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她攜手走過52年,是文藝界的伉儷楷模,這才是真正最浪漫的事'

"

他是中國煤礦文工團團長,是多才多藝的朗誦藝術家,是文藝界諸多藝術人才的伯樂;她從事影視工作多年,後致力於廣播演播事業,給無數人的童年留下美好印象;他和她攜手走過52年,相互照顧,彼此扶持,是文藝界受人敬仰的伉儷楷模;他是瞿弦和、她是張筠英

"

他是中國煤礦文工團團長,是多才多藝的朗誦藝術家,是文藝界諸多藝術人才的伯樂;她從事影視工作多年,後致力於廣播演播事業,給無數人的童年留下美好印象;他和她攜手走過52年,相互照顧,彼此扶持,是文藝界受人敬仰的伉儷楷模;他是瞿弦和、她是張筠英

他和她攜手走過52年,是文藝界的伉儷楷模,這才是真正最浪漫的事

近日,在央視3套《回聲嘹亮》的節目中,這對金婚夫妻罕見同臺獻唱,以一曲《最浪漫的事》打動全場觀眾。

他們不是專業的歌唱家,卻用最平實的演唱觸動人們的心扉;他們的歌聲算不上完美,卻飽滿深情、直擊內心;他們之間每一個眼神和動作的互動都顯得無比真實,引人慕羨。

其實,作為該作品的推薦人,歌中所描繪的情節,亦是瞿弦和與張筠英這對老藝術家的往事經歷。他們,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張筠英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瞿弦和則出生於印度尼西亞,在新中國成立後才隨父親回國並定居北京。在中學以前,兩人其實並不認識,卻都有著一個令當時所有小孩子都羨慕的共同點——曾代表全國少年兒童為毛主席鮮花。不過,張筠英(1953年)要比瞿弦和(1955年)早上兩年當“花童”。

"

他是中國煤礦文工團團長,是多才多藝的朗誦藝術家,是文藝界諸多藝術人才的伯樂;她從事影視工作多年,後致力於廣播演播事業,給無數人的童年留下美好印象;他和她攜手走過52年,相互照顧,彼此扶持,是文藝界受人敬仰的伉儷楷模;他是瞿弦和、她是張筠英

他和她攜手走過52年,是文藝界的伉儷楷模,這才是真正最浪漫的事

近日,在央視3套《回聲嘹亮》的節目中,這對金婚夫妻罕見同臺獻唱,以一曲《最浪漫的事》打動全場觀眾。

他們不是專業的歌唱家,卻用最平實的演唱觸動人們的心扉;他們的歌聲算不上完美,卻飽滿深情、直擊內心;他們之間每一個眼神和動作的互動都顯得無比真實,引人慕羨。

其實,作為該作品的推薦人,歌中所描繪的情節,亦是瞿弦和與張筠英這對老藝術家的往事經歷。他們,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張筠英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瞿弦和則出生於印度尼西亞,在新中國成立後才隨父親回國並定居北京。在中學以前,兩人其實並不認識,卻都有著一個令當時所有小孩子都羨慕的共同點——曾代表全國少年兒童為毛主席鮮花。不過,張筠英(1953年)要比瞿弦和(1955年)早上兩年當“花童”。

他和她攜手走過52年,是文藝界的伉儷楷模,這才是真正最浪漫的事

資料圖:孩童時期的兩人,分別為毛主席獻花

有人說,瞿弦和與張筠英是天生的一對,因為他們從相識相知,到相戀相守,都頗具戲劇性。1955年,兩人都成為了北京市少年宮藝術團招收的第一批學員,瞿弦和也開始留意到張筠英的存在。後來,他們又同時被中央戲劇學院提前錄取,在學習生活中有了更進一步的接觸

"

他是中國煤礦文工團團長,是多才多藝的朗誦藝術家,是文藝界諸多藝術人才的伯樂;她從事影視工作多年,後致力於廣播演播事業,給無數人的童年留下美好印象;他和她攜手走過52年,相互照顧,彼此扶持,是文藝界受人敬仰的伉儷楷模;他是瞿弦和、她是張筠英

