“楚狂人”,怪他遺世獨立,而推舉孔聖人,緣於其心懷天下。然而,轉念一想,其獨立之人格,又何嘗不使人欣羨?筆者以為,一群“狂人”,大概是罵人的話,指責一群人毫無深思熟慮。“狂”可以和“犬”配詞語,“狂犬”二字,卻毫無可談之處。說“狂”,便是說的是中國古代文人人格獨立之覺醒過程,是“人”本位思想的革命史。

追本溯源,先說“狂”之字解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這樣子寫道:

“狾犬也。從犬㞷聲。忹,古文從心。巨王切”。(狂)狾犬也。二篆為轉注。叚借之為人病之偁。從犬。聲。巨王切。十部。(忹)古文從心。按此字當從古文作。小篆變為從犬。非也。

狾、㞷二字,現在多不見,讀音為zhi和huang,分別為四聲和二聲,一個大意就為“狂”,一箇舊注從《廣韻》巨王切,音狂,非 。翻譯下來,大致意思是,形容狂犬。又古時候從“心”的偏旁,可以寫作“忹”。後面的註釋,極為具有參考價值,首先是反犬旁,“叚借之為人病之偁”,意思是說,原本形容瘋狗,可以用在人的身上,形容人的不健康狀態,也就是瘋子。第二豎心旁的,意思說,小篆以前,也是可以形容人的心。綜合一下,筆者得出結論:狂,是形容瘋狗的詞,可以比喻人病了的狀態,多是和心有關,所呈現出的行為舉止

簡而言之,“狂”,從出現開始,便是個貶義詞。那麼,狂,為什麼從修飾狗,轉變成修飾一種特定的人格?

魯迅《狂人日記》狂人形象來源自儒家?我們談談“狂人”的發展史

《說文解字》汲古閣版

一、從“狂”形容人之根源說起:儒家

中國傳統文人之中,“狂”的基因密碼來自儒家,或者說,從儒家這裡,“狂”被賦予為一種品質的象徵詞,而非單單的性格,並且開始具有人格審美的褒義。據《論語·子路》記載:“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講得是儒家中庸之道,但是側重無法完成中庸的角度,從交友方面,所為“君子周而不比”,君子修養和周圍人之間有著密切聯繫,如若找不到一樣的,狂和狷,是不二之選。這裡的“狂”,特指那些進取的人,雖然不符合儒家中庸之道,也就是“和”,“狂”做不到“和”,和諧眾人,和諧社會,和諧一件事,一位進取難免衝撞,與世格格不入,但是符合了儒家入世精神,也是一種獨立的個性

《中國文學史新注》裡提出我國早期人的思維特點——重群體而抑個體。這是由於當時惡劣的自然環境所決定的,服從群體,生,叛離群體,為自然所滅。故我國神話系統皆為災難,大禹治水、女媧補天、共工觸不周山……故我國神話無英雄,女媧、大禹等等都是無私之人。這種現象直到五四之後,個性才得以真正意義上解放

儒家,可以說是群體制度最好的維護者,數千年來,凡是穩固專制制度,非儒家莫屬。但是,這正是因為儒家《論語》裡有關孔子的“狂”的解讀,所以正統思想下,導致“狂”從孤僻、消極避世的“楚狂人”,轉變為個性突出,有違背儒家中庸之“狂”,但是是積極的。從此,“狂”,一種個性,在儒家的保護下,正大光明的“活著”,走過唐宋,來到元明,一直到《狂人日記》

在儒家思想,我們見過許多狂人,阮籍、李白、柳永、唐寅……他們都與一個共同的特點:雖然“狂”到沒朋友、沒前途,但是對於個人價值的追求,依然存在,而不如是老莊思想,願意活成拖著尾巴死在泥土裡的烏龜。

魯迅《狂人日記》狂人形象來源自儒家?我們談談“狂人”的發展史

上海文廟

二、由“儒”入“玄”:“狂”人格的審美化

魏晉是一個拼顏值的時代。

魏晉也是一個儒家思想禁錮破裂的時代。文學,也是人學,走入了自覺時期——對於美的追求

我國著名的志人小說《世說新語》就是一部當時名士之風的記錄本,不僅用於記載當時名士風流,也為掙相模仿之人提供行為指南。《晉書·嵇康傳》有這樣子一段描寫:“康早孤,有奇才,遠邁不群。身長七尺八寸,……人以為龍章鳳姿,天質自然。”可見,魏晉評定的標準:才和貌並存,方為名士,記載入史冊。可以說是追求一種完美人生,是當時風氣使然。

那麼,“醜”的人怎麼辦呢?如《世說新語·容止》記載:“劉伶身長六尺,貌甚醜悴”,然而人家是竹林七賢,以個性聞名與當時,不入流俗。

我們先談談玄學興起。正始時期,統治者以名教(可理解為當時儒家)迫害人,故當時已竹林七賢為代表的正義人士,轉而走向玄學。玄學是老莊之學,社會的動亂,儒家已經不能保持統治地位,人們迫切尋找一種精神自由的是世界,來擺脫這個身體不自由的世代。這當然是和黑暗社會相矛盾的,是不符合主流的,於是——“狂”人,出現了。

