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林州英雄是誰?與黃繼光邱少雲齊名的戰鬥英雄

邱少雲 黃繼光 孫佔元 太行山 安陽新聞網 2017-05-13

一位英雄與一座新城

—探尋河南林州傳承戰鬥英雄孫佔元精神建設美麗家園之路

他曾是一位與黃繼光、邱少雲齊名的戰鬥英雄。

在1952年10月的抗美援朝上甘嶺戰役中,他的雙腿被炸斷,右腿露出膝蓋骨,仍忍著劇痛在陣地上指揮並掩護戰友炸掉4個敵碉堡。被敵人圍困時,他拉響捆在一起的6顆手榴彈滾入敵群……

他被中國人民志願軍領導機關追授特等功臣榮譽、一級戰鬥英雄光榮稱號,被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授予“國家英雄”稱號和“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勳章”。

1953年,我國將他和黃繼光、邱少雲烈士的遺體從朝鮮運回瀋陽安葬,瀋陽各界群眾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

這位林州英雄是誰?與黃繼光邱少雲齊名的戰鬥英雄

他就是抗美援朝“五大烈士”之一的孫佔元。

英雄已經逝去,但英雄從未走遠。英雄留給我們的迎難而上的拼搏精神、恪盡職守的陣地意識、奮鬥不息的必勝信念,始終如明燈般輝耀星空。

65年後的又一個清明節,記者走進太行山,走進孫佔元的故鄉—河南林州,探尋英雄精神傳人打造美麗家園的非凡歷程。

迎難而上—缺什麼都不能缺拼搏精神

盤古開天、精衛填海、愚公移山……千百年來,歷史賦予太行山太多的神話。這些神話,曾經啟示著晉、冀、豫三省交界、地處太行山腹地的林州人一代又一代與大山對陣,拼出了屬於自己的美麗神話。

20世紀60年代,10萬大軍戰太行,叫響“男人爭學孫佔元,女人要當劉胡蘭”口號,修建起舉世聞名的紅旗渠,結束了十年九旱、水貴如油的悲慘歷史,拼出了人類與大自然搏擊的新歷史;

80年代,10萬大軍出太行,打造出聞名全國的“建築之鄉”,解決了林州人朝思暮想的溫飽問題,拼出了林州工匠縱橫天下的新傳奇;

90年代,一批批贏得美譽的建築大軍陸續返鄉,開始興辦鄉鎮企業,拼出了林州與現代社會接軌的新航跡;

……

一個“拼”字,道出了林州人迎難而上的血性。

而隨著時代進入新紀元,血性林州還有當年那股拼勁嗎?

“‘排長,你傷得這麼重,快下去吧?’戰士們都勸身負重傷的孫佔元撤出戰鬥,但孫佔元堅定地說:‘拼了,就是剩下一個人,也要把二號陣地拿下來!’……”孫佔元烈士紀念館裡,隨著講解員路敏的引領,大家的思緒在翻滾:死都不怕,還怕難嗎?

孫佔元精神,不斷給攻堅克難的林州人以新的啟示。

“孫佔元在那麼艱險的情況下完成了戰鬥任務,老一輩吃野菜修成了紅旗渠,還有比他們更難的嗎?拼吧!”烈士紀念碑前,林州人誓言錚錚。

“林州人缺什麼都不能缺拼搏精神!”進入新世紀,這句話時常被新林州的決策層提起。

拼!

“精神立市、工業強市、和諧興市。”隨著這個目標的確立,林州人逐步將“戰太行、出太行”變成“富太行、美太行、福太行”,他們要將對太行曾經的恨變成深沉的愛,要用勤勞和智慧拼出一座告慰英烈、澤被子孫的新太行。

林州人在用手拼—

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信號、通互聯網,是山區群眾與現代社會互融互匯的“最後一公里”,也是太行山造富百姓的“卡脖子工程”。

