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一片海,還海一灣藍 昔日煤堆場變身美麗“月亮灣”'

"

15日上午,在日照港海龍灣建設項目現場,一條深入大海的弧形攔沙堤與沿海的隔沙堤形成了一個港灣。沙灘上,工人正在進行最後的裝飾作業。這裡曾是一度被當地人吐槽的煤堆場,如今 “東煤南移”,變身碧水藍天、海鷗沙灘,當地老百姓又給它起了個形象的新名字——“月亮灣”。 對於因港而立、依海而興的日照而言,海龍灣這個全國首個港口工業岸線退港還海修復整治工程,凸顯了日照打造“生態之城”的決心。


"

15日上午,在日照港海龍灣建設項目現場,一條深入大海的弧形攔沙堤與沿海的隔沙堤形成了一個港灣。沙灘上,工人正在進行最後的裝飾作業。這裡曾是一度被當地人吐槽的煤堆場,如今 “東煤南移”,變身碧水藍天、海鷗沙灘,當地老百姓又給它起了個形象的新名字——“月亮灣”。 對於因港而立、依海而興的日照而言,海龍灣這個全國首個港口工業岸線退港還海修復整治工程,凸顯了日照打造“生態之城”的決心。


退出一片海,還海一灣藍 昔日煤堆場變身美麗“月亮灣”


7月15日,“我愛這片藍色的國土”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來到日照海龍灣項目施工現場,這裡的退港還海修復整治工程剛剛完工。站在附近的日照財富中心高層的觀光平臺上俯瞰,從萬平口景區到燈塔風景區再到海龍灣,城區沿線的碧海藍天金沙灘連成一片,宛如城市的一條“金腰帶”。

但在改造之前,這裡卻是另一番景象。附近小區居民說,這裡之前是日照港的煤堆場,其前身石臼所是我國上世紀八十年代建設的大型現代化深水煤炭輸出港,承擔著國內煤炭運輸和煤炭出口的重任。多年來,由於煤炭裝卸過程中容易揚塵,每遇颳大風時,自家窗子上經常刮一層黑乎乎的煤灰,有時根本不敢開窗戶。改造前的海龍灣沿海一線黑乎乎的一片,與附近幾個海水浴場和景區潔淨美麗的風光形成鮮明對比。

站在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群眾利益與財政收入的天秤前,日照市態度鮮明:讓港口功能轉型升級,將生態岸線還給城市。作為全國首個港口工業岸線退港還海、修復整治生態旅遊岸線的項目,海龍灣生態岸線修復工程投資6.1億元,用了兩年的時間,將日照港的煤堆碼頭整體南移,遠離了市民生活圈;而騰出的2000多畝建設用地還給了市民和城市,修復出了“藍天碧海金沙灘”,讓黑乎乎、硬邦邦的“煤碼頭”,蛻變成了“打卡”海岸美景的新地標。


"

15日上午,在日照港海龍灣建設項目現場,一條深入大海的弧形攔沙堤與沿海的隔沙堤形成了一個港灣。沙灘上,工人正在進行最後的裝飾作業。這裡曾是一度被當地人吐槽的煤堆場,如今 “東煤南移”,變身碧水藍天、海鷗沙灘,當地老百姓又給它起了個形象的新名字——“月亮灣”。 對於因港而立、依海而興的日照而言,海龍灣這個全國首個港口工業岸線退港還海修復整治工程,凸顯了日照打造“生態之城”的決心。


退出一片海,還海一灣藍 昔日煤堆場變身美麗“月亮灣”


7月15日,“我愛這片藍色的國土”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來到日照海龍灣項目施工現場,這裡的退港還海修復整治工程剛剛完工。站在附近的日照財富中心高層的觀光平臺上俯瞰,從萬平口景區到燈塔風景區再到海龍灣,城區沿線的碧海藍天金沙灘連成一片,宛如城市的一條“金腰帶”。

但在改造之前,這裡卻是另一番景象。附近小區居民說,這裡之前是日照港的煤堆場,其前身石臼所是我國上世紀八十年代建設的大型現代化深水煤炭輸出港,承擔著國內煤炭運輸和煤炭出口的重任。多年來,由於煤炭裝卸過程中容易揚塵,每遇颳大風時,自家窗子上經常刮一層黑乎乎的煤灰,有時根本不敢開窗戶。改造前的海龍灣沿海一線黑乎乎的一片,與附近幾個海水浴場和景區潔淨美麗的風光形成鮮明對比。

站在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群眾利益與財政收入的天秤前,日照市態度鮮明:讓港口功能轉型升級,將生態岸線還給城市。作為全國首個港口工業岸線退港還海、修復整治生態旅遊岸線的項目,海龍灣生態岸線修復工程投資6.1億元,用了兩年的時間,將日照港的煤堆碼頭整體南移,遠離了市民生活圈;而騰出的2000多畝建設用地還給了市民和城市,修復出了“藍天碧海金沙灘”,讓黑乎乎、硬邦邦的“煤碼頭”,蛻變成了“打卡”海岸美景的新地標。


退出一片海,還海一灣藍 昔日煤堆場變身美麗“月亮灣”


自然岸線保有率48%,近岸受損海域修復率100%,海洋保護區11處……將海洋生態建設作為“生態立市”戰略的重要內容,日照市先後創建了全國首批國家級海洋公園、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示範區、國家級生態保護與建設典型示範區。截至目前,日照許多生態保護與建設的硬指標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碧海行動升級版,擦亮“生態日照”金字招牌