然而此時的“狂”,不在如同之前,但是一種“個性”,而是一種藝術化的人生行為,一種追求。《滕王閣序》有一句話是引用阮籍的典故的——“誰悲失路之人”。阮籍駕車任意而走,一直到前途面壁,終於痛哭,人生之路,亦然如此,不見前路。可見,阮籍以坐車必然無路的行為,來安慰自己的人生悲劇。這種行為是藝術,是不為人所理解,與是格格不入,真“狂人”也。殊不知,阮籍一低頭,便是功名而來。時阮籍有《酒狂》一古琴曲,為顛倒“中正平和”之音,亦然作佯狂,強顏笑對濁世。為一時風流,後人稱為“魏晉風流”,其中少許人,便是是“狂”的藝術化人生。

魯迅《狂人日記》狂人形象來源自儒家?我們談談“狂人”的發展史

畫:《酒狂》

三、唐宋之際:“狂”之多元化審美

從唐朝開始,我國思想文化不斷髮展,同一時期不同人物,不同時期不同人物,這些都為“狂”的人格文化發展,提供了足夠的內容。而在這個時期,“狂”者,雖然也成為了一種被刻意藝術的化的人生追求,但是表現的目的、方式是不盡相同的,尤其突出的是,“狂”似乎和人生價值、身外功名結合在一起,是隨著魏晉之後,又一次迴歸到儒家的“軌道”之上

1、李白——“酒狂”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將進酒》可以說是李白“狂士”形象的代表了,為何——“酒”。李白自有“斗酒詩百篇”之自譽,當然是誇張,百篇之詩,可是他李白一會兒就,李白所說,是他之才氣,“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此是“狂”之其一。

“酒”,在李白詩歌中,代表了一種生命力的象徵,“金樽清酒鬥十千”,一種揮霍生命反而覺得生命可貴的享樂主義,“酒”抒發了李白自己對於生命的認識,換句話說,以某種事物為寄託,從而抒發個人認為是對的之生命價值觀,是筆者以為的“酒狂”姿態,而唯有“酒”最為恣意。此為其二。

然而,這種狂的內核是人生的一種愁緒。《將進酒》言“五花馬,千金裘,呼爾將出換美酒。於而同銷萬古愁。”愁,從何來?李白的享樂,是苦澀的,才氣和對於生命的意識,構成了他對於現狀的痛苦,借就抒發,也就住酒醉掩蓋。

所以,“酒狂”是才華、生命意識和悲愁綜合的一種狀態。

魯迅《狂人日記》狂人形象來源自儒家?我們談談“狂人”的發展史

李白

2、蘇軾——“老夫之狂”

在蘇東坡筆下,狂放來自曠達,筆者以為曠達由於憂患意識、苦難意識、獨立的人格意識結合而成。蘇東坡是詩詞兼善,以豪放、新為主要特點,前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之氣勢,後有《江城子·密州出獵》之老夫之態。筆者以為後一首更具有代表性,便淺析之:

首先了解這首詩歌的背景,是蘇軾被貶的時期,然而蘇軾沒有“巴山楚水淒涼地”的感嘆,而是十分接地氣,“老夫聊發少年狂……”,詩人豁達,可以從第一句就感受到,老夫和少年的對比,一身體一心態,相互結合,可以說非樂觀之人不可言語

儒家有“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之語,蘇軾的樂觀向上的態度,是面對苦難的態度,毫無在意前路艱辛,殊不知常人難以忍受,此人為何不是“狂人”?然而,蘇軾對於儒家精神的表現,不是刻板地遵守,而是以自己的態度、行為表達出來。這邊獨立之人格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當然是憂患意識,“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詩末句子“何日遣馮唐?會挽起雕弓如滿月,親射虎,看天狼”,古代“天狼”比喻戰爭,而且是必勝決心。蘇軾,一個在患難之中仍然操心邊疆,甚至不惜自己的年老紙軀,這是“狂”,儒家“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之精魂之所在。

3、柳永——“才子之狂”

“奉旨填詞柳三變”,“凡飲水處皆有柳七詞”,這恐怕是柳永最真實的寫照,他的才華,不同於李白,更像是一種裝飾,一種自己的名片,是一種小才,而非天才。可以說是許多文人的寫照

柳永有一首《鶴沖天》雲:“未遂風雲變,怎不恣曠蕩。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如此自稱,是年少輕狂,不服輸之姿態。大有恃才放曠,言無所忌。“黃金榜上,偶失龍頭忘”,自己沒有高中,卻說和第一擦肩而過,對功名的勢在必得,大和李白有所區別。此是其一。“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而柳永當時在年少採取的排解愁苦的方式,就是留戀風月之地,同為享樂,和李白完全不同,李白是認為自己才華濟世,有必要享受,柳永之“狂”,確是普通文人的共有特徵——“風流”。