他和她攜手走過52年,是文藝界的伉儷楷模,這才是真正最浪漫的事

近日,在央視3套《回聲嘹亮》的節目中,這對金婚夫妻罕見同臺獻唱,以一曲《最浪漫的事》打動全場觀眾。

他們不是專業的歌唱家,卻用最平實的演唱觸動人們的心扉;他們的歌聲算不上完美,卻飽滿深情、直擊內心;他們之間每一個眼神和動作的互動都顯得無比真實,引人慕羨。

其實,作為該作品的推薦人,歌中所描繪的情節,亦是瞿弦和與張筠英這對老藝術家的往事經歷。他們,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張筠英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瞿弦和則出生於印度尼西亞,在新中國成立後才隨父親回國並定居北京。在中學以前,兩人其實並不認識,卻都有著一個令當時所有小孩子都羨慕的共同點——曾代表全國少年兒童為毛主席鮮花。不過,張筠英(1953年)要比瞿弦和(1955年)早上兩年當“花童”。

他和她攜手走過52年,是文藝界的伉儷楷模,這才是真正最浪漫的事

資料圖:孩童時期的兩人,分別為毛主席獻花

有人說,瞿弦和與張筠英是天生的一對,因為他們從相識相知,到相戀相守,都頗具戲劇性。1955年,兩人都成為了北京市少年宮藝術團招收的第一批學員,瞿弦和也開始留意到張筠英的存在。後來,他們又同時被中央戲劇學院提前錄取,在學習生活中有了更進一步的接觸

他和她攜手走過52年,是文藝界的伉儷楷模,這才是真正最浪漫的事

資料圖:校園生活中的兩人

有意思的是,在當時“禁止戀愛”的校園裡,老師和同學們其實都察覺到這兩人有“早戀”的跡象。然而,因為他們專業課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也找不出任何可批評的行為,大家也只好選擇性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時光飛逝,很快到了畢業之時,本該一起留在北京工作的兩人,卻因故分開了8年

"

他是中國煤礦文工團團長,是多才多藝的朗誦藝術家,是文藝界諸多藝術人才的伯樂;她從事影視工作多年,後致力於廣播演播事業,給無數人的童年留下美好印象;他和她攜手走過52年,相互照顧,彼此扶持,是文藝界受人敬仰的伉儷楷模;他是瞿弦和、她是張筠英

他和她攜手走過52年,是文藝界的伉儷楷模,這才是真正最浪漫的事

近日,在央視3套《回聲嘹亮》的節目中,這對金婚夫妻罕見同臺獻唱,以一曲《最浪漫的事》打動全場觀眾。

他們不是專業的歌唱家,卻用最平實的演唱觸動人們的心扉;他們的歌聲算不上完美,卻飽滿深情、直擊內心;他們之間每一個眼神和動作的互動都顯得無比真實,引人慕羨。

其實,作為該作品的推薦人,歌中所描繪的情節,亦是瞿弦和與張筠英這對老藝術家的往事經歷。他們,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張筠英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瞿弦和則出生於印度尼西亞,在新中國成立後才隨父親回國並定居北京。在中學以前,兩人其實並不認識,卻都有著一個令當時所有小孩子都羨慕的共同點——曾代表全國少年兒童為毛主席鮮花。不過,張筠英(1953年)要比瞿弦和(1955年)早上兩年當“花童”。

他和她攜手走過52年,是文藝界的伉儷楷模,這才是真正最浪漫的事

資料圖:孩童時期的兩人,分別為毛主席獻花

有人說,瞿弦和與張筠英是天生的一對,因為他們從相識相知,到相戀相守,都頗具戲劇性。1955年,兩人都成為了北京市少年宮藝術團招收的第一批學員,瞿弦和也開始留意到張筠英的存在。後來,他們又同時被中央戲劇學院提前錄取,在學習生活中有了更進一步的接觸

