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最著名的路線之爭:黃老之術VS儒家學說,孰對孰錯?'

"
"
歷史上最著名的路線之爭:黃老之術VS儒家學說,孰對孰錯?

十六歲,就現在來說,還是一個孩子,一個已經進入了叛逆期的孩子。而在公元前141年,十六歲的劉徹失去了父親,登上了皇位。

我們無法考證劉徹在初登皇位時的所思所感,但從事後來看,當頭戴皇冠,身披龍袍的少年劉徹,看著下面群臣跪伏於地的時候,他也許是熱血沸騰、激情澎湃的。

大漢立國一甲子矣。高祖皇帝雄才偉略,太宗皇帝繼往開來,父親孝景皇帝承前啟後。到朕一代,亦當守社稷於祖宗,施功烈於百姓,創他一個萬民擁戴、萬國來朝的大漢盛世。

想幹事就得有人才。可時至今日,跟隨高祖的從龍之臣所剩無及,太宗時代的迎王之臣垂垂老矣,父親也沒給他留下什麼治世之臣。於是,熱血少年劉徹頒佈了舉賢詔,網絡了董仲舒等一大批人才,又撤換了丞相衛綰等老邁之臣,換上了太皇太后家的竇嬰,和太后家的田蚡執掌朝政,起用了趙綰、王臧等同道之臣。

其實,他想幹事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他這這一系列人事調動,其目的都是為了“尊儒”,這可就涉及到路線問題了。必竟,黃老之術才是大漢立國興國的根本路線。

黃老之術是什麼?

所謂“黃老之術”,是黃帝學派和老子學派的合稱,算是道家一脈。

黃老之術源於戰國時期齊國的稷下學宮,具體誰是發起人已不可考,似乎更像是集體的力量。也有人說是齊王田氏為了使政權合法化而組織人制定的理論依據,因為田氏源於陳國,老子是陳國人,同時黃帝又是田氏始祖——炎帝是姜姓始祖,黃帝勝炎帝而取天下,所以田氏壓倒姜氏而取齊國,這是從老祖宗那輩都開始的傳統。

當時稷下學宮中,修習黃老之術比較有名的包括趙人慎到,齊人田駢、接子,以及楚人環淵等。

黃老之術最大的特點是兼容幷包,它吸納了包括儒家、法家、墨家以及陰陽家等各門各派的思想學說。比如它推崇墨家的勤儉節約,主張法家的恩威並施,認同陰陽家的五德終始說,強調儒家的教化和仁政等思想價值。所以說,相對而言,黃老學說在當時是極具開放性的一門學派。

而黃老之術自己的主張,則是“貴清靜而民自定”,這似乎是什麼也不要幹,讓老百姓自生自滅。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因為這個思想的核心有個前提條件,叫做:因勢利導。

簡單來說,就是領導人定規則,然後讓大家按規則辦事就可以了,在這個過程中,領導不要指手畫腳,更不要朝令夕改。

而定規則的時候,要考慮到老百姓到底想要什麼。老百姓不想要的不能強讓人家要,老百姓想要的,你不能不讓人家要。

幾千年後,有個叫亞當·斯密的外國人,在他的《國富論》中將其概括為人的“利己”思想。

也就是說,你只有尊重了人的利己思想,然後才能做到因勢利導。正所謂法、術、勢、利、力五字訣,學會了這五字口訣,就可以縱橫天下了。

劉邦立國之後,他既沒有完全照搬周朝的分封制,也沒有完全沿襲秦朝的郡縣制,而是將兩者結合了起來——這種結合,其實就是黃老之術中“守雌用雄”思想的具體表現。

因為在理想中,他當然不希望有異姓王的出現。但在現實中,他首先有這麼多異姓功臣需要冊封;其次,他清醒地認識到,在當時天下剛剛統一的大背景下,以及落後的通訊和交通環境,朝廷對燕、趙、齊、楚以及百越等地是無法形成直接有效的管控的,不如交由諸侯自治,更符合朝廷的利益。但關中周邊地區,就必須採取郡縣制,實施朝廷直管了。

同時,當時的天下經過數年無差別的清洗後,已經是經濟殘破,百廢待興。所以,急需要的是休養生息,恢復民生。

劉邦讓陸賈總結秦亡的教訓時,他根據老子的思想,提出了“事逾煩,天下逾亂;法逾滋,而奸逾熾”的結論。再加上蕭何、曹參及陳平等人也好黃老之術,所以,在漢初,黃老思想得到了政治上的極大重視。

於是,自劉邦起至今,在黃老之術的指導下,無論是誰主政,無不秉承了清淨無為、因俗簡禮、休養生息、輕徭薄賦、依法治國、寬刑簡政、刑德並用等政治主張,在北方匈奴不斷肆擾的情況下,為社會民生的復甦,提供了極為寬鬆的平臺。

從這個角度而言,劉邦選擇黃老之術作為治國的大政方針,的確在一定程度上為後來的文景盛世奠定了基礎。

"
歷史上最著名的路線之爭:黃老之術VS儒家學說,孰對孰錯?