孫佔元烈士的家鄉佔元村,遠在大山深處,20世紀人們出山通常要在山路上繞大半天時間。為了修建出山路,告慰英雄在天之靈,20世紀末,該村群眾在支部書記孫軟鎖的帶領下,叫響孫佔元精神,硬是與白泉村的群眾一起靠著肩扛手抱修建起一條長12公里、寬6米的“英雄路”,結束了出山無路的歷史。2002年,他們又對路面進行水泥硬化。這條路,拉近了佔元村和外界的距離,也大大縮短了山區人民治窮致富的距離。

和佔元村一樣,林州分批實施解決偏遠山區“五通”行動,投資興建蓄水、排灌工程,讓山裡百姓吃上了甘甜的山泉水;與多家光伏企業溝通協調,推動光伏發電工程,解決了山溝溝裡的百姓用電問題;協調三大電信運營商,新建多座信號塔,使所有自然村實現通訊信號全覆蓋……

林州人在用腦拼—

讓“文化能量”轉化為“增長引擎”,打造林州新名片。紅旗渠是林州的代名詞,人們來到豫北,多半會到此一遊。“十二五”期間,林州市投資1.8億元,完成紅旗渠景區升級改造,青年洞入口廊橋服務區及連線工程建成投用,沿渠遊覽線路延長6倍;紀念館新館及分水苑景區升級項目竣工,面積擴大了8.3倍;紅旗渠幹部學院建成投用,進一步延長了旅遊鏈條,起到了教育一個、帶動一片的效果。讓“紅色教育遊”更紅。

林州人在用心拼—

“林州宣傳”“林州播報”“愛林州”等是林州人近幾年經常刷屏的微信公眾號。為了讓林州走出太行,走進全國、走向全球,這些公眾號每天都會推出反映林州新變化、新風貌的各類文章,讓林州吸引著來自四面八方的目光。今年清明節,“林州播報”推送社會各界學習孫佔元的相關信息30餘條,閱讀人次7萬餘。

英雄故里的人們,真的是蠻拼的。

這位林州英雄是誰?與黃繼光邱少雲齊名的戰鬥英雄

恪盡職守—打贏新的上甘嶺戰役

一幅珍貴的圖片—

兩間行將垮塌的舊房。房前,半截泥壘的圍牆;房後,怪石嶙峋的林濾山……這是孫佔元入伍前與妹妹一起住著的房子。

照片,記錄著風雨飄搖的戰爭年代,也見證著英雄衝出太行的幾多無奈。

“學習孫佔元精神,當好孫佔元精神傳人,是責任,更是擔當。”安陽軍分區政治部主任簡學文對記者說。每年的清明和“八一”“十一”以及近兩年的國家公祭日、烈士紀念日,軍分區都要和林州市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以及青年學生一起在孫佔元烈士紀念館組織開展紀念活動,而每每面對這幅照片,所有的人心頭都格外沉重。

建好英雄故鄉,就是對英靈最好的撫慰。

“孫佔元是林州人民的自豪與驕傲。孫佔元烈士的精神和紅旗渠精神都是林州這方土地孕育形成的,都是林州人精氣神的體現。孫佔元精神和紅旗渠精神不但是林州人民的寶貴財富,更是每個中華兒女的永恆資產,我們要倍加珍惜和愛護,更要世世代代弘揚和傳承,這是歷史賦予我們的義務和責任。”林州市市委書記王軍對記者說。對於如何建好英雄故鄉,王軍給出這樣的“目標值”:大力傳承英雄精神,建設富美林州、幸福家園。

鎖定目標,也鎖定了沉甸甸的責任。

林州,再次打響當年英雄出擊的新的上甘嶺戰役。

守好陣地,才能克敵致勝—

董海濤曾經是作戰部隊副團長,現在的身份是林州市五龍鎮城峪村“第一書記”。

兵齡23年的董海濤2013年轉業到安陽市直機關工委工作。不久,安陽市委市政府選派機關優秀幹部任職第一書記,他立即報名,走上了扶貧攻堅新戰場。

精通戰術的董海濤駐村前曾以“驢友”身份到城峪村“摸底”。沒想到,瞭解的情況令他心痛不已:一些40歲左右的婦女竟然不識字!