當然,他也為此付出慘痛的代價。

4、辛棄疾——“英雄之狂”

還有一種“狂”,它具有一種虛無性,是真實和夢幻之間聯繫起來的媒介,和蘇軾類似,但是又有不同,他不發自“狂人”的本性,而是來自他自身的悲劇意識,或者說是不得已而為之

辛棄疾“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而。知我者,二三子”,者一首《賀新郎》裡最後幾句話,是他心軌跡的自我陳述,是一種無人知曉的焦慮,“二三子”便是借用孔子的典故,道出自己才華不被重用的無奈,這種“狂”,是一種悲憤在其中

此外,結合辛棄疾其他的詩作,不難發現,還有一種年華逝去的哀傷。《破陣子》“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好一無奈,縱然自己雄心未泯,卻無奈自己已經衰老,在時間的桎梏下,緩緩低下自己的頭顱。

魯迅《狂人日記》狂人形象來源自儒家?我們談談“狂人”的發展史

夕陽,我見青山多嫵媚

可見,英雄之狂,若非身外功業,便是一種悲劇。

筆者選取四種“狂”的表現狀態,不難發現,辛棄疾、柳永、蘇軾、李白,他們的狂都是和自己的事業結合在了一起,呈現出不同的姿態,其實這些時期還是處於儒家思想在不斷推動社會發展的時期,儒家制度自身的弊端雖然存在,但是總的來說利大於弊,所以多能以儒家思想的的價值觀來做追求。可是後來的明清時期,則不同了。

四、晚明到五四:真正意義上的狂者精神

其實,我們發現,“狂”的基因除了從被排斥——品質——人生行為——價值觀體現,都是在不斷下移,凡是脫離物質的精神化需求,最開始都是貴族的特權,孔子是落魄貴族,阮籍是當時名士,李白是大詩人……但是從歷史縱向角度看,這些身份和“狂”的聯繫越來越緊密,所出現在的人也是越來越平民化

"

說起“狂”,必定一個人,說“狂”,必定論其人格,否則便毫無含義。據《論語·微子第十八》記載:“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闢之,不得與之言”,這是孔子和“狂人”之間的交流,深思之下,二人皆為思想家,然而,“狂”,卻成了交流之壁壘,我們唾棄“楚狂人”,怪他遺世獨立,而推舉孔聖人,緣於其心懷天下。然而,轉念一想,其獨立之人格,又何嘗不使人欣羨?筆者以為,一群“狂人”,大概是罵人的話,指責一群人毫無深思熟慮。“狂”可以和“犬”配詞語,“狂犬”二字,卻毫無可談之處。說“狂”,便是說的是中國古代文人人格獨立之覺醒過程,是“人”本位思想的革命史。

追本溯源,先說“狂”之字解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這樣子寫道:

“狾犬也。從犬㞷聲。忹,古文從心。巨王切”。(狂)狾犬也。二篆為轉注。叚借之為人病之偁。從犬。聲。巨王切。十部。(忹)古文從心。按此字當從古文作。小篆變為從犬。非也。

狾、㞷二字,現在多不見,讀音為zhi和huang,分別為四聲和二聲,一個大意就為“狂”,一箇舊注從《廣韻》巨王切,音狂,非 。翻譯下來,大致意思是,形容狂犬。又古時候從“心”的偏旁,可以寫作“忹”。後面的註釋,極為具有參考價值,首先是反犬旁,“叚借之為人病之偁”,意思是說,原本形容瘋狗,可以用在人的身上,形容人的不健康狀態,也就是瘋子。第二豎心旁的,意思說,小篆以前,也是可以形容人的心。綜合一下,筆者得出結論:狂,是形容瘋狗的詞,可以比喻人病了的狀態,多是和心有關,所呈現出的行為舉止

簡而言之,“狂”,從出現開始,便是個貶義詞。那麼,狂,為什麼從修飾狗,轉變成修飾一種特定的人格?

魯迅《狂人日記》狂人形象來源自儒家?我們談談“狂人”的發展史

《說文解字》汲古閣版

一、從“狂”形容人之根源說起:儒家

中國傳統文人之中,“狂”的基因密碼來自儒家,或者說,從儒家這裡,“狂”被賦予為一種品質的象徵詞,而非單單的性格,並且開始具有人格審美的褒義。據《論語·子路》記載:“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講得是儒家中庸之道,但是側重無法完成中庸的角度,從交友方面,所為“君子周而不比”,君子修養和周圍人之間有著密切聯繫,如若找不到一樣的,狂和狷,是不二之選。這裡的“狂”,特指那些進取的人,雖然不符合儒家中庸之道,也就是“和”,“狂”做不到“和”,和諧眾人,和諧社會,和諧一件事,一位進取難免衝撞,與世格格不入,但是符合了儒家入世精神,也是一種獨立的個性

