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議 | BAT華人AI人才搶奪大戰續:前亞馬遜科學家任小楓任加盟阿里

雷鋒網AI科技評論:6.26日,據阿里官方消息,及任小楓個人網站主頁顯示:任小楓將加入阿里在西雅圖的部門,擔任iDST首席科學家和副院長。他曾是亞馬遜華人級別最高的科學家,同時也是Amazon Go的項目負責人,在職期間推出了全球第一家"Amazon Go" 商店。如今加入阿里,是否會延續之前的輝煌呢?

熱議 | BAT華人AI人才搶奪大戰續:前亞馬遜科學家任小楓任加盟阿里

國內BAT三巨頭似乎對華人AI領域科學家情有獨鍾。繼微軟前高管陸奇被百度挖走,阿里也開始在美國科技巨頭公司挖人了,並且瞄準的是電商巨頭亞馬遜。雷鋒網最新消息,亞馬遜職位最高的華人科學家任小楓宣佈加入阿里。本著阿里看上的人物一定不簡單的執著信念,雷鋒網編輯特將任小楓的個人背景找了一個遍。

據瞭解,任小楓1997年畢業於浙江大學,獲得計算機科學學士學位。2000年獲得斯坦福大學碩士學位;2006年獲得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學位。博士導師是計算機視覺領域內大名鼎鼎的Berkeley 學派Jitendra Malik教授,他帶的包括任小楓在內的26個學生在學術和工業領域內都非常具有影響力。

任小楓在博士畢業後進入了芝加哥豐田汽車研究院,主要進行目標跟蹤與人體跟蹤、人臉檢測與跟蹤、圖像分割、人體姿態分析、運動與光流研究。

2008年,又以研究科學家的身份進入英特爾西雅圖實驗室工作,之後去了英特爾實驗室計算機與科學普及算法中心擔任資深研究科學家,主要帶頭做日常的傳感項目,以及計算機視覺在活動識別和監控、機器人技術和人機交互上的應用。在研究期間,和他人共同開創了計算機視覺的兩個新方向:RGB-D感知和以自我為中心視覺,將目標識別,場景理解,目標位姿估計,邊界檢測做到了業界最好。並且構建了實時目標識別、場景理解、三維建模、增強現實和機器人傳感的演示。

2013年他進入亞馬遜擔任Amazon主任科學家。

2013-17年中間,任小楓成為了Amazon Go的項目負責人。他利用計算機視覺和機器學習重新發明了一種新的零售模式,推出了全球第一個“拿了就走”商店。其中的“just walk out technology ”(拿了就走技術)就是任小楓當時和他的團隊研究出來的。原理就是進入超市後,入口處會有人臉識別,貨架上的攝像頭,紅外傳感器和壓力感應裝置來判斷顧客選了哪些商品以及放回了多少商品,店內的麥克風可以根據環境聲音判斷消費者的位置。所有收集的這些信息傳輸到Amazon Go商店的信息中心,離店時傳感器掃描顧客購買的商品,自動結算。全程不會有任何延遲。

任小楓因Amazon Go商店而名聲大噪

Amazon Go 商店的成功,也讓任小楓的名字出現在了普通大眾消費者的眼前,這也是他當時職業生涯的頂峰時刻。可是,雷鋒網發現除了Amazon Go的一些相關報道中提到過他,很少出現在別的新聞裡。唯一出現頻率較高的就是在各個計算機視覺大會上發表的論文,如ECCV,CVPR,ICCV。他還曾擔任過CVPR、ICCV的領域主席。據統計,他發表的相關論文被引用9000次以上。雷鋒網編輯還在亞馬遜上看到一本他合著的書: Consumer Depth Cameras for Computer Vision9 (用於計算機視覺的消費者深度相機)

熱議 | BAT華人AI人才搶奪大戰續:前亞馬遜科學家任小楓任加盟阿里

此次任小楓選擇加盟阿里,也是在低調中進行,直到最後一刻媒體才知道。雷鋒網編輯猜測此次阿里能如願獲得一名AI大將,有以下幾點原因:

  • 任小楓家鄉為杭州,是阿里巴巴總部的所在地,同時本科浙大畢業。 對阿里難免有親切之感。

  • 阿里,亞馬遜公司背景相似,兩家都屬電商巨頭,同時任小楓資料顯示為中國國籍,美國永久居民,自然有助力中國企業崛起的愛國之心。

  • 阿里的iDST計劃非常國際化,並沒有中國企業的痼疾。這對於長期在外企工作的他可能沒有那麼多需要適應的地方。

他在個人網站的主頁上,對加入阿里似乎也表現的很興奮:

熱議 | BAT華人AI人才搶奪大戰續:前亞馬遜科學家任小楓任加盟阿里

目前我擔任iDST(數據科學和技術研究所)首席科學家和副院長,它是阿里巴巴的全球研發中心,是實現NASA計劃的先鋒團隊。我們在貝爾維尤有一個快速增長部門,所以我將繼續留在西雅圖,招募組建世界一流的計算機視覺團隊。

注:iDST的現任院長為金榕,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終身教授,曾擔任NIPS、SIGIR等頂級國際會議領域主席,及KDD、AAAI、IJCAI等頂級會議高級程序委員會委員,還曾獲得過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 Career Award。

近年來,阿里巴巴也開始加入硅谷AI人才搶奪大戰。在任小楓之前,雷鋒網報道過前微軟研發合夥人周靖人已被阿里納入麾下,不過和百度的人才戰略相比,阿里不佔優勢。

可參考:外媒眼中的20位中國AI領袖是如何被BAT瓜分的?

據瞭解,在過去一年裡,阿里巴巴招募的新員工,來自海外知名互聯網公司的技術人才約佔總數的30%。而最新誕生的“NASA”計劃,更是讓阿里不計成本的在全球招募AI科學家。iDST對“NASA”的計劃實現有多重要,看下面介紹就知道了。

iDST以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技術為依託,打造涵蓋圖像視頻、語音交互、自然語言理解、智能決策等的人工智能核心技術,充分賦能電商、金融、物流、社交、娛樂等阿里巴巴集團重要業務。人工智能全覆蓋的技術服務能力,通過阿里雲向各行業輸出,跟企業合力打造智能未來。

基於以上,雷鋒網有理由相信:阿里的用人戰略更注重受僱人在該領域的技術積累,以及能否把之前的技術完美對接到自己的業務發展上。相比之前中國科技企業瘋狂搶奪硅谷明星大牛,已經理性多了。還是那句老話: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在雷鋒網開始報道時,消息已塵埃落定。加上任小楓,阿里目前已挖來三名大將,附之前的兩位:

華先勝,IEEE院士,iDST負責人,前微軟亞洲研究院主任研究員,曾在2008年獲麻省理工學院評選的年度全球35位35歲以下的傑出青年創新人物(簡稱MIT TR35)。

周靖人,阿里雲首席科學家兼副總裁。他負責帶領團隊在阿里巴巴雲數據科學技術研究所進行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研究,推動阿里巴巴在語言、自然語言、圖像與視頻處理及大規模機器學習等人工智能技術開發。

在加入阿里巴巴之前,周靖人在微軟擔任工程經理,負責開發大數據平臺,為Windows、Office和Bing提供支持。他擁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士學位,哥倫比亞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

via 雷鋒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