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理工科學家解碼大腦識人功能,可為人工智能領域帶來新突破

加州理工科學家解碼大腦識人功能,可為人工智能領域帶來新突破

大腦識別人臉的功能十分強大。它只需花幾千毫秒就能認出一個人,形成屬於這張人臉的專屬記憶,並將這個形象在腦海中存儲長達幾十年的時間。

長久以來,這樣的功能就令科學家們著迷。近日,加州理工大學生物科學家Doris Tsao教授領導的團隊終於發現,大腦中僅由205個神經元組成的人臉識別編碼系統就實現複雜的識別過程。

Doris Tsao教授和Le Chang合著,於6月1日發表在世界級科學學術期刊《細胞》上的論文說,研究人員用獼猴做實驗(獼猴和人類大腦在識人功能上相似),發現特定的腦細胞(face cells)在識別對象臉部的特徵時,會有明確分工。他們還發現,大腦皮層中的單個視覺神經細胞無法識別整張臉,但神經元能蒐集這些細胞識別的一些元素,像拼圖一樣拼出一張臉。

研究人員首先將人臉及其它物體的圖像,如身體不同部位、水果等圖案隨機展示給獼猴。利用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MRI),他們就能發現獼猴看到“臉”時,腦中哪部分區域會被激活,以此確定獼猴腦中臉細胞的確切位置。

之後,通過分析一組200張經計算機調整後的真人照片,計算機給出了50個可以描述人臉間差別的變量。在該實驗中,研究人員將電極植入兩隻獼猴的大腦,讓獼猴觀看與這些變量有關的有各種差異的人臉圖片,監控獼猴大腦中205個臉部識別神經元對這50個變量的不同反應。研究人員對得到的上百萬種反饋進行解碼,得到了每種反饋代表的具體含義。

加州理工科學家解碼大腦識人功能,可為人工智能領域帶來新突破

50個變量就可以識別一張臉。圖片來源/ncnetwork.co

論文的合作者之一,現任加州理工大學生物學系教授的Doris Tsao說,“每個神經元都對臉部不同特徵編碼,這個過程的原理其實挺簡單的。”

實驗中,他們根據每個神經元對各種臉部特徵的反應信號強弱,解碼獼猴大腦神經細胞的信號,嘗試重現獼猴看見的面孔。當研究人員把原始圖片混在40張圖片中,讓被試者找出與還原出來的圖像最匹配的一張,被試者指向原始圖片的概率達到了80%,也就是說,他們高度還原出了獼猴看到的人臉圖像。

左列為原始圖像。右列為還原圖像。圖片來源/newyorktimes。

有趣的是,每個神經元都有自己的擅長辨認的人臉特徵,它們各司其職,互不干擾。Doris Tsao教授的團隊印證了這一假想:當獼猴看見兩張髮際線不同的照片,它們視覺皮層中關心眼睛大小的神經元不會產生變化。

該發現是Doris Tsao教授及其團隊15年實驗研究的結晶。它證明了人腦是一臺高效的“人臉分析儀”,徹底否認了此前大腦識人是一種“黑箱操作”的迷思,推翻了大腦是“人臉識別機”的假說。

霍普金斯大學神經科學系的Ed Corner教授評論,這個發現的未來應用前景廣闊。比如,科學家們可以通過監測大腦的活動重建視覺,視障群體即便視力為零,也能通過刺激腦中臉細胞,來“看”到人。

Doris Tsao教授接受採訪時也說,希望自己的新發現能夠恢復神經科學界的樂觀情緒。

這一成果不僅對神經編碼研究意義重大,還能多方面應用於人工智能領域,如通過分析犯罪現場目擊者的腦活動得出更準確的嫌疑人的圖像。

(本文首發鈦媒體,綜合自外網)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