《中國文學史新注》裡提出我國早期人的思維特點——重群體而抑個體。這是由於當時惡劣的自然環境所決定的,服從群體,生,叛離群體,為自然所滅。故我國神話系統皆為災難,大禹治水、女媧補天、共工觸不周山……故我國神話無英雄,女媧、大禹等等都是無私之人。這種現象直到五四之後,個性才得以真正意義上解放

儒家,可以說是群體制度最好的維護者,數千年來,凡是穩固專制制度,非儒家莫屬。但是,這正是因為儒家《論語》裡有關孔子的“狂”的解讀,所以正統思想下,導致“狂”從孤僻、消極避世的“楚狂人”,轉變為個性突出,有違背儒家中庸之“狂”,但是是積極的。從此,“狂”,一種個性,在儒家的保護下,正大光明的“活著”,走過唐宋,來到元明,一直到《狂人日記》

在儒家思想,我們見過許多狂人,阮籍、李白、柳永、唐寅……他們都與一個共同的特點:雖然“狂”到沒朋友、沒前途,但是對於個人價值的追求,依然存在,而不如是老莊思想,願意活成拖著尾巴死在泥土裡的烏龜。

魯迅《狂人日記》狂人形象來源自儒家?我們談談“狂人”的發展史

上海文廟

二、由“儒”入“玄”:“狂”人格的審美化

魏晉是一個拼顏值的時代。

魏晉也是一個儒家思想禁錮破裂的時代。文學,也是人學,走入了自覺時期——對於美的追求

我國著名的志人小說《世說新語》就是一部當時名士之風的記錄本,不僅用於記載當時名士風流,也為掙相模仿之人提供行為指南。《晉書·嵇康傳》有這樣子一段描寫:“康早孤,有奇才,遠邁不群。身長七尺八寸,……人以為龍章鳳姿,天質自然。”可見,魏晉評定的標準:才和貌並存,方為名士,記載入史冊。可以說是追求一種完美人生,是當時風氣使然。

那麼,“醜”的人怎麼辦呢?如《世說新語·容止》記載:“劉伶身長六尺,貌甚醜悴”,然而人家是竹林七賢,以個性聞名與當時,不入流俗。

我們先談談玄學興起。正始時期,統治者以名教(可理解為當時儒家)迫害人,故當時已竹林七賢為代表的正義人士,轉而走向玄學。玄學是老莊之學,社會的動亂,儒家已經不能保持統治地位,人們迫切尋找一種精神自由的是世界,來擺脫這個身體不自由的世代。這當然是和黑暗社會相矛盾的,是不符合主流的,於是——“狂”人,出現了。

然而此時的“狂”,不在如同之前,但是一種“個性”,而是一種藝術化的人生行為,一種追求。《滕王閣序》有一句話是引用阮籍的典故的——“誰悲失路之人”。阮籍駕車任意而走,一直到前途面壁,終於痛哭,人生之路,亦然如此,不見前路。可見,阮籍以坐車必然無路的行為,來安慰自己的人生悲劇。這種行為是藝術,是不為人所理解,與是格格不入,真“狂人”也。殊不知,阮籍一低頭,便是功名而來。時阮籍有《酒狂》一古琴曲,為顛倒“中正平和”之音,亦然作佯狂,強顏笑對濁世。為一時風流,後人稱為“魏晉風流”,其中少許人,便是是“狂”的藝術化人生。

魯迅《狂人日記》狂人形象來源自儒家?我們談談“狂人”的發展史

畫:《酒狂》

三、唐宋之際:“狂”之多元化審美

從唐朝開始,我國思想文化不斷髮展,同一時期不同人物,不同時期不同人物,這些都為“狂”的人格文化發展,提供了足夠的內容。而在這個時期,“狂”者,雖然也成為了一種被刻意藝術的化的人生追求,但是表現的目的、方式是不盡相同的,尤其突出的是,“狂”似乎和人生價值、身外功名結合在一起,是隨著魏晉之後,又一次迴歸到儒家的“軌道”之上

1、李白——“酒狂”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將進酒》可以說是李白“狂士”形象的代表了,為何——“酒”。李白自有“斗酒詩百篇”之自譽,當然是誇張,百篇之詩,可是他李白一會兒就,李白所說,是他之才氣,“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此是“狂”之其一。

“酒”,在李白詩歌中,代表了一種生命力的象徵,“金樽清酒鬥十千”,一種揮霍生命反而覺得生命可貴的享樂主義,“酒”抒發了李白自己對於生命的認識,換句話說,以某種事物為寄託,從而抒發個人認為是對的之生命價值觀,是筆者以為的“酒狂”姿態,而唯有“酒”最為恣意。此為其二。

然而,這種狂的內核是人生的一種愁緒。《將進酒》言“五花馬,千金裘,呼爾將出換美酒。於而同銷萬古愁。”愁,從何來?李白的享樂,是苦澀的,才氣和對於生命的意識,構成了他對於現狀的痛苦,借就抒發,也就住酒醉掩蓋。