他和她攜手走過52年,是文藝界的伉儷楷模,這才是真正最浪漫的事

資料圖:校園生活中的兩人

有意思的是,在當時“禁止戀愛”的校園裡,老師和同學們其實都察覺到這兩人有“早戀”的跡象。然而,因為他們專業課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也找不出任何可批評的行為,大家也只好選擇性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時光飛逝,很快到了畢業之時,本該一起留在北京工作的兩人,卻因故分開了8年

他和她攜手走過52年,是文藝界的伉儷楷模,這才是真正最浪漫的事

原來,瞿弦和積極響應了國家的號召,“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了。他放棄了北京的優越待遇,自願前往青海,而張筠英則留在了“中戲”當老師。由於路途遙遠,兩人要想見面,必須坐上兩天兩夜的火車,但這都無法阻隔兩顆熾熱的心。1967年3月,瞿弦和與張筠英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

他是中國煤礦文工團團長,是多才多藝的朗誦藝術家,是文藝界諸多藝術人才的伯樂;她從事影視工作多年,後致力於廣播演播事業,給無數人的童年留下美好印象;他和她攜手走過52年,相互照顧,彼此扶持,是文藝界受人敬仰的伉儷楷模;他是瞿弦和、她是張筠英

他和她攜手走過52年,是文藝界的伉儷楷模,這才是真正最浪漫的事

近日,在央視3套《回聲嘹亮》的節目中,這對金婚夫妻罕見同臺獻唱,以一曲《最浪漫的事》打動全場觀眾。

他們不是專業的歌唱家,卻用最平實的演唱觸動人們的心扉;他們的歌聲算不上完美,卻飽滿深情、直擊內心;他們之間每一個眼神和動作的互動都顯得無比真實,引人慕羨。

其實,作為該作品的推薦人,歌中所描繪的情節,亦是瞿弦和與張筠英這對老藝術家的往事經歷。他們,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張筠英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瞿弦和則出生於印度尼西亞,在新中國成立後才隨父親回國並定居北京。在中學以前,兩人其實並不認識,卻都有著一個令當時所有小孩子都羨慕的共同點——曾代表全國少年兒童為毛主席鮮花。不過,張筠英(1953年)要比瞿弦和(1955年)早上兩年當“花童”。

他和她攜手走過52年,是文藝界的伉儷楷模,這才是真正最浪漫的事

資料圖:孩童時期的兩人,分別為毛主席獻花

有人說,瞿弦和與張筠英是天生的一對,因為他們從相識相知,到相戀相守,都頗具戲劇性。1955年,兩人都成為了北京市少年宮藝術團招收的第一批學員,瞿弦和也開始留意到張筠英的存在。後來,他們又同時被中央戲劇學院提前錄取,在學習生活中有了更進一步的接觸

他和她攜手走過52年,是文藝界的伉儷楷模,這才是真正最浪漫的事

資料圖:校園生活中的兩人

有意思的是,在當時“禁止戀愛”的校園裡,老師和同學們其實都察覺到這兩人有“早戀”的跡象。然而,因為他們專業課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也找不出任何可批評的行為,大家也只好選擇性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時光飛逝,很快到了畢業之時,本該一起留在北京工作的兩人,卻因故分開了8年

他和她攜手走過52年,是文藝界的伉儷楷模,這才是真正最浪漫的事

原來,瞿弦和積極響應了國家的號召,“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了。他放棄了北京的優越待遇,自願前往青海,而張筠英則留在了“中戲”當老師。由於路途遙遠,兩人要想見面,必須坐上兩天兩夜的火車,但這都無法阻隔兩顆熾熱的心。1967年3月,瞿弦和與張筠英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他和她攜手走過52年,是文藝界的伉儷楷模,這才是真正最浪漫的事

結婚之後,兩人的處境其實沒有太多的變化,探親的機會依然極少。特別是有了孩子以後,張筠英要坐火車去看望瞿弦和更加不易,但她的心中卻毫無怨言。轉眼到了1973年,瞿弦和調回了北京,這才結束了八年的兩地奔波,全家得以團圓。之後的日子裡,兩人相互扶持,在事業上取得了新的突破。

