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現在公司處在危亡關頭!我們做好“長征”的準備'

"

2019年7月19-20日,任正非於松山湖在運營商BG組織變革研討會上表示,我們改革的目的是為了簡化作戰管理、簡化層次,“權要聽得見炮聲,錢要體現公司意志”。我們既要把權力給到最前方,讓他們在一定範圍內有戰鬥權力、戰役權力、戰略的準備權力,也要承擔責任,也要有平衡,這樣才有利於作戰。將來我們是多BG制,多BG在區域裡匯聚的作用是增強,而不是削弱。在地區部要有各BG的協調、考核。


"

2019年7月19-20日,任正非於松山湖在運營商BG組織變革研討會上表示,我們改革的目的是為了簡化作戰管理、簡化層次,“權要聽得見炮聲,錢要體現公司意志”。我們既要把權力給到最前方,讓他們在一定範圍內有戰鬥權力、戰役權力、戰略的準備權力,也要承擔責任,也要有平衡,這樣才有利於作戰。將來我們是多BG制,多BG在區域裡匯聚的作用是增強,而不是削弱。在地區部要有各BG的協調、考核。


任正非:現在公司處在危亡關頭!我們做好“長征”的準備


下半年我們還要加強優秀人才的引進,在世界範圍內廣泛招聘優秀科學家、高級專家、少年天才,融入到我們的“血液”裡,堅定不移做到根,向上捅破天。在研發上,加大戰略投入,加強科研隊伍建設,堅定不移做到根,短期要解決生產連續性問題,長期要敢於牽引產業發展方向。

現在公司處在危亡關頭,第一是號召大家立功,第二是儘快把優秀人員選拔上來,增加我們組織的“活血”。每個職能部門、每個代表處都要想一想,如果你認為自己不適合這個崗位,可以下崗讓道,讓我們的“坦克”開上戰場;如果你想上戰場,可以拿根繩子綁在“坦克”上拖著走,每個人都要有這樣的決心!絕大多數員工應心靜如水,做好本職工作就是參戰。

看到這裡,可能很多人心裡有疑惑,華為鴻蒙系統推出,公司業績也不錯,為什麼任正非說華為處於危亡關頭?其實,這體現了華為的危機意識,危機意識一直伴隨華為。任正非無疑是一個永遠的危機意識者,一部華為發展史,其實就是一部“危機管理史”,與此同時,還是一部“自我批判史”。華為的成功在於核心價值觀的堅守與勝利,但核心價值觀的維持,依靠的則是自我批判精神。危機與恐懼推動自我批判,也因此造就了偉大。

任正非在很多場合公開強調華為人要有危機意識,寫文章驚醒“下一個倒下的是華為”,可見任正非的危機意識多麼強烈。在十多年前,華為當時也算是在鼎盛、高速發展的時候,任總提出了《華為的冬天》和《下一個倒下的會不會是華為》,用自我批判的精神,危機管理的思路,推動華為的進一步發展,危機與恐懼推動自我批判,也因此造就了偉大。

任正非在《華為的冬天》中說,公司所有員工是否考慮過,如果有一天,公司銷售額下滑、利潤下滑甚至會破產,我們怎麼辦?我們公司的太平時間太長了,在和平時期升的官太多了,這也許就是我們的災難。泰坦尼克號也是在一片歡呼聲中出的海。而且我相信,這一天一定會到來。面對這樣的未來,我們怎樣來處理,我們是不是思考過。我們好多員工盲目自豪,盲目樂觀,如果想過的人太少,也許就快來臨了。居安思危,不是危言聳聽。


"

2019年7月19-20日,任正非於松山湖在運營商BG組織變革研討會上表示,我們改革的目的是為了簡化作戰管理、簡化層次,“權要聽得見炮聲,錢要體現公司意志”。我們既要把權力給到最前方,讓他們在一定範圍內有戰鬥權力、戰役權力、戰略的準備權力,也要承擔責任,也要有平衡,這樣才有利於作戰。將來我們是多BG制,多BG在區域裡匯聚的作用是增強,而不是削弱。在地區部要有各BG的協調、考核。