所以,“酒狂”是才華、生命意識和悲愁綜合的一種狀態。

魯迅《狂人日記》狂人形象來源自儒家?我們談談“狂人”的發展史

李白

2、蘇軾——“老夫之狂”

在蘇東坡筆下,狂放來自曠達,筆者以為曠達由於憂患意識、苦難意識、獨立的人格意識結合而成。蘇東坡是詩詞兼善,以豪放、新為主要特點,前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之氣勢,後有《江城子·密州出獵》之老夫之態。筆者以為後一首更具有代表性,便淺析之:

首先了解這首詩歌的背景,是蘇軾被貶的時期,然而蘇軾沒有“巴山楚水淒涼地”的感嘆,而是十分接地氣,“老夫聊發少年狂……”,詩人豁達,可以從第一句就感受到,老夫和少年的對比,一身體一心態,相互結合,可以說非樂觀之人不可言語

儒家有“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之語,蘇軾的樂觀向上的態度,是面對苦難的態度,毫無在意前路艱辛,殊不知常人難以忍受,此人為何不是“狂人”?然而,蘇軾對於儒家精神的表現,不是刻板地遵守,而是以自己的態度、行為表達出來。這邊獨立之人格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當然是憂患意識,“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詩末句子“何日遣馮唐?會挽起雕弓如滿月,親射虎,看天狼”,古代“天狼”比喻戰爭,而且是必勝決心。蘇軾,一個在患難之中仍然操心邊疆,甚至不惜自己的年老紙軀,這是“狂”,儒家“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之精魂之所在。

3、柳永——“才子之狂”

“奉旨填詞柳三變”,“凡飲水處皆有柳七詞”,這恐怕是柳永最真實的寫照,他的才華,不同於李白,更像是一種裝飾,一種自己的名片,是一種小才,而非天才。可以說是許多文人的寫照

柳永有一首《鶴沖天》雲:“未遂風雲變,怎不恣曠蕩。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如此自稱,是年少輕狂,不服輸之姿態。大有恃才放曠,言無所忌。“黃金榜上,偶失龍頭忘”,自己沒有高中,卻說和第一擦肩而過,對功名的勢在必得,大和李白有所區別。此是其一。“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而柳永當時在年少採取的排解愁苦的方式,就是留戀風月之地,同為享樂,和李白完全不同,李白是認為自己才華濟世,有必要享受,柳永之“狂”,確是普通文人的共有特徵——“風流”。

當然,他也為此付出慘痛的代價。

4、辛棄疾——“英雄之狂”

還有一種“狂”,它具有一種虛無性,是真實和夢幻之間聯繫起來的媒介,和蘇軾類似,但是又有不同,他不發自“狂人”的本性,而是來自他自身的悲劇意識,或者說是不得已而為之

辛棄疾“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而。知我者,二三子”,者一首《賀新郎》裡最後幾句話,是他心軌跡的自我陳述,是一種無人知曉的焦慮,“二三子”便是借用孔子的典故,道出自己才華不被重用的無奈,這種“狂”,是一種悲憤在其中

此外,結合辛棄疾其他的詩作,不難發現,還有一種年華逝去的哀傷。《破陣子》“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好一無奈,縱然自己雄心未泯,卻無奈自己已經衰老,在時間的桎梏下,緩緩低下自己的頭顱。

魯迅《狂人日記》狂人形象來源自儒家?我們談談“狂人”的發展史

夕陽,我見青山多嫵媚

可見,英雄之狂,若非身外功業,便是一種悲劇。

筆者選取四種“狂”的表現狀態,不難發現,辛棄疾、柳永、蘇軾、李白,他們的狂都是和自己的事業結合在了一起,呈現出不同的姿態,其實這些時期還是處於儒家思想在不斷推動社會發展的時期,儒家制度自身的弊端雖然存在,但是總的來說利大於弊,所以多能以儒家思想的的價值觀來做追求。可是後來的明清時期,則不同了。

四、晚明到五四:真正意義上的狂者精神

其實,我們發現,“狂”的基因除了從被排斥——品質——人生行為——價值觀體現,都是在不斷下移,凡是脫離物質的精神化需求,最開始都是貴族的特權,孔子是落魄貴族,阮籍是當時名士,李白是大詩人……但是從歷史縱向角度看,這些身份和“狂”的聯繫越來越緊密,所出現在的人也是越來越平民化

魯迅《狂人日記》狂人形象來源自儒家?我們談談“狂人”的發展史

桃花庵:桃花樹下眠

於是,在晚明,真正意義上對於大面積的儒學生產生重大影響

筆者在前文說道,中國是一個重視群體,抑制個人的社會,即便是今天也是如此,但是,“狂”的精神成為人作為歷史上在群體面前失語後,重新獲得的嘴巴。之所以在明朝大面積出現,其原因如下:

1、上文所述:“狂”的平民化

2、理學的桎梏和心學的出現:最能概括理學的內涵的莫過於“存天理,去人慾”,儒家思想此刻已經完全僵化,所以,體現人的主體性的狂者就誕生了——心學。雖然心學不是在提倡“狂者”,但是心學動搖了理學的霸權。我們知道了李贄的思想,受到心學的影響,就是十分大。而李贄,除了機子是狂人一個,他的“童心說”,也是對後世影響非常大的一個學說。

