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2035年的你:人工智能不是選擇,而是必須

2035年的朋友:你好,這是一封塵封16年的信件,裡面有我們這個時代關於16年後的世界暢想。

人工智能技術開始改變世界。2035年,世界究竟變成了什麼樣?

人工智能廣場、智能公園、智能餐飲街、都市智慧農業、全域智能安防系統、智能教育基地……這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副校長吳志強暢想的2035年未來人工智能(AI)城市場景。在今天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凝聚共識 推動未來城市實踐”分論壇,專家們聚焦當前未來城市實踐中的當務之急各抒己見。

用上用好人工智能,打破規模、密度和效率的藩籬

人工智能叫得響,普通老百姓能否用得上?在吳志強口中,人工智能在日常生活中,所見即所得。

人工智能廣場可以創作出專屬每個觀眾的藝術作品;無人電動車助力智能出行,是旅遊觀光、購物體驗,集會空間等多種功能的載體;人工智能餐飲街肩負去“宅”化使命,應用特色AI用餐體驗;都市智慧農業成就每個人心中的鄉村夢,在都市營造一處可供市民躬身動手的都市菜園及園藝體驗地,並結合智能溫室和智慧農業發展基礎,打造親子種植體驗、農業認養種植體驗,積極發展智慧農業休閒體驗基地。

此外,細密如網的全域智能安防系統帶給市民滿滿的安全感,包含探測、監控、報警、管理等基本功能,用於預防、制止違法犯罪行為和重大治安事件,是維護創新園治安穩定的基礎設施,也為多維度布控起到補充作用。在智能教育基地,在地留學、中小學智能教育、立體化智能教育等多點齊發。

用上、用好人工智能,出發點是向當下破題。萬科集團高級副總裁張海認為世界城市、世界群的結構演變主要有幾個方向:第一是單核單中心,第二是多中心單功能,第三是多中心多功能,還有一個是多功能多中心。它們無一例外面臨著三大挑戰——規模、密度和效率。要打破藩籬,就需引領科技發展,對城市領域帶來顛覆性變革,進而突破規模人口和效率的極限與底線。吳志強也認為,新時代城鎮化和建築發展將直面城市發展新型技術的應用、地下空間合理的開發利用、三維地籍、舊城改造和城市更新等一系列問題。

面對當前形勢,不破不立。目前,國家有關“十四五”科技發展規劃的前期研究工作正加快推進,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正開展第6次國家技術預測,《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21-2035年)也在醞釀。身為規劃師,吳志強總結了2021-2035年影響我國城市未來的六個方面,其中重要一條是科技飛速發展,大數據、5G將導致新的城市規劃、城市建設和城市管理模式,人工智能(AI)、機器人、3D打印,以及虛擬現實技術(VR)以及增強現實(AR)將導致全新的建築和基礎設施建造施工方式。

具體而言,大數據探索城市規律,人工智能推演城市未來發展與場景,構築城市及其建構物的生命維護與精密運營管理,打造智慧節能節水低碳社區與生態健康的生活環境,讓居民能感覺到舒心、體貼的基本生活需求服務。

讓人工智能服務於未來的智慧城市規劃

建設智能城市,規劃先行。目前,吳志強團隊繪製出全球首張最完整的13810個城市建成區全圖。在實際項目中,能夠推演城市出2020年、2035年、2050年的發展情景,診斷城市的未來問題,突破了城市規劃過去長久以來只看空間、不提時間的前後秩序瓶頸。

2014年起,吳志強和團隊開始研發“城市樹”全球影像智能識別技術,就是通過30米×30米精度的網格,將40年時間跨度內的全世界所有城市的衛星遙感圖片進行智能動態識別併疊加,因得到的城市時空演進可視化軌跡呈樹狀,所以命名為“城市樹”。在此基礎上,建立了世界城市演進數據庫,運用人工智能圖像識別技術,尋找城市建成區範圍,總結世界城市發展規律,為研究整個世界的人類城市問題做支撐。

宏觀微觀,雙效合一。首先,他和團隊把全世界面積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城市全部挖遍,共發現937個;隨後繼續挖掘面積50平方公里以上的城市,發現2036個;再挖掘面積30平方公里以上的城市,共3520多個。依此,逐步提升精度,縮小城市識別的面積範圍。最終,全人類面積1平方公里以上所有的城市和建成區均已繪製完成,達13810個。這是一個一個點積累起來的人類第一張最完整的城市建成區全圖,這是中國人的驕傲。

吳志強和團隊對這13810個城市樹的曲線邊緣進行統計,歸納出7大類城市發展類型:萌芽型435個、佝僂型3601個、成長型 2365個、發育型831個、成熟型1900個、區域型143個、衰退型201個。除城市增長類型和城市增長趨勢,在城市研究中運用人工智能的技術可更快速、準確地觀察城鎮群匯聚的規律。

據悉,這套城市智能推演技術是基於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的全新規劃方法體系和實踐技術。其內核是四方六元的博弈模型,即政府、規劃師、投資商、市民這四方城市利益相關體,對職業、居住、商業、醫療、教育、休閒等六元功能的各自決策。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