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就義2年後,丈夫王廷鈞也去世,他們之間有著怎樣的愛情?'

"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每週分享求職、留學、成長、歷史乾貨,我們一起前行。

"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每週分享求職、留學、成長、歷史乾貨,我們一起前行。

秋瑾就義2年後,丈夫王廷鈞也去世,他們之間有著怎樣的愛情?

Hello,我是Three。“民國舊影”將會是個不定期更新的專欄,寫寫我鍾情的那段歷史。大半夜的,看文獻差點給看哭了。這是一對怨偶的故事,一點也不浪漫。但眾人皆知的決裂後,一次被遺忘的釋然訣別,卻讓人淚目。

01 才貌雙全、門當戶對

最一開始,他們的婚姻看起來是才貌雙全、門當戶對的。

她最初小字璇卿,是舊時女孩秀美溫雅的名字。她是官宦千金,才氣過人,“讀書通大義, 嫻於詞令,工詩文詞,著作甚美[1]”。

雖然不同於其他舊時閨秀,她從小就“好劍俠傳, 習騎馬, 善飲酒[1]”,但那時她寫的詩還是“陌上煙輕鶯邊語, 廉前香暖燕雙飛”、“窗外草如煙, 幽閨懶卷廉[2]”,都是春閨繾綣、相思離愁。

他是富商之子,靠祖上庇廕,胸無大志,但並不像後世所傳的那樣面目可憎。哪怕在妻子一方親友的回憶中,他也是溫文爾雅的,“婿字子芳, 行四, 風度翩翩, 狀貌如婦人女子[3]”、“子芳為人美丰儀, 翩翩濁世佳公子也[4]。”

他並沒有什麼大志向,雖讀四書五經卻兩次科舉都落榜,不過家裡有良田萬畝、當鋪數間,並不愁吃穿。他以妻子的詩名才氣和能幹理家為傲,當聽到別人盛讚她的詩名,他會高興得滿面紅光。

雖比不上妻子的才情,兩人的婚後生活仍算和睦安寧,他們很快便有了一個兒子。隔了半個世紀後,她的庶母回憶起來仍說“當時夫妻感情還好[5]”。

02 休言女子非英物

只是他不明白,她心中有非同一般的俠氣剛毅,憧憬著那時普通女子無法想象的建功立業、青史留名。她偶爾會寫“莫重男兒薄女兒,始信英雄亦有雌”、“休言女子非英物, 夜夜龍泉壁上鳴[2]”的詩句來抒發感嘆和憤懣。

那時他們居湘潭鄉下,生活閉塞卻平靜和順,若生於太平年代,若沒有日後進京,一輩子便也這麼過去了。她或許會成為如李清照、朱淑真一般文學留名的才女閨秀,唯一的遺憾或許是嫁了庸常無為的丈夫,卻不可能有日後那樣驚天動地的一番作為。

可他們生在那個混亂動盪的時代,他們一同去了北京。

他叫王廷鈞,字子芳。

而她從名秋閨瑾、字璇卿,改為名秋瑾、字競雄,號“鑑湖女俠”。

後面的故事便是我們熟知的了,但有些邊角隱藏在歷史中卻不曾被注意。

"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每週分享求職、留學、成長、歷史乾貨,我們一起前行。

秋瑾就義2年後,丈夫王廷鈞也去世,他們之間有著怎樣的愛情?

Hello,我是Three。“民國舊影”將會是個不定期更新的專欄,寫寫我鍾情的那段歷史。大半夜的,看文獻差點給看哭了。這是一對怨偶的故事,一點也不浪漫。但眾人皆知的決裂後,一次被遺忘的釋然訣別,卻讓人淚目。

01 才貌雙全、門當戶對

最一開始,他們的婚姻看起來是才貌雙全、門當戶對的。

她最初小字璇卿,是舊時女孩秀美溫雅的名字。她是官宦千金,才氣過人,“讀書通大義, 嫻於詞令,工詩文詞,著作甚美[1]”。

雖然不同於其他舊時閨秀,她從小就“好劍俠傳, 習騎馬, 善飲酒[1]”,但那時她寫的詩還是“陌上煙輕鶯邊語, 廉前香暖燕雙飛”、“窗外草如煙, 幽閨懶卷廉[2]”,都是春閨繾綣、相思離愁。