十六歲,就現在來說,還是一個孩子,一個已經進入了叛逆期的孩子。而在公元前141年,十六歲的劉徹失去了父親,登上了皇位。

我們無法考證劉徹在初登皇位時的所思所感,但從事後來看,當頭戴皇冠,身披龍袍的少年劉徹,看著下面群臣跪伏於地的時候,他也許是熱血沸騰、激情澎湃的。

大漢立國一甲子矣。高祖皇帝雄才偉略,太宗皇帝繼往開來,父親孝景皇帝承前啟後。到朕一代,亦當守社稷於祖宗,施功烈於百姓,創他一個萬民擁戴、萬國來朝的大漢盛世。

想幹事就得有人才。可時至今日,跟隨高祖的從龍之臣所剩無及,太宗時代的迎王之臣垂垂老矣,父親也沒給他留下什麼治世之臣。於是,熱血少年劉徹頒佈了舉賢詔,網絡了董仲舒等一大批人才,又撤換了丞相衛綰等老邁之臣,換上了太皇太后家的竇嬰,和太后家的田蚡執掌朝政,起用了趙綰、王臧等同道之臣。

其實,他想幹事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他這這一系列人事調動,其目的都是為了“尊儒”,這可就涉及到路線問題了。必竟,黃老之術才是大漢立國興國的根本路線。

黃老之術是什麼?

所謂“黃老之術”,是黃帝學派和老子學派的合稱,算是道家一脈。

黃老之術源於戰國時期齊國的稷下學宮,具體誰是發起人已不可考,似乎更像是集體的力量。也有人說是齊王田氏為了使政權合法化而組織人制定的理論依據,因為田氏源於陳國,老子是陳國人,同時黃帝又是田氏始祖——炎帝是姜姓始祖,黃帝勝炎帝而取天下,所以田氏壓倒姜氏而取齊國,這是從老祖宗那輩都開始的傳統。

當時稷下學宮中,修習黃老之術比較有名的包括趙人慎到,齊人田駢、接子,以及楚人環淵等。

黃老之術最大的特點是兼容幷包,它吸納了包括儒家、法家、墨家以及陰陽家等各門各派的思想學說。比如它推崇墨家的勤儉節約,主張法家的恩威並施,認同陰陽家的五德終始說,強調儒家的教化和仁政等思想價值。所以說,相對而言,黃老學說在當時是極具開放性的一門學派。

而黃老之術自己的主張,則是“貴清靜而民自定”,這似乎是什麼也不要幹,讓老百姓自生自滅。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因為這個思想的核心有個前提條件,叫做:因勢利導。

簡單來說,就是領導人定規則,然後讓大家按規則辦事就可以了,在這個過程中,領導不要指手畫腳,更不要朝令夕改。

而定規則的時候,要考慮到老百姓到底想要什麼。老百姓不想要的不能強讓人家要,老百姓想要的,你不能不讓人家要。

幾千年後,有個叫亞當·斯密的外國人,在他的《國富論》中將其概括為人的“利己”思想。

也就是說,你只有尊重了人的利己思想,然後才能做到因勢利導。正所謂法、術、勢、利、力五字訣,學會了這五字口訣,就可以縱橫天下了。

劉邦立國之後,他既沒有完全照搬周朝的分封制,也沒有完全沿襲秦朝的郡縣制,而是將兩者結合了起來——這種結合,其實就是黃老之術中“守雌用雄”思想的具體表現。

因為在理想中,他當然不希望有異姓王的出現。但在現實中,他首先有這麼多異姓功臣需要冊封;其次,他清醒地認識到,在當時天下剛剛統一的大背景下,以及落後的通訊和交通環境,朝廷對燕、趙、齊、楚以及百越等地是無法形成直接有效的管控的,不如交由諸侯自治,更符合朝廷的利益。但關中周邊地區,就必須採取郡縣制,實施朝廷直管了。

