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知識小科普之關於颱風必知的幾件事

氣象災害 颱風 大氣科學 太平洋 海上通 2017-06-09

氣象知識小科普之關於颱風必知的幾件事

颱風,英文名Typhoon,是赤道以北,日界線以西,亞洲太平洋國家或地區對熱帶氣旋的一個分級。按世界氣象組織定義,熱帶氣旋中心持續風速達到12級(即64節或以上、每秒32.7米或以上,又或者每小時118公里或以上)稱為颶風(Hurricane)或其他在地近義字,西北太平洋地區採用之近義字乃颱風。因此颶風與颱風其實是不同地區對達到一定風速的熱帶氣旋的不同稱謂。

熱帶氣旋,簡言之是發生在熱帶、亞熱帶地區海面上的氣旋性環流,它是一個由雲、風和雷暴組成的巨型的旋轉系統,它的基本能量來源是在高空水汽冷凝時汽化熱的釋放。所以,熱帶氣旋可以被視為由地球的自轉和引力支持的一個巨型的熱力發動機,另一方面,熱帶氣旋也可被看成一種特別的中尺度對流複合體(英語:Mesoscale Convective Complex),不斷在廣闊的暖溼氣流來源上發展。至於熱帶氣旋的生成過程,至今仍是氣象學研究的重點問題之一。

颱風形成原因

氣象知識小科普之關於颱風必知的幾件事

颱風是熱帶氣旋的分級之一,發源於熱帶海面,那裡溫度高,大量的海水被蒸發到了空中,形成一個低氣壓中心。隨著氣壓的變化和地球自身的運動,流入的空氣也旋轉起來,形成一個逆時針旋轉的空氣漩渦,這就是熱帶氣旋。只要氣溫不下降,這個熱帶氣旋就會越來越強大,最後形成了颱風。

颱風結構

發展成熟的颱風,其底層按輻合氣流速度大小分為三個區域:①外圈,又稱為大風區。自颱風邊緣到渦旋區外緣,半徑約200~300km,其主要特點是風速向中心急增,風力可達6級以上;②中圈,又稱渦旋區。從大風區邊緣到颱風眼壁,半徑約在100km,是颱風中對流和風、雨最強烈區域,破壞力最大;③內圈,又稱颱風眼區。半徑約5~30km,多呈圓形,風速迅速減小或靜風。

氣象知識小科普之關於颱風必知的幾件事

按各種氣象要素和天氣現象的水平分佈可以分為外層區(包括外雲帶和內雲帶)、雲牆區和颱風眼區三個區域,捲入氣流越向颱風內部旋進,切向風速也越來越大,在離颱風中心的一定距離處,氣流不再旋進,於是大量的潮溼空氣被迫強烈上升,形成環繞中心的高聳雲牆,組成雲牆的積雨雲頂可高達19公里,這就是雲牆區。颱風中最大風速發生在雲牆的內側,最大暴雨發生在雲牆區,所以雲牆區是最容易形成災害的狂風暴雨區。

颱風多發季節與地區

在西北太平洋上,颱風(包括熱帶風暴)一般發生在夏秋之間,最早發生在五月初,最遲發生在十一月。8月份是一年中臺風最為活躍的一個月,不僅生成的個數最多,而且颱風“浪跡”我國整個沿海地區,從廣西到遼寧都有可能成為颱風正面襲擊的目標,其中,廣東最受青睞,而臺灣遭受的風雨往往最為猛烈。

颱風命名

人們對臺風的命名始於20世紀初,據說,首次給颱風命名的是20世紀早期的一個澳大利亞預報員,他把熱帶氣旋取名為他不喜歡的政治人物,藉此,氣象員就可以公開地戲稱它。

在西北太平洋,正式以人名為颱風命名始於1945年,開始時只用女人名,後據說因受到女權主義者的反對,從1979年開始,用一個男人名和一個女人名交替使用。直到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香港舉行的世界氣象組織(簡稱WMO)颱風委員會第30次會議決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採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並決定從2000年1月1日起開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

氣象知識小科普之關於颱風必知的幾件事

颱風的實際命名使用工作由日本氣象廳東京區域專業氣象中心負責,當日本氣象廳將西北太平洋或南海上的熱帶氣旋確定為熱帶風暴強度時,即根據列表給予名稱,並同時給予一個四位數字的編號。編號中前兩位為年份,後兩位為熱帶風暴在該年生成的順序,例如,0704即2007年第4號熱帶風暴。

颱風利弊

颱風在危害人類的同時,也在保護人類,颱風給人類送來了淡水資源,大大緩解了全球水荒。一次直徑不算太大的颱風,登陸時可帶來30億噸降水。颱風還使世界各地冷熱保持相對均衡,赤道地區氣候炎熱,若不是颱風驅散這些熱量,熱帶會更熱,寒帶會更冷,溫帶也會從地球上消失。一句話,颱風太大太多不行,沒有也不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