任正非:現在公司處在危亡關頭!我們做好“長征”的準備


下半年我們還要加強優秀人才的引進,在世界範圍內廣泛招聘優秀科學家、高級專家、少年天才,融入到我們的“血液”裡,堅定不移做到根,向上捅破天。在研發上,加大戰略投入,加強科研隊伍建設,堅定不移做到根,短期要解決生產連續性問題,長期要敢於牽引產業發展方向。

現在公司處在危亡關頭,第一是號召大家立功,第二是儘快把優秀人員選拔上來,增加我們組織的“活血”。每個職能部門、每個代表處都要想一想,如果你認為自己不適合這個崗位,可以下崗讓道,讓我們的“坦克”開上戰場;如果你想上戰場,可以拿根繩子綁在“坦克”上拖著走,每個人都要有這樣的決心!絕大多數員工應心靜如水,做好本職工作就是參戰。

看到這裡,可能很多人心裡有疑惑,華為鴻蒙系統推出,公司業績也不錯,為什麼任正非說華為處於危亡關頭?其實,這體現了華為的危機意識,危機意識一直伴隨華為。任正非無疑是一個永遠的危機意識者,一部華為發展史,其實就是一部“危機管理史”,與此同時,還是一部“自我批判史”。華為的成功在於核心價值觀的堅守與勝利,但核心價值觀的維持,依靠的則是自我批判精神。危機與恐懼推動自我批判,也因此造就了偉大。

任正非在很多場合公開強調華為人要有危機意識,寫文章驚醒“下一個倒下的是華為”,可見任正非的危機意識多麼強烈。在十多年前,華為當時也算是在鼎盛、高速發展的時候,任總提出了《華為的冬天》和《下一個倒下的會不會是華為》,用自我批判的精神,危機管理的思路,推動華為的進一步發展,危機與恐懼推動自我批判,也因此造就了偉大。

任正非在《華為的冬天》中說,公司所有員工是否考慮過,如果有一天,公司銷售額下滑、利潤下滑甚至會破產,我們怎麼辦?我們公司的太平時間太長了,在和平時期升的官太多了,這也許就是我們的災難。泰坦尼克號也是在一片歡呼聲中出的海。而且我相信,這一天一定會到來。面對這樣的未來,我們怎樣來處理,我們是不是思考過。我們好多員工盲目自豪,盲目樂觀,如果想過的人太少,也許就快來臨了。居安思危,不是危言聳聽。


任正非:現在公司處在危亡關頭!我們做好“長征”的準備


任正非表示,十年來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敗,對成功視而不見,也沒有什麼榮譽感、自豪感,而是危機感。也許是這樣才存活了十年。我們大家要一起來想,怎樣才能活下去,也許才能存活得久一些。失敗這一天是一定會到來,大家要準備迎接,這是我從不動搖的看法,這是歷史規律。

《下一個倒下的會不會是華為》是2012年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主要講述了華為的發展史,存在怎樣的危機,如何管理華為等有關內容。這本書名的來歷是這樣的:任正非每年會參加一個全球分析師大會,2014年的時候有一個來自英國的一個分析師問任正非一個問題:希望任總能夠展望一下未來20年後的華為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況。任正非不假思索地回答到:20年後,華為將是一片墳墓,或許十年後華為這家公司就有可能已經不存在了。


"

2019年7月19-20日,任正非於松山湖在運營商BG組織變革研討會上表示,我們改革的目的是為了簡化作戰管理、簡化層次,“權要聽得見炮聲,錢要體現公司意志”。我們既要把權力給到最前方,讓他們在一定範圍內有戰鬥權力、戰役權力、戰略的準備權力,也要承擔責任,也要有平衡,這樣才有利於作戰。將來我們是多BG制,多BG在區域裡匯聚的作用是增強,而不是削弱。在地區部要有各BG的協調、考核。