同時,當時的天下經過數年無差別的清洗後,已經是經濟殘破,百廢待興。所以,急需要的是休養生息,恢復民生。

劉邦讓陸賈總結秦亡的教訓時,他根據老子的思想,提出了“事逾煩,天下逾亂;法逾滋,而奸逾熾”的結論。再加上蕭何、曹參及陳平等人也好黃老之術,所以,在漢初,黃老思想得到了政治上的極大重視。

於是,自劉邦起至今,在黃老之術的指導下,無論是誰主政,無不秉承了清淨無為、因俗簡禮、休養生息、輕徭薄賦、依法治國、寬刑簡政、刑德並用等政治主張,在北方匈奴不斷肆擾的情況下,為社會民生的復甦,提供了極為寬鬆的平臺。

從這個角度而言,劉邦選擇黃老之術作為治國的大政方針,的確在一定程度上為後來的文景盛世奠定了基礎。

歷史上最著名的路線之爭:黃老之術VS儒家學說,孰對孰錯?

但是,頂層政策的具體執行者是那些權貴,資源的掌控者也是那些權貴。所以,百姓每富一分,權貴就能富十分。百姓之富,溫飽而已;權貴之富,富可抵國。

而農民是脆弱的,任何天災人禍,急政暴賦都會導致一個小康之家破產。到了景帝后期,大漢帝國水、旱、蝗、地震等天災頻頻,最後不得已,景帝只得下詔禁止用糧食餵養馬匹,可見歉收程度已經非常嚴重了。

但這種天災從來隻影響百姓,不影響權貴。所以,隨便發幾場大水,百姓就只能繼續賣田賣房;隨便再來幾場蝗災,百姓就只能接著賣兒賣女。

當時的貧富差距大到什麼程度呢?一個五口之家,一年勞作,能節餘幾百錢,就算是盛世了;可同時,身為長公主的劉嫖,養了個董偃作小白臉,每天給他的零花錢是多少呢?

董君所發,一日金滿百斤,錢滿百萬,帛滿千匹,乃白之。——《漢書》

意思很簡單:每天黃金不超過一百斤,錢不到一百萬,帛不夠一千匹,就隨他取用。

富人憑錢財橫行不法,兼併土地;豪強之輩,作威鄉鄰,橫行霸道;權貴之流,爭權奪利,奢侈無度。

所以,劉徹登基時所面臨的真實情況是:歷時數十年的千古盛世已經走到了極限,一雙雙從地獄深處伸出來的黑手,已經掏爛了盛世的根基。

用政治課本里的話來講,這些權貴世家不事生產,卻通過購買破產農民的田宅,甚至利用手中的權勢兼併農民的田地,進而成為了帝國最大的地主。

然後就是農民苦死,政府窮死,權貴富死。匈奴來了,上陣打仗的是沒有免除徭役權限的農民,花錢辦理各種軍需物資的是政府,而他們保護的卻是權貴的財富。

所以這些權貴根本不想打仗,匈奴來了,他們只想繼續延續之前的和親政策。反正嫁的不是他們的閨女 ,花的不是他們的錢。

所以這些權貴希望剛登基的劉徹繼續以民為重,休養生息。必竟倉庫有糧,國庫有錢,有個水旱災害的,該免稅的免稅,該賑濟的賑濟。反正不用他們出半毛錢。

可以說,如果劉徹繼續採取休身養性、無為而治的政策,其結果必然是持續壯大權貴的勢力,最終,要麼是他自己,要麼是他的繼承人,必然會被權貴勢力吞噬。

所以,黃老之術和儒家學說並不僅僅是兩種學術的爭論這麼簡單,其本質上是治國方向上的競爭,其核心是權力的競爭,其實質是利益的競爭。

黃老之術的政治團體構成很具體,他們包括皇族劉氏,外戚竇氏、王氏家族,還有開國之初以及文帝登基之時受封爵位的功臣世家。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稱謂——權貴。

他們信奉黃老之術並不僅僅因為這是帝國的基本國策,而是因為,黃老之術強調的是清靜無為,垂拱而治,君逸臣勞,寬刑簡政……簡單來說,就是皇帝只管大政方針就行了,具體的操作和執行由“下面人”去幹。