有備而來,董海濤上任第一天,就去了共有94名學生的村小學,在發現學校的課桌嚴重老舊後,立即協調市第二十一中學運來100套桌椅。接著,他在村裡逐戶走訪,使出渾身解數為山村扶貧出主意、跑項目,漸漸使這個山村的貧困戶“摘帽”工作得到市裡認可。

“只要還有一家一戶乃至一個人沒有解決基本生活問題,我們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眾對幸福生活的憧憬還沒有變成現實,我們就要毫不懈怠團結帶領群眾一起奮鬥。”牢記習總書記的囑託,林州打響精準扶貧攻堅戰,分佈於20個鄉(鎮、街道)536個行政村的7620戶貧困戶18369人,“窮根”正在逐步拔掉。

鳳寶集團及其領軍人李廣元是自2001年就響遍林州的兩個名字,集團旗下的鳳保管業產銷量在全國民營企業中排名第一,躋身全國民營企業500強。

作為林州市人大代表,富起來的李廣元代表人民利益更“闊”。

林州市姚村鎮定角村,原來是一個貧窮落後的小山村。在這個村,李廣元先後投資500餘萬元,硬化了村內大小街道6萬餘平方米,全部街道安裝路燈上百個,新建了村衛生所和村小學,增添了先進的醫療器械和教學設施,新建了娛樂、讀書、休閒於一體的村文化活動中心和梨園劇場,安裝了健身器材;投資600萬元,治理村邊洹河,並建起了健身廣場、綠茵走廊、籃球場、休閒娛樂場等……該村村民年人均收入已由20世紀末的不到幾百元猛增到現在的6000餘元。

將目光放在山區精神文明建設上,把城市精神和物質文化搬進農村,先富起來的李廣元們正在用辛勤的付出,讓大山深處的林州百姓真切地體會到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

解放軍來了人心定!在林州,活躍著一支迷彩隊伍,這就是高舉孫佔元精神旗幟的林州市民兵應急分隊。在人民群眾利益受到威脅、社會穩定受到侵害的關鍵時刻,這支隊伍總是衝到一線。2016年7月,安陽突降百年罕見的特大暴雨,林州市人武部按照預案連夜組織了100餘人的民兵應急分隊奔赴抗洪一線。戰鬥中,官兵叫響了“學習孫佔元精神,堅決戰勝洪魔”口號,經過幾乎不眠不休的五晝夜奮戰,終於守住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不容侵犯的底線。

……

守住陣地,自豪的林州人自豪地展示林州的激情與速度。

奮鬥不息—圓夢人永遠在路上

“我是共產黨員,我是指揮員,不完成黨交給我的任務,決不離開自己的崗位。”慷慨赴難之際,孫佔元留下了這句話。

生命不息,奮鬥不止。英雄精神,被英雄故里的黨員幹部舉過頭頂,成為建設新林州的巨大精神力量。

“咱是一名黨員,盤龍山是咱的根啊,做人不能光顧自己的小家,我不能忘記自己是戰鬥英雄的家鄉人。”2013年10月,已經58歲、右臂殘缺的王生有出任任村鎮盤龍山村黨支部書記時,飽含深情地這樣說。

不顧家人反對、年近六旬任村官,王生有隻為完成4件事:拓山修路、鑿洞引水、種植藥材、發展旅遊。這幾件事說來容易,難的是一位老人每天都要一步一個腳印地真抓實幹。不到3年,他真就說到做到了。在盤龍鎮採訪,71歲的郭雙鳳老人開心地說:“沒想到啊,俺們盤龍山村如今這麼好,路通了,水不缺了,生有還給俺們發東西,俺們的生活真是越來越有盼頭了!”