記者注意到,從2018年起,日照將碧海行動融入了新一輪“林水會戰”,全面啟動了退漁還海、修岸護海、治汙淨海、綠色養海和文化興海五大行動,計劃從2018年起至2020年止,3年投資67.1億元,實現退漁還海5780畝,修復岸線21.8公里、恢復溼地6000畝以上,受損岸線修復率達到95%以上,規劃建設4個新型漁業園區,升級改造漁業園區1900畝,新建海洋牧場5萬畝。

在退漁還海行動中,日照市將對沿海養殖區進行集中整治,拆除、清退兩城河以南、沿海公路向海一側的養殖設施,騰退海岸11公里,恢復海岸自然風貌。

在修岸護海行動中,實施日照藍色海灣整治行動等重點岸線整治項目,推動岸線復綠工程,優化原有海岸林帶,見縫插綠,實現沿海防護林“斷帶合攏”;種植檉柳、鹼蓬菜等耐鹽鹼植物,綠化灘塗、鹽鹼地,增強河口溼地生態功能,建成濱海生態公園。


"

15日上午,在日照港海龍灣建設項目現場,一條深入大海的弧形攔沙堤與沿海的隔沙堤形成了一個港灣。沙灘上,工人正在進行最後的裝飾作業。這裡曾是一度被當地人吐槽的煤堆場,如今 “東煤南移”,變身碧水藍天、海鷗沙灘,當地老百姓又給它起了個形象的新名字——“月亮灣”。 對於因港而立、依海而興的日照而言,海龍灣這個全國首個港口工業岸線退港還海修復整治工程,凸顯了日照打造“生態之城”的決心。


退出一片海,還海一灣藍 昔日煤堆場變身美麗“月亮灣”


7月15日,“我愛這片藍色的國土”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來到日照海龍灣項目施工現場,這裡的退港還海修復整治工程剛剛完工。站在附近的日照財富中心高層的觀光平臺上俯瞰,從萬平口景區到燈塔風景區再到海龍灣,城區沿線的碧海藍天金沙灘連成一片,宛如城市的一條“金腰帶”。

但在改造之前,這裡卻是另一番景象。附近小區居民說,這裡之前是日照港的煤堆場,其前身石臼所是我國上世紀八十年代建設的大型現代化深水煤炭輸出港,承擔著國內煤炭運輸和煤炭出口的重任。多年來,由於煤炭裝卸過程中容易揚塵,每遇颳大風時,自家窗子上經常刮一層黑乎乎的煤灰,有時根本不敢開窗戶。改造前的海龍灣沿海一線黑乎乎的一片,與附近幾個海水浴場和景區潔淨美麗的風光形成鮮明對比。

站在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群眾利益與財政收入的天秤前,日照市態度鮮明:讓港口功能轉型升級,將生態岸線還給城市。作為全國首個港口工業岸線退港還海、修復整治生態旅遊岸線的項目,海龍灣生態岸線修復工程投資6.1億元,用了兩年的時間,將日照港的煤堆碼頭整體南移,遠離了市民生活圈;而騰出的2000多畝建設用地還給了市民和城市,修復出了“藍天碧海金沙灘”,讓黑乎乎、硬邦邦的“煤碼頭”,蛻變成了“打卡”海岸美景的新地標。


退出一片海,還海一灣藍 昔日煤堆場變身美麗“月亮灣”


自然岸線保有率48%,近岸受損海域修復率100%,海洋保護區11處……將海洋生態建設作為“生態立市”戰略的重要內容,日照市先後創建了全國首批國家級海洋公園、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示範區、國家級生態保護與建設典型示範區。截至目前,日照許多生態保護與建設的硬指標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碧海行動升級版,擦亮“生態日照”金字招牌

記者注意到,從2018年起,日照將碧海行動融入了新一輪“林水會戰”,全面啟動了退漁還海、修岸護海、治汙淨海、綠色養海和文化興海五大行動,計劃從2018年起至2020年止,3年投資67.1億元,實現退漁還海5780畝,修復岸線21.8公里、恢復溼地6000畝以上,受損岸線修復率達到95%以上,規劃建設4個新型漁業園區,升級改造漁業園區1900畝,新建海洋牧場5萬畝。

在退漁還海行動中,日照市將對沿海養殖區進行集中整治,拆除、清退兩城河以南、沿海公路向海一側的養殖設施,騰退海岸11公里,恢復海岸自然風貌。

在修岸護海行動中,實施日照藍色海灣整治行動等重點岸線整治項目,推動岸線復綠工程,優化原有海岸林帶,見縫插綠,實現沿海防護林“斷帶合攏”;種植檉柳、鹼蓬菜等耐鹽鹼植物,綠化灘塗、鹽鹼地,增強河口溼地生態功能,建成濱海生態公園。


退出一片海,還海一灣藍 昔日煤堆場變身美麗“月亮灣”


在治汙淨海行動中,將重點推動港口環境保護能力和近岸海域環境質量雙提升,實施“截汙、集汙、清汙、除汙”四項治汙工程。沿岸截汙:清理、封堵非法或設置不合理的入海排汙口,達到汙水不達標不排海;船上集汙:配備廢水廢油垃圾蒐集設施,不向海傾倒廢物;港池清汙:建立專業隊伍,配備專用設備,實行物業化管理;碼頭除汙:實現廢棄物不入海、廢水不直排。同時,妥善處置綠潮災害,實現滸苔“不漫灘、不堆積、不落地、巧利用”,保持岸灘潔淨。

在綠色養海行動中,將推行綠色養殖,科學實施海水漁業資源增殖放流,全面修復海洋漁業資源。實施漁業園區升級改造,形成具備匯碳、匯氮、濾水等功能的漁業生態自淨系統。

在文化興海行動中,依託日照海洋科普館、“海上牧歌”平臺等海洋科普與教育示範基地,開展海洋科普宣傳,普及海洋知識,增強海洋意識,提升公眾愛海護海的自覺性。(姜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