那幹活的“下面人”是誰呢?當然是那些權貴世家了。所以,黃老之術的利益點在於:頂層政策的具體執行者是權貴,底層資源的掌控者也是權貴。至於皇帝,強勢如劉恆,也不敢明目張膽地任用賈誼;而弱勢如劉盈,乾脆被呂后徹底掌控。

而信奉儒家學說的政治團體構成就比較複雜了。他們通過孝文皇帝開啟的舉賢良方正一途進入朝堂,一般擔任博士、大夫等職位;在朝堂之外,他們以名士的身份在各地講學,或成為地方官吏的幕僚。

換句話來說,他們雖然地位不高,但卻無孔不入,甚至掌握著一定的話語權。

"
歷史上最著名的路線之爭:黃老之術VS儒家學說,孰對孰錯?

十六歲,就現在來說,還是一個孩子,一個已經進入了叛逆期的孩子。而在公元前141年,十六歲的劉徹失去了父親,登上了皇位。

我們無法考證劉徹在初登皇位時的所思所感,但從事後來看,當頭戴皇冠,身披龍袍的少年劉徹,看著下面群臣跪伏於地的時候,他也許是熱血沸騰、激情澎湃的。

大漢立國一甲子矣。高祖皇帝雄才偉略,太宗皇帝繼往開來,父親孝景皇帝承前啟後。到朕一代,亦當守社稷於祖宗,施功烈於百姓,創他一個萬民擁戴、萬國來朝的大漢盛世。

想幹事就得有人才。可時至今日,跟隨高祖的從龍之臣所剩無及,太宗時代的迎王之臣垂垂老矣,父親也沒給他留下什麼治世之臣。於是,熱血少年劉徹頒佈了舉賢詔,網絡了董仲舒等一大批人才,又撤換了丞相衛綰等老邁之臣,換上了太皇太后家的竇嬰,和太后家的田蚡執掌朝政,起用了趙綰、王臧等同道之臣。

其實,他想幹事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他這這一系列人事調動,其目的都是為了“尊儒”,這可就涉及到路線問題了。必竟,黃老之術才是大漢立國興國的根本路線。

黃老之術是什麼?

所謂“黃老之術”,是黃帝學派和老子學派的合稱,算是道家一脈。

黃老之術源於戰國時期齊國的稷下學宮,具體誰是發起人已不可考,似乎更像是集體的力量。也有人說是齊王田氏為了使政權合法化而組織人制定的理論依據,因為田氏源於陳國,老子是陳國人,同時黃帝又是田氏始祖——炎帝是姜姓始祖,黃帝勝炎帝而取天下,所以田氏壓倒姜氏而取齊國,這是從老祖宗那輩都開始的傳統。

當時稷下學宮中,修習黃老之術比較有名的包括趙人慎到,齊人田駢、接子,以及楚人環淵等。

黃老之術最大的特點是兼容幷包,它吸納了包括儒家、法家、墨家以及陰陽家等各門各派的思想學說。比如它推崇墨家的勤儉節約,主張法家的恩威並施,認同陰陽家的五德終始說,強調儒家的教化和仁政等思想價值。所以說,相對而言,黃老學說在當時是極具開放性的一門學派。

而黃老之術自己的主張,則是“貴清靜而民自定”,這似乎是什麼也不要幹,讓老百姓自生自滅。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因為這個思想的核心有個前提條件,叫做:因勢利導。

簡單來說,就是領導人定規則,然後讓大家按規則辦事就可以了,在這個過程中,領導不要指手畫腳,更不要朝令夕改。

而定規則的時候,要考慮到老百姓到底想要什麼。老百姓不想要的不能強讓人家要,老百姓想要的,你不能不讓人家要。

幾千年後,有個叫亞當·斯密的外國人,在他的《國富論》中將其概括為人的“利己”思想。

也就是說,你只有尊重了人的利己思想,然後才能做到因勢利導。正所謂法、術、勢、利、力五字訣,學會了這五字口訣,就可以縱橫天下了。

劉邦立國之後,他既沒有完全照搬周朝的分封制,也沒有完全沿襲秦朝的郡縣制,而是將兩者結合了起來——這種結合,其實就是黃老之術中“守雌用雄”思想的具體表現。

因為在理想中,他當然不希望有異姓王的出現。但在現實中,他首先有這麼多異姓功臣需要冊封;其次,他清醒地認識到,在當時天下剛剛統一的大背景下,以及落後的通訊和交通環境,朝廷對燕、趙、齊、楚以及百越等地是無法形成直接有效的管控的,不如交由諸侯自治,更符合朝廷的利益。但關中周邊地區,就必須採取郡縣制,實施朝廷直管了。