“流血不流淚,舉旗不下跪,拳頭握緊不鬆手,卒子過河不後退。”30多年前,剛從部隊復員的許存山在林州市海拔最高的山村—大堖村擔任黨支部書記時,發出這樣的誓言。如今,仍是書記的他已從當年生龍活虎的年輕人變成了一個身患多種疾病的老人,但豪情絲毫未退,仍是這般樂觀:“生命用足無缺憾,一息尚存氣飛揚。”

許存山任書記時的目標:2年通電,3年通水,5年通路,10年創富。這些目標,他一樣不落地實現了。現在,許存山又吹響了新的“集結號”:帶領全村群眾發展生態林業旅遊、觀光農業旅遊、田園自然風光旅遊、農家樂旅遊、藥鄉自然旅遊,把大堖村建成春天是花園、夏天是藥園和避暑家園、秋天是果園、冬天是樂園的旅遊勝地。

山更綠,水更碧,天更藍;村在富,城在美,人在樂,而林州的追夢者卻正挺進在路上。

把神提起來,把勁鼓起來,把責擔起來,提高城鄉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指數。這是該市對全體黨員幹部的新要求,也是引領追夢的市委書記王軍、市長王寶玉的新目標。

讓林州輝煌再續,新林州打出“組合拳”—

跨出一步。去年,林州組織3批11人次到國家有關部委及北京、鄭州等地有關部門掛職鍛鍊。今年,初嘗勝果的他們力度更大:每個鄉(鎮、街道)派出一名黨政正職到國家部委、經濟發達地區掛職鍛鍊。可以想象,這些人掛職歸來,帶給林州的將是怎樣的新理念、新發展!

運足內力。向海而生,沿海崛起了一座座新城。林州靠山,能不能讓山成為“聚寶盆”?王軍書記引入了“坡地經濟”概念。

按照“寧要青山綠山,不要金山銀山”的原則,2012年,林州出臺發展坡地經濟3年規劃,決定每年拿出1000萬元專項資金,扶持發展經濟林、中藥材、小雜糧及畜牧業等坡地經濟,並推出全域旅遊理念,使200多萬畝坡地和眾多各有特色的鄉村,成為新林州廣闊的創業平臺。

今天,坡地經濟不僅讓林州滿山披綠,而且遍地金銀:全市種植核桃10.6萬畝,中藥材19萬畝,優質小雜糧14.3萬畝,“洪河小米”“東崗核桃”和“東崗花椒”成功申報國家地理標誌商標。各類規模養殖場戶達到7196個,畜牧業產值31億元。全市發展農家樂580餘家,從業人員7000人,年營業額達2.3億元,帶動1.5萬名農村人口脫貧致富。去年,全市接待遊客571.7萬人次,綜合收入12.5億元,分別增長8.4%和10.5%,雨晴樓、桃花嫂子麵館等9家農家樂入選中國鄉村旅遊金牌榜。

……

在林州採訪,記者眼前不僅有如畫的城鄉風景,還有以孫佔元名字修建的“佔元大道”“孫佔元烈士紀念館”;在孫佔元的家鄉,三弓水村改為“佔元村”,建起了“孫佔元故居紀念館”“孫佔元烈士紀念廣場”,還有“佔元村希望小學”……英雄精神,已經成為激勵追夢者不懈奮鬥的心中豐碑。

奮鬥者的夢想在實現。2016年,林州生產總值496.6億元,增長8.5%;居民可支配性收入21445元,增長8.1%,縣域經濟綜合實力連年位居全省十強,5個鄉(鎮)躋身全省百強鄉鎮,2個鎮躋身全國重點鎮。不僅榮獲“中國建築之鄉”“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廉政教育基地”等19個國家級稱號,還在今年4月14日發佈的“河南省縣域經濟質量評價”“民生幸福評價”中位列106個縣(市)的第三。

奮鬥者的夢想更美麗。今年的林州市《政府工作報告》,鋪展在記者眼前的是一幅全新畫卷: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5大發展理念,緊緊圍繞生態建設這一核心,立足建設“世界人文山水城市”長遠目標,堅持精神立市,突出黨建引領,富太行、美太行、福太行“三力同驅”,工業、建築業、文化旅遊業“三業並舉”,全域式景區、全域式園區、全域式社區“三域共建”,加快建設富美林州、幸福家園。

歷史,就這樣被奮鬥者書寫。

林州,正在打造傳承英雄精神的美麗家園,正在成為國人矚目的精神之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