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說話,勝過10倍的默默努力

會說話,勝過10倍的默默努力

直接和自己直系領導保持有效溝通,減少彼此的信息不層以及不對稱,這才是親密合作的不二路徑。

作者:Ray先森(富書籤約作者)

會說話,勝過10倍的默默努力

最近,一個小員工在網上發帖,說聊天時回了老闆一個“嗯”字就受到批評,於是她準備辭職。

會說話,勝過10倍的默默努力

“我不能理解,可能老闆就是說什麼都有道理吧……”

會說話,勝過10倍的默默努力

當這個姑娘想著在網上尋求安慰的時候,網友們卻齊刷刷站在了老闆這邊:

跟上級說話本來就要注意禮貌用語,這不是基本嗎?

說實話,碰到這種肯耐心教你的老闆算不錯了。

如果對方給我回嗯,我基本上不會再回下一句,話不投機半句多。

一時間,這個訴苦的姑娘反而成了眾矢之的。

其實像上面這樣不會甚至不善溝通的情況,在職場並不少見。

有時候很多人因為不會和上司正確溝通,而導致整個項目推動的延期、受阻、最後全員受影響。

實很多人常常對職場上溝通的“會說話”存在誤解,總以為會說話就是滿滿套路,溜鬚拍馬討上司開心。

說實話,如果你上司真的吃你這一套,說明你上司水平也就那樣。

真正的會說話,是指在溝通中把話說清楚,剔除不對稱性的內容,讓信息傳遞和接收更加全面而高效。

插坐學院創始人何川說:“一家公司在成長壯大的過程中,最大的挑戰就是溝通。”

有時候有些人總誤以為在公司加班賣苦力會更有戲。

其實把話說清楚高效工作才是職場存在最大的意義。

會說話,勝過10倍的默默努力

會說話,勝過10倍的默默努力

連溝通都做不好

上司怎麼知道你厲害?

不溝通,不會溝通,甚至不善於溝通,就是職場最大的痛點之一。

很多人常常以為我埋頭苦幹出業績就完事了,老闆總有一天會看到我的閃光點,這話是沒錯,但是這一天可能來的比以往要更晚一些。

過去奉行“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道理,在如今人才輩出信息繁雜的職場,很容易被日常瑣碎的工作流淹沒,關於如何提高你的存在感?

我的建議是做好基本的有效溝通。

前段時間,和一個同事對接工作,明明是答應今天上午12點前交給我的資料,結果拖到第二天還沒有整理好,常常是我追著對方要結果問進度,而對方最常說的一句就是“馬上”。

誰知道“馬上”是多久?所以一直到推文快要發送的時候才在微信裡甩過來一句話:

不好意思最近很忙,沒時間整理資料,要麼你去找XXX要吧,我這沒有。

從項目推進全程來看,事前不溝通,事中沒反饋,事後不負責。

和這樣的人共事往往要做好,不是被氣死就是被累死的心理建設和準備。

會說話,勝過10倍的默默努力

沒有人是天生的溝通高手,要想變成一個溝通達人,首先要認識到“溝通”就是做事情的一部分,而且還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我前一個公司的Boss說:“如果你的事情做完但沒有同相關人溝通對接,對他們來說,你做的再好都等於沒做。”

當你有了這個溝通的意識後,行為上才可能開始改變。

不到位的溝通,可能你做了8分工作,最後扣了4分;

但如果溝通有效,7分的工作可以變成10分。

我很喜歡我現在團隊的工作制度,每週一個人對自己的工作做一個口述彙報:

從項目性工作,到日常性工作,從重要而緊急工作,到可以延緩推遲工作。

每一次的溝通匯報都是我對團隊其他同事負責項目的瞭解和熟悉,既能及時瞭解團隊動向,又能防止問題突發,關於臨時性出現的問題,也能有時間去研討出一個解決方案。

很多人常常將自己在職場的不得意歸因於,沒有背景、運氣不好、被人拖累等等。

其實這都是無稽之談,每天想好自己做的工作內容,及時和上司溝通交接互通有無。

讓領導及時掌握項目的動向,比給定時給領導朋友圈點贊評論不知道要管用多少倍。

會說話,勝過10倍的默默努力

會說話,勝過10倍的默默努力

把話說清楚

是為了減少彼此的信息不對稱

職場裡,有些很多員工就非常喜歡和領導走在一起。

為的就是,在溝通中儘量獲得一些對自己有利或者是和自己相關的信息。

不得不說在那個環境封閉弱肉強食的內部中,容易獲得信息的人往往會佔得生存先機,

而這樣的結果,必定離不開“把話說清楚”這一關。

我以前也很反感這樣天天黏在老闆屁股後面的員工,總覺得他們除了拍馬屁之外啥也不會幹。

其實別人心裡明白的很:直接和自己直系領導保持有效溝通,減少彼此的信息不層以及不對稱,這才是親密合作的不二路徑。

你要知道,沒有哪個領導願意耐心和你講這麼多內容和道理的,如果他沒時間,那麼只能你主動去溝通了。

前保潔中國區銷售總監唐君健講過一段親身經歷。

有一次他和下屬溝通。

“小李,明天會從新加坡來兩位客人,我明晚才會來,你中午幫我招待一下。”

有的下屬,就會迫不及待地回答:

“湯總,您放心,一定招待好。”

可是,拎得清會溝通的下屬,會確認一些關鍵細節,她們會問:

他們幾點到,是飛機還是火車?