任正非:現在公司處在危亡關頭!我們做好“長征”的準備


下半年我們還要加強優秀人才的引進,在世界範圍內廣泛招聘優秀科學家、高級專家、少年天才,融入到我們的“血液”裡,堅定不移做到根,向上捅破天。在研發上,加大戰略投入,加強科研隊伍建設,堅定不移做到根,短期要解決生產連續性問題,長期要敢於牽引產業發展方向。

現在公司處在危亡關頭,第一是號召大家立功,第二是儘快把優秀人員選拔上來,增加我們組織的“活血”。每個職能部門、每個代表處都要想一想,如果你認為自己不適合這個崗位,可以下崗讓道,讓我們的“坦克”開上戰場;如果你想上戰場,可以拿根繩子綁在“坦克”上拖著走,每個人都要有這樣的決心!絕大多數員工應心靜如水,做好本職工作就是參戰。

看到這裡,可能很多人心裡有疑惑,華為鴻蒙系統推出,公司業績也不錯,為什麼任正非說華為處於危亡關頭?其實,這體現了華為的危機意識,危機意識一直伴隨華為。任正非無疑是一個永遠的危機意識者,一部華為發展史,其實就是一部“危機管理史”,與此同時,還是一部“自我批判史”。華為的成功在於核心價值觀的堅守與勝利,但核心價值觀的維持,依靠的則是自我批判精神。危機與恐懼推動自我批判,也因此造就了偉大。

任正非在很多場合公開強調華為人要有危機意識,寫文章驚醒“下一個倒下的是華為”,可見任正非的危機意識多麼強烈。在十多年前,華為當時也算是在鼎盛、高速發展的時候,任總提出了《華為的冬天》和《下一個倒下的會不會是華為》,用自我批判的精神,危機管理的思路,推動華為的進一步發展,危機與恐懼推動自我批判,也因此造就了偉大。

任正非在《華為的冬天》中說,公司所有員工是否考慮過,如果有一天,公司銷售額下滑、利潤下滑甚至會破產,我們怎麼辦?我們公司的太平時間太長了,在和平時期升的官太多了,這也許就是我們的災難。泰坦尼克號也是在一片歡呼聲中出的海。而且我相信,這一天一定會到來。面對這樣的未來,我們怎樣來處理,我們是不是思考過。我們好多員工盲目自豪,盲目樂觀,如果想過的人太少,也許就快來臨了。居安思危,不是危言聳聽。


任正非:現在公司處在危亡關頭!我們做好“長征”的準備


任正非表示,十年來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敗,對成功視而不見,也沒有什麼榮譽感、自豪感,而是危機感。也許是這樣才存活了十年。我們大家要一起來想,怎樣才能活下去,也許才能存活得久一些。失敗這一天是一定會到來,大家要準備迎接,這是我從不動搖的看法,這是歷史規律。

《下一個倒下的會不會是華為》是2012年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主要講述了華為的發展史,存在怎樣的危機,如何管理華為等有關內容。這本書名的來歷是這樣的:任正非每年會參加一個全球分析師大會,2014年的時候有一個來自英國的一個分析師問任正非一個問題:希望任總能夠展望一下未來20年後的華為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況。任正非不假思索地回答到:20年後,華為將是一片墳墓,或許十年後華為這家公司就有可能已經不存在了。


任正非:現在公司處在危亡關頭!我們做好“長征”的準備


實際上,危機意識不只是說在嘴上,而是貫穿在任正非的血液中,危機意識始終伴隨華為。2019年7月31日,華為舉行“千瘡百孔的爛伊爾2飛機”戰旗交接儀式,任正非在儀式上做了題為《鋼鐵是怎麼煉成的》的講話。任正非表示,CNBG(運營商業務)是美國的重點打擊對象,這架“爛飛機”上被打出4300多個“彈孔”,但是CNBG經過十二年備戰,“心臟”和“油箱”的防護系統已做得比較好,沒有擊中“心臟”和“油箱”。但是CBG(消費者業務)身上就兩個“彈孔”,雖然沒擊中“心臟”,但是擊中了"油箱”,任正非說道:“補洞要快過油漏,生態構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們做好“長征”的準備。”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