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來問江河|珠江:備汛有方 安全可期

氣象災害 珠江 水利工程 颱風 中國水事 2017-04-27

珠流南國,得天獨厚,沃水千里,源出馬雄。珠江,發源於雲南省曲靖市沾益縣馬雄山,沿途納山泉、匯江河,衝灘闖峽,浩蕩數千裡,於廣東境內形成“三江匯流、八口出海”的獨特景觀和複雜的河口水系,是我國僅次於長江、黃河的第三大河流。

洪、澇、旱、鹹災害頻發,熱帶氣旋輪番侵襲,流域片內防汛、抗旱、防颱風、供水任務複雜艱鉅。在今年氣候狀況總體偏差、極端天氣可能多發的情形下,珠江防總與各省(自治區)如何迎難而上,共保安瀾?4月,記者走訪珠江流域片部分省市,瞭解防汛防災工作準備情況。

防汛備汛 馬不停蹄

4月12日,珠江正式入汛。

“每年入汛前,是防辦非常緊張忙碌的時刻。今年我們抓早抓實,從2月17日以來,就緊張有序地開展了各項防汛備汛工作。當前各項準備工作已如期完成,流域整體進入臨戰狀態。”珠江委防辦主任何治波說。

春節後至今,珠江備汛工作馬不停蹄。2月下旬,珠江防總就派出雲南、貴州、廣西、廣東、福建、海南6個汛前檢查組和廣西、廣東、海南3個水毀工程修復督查組,分赴各地,督導檢查水毀工程應急修復、防汛責任制落實、預案體系建設、防汛物資儲備、工程運行情況等各方面情況,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意見並督促落實。

受超強厄爾尼諾事件和拉尼娜現象先後影響,2016年珠江流域洪澇災害嚴重,水利工程設施水毀多、損失大。按照水利部要求部署,珠江防總與各省區把修復水毀水利工程設施作為落實防汛責任制的一項重點任務,詳細制定工作方案,成立工作小組,層層壓實責任,將責任制貫穿到前期工作、資金籌措、項目建設、質量管理等各個環節。

截至3月31日,由珠江委負責督導檢查的廣東、廣西、海南三省區均已完成修復工作,其中,廣東省修復水毀工程共計3 448處,累計投入資金38 231萬元;廣西壯族自治區修復水毀工程共計722處,累計投入資金16 800萬元;海南省修復水毀工程295處,累計投入資金13 463萬元。

3月20日,珠江流域迎來較大範圍的降雨過程,珠江防總立即會商研判,並開始執行汛期24小時應急值守制度。4月7日,珠江防總召開年度工作會議,對流域防汛抗旱工作進行全面部署。4月10—13日,珠江委防汛專家組成員展開培訓,併到北江大堤實地演練。

從汛前檢查、專家組準備、崗位值守到水情預測預報等每一個環節、每一項任務,珠江防總、珠江委和流域各地都始終繃緊防汛這根弦,從嚴從實,全力保障今年防汛搶險救災工作有力有序開展。

完善預案 備足物資

應急監測無人機、水陸兩棲救援艇、“龍吸水”3 000排水搶險車、自行式炊事車……4月7日下午,記者來到我國規模最大、現代化程度最高的三防物資倉庫——中央防汛抗旱物資肇慶倉庫(廣東省三防物資儲備中心),見到了各式防汛抗災的“高端”設備。倉庫內,小到木樁、土工布、鉛絲網片,大到衝鋒舟、充氣橡皮艇、移動搶險泵站、防汛搶險潛水設備車等防汛物資,應有盡有,分門別類,井然備用。

儲備中心主任李榮利說:“2016年中心參與開展了29次搶險救援任務,充分發揮了應急保障作用。當前抗洪搶險物資全部到位,倉庫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將為汛期應急搶險提供堅強的物資保障。”據介紹,中心倉庫與茂名、韶關、梅州、惠州區域性倉庫打造的“1+4”格局,形成了廣東全省搶救救災物資的科學佈局,大大提高了廣東省乃至珠江流域的搶險保障能力。

俗話說:手中有糧,心裡不慌。珠江流域片各省區加大搶險物資倉庫的建設力度和防汛物資的儲備,加強專業搶險隊伍建設,切實提高應急搶險能力。貴州省防汛抗旱物資儲備超過3.8億元,組建了省級防汛抗旱應急搶險總隊和27支軍地抗洪搶險隊伍;廣西南寧投入約230萬元購置了大排量抽水車水管、編織袋、彩條布等防汛物資,落實了約4 000人的搶險隊伍。