我們以唐寅“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一句,是最好的體體現,這句話出自《桃花庵歌》。歷史上的桃花庵是唐寅在歷經半身漂泊之後才搭建完成的,自己在這裡以夢幻般的生活,排解著自身的悲傷。這時候,這種“狂”,已經是一種和世間的一種宣戰宣言,並非瘋癲,確是故作瘋癲,以諷刺世間

"

說起“狂”,必定一個人,說“狂”,必定論其人格,否則便毫無含義。據《論語·微子第十八》記載:“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闢之,不得與之言”,這是孔子和“狂人”之間的交流,深思之下,二人皆為思想家,然而,“狂”,卻成了交流之壁壘,我們唾棄“楚狂人”,怪他遺世獨立,而推舉孔聖人,緣於其心懷天下。然而,轉念一想,其獨立之人格,又何嘗不使人欣羨?筆者以為,一群“狂人”,大概是罵人的話,指責一群人毫無深思熟慮。“狂”可以和“犬”配詞語,“狂犬”二字,卻毫無可談之處。說“狂”,便是說的是中國古代文人人格獨立之覺醒過程,是“人”本位思想的革命史。

追本溯源,先說“狂”之字解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這樣子寫道:

“狾犬也。從犬㞷聲。忹,古文從心。巨王切”。(狂)狾犬也。二篆為轉注。叚借之為人病之偁。從犬。聲。巨王切。十部。(忹)古文從心。按此字當從古文作。小篆變為從犬。非也。

狾、㞷二字,現在多不見,讀音為zhi和huang,分別為四聲和二聲,一個大意就為“狂”,一箇舊注從《廣韻》巨王切,音狂,非 。翻譯下來,大致意思是,形容狂犬。又古時候從“心”的偏旁,可以寫作“忹”。後面的註釋,極為具有參考價值,首先是反犬旁,“叚借之為人病之偁”,意思是說,原本形容瘋狗,可以用在人的身上,形容人的不健康狀態,也就是瘋子。第二豎心旁的,意思說,小篆以前,也是可以形容人的心。綜合一下,筆者得出結論:狂,是形容瘋狗的詞,可以比喻人病了的狀態,多是和心有關,所呈現出的行為舉止

簡而言之,“狂”,從出現開始,便是個貶義詞。那麼,狂,為什麼從修飾狗,轉變成修飾一種特定的人格?

魯迅《狂人日記》狂人形象來源自儒家?我們談談“狂人”的發展史

《說文解字》汲古閣版

一、從“狂”形容人之根源說起:儒家

中國傳統文人之中,“狂”的基因密碼來自儒家,或者說,從儒家這裡,“狂”被賦予為一種品質的象徵詞,而非單單的性格,並且開始具有人格審美的褒義。據《論語·子路》記載:“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講得是儒家中庸之道,但是側重無法完成中庸的角度,從交友方面,所為“君子周而不比”,君子修養和周圍人之間有著密切聯繫,如若找不到一樣的,狂和狷,是不二之選。這裡的“狂”,特指那些進取的人,雖然不符合儒家中庸之道,也就是“和”,“狂”做不到“和”,和諧眾人,和諧社會,和諧一件事,一位進取難免衝撞,與世格格不入,但是符合了儒家入世精神,也是一種獨立的個性

《中國文學史新注》裡提出我國早期人的思維特點——重群體而抑個體。這是由於當時惡劣的自然環境所決定的,服從群體,生,叛離群體,為自然所滅。故我國神話系統皆為災難,大禹治水、女媧補天、共工觸不周山……故我國神話無英雄,女媧、大禹等等都是無私之人。這種現象直到五四之後,個性才得以真正意義上解放

儒家,可以說是群體制度最好的維護者,數千年來,凡是穩固專制制度,非儒家莫屬。但是,這正是因為儒家《論語》裡有關孔子的“狂”的解讀,所以正統思想下,導致“狂”從孤僻、消極避世的“楚狂人”,轉變為個性突出,有違背儒家中庸之“狂”,但是是積極的。從此,“狂”,一種個性,在儒家的保護下,正大光明的“活著”,走過唐宋,來到元明,一直到《狂人日記》

在儒家思想,我們見過許多狂人,阮籍、李白、柳永、唐寅……他們都與一個共同的特點:雖然“狂”到沒朋友、沒前途,但是對於個人價值的追求,依然存在,而不如是老莊思想,願意活成拖著尾巴死在泥土裡的烏龜。

