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的日本人靠一樣東西活命:一名法官拒絕 於是只活到了36歲

日本 美國 國際 不二書說歷史 不二書說歷史 2017-09-06

戰後的日本人靠一樣東西活命:一名法官拒絕 於是只活到了36歲

長路漫漫,不二作伴!

日本自投降後,面臨的第一件事就是通貨膨脹。

因為戰敗,日本國內的軍需產業隨之崩潰,此外還面臨著對美國的大量賠償,以及對美國佔領軍非要的支出。

經濟體系與生產體系的嚴重崩潰,使得戰後的日本舉步維艱,而後糧食不足導致的嚴重饑荒更是致命的。

戰後的日本人靠一樣東西活命:一名法官拒絕 於是只活到了36歲

在1945年秋,日本國內的失業者達到了600萬人,而為了活下來,那一代的日本人不得不變賣身邊能夠拿到出手的東西,不管是家中的金銀首飾,還是衣物布料。

當時日本採取的是國家分配食物機制,當然,每個人能夠分配到的食物是少的可憐的。

並且,由於日本物資的匱乏,分配的時間經常會面臨拖延、缺斤少兩的現象。所以光是等著國家分配,那麼活命就成為了一個比較大的問題。

戰後的日本人靠一樣東西活命:一名法官拒絕 於是只活到了36歲

從而導致很多日本人不得不自行採購食物,但戰後的日本有一條明文規定,那就是老百姓只能吃國家分配的食物,自行採購被視為是非法行為。

可在面臨生存絕望之時,自然就有人無視規定,從而在當時興起了一個供需市場,名叫黑市!

這個黑市對於那一代日本人來講是極為重要的,儘管要冒著極大的風險去採購食物,但為了活命還能怎麼做呢?

當然,也有一些日本人不這樣想。

戰後的日本人靠一樣東西活命:一名法官拒絕 於是只活到了36歲

1947年,一個名叫山口良忠的法官堅持說:我絕對不吃黑市的東西,我只吃國家分配的東西。

作為一名法官,他的理由是要維持法規,儘管在他看來,這條法規是錯誤的。

結果僅僅過去幾個月,其便死於了營養不良。

或許對他來講,維護他所堅持的法規比自己的性命還重要,但對於那一代的日本人來講,活下去才是真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