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視覺:看得見的美好未來

人工智能 機器人 機器學習 美國 機電商報 2017-05-04
機器視覺:看得見的美好未來機器視覺:看得見的美好未來

百度全資收購美國機器視覺公司xPerception、英特爾收購機器視覺公司Itseez及Movidius、福特收購以色列機器視覺和機器學習公司SAIPS、谷歌收購Industrial Perception並在近日發佈第二代VR相機Yi Halo……

隨著各大巨頭公司的積極佈局推進,人工智能變得越來越高級,而“人工智能的眼睛”——機器視覺的不可或缺也逐漸被凸顯。

可以這樣理解,沒有環境識別能力的人工智能不是完整的人工智能,最多隻是越來越高級的算法。而離開機器視覺,人工智能就看不見光明。

蓬勃市場凸顯發展潛力

無疑,人工智能的持續推進為機器視覺帶來了強勁動力,機器視覺技術現如今也已成功應用到智能工業機器人當中,併成為一項核心關鍵技術。隨著無人機、自動駕駛、智能醫生、智能安防等智能應用領域不斷的突破,全球機器視覺需求增長強勁,機器視覺市場也越發的生機勃勃。

機器視覺:看得見的美好未來

據有關資料顯示,2015年全球機器視覺市場規模約42億美元,同比增長10.5%。其中,美國是全球最大的機器視覺市場,佔到50%的份額;中國市場規模達3.5億美元,近五年複合增長率26.6%。權威機構預測,2018年全球機器視覺系統及部件市場規模達到50億美元

在全球發展方面,機器視覺在發達國家已經過了爆發式增長階段,進入穩定增長期。其中美國和日本處於領先地位,機器視覺技術已較為成熟。就全球份額的分佈來說,北美佔全球市場份額的半壁江山,普及率高,由知名品牌康耐視及基恩士領跑。

就中國而言,機器視覺在國內起步較晚,但發展速度快,已成為繼美國和日本之後的全球第三大機器視覺市場。特別是在我國適齡勞動力減少,人工成本飛速上漲,人口紅利拐點的到來,以及人工智能被列入政府報告等種種因素的影響下,機器視覺無疑迎來了黃金髮展期。

成本優勢奠定發展基礎

大浪淘金,要想在日益激烈的競爭浪潮中生存發展,獨有的優勢是必備條件。對從事機器視覺的企業來說,低成本便是生存發展的底氣。

機器視覺產品對於硬件性能的依賴程度不高。與其他的感知傳感器相比,機器視覺所採用的攝像頭模組的價格更低廉,這也給機器視覺技術的應用提供了很大便利性,進一步增強了機器視覺應用的廣泛性。在實際生產使用中,機器視覺技術較為成熟的產品如服務型機器人,甚至無人駕駛汽車所用攝像頭模組的成本不會超過1000元。

機器視覺:看得見的美好未來

事實上,機器視覺產品的一個攝像頭模組主要由電路板、圖像傳感器、紅外濾光片、鏡頭組四個主要元件,以及連接器、托架、對焦馬達等輔助元件構成,其中圖像傳感器(Sensor)和鏡頭組(Lens)是決定成像效果的關鍵,而在通常情況下,這兩者的成本佔據攝像頭模組總成本的70%左右。機器視覺產品的成本之低可見一斑,

由此也可看到,硬件的成本不會成為機器視覺商業化的阻礙,如果技術團隊能夠掌握具有競爭力的機器視覺技術,其盈利能力、發展潛力將十分可觀。

低成本以及巨大的市場潛力,機器視覺這個優質股,此時不入更待何時?

機器視覺:看得見的美好未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