同時,當時的天下經過數年無差別的清洗後,已經是經濟殘破,百廢待興。所以,急需要的是休養生息,恢復民生。

劉邦讓陸賈總結秦亡的教訓時,他根據老子的思想,提出了“事逾煩,天下逾亂;法逾滋,而奸逾熾”的結論。再加上蕭何、曹參及陳平等人也好黃老之術,所以,在漢初,黃老思想得到了政治上的極大重視。

於是,自劉邦起至今,在黃老之術的指導下,無論是誰主政,無不秉承了清淨無為、因俗簡禮、休養生息、輕徭薄賦、依法治國、寬刑簡政、刑德並用等政治主張,在北方匈奴不斷肆擾的情況下,為社會民生的復甦,提供了極為寬鬆的平臺。

從這個角度而言,劉邦選擇黃老之術作為治國的大政方針,的確在一定程度上為後來的文景盛世奠定了基礎。

歷史上最著名的路線之爭:黃老之術VS儒家學說,孰對孰錯?

但是,頂層政策的具體執行者是那些權貴,資源的掌控者也是那些權貴。所以,百姓每富一分,權貴就能富十分。百姓之富,溫飽而已;權貴之富,富可抵國。

而農民是脆弱的,任何天災人禍,急政暴賦都會導致一個小康之家破產。到了景帝后期,大漢帝國水、旱、蝗、地震等天災頻頻,最後不得已,景帝只得下詔禁止用糧食餵養馬匹,可見歉收程度已經非常嚴重了。

但這種天災從來隻影響百姓,不影響權貴。所以,隨便發幾場大水,百姓就只能繼續賣田賣房;隨便再來幾場蝗災,百姓就只能接著賣兒賣女。

當時的貧富差距大到什麼程度呢?一個五口之家,一年勞作,能節餘幾百錢,就算是盛世了;可同時,身為長公主的劉嫖,養了個董偃作小白臉,每天給他的零花錢是多少呢?

董君所發,一日金滿百斤,錢滿百萬,帛滿千匹,乃白之。——《漢書》

意思很簡單:每天黃金不超過一百斤,錢不到一百萬,帛不夠一千匹,就隨他取用。

富人憑錢財橫行不法,兼併土地;豪強之輩,作威鄉鄰,橫行霸道;權貴之流,爭權奪利,奢侈無度。

所以,劉徹登基時所面臨的真實情況是:歷時數十年的千古盛世已經走到了極限,一雙雙從地獄深處伸出來的黑手,已經掏爛了盛世的根基。

用政治課本里的話來講,這些權貴世家不事生產,卻通過購買破產農民的田宅,甚至利用手中的權勢兼併農民的田地,進而成為了帝國最大的地主。

然後就是農民苦死,政府窮死,權貴富死。匈奴來了,上陣打仗的是沒有免除徭役權限的農民,花錢辦理各種軍需物資的是政府,而他們保護的卻是權貴的財富。

所以這些權貴根本不想打仗,匈奴來了,他們只想繼續延續之前的和親政策。反正嫁的不是他們的閨女 ,花的不是他們的錢。

所以這些權貴希望剛登基的劉徹繼續以民為重,休養生息。必竟倉庫有糧,國庫有錢,有個水旱災害的,該免稅的免稅,該賑濟的賑濟。反正不用他們出半毛錢。

可以說,如果劉徹繼續採取休身養性、無為而治的政策,其結果必然是持續壯大權貴的勢力,最終,要麼是他自己,要麼是他的繼承人,必然會被權貴勢力吞噬。

所以,黃老之術和儒家學說並不僅僅是兩種學術的爭論這麼簡單,其本質上是治國方向上的競爭,其核心是權力的競爭,其實質是利益的競爭。

黃老之術的政治團體構成很具體,他們包括皇族劉氏,外戚竇氏、王氏家族,還有開國之初以及文帝登基之時受封爵位的功臣世家。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稱謂——權貴。

他們信奉黃老之術並不僅僅因為這是帝國的基本國策,而是因為,黃老之術強調的是清靜無為,垂拱而治,君逸臣勞,寬刑簡政……簡單來說,就是皇帝只管大政方針就行了,具體的操作和執行由“下面人”去幹。