具體的班次需要和誰溝通問清楚?

要不要安排車去接?

中午招待的預算是多少?

要不要安排其他同事隨行?

甚至還會問:

這次他們來的目的是什麼?需要用怎樣的規格接待?有哪些不方便說的話,或者一定要和他們說的事?

你看,每個人對招待好的定義,是不一樣的。

如果在這個環節中不去追問確認和溝通細節,很容易發生誤會,造成不必要的誤會和麻煩。

別總以為“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很感人,有時候帶著技巧的溝通和工作才最迷人。

會說話,勝過10倍的默默努力

會說話,勝過10倍的默默努力

高效而理性的與上司溝通

請先學會這3招

職場裡,你是否也和我一樣,看到老闆就怕?

因為我害怕和老闆說錯話,讓他對我印象不好不喜歡我。

久而久之,我越是怕老闆,越和對方溝通交流少,逐漸產生一種“畏上”心態。

可事實的真相是:上司恰恰是我們最需要去"管理"的對象。

北大教授陳春花教授在《管理的常識》中寫道:

一個人的管理對象,其實只有一個人,這個人就是你的直接上司。

因為管理者需要資源,而資源的分配者恰恰是你的上司。如果想要獲取資源,對上司進行有效管理就是一條必由之路。

在這裡與你分享3個小技巧,讓你和上司的溝通更加順暢:

1、 敢於表達

很多時候,比表達錯誤更可怕的是不敢表達。

做領導最緊要的就是得到回覆,以及瞭解事物的進展,所以他提出的一個問題,對方居然無言以對,這會讓上司嚴重懷疑你的能力和態度,從而影響你的職場發展。

這世上沒有絕對正確的發言,只有是否被採納的建議。

領導不採納你的建議,不代表你說錯了,而是你的內容在這個階段和環境不合適而已。

2、少說廢話

在有效的溝通中,如果你的領導在你的言語中沒有獲取到關鍵性有效信息,或者是需要多次和你確認,這句話就是廢話。

什麼叫做有效溝通?就是能把自己對有效信息的理解和提煉反饋給領導。

我以前就遇到一個這樣的員工,做事說話滴水不漏,每次交代任務都會和你用這樣的話術確認流程和細節:

收到,根據您目前的安排,我會在本週X之前給您一個具體的答覆,預計達到xx成果,到時候有任何問題或需要調整修改的,我們隨時保持聯繫溝通。

這樣的溝通技巧會讓領導,看到具體的工作回覆,不僅心裡有底,也有助於他對你的工作業績進行一個正向評估和考核。

3、 如實反饋

很多人總是對領導的溝通表達產生誤解,礙於面子常常答應自己完成不了的任務。

結果,完不成的任務又開始甩鍋埋怨罵隊友。不僅浪費了時間,還降低了自己的職場人格魅力。

遇到自己能力範圍之外的任務怎麼辦?如實反饋困難就好了。

坦誠清晰地告訴上司,你在這項工作當中可以做到什麼?還需要哪些人來配合?缺乏什麼樣的資源對接?

能做就是能做,不會就是不會,如果不把真相和你的領導溝通,難道你還指望等出了差錯的時候領導再來給你填坑嗎?

會說話,勝過10倍的默默努力

會說話,勝過10倍的默默努力

在職場裡,所謂的能力,就是讓上級領導時刻清楚,你和你團隊做事的態度和經過,那怕結果不盡如人意,但最起碼過程溝通暢通無阻。

記得以前有人問我,什麼是最大的靠譜?

我覺得,就是從不是欺下瞞上討領導歡心,而是讓你的言語充滿信任感,讓你的承諾立刻兌現,讓你的態度真誠呈現。

能把別人的事當回事,能把別人的話聽進去,能把該交代的說清楚。

這就是職場上最好的靠譜。

會說話,勝過10倍的默默努力

作者簡介:Ray先森,富書籤約作者,富書主創團作者,閒話職場法則,漫談人生故事。與你一起成長;每天和3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知乎、微博@富書。本文首發富書(ID:kolfrc),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