"

他是中國煤礦文工團團長,是多才多藝的朗誦藝術家,是文藝界諸多藝術人才的伯樂;她從事影視工作多年,後致力於廣播演播事業,給無數人的童年留下美好印象;他和她攜手走過52年,相互照顧,彼此扶持,是文藝界受人敬仰的伉儷楷模;他是瞿弦和、她是張筠英

他和她攜手走過52年,是文藝界的伉儷楷模,這才是真正最浪漫的事

近日,在央視3套《回聲嘹亮》的節目中,這對金婚夫妻罕見同臺獻唱,以一曲《最浪漫的事》打動全場觀眾。

他們不是專業的歌唱家,卻用最平實的演唱觸動人們的心扉;他們的歌聲算不上完美,卻飽滿深情、直擊內心;他們之間每一個眼神和動作的互動都顯得無比真實,引人慕羨。

其實,作為該作品的推薦人,歌中所描繪的情節,亦是瞿弦和與張筠英這對老藝術家的往事經歷。他們,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張筠英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瞿弦和則出生於印度尼西亞,在新中國成立後才隨父親回國並定居北京。在中學以前,兩人其實並不認識,卻都有著一個令當時所有小孩子都羨慕的共同點——曾代表全國少年兒童為毛主席鮮花。不過,張筠英(1953年)要比瞿弦和(1955年)早上兩年當“花童”。

他和她攜手走過52年,是文藝界的伉儷楷模,這才是真正最浪漫的事

資料圖:孩童時期的兩人,分別為毛主席獻花

有人說,瞿弦和與張筠英是天生的一對,因為他們從相識相知,到相戀相守,都頗具戲劇性。1955年,兩人都成為了北京市少年宮藝術團招收的第一批學員,瞿弦和也開始留意到張筠英的存在。後來,他們又同時被中央戲劇學院提前錄取,在學習生活中有了更進一步的接觸

他和她攜手走過52年,是文藝界的伉儷楷模,這才是真正最浪漫的事

資料圖:校園生活中的兩人

有意思的是,在當時“禁止戀愛”的校園裡,老師和同學們其實都察覺到這兩人有“早戀”的跡象。然而,因為他們專業課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也找不出任何可批評的行為,大家也只好選擇性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時光飛逝,很快到了畢業之時,本該一起留在北京工作的兩人,卻因故分開了8年

他和她攜手走過52年,是文藝界的伉儷楷模,這才是真正最浪漫的事

原來,瞿弦和積極響應了國家的號召,“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了。他放棄了北京的優越待遇,自願前往青海,而張筠英則留在了“中戲”當老師。由於路途遙遠,兩人要想見面,必須坐上兩天兩夜的火車,但這都無法阻隔兩顆熾熱的心。1967年3月,瞿弦和與張筠英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他和她攜手走過52年,是文藝界的伉儷楷模,這才是真正最浪漫的事

結婚之後,兩人的處境其實沒有太多的變化,探親的機會依然極少。特別是有了孩子以後,張筠英要坐火車去看望瞿弦和更加不易,但她的心中卻毫無怨言。轉眼到了1973年,瞿弦和調回了北京,這才結束了八年的兩地奔波,全家得以團圓。之後的日子裡,兩人相互扶持,在事業上取得了新的突破。

他和她攜手走過52年,是文藝界的伉儷楷模,這才是真正最浪漫的事

資料圖:全家福

瞿弦和曾表示,如果沒有愛人的支持,就不會有自己的今天,故他也將她的喜愛全都放在了心頭。在很多人眼中,瞿弦和是一個非常浪漫的人,不僅嘴巴甜,行動上的表示也堪稱模範。在兩人婚後的52年中,每逢愛人生日、結婚紀念日、情人節,瞿弦和都會早早準備好禮物

"

他是中國煤礦文工團團長,是多才多藝的朗誦藝術家,是文藝界諸多藝術人才的伯樂;她從事影視工作多年,後致力於廣播演播事業,給無數人的童年留下美好印象;他和她攜手走過52年,相互照顧,彼此扶持,是文藝界受人敬仰的伉儷楷模;他是瞿弦和、她是張筠英