那幹活的“下面人”是誰呢?當然是那些權貴世家了。所以,黃老之術的利益點在於:頂層政策的具體執行者是權貴,底層資源的掌控者也是權貴。至於皇帝,強勢如劉恆,也不敢明目張膽地任用賈誼;而弱勢如劉盈,乾脆被呂后徹底掌控。

而信奉儒家學說的政治團體構成就比較複雜了。他們通過孝文皇帝開啟的舉賢良方正一途進入朝堂,一般擔任博士、大夫等職位;在朝堂之外,他們以名士的身份在各地講學,或成為地方官吏的幕僚。

換句話來說,他們雖然地位不高,但卻無孔不入,甚至掌握著一定的話語權。

歷史上最著名的路線之爭:黃老之術VS儒家學說,孰對孰錯?

在文帝時期,儒家代表賈誼幾乎就成功地說服劉恆進行禮制改革,但當時劉恆剛剛即位不久,條件並不成熟,所以沒有采納。

但現在,在做太子期間就已經被儒家思想武裝頭腦的少年劉徹,卻沒有他爺爺那樣的政治智慧。他們只管興沖沖地建明堂、改曆法、更服色、定禮制、開放關禁、令列侯歸國……但卻都忘掉了一個關鍵人物:太皇竇太后。

他們也忽視了這樣一個事實:終文、景皇帝兩代,所有在朝的儒家博士都只是有銜而無權,沒有一個得到重用的。就連名士賈誼,也只能在藩王處擔任個太傅之職。

如果他們稍加註意,就會知道,太皇太后是黃老之術堅定的擁躉,在她眼中,黃老之術作為大漢立國的基本路線,是不容有任何改變的——因為這個路線代表著以她為首的權貴階層的直接利益。

劉徹雖然已經舉行了成人禮,按理來說可以直接親政。但再怎麼說,他也不過是個十六歲的孩子,登基不過一年;而他奶奶太皇竇太后則已經干政了十餘年,已經積累了足夠的政治實力,他爹孝景皇帝在一些事情上也不得不順著她的意思來。更何況,劉徹實施的新政,直接得罪了太多有實權的權貴階層。他如果再對抗下去,那就只能是魚死網破了——不,以他當前的實力,只會魚死,不會網破。

所以,竇嬰、田蚡被解職;所以,趙綰、王臧入獄自殺;所以,少年皇帝劉徹也得暫時收起他昂揚的鬥聲,在太皇太后面前,繼續充當一個好孫子的角色。

太皇竇太后去世後,劉徹再次亮出獨尊儒術的寶劍,終其一朝,斬盡了所有的世家權貴。到最後,就連他自己的兒子也沒有放過。在他去世時,環顧左右,再無任何世家權貴能把持朝政。然後,他放心地把皇位交給了沒有任何權貴外戚依附的劉弗陵。

回過頭來再說儒家學說。

雖然儒家學說作為影響了後世兩千多年的思想體系,也不能以一句所謂“封建禮教”所能概括,因為這裡面也包含一定的法治思想。比如他在給劉徹的奏疏中,提出君王要想達到終極王道的境界,應該是“……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萬民,正萬民以正四方……”,所謂“正”,就帶有“整肅”的意思。

而儒家學說也並不是在劉徹時代就完成了治國理念的統治。劉徹只是在表面上“獨尊儒術”,將儒家學說上升到官學的地位,但卻並未像剛剛登基時,無條件的採納儒家的一切禮制。

針對百姓,他宣揚儒道以統一思想,強調了君權神授的正統性和合法性,加強思想上的集權;針對官員、權貴,他強管制,重刑罰,實施更為嚴苛的律法,加強行為上的集權——這算是以儒為主,以法為輔,外儒內法的實用之術。

也就是說,儒家之術的學說雖由孔子創立,由劉徹開始發揚光大,但具體的解釋權,卻是在歷代帝王手中。

儒家學說一直要到隋唐時期,才徹底確立了思想上的統治地位。但綜觀此後的宋、明、清等朝,對儒家學說的解釋其實並不盡相同。

所以,黃老之術和儒家學術並無對錯之分。有人說如果中國一直堅持黃老之術的學說,發展到現在就如何如何。其實完全是臆想。只能說,當時代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與之相配套的理論依據必須適應和解決當前社會的主要矛盾。黃老之術只適應劉邦創立天下時,給治事之人以足夠利益和權力的需要;而儒家學說則適應了承平日久時,帝王對中央集權的需要。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