修訂和落實各類預案是備汛工作的另一重點任務。珠江防總與各省(自治區)認真吸取往年抗洪搶險經驗和教訓,對重點防洪城市(縣)、山洪災害防禦區、各類水庫的防洪預案進行修訂、完善,提高預案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增強突發事件的應急反應和處置能力。

目前,珠江防總已相繼下達流域長洲、龍灘、天生橋、合面獅等重點水庫和省界水庫的汛期調度運用計劃,召開長洲水利樞紐、粵桂兩省區跨境河流等重點水庫和地區安全度汛協調會,深度挖潛調度流域已建工程體系,充分發揮防汛抗旱防颱風減災體系的綜合效益。

補齊短板 未來可期

明媚的陽光下,一艘艘大小漁船整齊地停靠在港灣裡,隔著一條寬闊的大道是大型冷庫和交易大廳;漁民防颱應急安置區寬敞而空曠,立柱上張貼著不同地區漁民安置的區域位置,確保緊急情況下的有序避風。這是記者4月8日在海南省三亞市崖州中心漁港看到的景象。

這個漁民“新家”已運營7個多月,是我國距南海漁場最近的國家中心漁港,可滿足800艘各型漁船停泊、避風和補給,是三亞市及北部灣海域作業漁船防颱避風及防災減災的重要保障。據工作人員介紹,颱風來臨時,漁港會為漁民們配備食品、藥品和棉被等必要物資,確保漁民平安避險。

珠江防總常務副總指揮、珠江委主任束慶鵬說:“山洪、颱風災害是流域防禦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工作中存在鄉村預警‘最後一公里’盲區、漁船回港避風落實難、部分群眾防風防災避險意識不強等問題。需要認真梳理總結,進一步健全防禦組織體系,強化基層防禦能力建設,推進水情、雨情等數據資源的整合與利用,提高山洪和颱風災害預警預報水平,切實提升防禦能力。”

4月13日,珠江流域黔江河段。大藤峽水利樞紐左岸廠壩工程緊鄰滔滔黔江,正依靠圍堰擋水施工。15臺套抽水泵機晝夜不停排除基坑積水,其餘40臺套備用強排設備也已安裝到位,隨時應對可能發生的湧水險情。

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是國家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樞紐工程之一,2014年正式開工,2016年工程土石圍堰先後遭遇3次超標準洪水“洗禮”。大藤峽公司副總經理、防辦主任楊溪濱說:“黔江汛期洪水量大、時長,加之工程區複雜的地質環境,決定了防汛準備絕不容有半點閃失,必須時刻警醒、常抓不懈。” 當前工程正進入施工高峰期,應急演練、防汛物料準備、值班帶班都在有序進行。

在建工程的防洪重點是要確保自身安全,已建工程則是防汛抗洪防颱風的中堅力量。經過多年建設,特別是隨著近年來百色、龍灘、棉花灘等流域重點防洪水庫建成和主要堤防工程達標建設,珠江流域片初步形成了南盤江中上游、北江、韓江和東江堤庫結合的防洪工程體系,西江也具備一定的防洪能力。

但不容忽視的是,大藤峽、落久、洋溪、高陂等流域防洪控制性樞紐工程及上游重點水源工程尚未建成,洪水缺乏有效的調度手段;西江中下游、西北江三角洲地區和柳州市仍主要依靠堤防防禦洪水,一些地方城市高風險、農村不設防的狀況尚未根本改變,防禦能力存在明顯短板。

珠江防總總指揮、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陳武在部署今年珠江防汛抗旱防颱風工作時強調,要緊緊圍繞“兩個堅持,三個轉變”總體要求,加快轉變防汛抗旱減災工作思路,全面提升水旱災害綜合防禦能力,確保大江大河、大型和重點中型水庫、大中城市的防洪安全,努力保證中小河流和一般中小型水庫度汛安全,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城鄉居民生活用水安全,最大程度減輕洪澇乾旱颱風災害損失。

抓早抓實,建設有序,備汛有方,安全可期。珠江流域是國家推動改革開放和海上絲綢之路等戰略實施的前沿陣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態安全事關國家安全、可持續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汛期已至,珠江防總與各省區將站在全流域的角度,統籌上下游,兼顧左右岸,堅決打好防汛硬仗。

中國水利報記者 席晶 吳怡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