魯迅《狂人日記》狂人形象來源自儒家?我們談談“狂人”的發展史

上海文廟

二、由“儒”入“玄”:“狂”人格的審美化

魏晉是一個拼顏值的時代。

魏晉也是一個儒家思想禁錮破裂的時代。文學,也是人學,走入了自覺時期——對於美的追求

我國著名的志人小說《世說新語》就是一部當時名士之風的記錄本,不僅用於記載當時名士風流,也為掙相模仿之人提供行為指南。《晉書·嵇康傳》有這樣子一段描寫:“康早孤,有奇才,遠邁不群。身長七尺八寸,……人以為龍章鳳姿,天質自然。”可見,魏晉評定的標準:才和貌並存,方為名士,記載入史冊。可以說是追求一種完美人生,是當時風氣使然。

那麼,“醜”的人怎麼辦呢?如《世說新語·容止》記載:“劉伶身長六尺,貌甚醜悴”,然而人家是竹林七賢,以個性聞名與當時,不入流俗。

我們先談談玄學興起。正始時期,統治者以名教(可理解為當時儒家)迫害人,故當時已竹林七賢為代表的正義人士,轉而走向玄學。玄學是老莊之學,社會的動亂,儒家已經不能保持統治地位,人們迫切尋找一種精神自由的是世界,來擺脫這個身體不自由的世代。這當然是和黑暗社會相矛盾的,是不符合主流的,於是——“狂”人,出現了。

然而此時的“狂”,不在如同之前,但是一種“個性”,而是一種藝術化的人生行為,一種追求。《滕王閣序》有一句話是引用阮籍的典故的——“誰悲失路之人”。阮籍駕車任意而走,一直到前途面壁,終於痛哭,人生之路,亦然如此,不見前路。可見,阮籍以坐車必然無路的行為,來安慰自己的人生悲劇。這種行為是藝術,是不為人所理解,與是格格不入,真“狂人”也。殊不知,阮籍一低頭,便是功名而來。時阮籍有《酒狂》一古琴曲,為顛倒“中正平和”之音,亦然作佯狂,強顏笑對濁世。為一時風流,後人稱為“魏晉風流”,其中少許人,便是是“狂”的藝術化人生。

魯迅《狂人日記》狂人形象來源自儒家?我們談談“狂人”的發展史

畫:《酒狂》

三、唐宋之際:“狂”之多元化審美

從唐朝開始,我國思想文化不斷髮展,同一時期不同人物,不同時期不同人物,這些都為“狂”的人格文化發展,提供了足夠的內容。而在這個時期,“狂”者,雖然也成為了一種被刻意藝術的化的人生追求,但是表現的目的、方式是不盡相同的,尤其突出的是,“狂”似乎和人生價值、身外功名結合在一起,是隨著魏晉之後,又一次迴歸到儒家的“軌道”之上

1、李白——“酒狂”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將進酒》可以說是李白“狂士”形象的代表了,為何——“酒”。李白自有“斗酒詩百篇”之自譽,當然是誇張,百篇之詩,可是他李白一會兒就,李白所說,是他之才氣,“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此是“狂”之其一。

“酒”,在李白詩歌中,代表了一種生命力的象徵,“金樽清酒鬥十千”,一種揮霍生命反而覺得生命可貴的享樂主義,“酒”抒發了李白自己對於生命的認識,換句話說,以某種事物為寄託,從而抒發個人認為是對的之生命價值觀,是筆者以為的“酒狂”姿態,而唯有“酒”最為恣意。此為其二。

然而,這種狂的內核是人生的一種愁緒。《將進酒》言“五花馬,千金裘,呼爾將出換美酒。於而同銷萬古愁。”愁,從何來?李白的享樂,是苦澀的,才氣和對於生命的意識,構成了他對於現狀的痛苦,借就抒發,也就住酒醉掩蓋。

所以,“酒狂”是才華、生命意識和悲愁綜合的一種狀態。

魯迅《狂人日記》狂人形象來源自儒家?我們談談“狂人”的發展史

李白

2、蘇軾——“老夫之狂”

在蘇東坡筆下,狂放來自曠達,筆者以為曠達由於憂患意識、苦難意識、獨立的人格意識結合而成。蘇東坡是詩詞兼善,以豪放、新為主要特點,前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之氣勢,後有《江城子·密州出獵》之老夫之態。筆者以為後一首更具有代表性,便淺析之:

首先了解這首詩歌的背景,是蘇軾被貶的時期,然而蘇軾沒有“巴山楚水淒涼地”的感嘆,而是十分接地氣,“老夫聊發少年狂……”,詩人豁達,可以從第一句就感受到,老夫和少年的對比,一身體一心態,相互結合,可以說非樂觀之人不可言語

儒家有“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之語,蘇軾的樂觀向上的態度,是面對苦難的態度,毫無在意前路艱辛,殊不知常人難以忍受,此人為何不是“狂人”?然而,蘇軾對於儒家精神的表現,不是刻板地遵守,而是以自己的態度、行為表達出來。這邊獨立之人格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當然是憂患意識,“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詩末句子“何日遣馮唐?會挽起雕弓如滿月,親射虎,看天狼”,古代“天狼”比喻戰爭,而且是必勝決心。蘇軾,一個在患難之中仍然操心邊疆,甚至不惜自己的年老紙軀,這是“狂”,儒家“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之精魂之所在。