他和她攜手走過52年,是文藝界的伉儷楷模,這才是真正最浪漫的事

近日,在央視3套《回聲嘹亮》的節目中,這對金婚夫妻罕見同臺獻唱,以一曲《最浪漫的事》打動全場觀眾。

他們不是專業的歌唱家,卻用最平實的演唱觸動人們的心扉;他們的歌聲算不上完美,卻飽滿深情、直擊內心;他們之間每一個眼神和動作的互動都顯得無比真實,引人慕羨。

其實,作為該作品的推薦人,歌中所描繪的情節,亦是瞿弦和與張筠英這對老藝術家的往事經歷。他們,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張筠英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瞿弦和則出生於印度尼西亞,在新中國成立後才隨父親回國並定居北京。在中學以前,兩人其實並不認識,卻都有著一個令當時所有小孩子都羨慕的共同點——曾代表全國少年兒童為毛主席鮮花。不過,張筠英(1953年)要比瞿弦和(1955年)早上兩年當“花童”。

他和她攜手走過52年,是文藝界的伉儷楷模,這才是真正最浪漫的事

資料圖:孩童時期的兩人,分別為毛主席獻花

有人說,瞿弦和與張筠英是天生的一對,因為他們從相識相知,到相戀相守,都頗具戲劇性。1955年,兩人都成為了北京市少年宮藝術團招收的第一批學員,瞿弦和也開始留意到張筠英的存在。後來,他們又同時被中央戲劇學院提前錄取,在學習生活中有了更進一步的接觸

他和她攜手走過52年,是文藝界的伉儷楷模,這才是真正最浪漫的事

資料圖:校園生活中的兩人

有意思的是,在當時“禁止戀愛”的校園裡,老師和同學們其實都察覺到這兩人有“早戀”的跡象。然而,因為他們專業課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也找不出任何可批評的行為,大家也只好選擇性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時光飛逝,很快到了畢業之時,本該一起留在北京工作的兩人,卻因故分開了8年

他和她攜手走過52年,是文藝界的伉儷楷模,這才是真正最浪漫的事

原來,瞿弦和積極響應了國家的號召,“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了。他放棄了北京的優越待遇,自願前往青海,而張筠英則留在了“中戲”當老師。由於路途遙遠,兩人要想見面,必須坐上兩天兩夜的火車,但這都無法阻隔兩顆熾熱的心。1967年3月,瞿弦和與張筠英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他和她攜手走過52年,是文藝界的伉儷楷模,這才是真正最浪漫的事

結婚之後,兩人的處境其實沒有太多的變化,探親的機會依然極少。特別是有了孩子以後,張筠英要坐火車去看望瞿弦和更加不易,但她的心中卻毫無怨言。轉眼到了1973年,瞿弦和調回了北京,這才結束了八年的兩地奔波,全家得以團圓。之後的日子裡,兩人相互扶持,在事業上取得了新的突破。

他和她攜手走過52年,是文藝界的伉儷楷模,這才是真正最浪漫的事

資料圖:全家福

瞿弦和曾表示,如果沒有愛人的支持,就不會有自己的今天,故他也將她的喜愛全都放在了心頭。在很多人眼中,瞿弦和是一個非常浪漫的人,不僅嘴巴甜,行動上的表示也堪稱模範。在兩人婚後的52年中,每逢愛人生日、結婚紀念日、情人節,瞿弦和都會早早準備好禮物

他和她攜手走過52年,是文藝界的伉儷楷模,這才是真正最浪漫的事

按照他本人的說法:“每年的重要節點沒有一個落下和忘記的,而且每次送的禮物都不重樣

瞿老師在這點上可能已經超越全國90%的人了)而近年來,因為兩人經常同臺表演,瞿弦和還常根據愛人的演出服,提前配好一套“情侶裝”,在臺上秀秀恩愛,為觀眾帶去歡聲笑語,真是羨煞旁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