3、柳永——“才子之狂”

“奉旨填詞柳三變”,“凡飲水處皆有柳七詞”,這恐怕是柳永最真實的寫照,他的才華,不同於李白,更像是一種裝飾,一種自己的名片,是一種小才,而非天才。可以說是許多文人的寫照

柳永有一首《鶴沖天》雲:“未遂風雲變,怎不恣曠蕩。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如此自稱,是年少輕狂,不服輸之姿態。大有恃才放曠,言無所忌。“黃金榜上,偶失龍頭忘”,自己沒有高中,卻說和第一擦肩而過,對功名的勢在必得,大和李白有所區別。此是其一。“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而柳永當時在年少採取的排解愁苦的方式,就是留戀風月之地,同為享樂,和李白完全不同,李白是認為自己才華濟世,有必要享受,柳永之“狂”,確是普通文人的共有特徵——“風流”。

當然,他也為此付出慘痛的代價。

4、辛棄疾——“英雄之狂”

還有一種“狂”,它具有一種虛無性,是真實和夢幻之間聯繫起來的媒介,和蘇軾類似,但是又有不同,他不發自“狂人”的本性,而是來自他自身的悲劇意識,或者說是不得已而為之

辛棄疾“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而。知我者,二三子”,者一首《賀新郎》裡最後幾句話,是他心軌跡的自我陳述,是一種無人知曉的焦慮,“二三子”便是借用孔子的典故,道出自己才華不被重用的無奈,這種“狂”,是一種悲憤在其中

此外,結合辛棄疾其他的詩作,不難發現,還有一種年華逝去的哀傷。《破陣子》“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好一無奈,縱然自己雄心未泯,卻無奈自己已經衰老,在時間的桎梏下,緩緩低下自己的頭顱。

魯迅《狂人日記》狂人形象來源自儒家?我們談談“狂人”的發展史

夕陽,我見青山多嫵媚

可見,英雄之狂,若非身外功業,便是一種悲劇。

筆者選取四種“狂”的表現狀態,不難發現,辛棄疾、柳永、蘇軾、李白,他們的狂都是和自己的事業結合在了一起,呈現出不同的姿態,其實這些時期還是處於儒家思想在不斷推動社會發展的時期,儒家制度自身的弊端雖然存在,但是總的來說利大於弊,所以多能以儒家思想的的價值觀來做追求。可是後來的明清時期,則不同了。

四、晚明到五四:真正意義上的狂者精神

其實,我們發現,“狂”的基因除了從被排斥——品質——人生行為——價值觀體現,都是在不斷下移,凡是脫離物質的精神化需求,最開始都是貴族的特權,孔子是落魄貴族,阮籍是當時名士,李白是大詩人……但是從歷史縱向角度看,這些身份和“狂”的聯繫越來越緊密,所出現在的人也是越來越平民化

魯迅《狂人日記》狂人形象來源自儒家?我們談談“狂人”的發展史

桃花庵:桃花樹下眠

於是,在晚明,真正意義上對於大面積的儒學生產生重大影響

筆者在前文說道,中國是一個重視群體,抑制個人的社會,即便是今天也是如此,但是,“狂”的精神成為人作為歷史上在群體面前失語後,重新獲得的嘴巴。之所以在明朝大面積出現,其原因如下:

1、上文所述:“狂”的平民化

2、理學的桎梏和心學的出現:最能概括理學的內涵的莫過於“存天理,去人慾”,儒家思想此刻已經完全僵化,所以,體現人的主體性的狂者就誕生了——心學。雖然心學不是在提倡“狂者”,但是心學動搖了理學的霸權。我們知道了李贄的思想,受到心學的影響,就是十分大。而李贄,除了機子是狂人一個,他的“童心說”,也是對後世影響非常大的一個學說。

我們以唐寅“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一句,是最好的體體現,這句話出自《桃花庵歌》。歷史上的桃花庵是唐寅在歷經半身漂泊之後才搭建完成的,自己在這裡以夢幻般的生活,排解著自身的悲傷。這時候,這種“狂”,已經是一種和世間的一種宣戰宣言,並非瘋癲,確是故作瘋癲,以諷刺世間

魯迅《狂人日記》狂人形象來源自儒家?我們談談“狂人”的發展史

眾人看“狂人”

五四時期,第一步白話小說的誕生——《狂人日記》,就是以一個儒家所不能容忍的“狂人”的形象道出吃人的本質,這個“狂人”從一開始的儒家裡的基因,最終在魯迅筆下發展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和腐朽的儒家制度作對

五四的思想解放,“狂人”作為一種性格卻消失在現代社會,這是應為,“狂”其實是一種極為個性,極具個人意識的行為,首先,五四之後思想相解放的青年,實際做的事情,在古代皆為狂,然而卻不在稱之為狂,而叫作——啟蒙。

可以說,狂又稱為了人身上的一種基因,卻又和以往不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