他是富商之子,靠祖上庇廕,胸無大志,但並不像後世所傳的那樣面目可憎。哪怕在妻子一方親友的回憶中,他也是溫文爾雅的,“婿字子芳, 行四, 風度翩翩, 狀貌如婦人女子[3]”、“子芳為人美丰儀, 翩翩濁世佳公子也[4]。”

他並沒有什麼大志向,雖讀四書五經卻兩次科舉都落榜,不過家裡有良田萬畝、當鋪數間,並不愁吃穿。他以妻子的詩名才氣和能幹理家為傲,當聽到別人盛讚她的詩名,他會高興得滿面紅光。

雖比不上妻子的才情,兩人的婚後生活仍算和睦安寧,他們很快便有了一個兒子。隔了半個世紀後,她的庶母回憶起來仍說“當時夫妻感情還好[5]”。

02 休言女子非英物

只是他不明白,她心中有非同一般的俠氣剛毅,憧憬著那時普通女子無法想象的建功立業、青史留名。她偶爾會寫“莫重男兒薄女兒,始信英雄亦有雌”、“休言女子非英物, 夜夜龍泉壁上鳴[2]”的詩句來抒發感嘆和憤懣。

那時他們居湘潭鄉下,生活閉塞卻平靜和順,若生於太平年代,若沒有日後進京,一輩子便也這麼過去了。她或許會成為如李清照、朱淑真一般文學留名的才女閨秀,唯一的遺憾或許是嫁了庸常無為的丈夫,卻不可能有日後那樣驚天動地的一番作為。

可他們生在那個混亂動盪的時代,他們一同去了北京。

他叫王廷鈞,字子芳。

而她從名秋閨瑾、字璇卿,改為名秋瑾、字競雄,號“鑑湖女俠”。

後面的故事便是我們熟知的了,但有些邊角隱藏在歷史中卻不曾被注意。

秋瑾就義2年後,丈夫王廷鈞也去世,他們之間有著怎樣的愛情?

03 隨夫進京

1900年,秋瑾隨王廷鈞捐錢補官而赴任北京。她在北京的鄰居是另一位頗負文名的才女吳芝瑛,她們結拜為姐妹。秋瑾得以看到當時的新書、新報,結交當時的新派人士。

初到北京時,王廷鈞也曾想追隨她的步伐,那時他們的關係仍算溫馨和諧,秋瑾和妹妹的通信中還特意提道“夫婿近來習洋文[2]”,而他們的女兒也出生在那時。

但好景不長,北京的繁華很快讓他迷失。連他們的女兒有心為父親迴護,卻也不得不如此回憶描寫:

“王廷鈞原是一個年少風流的公子哥兒,到了北京以後,被一班朋友們帶著,成天價在外面酒肉徵逐,後來又結交上了幾個貝子貝勒,常常是花天酒地的混在一起,有時竟徹夜不歸,甚至臥倒在酒甕的旁邊,沉醉不醒,所以夫妻之間,時相勃谿[6]。”

他們之間的鴻溝越來越大,爭吵也接連不斷,但那時還未並未決裂。

秋瑾往日本東渡前的十餘日,王廷鈞仍舊專門護送她往天津去。當時負責招待的《大公報》主人英斂之在日記中寫道:“十點,秋閨瑾女(士)由京來,其夫王子芳及偕來,留午飯[7]。”

他甚至專門找過秋瑾去日本留學的服部繁子(時任京師大學堂日本教習的服部博士的妻子)。

“如果夫人不答應帶她去日本, 她不知如何苦我呢。儘管她一去撇下兩個幼兒, 我還是請求你帶她去吧。留學也好, 觀光也好, 任她去吧。 ……在日本我還有三、 四個朋友, 可以託他們照顧, 不會給夫人添麻煩[8]。”

臨行時,他“面帶哀傷,髮辮在風中吹得零亂,看著更讓人痛心。可他還象一般丈夫應做的那樣,提醒秋瑾一路保重,到日本後來信[8]”。


"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每週分享求職、留學、成長、歷史乾貨,我們一起前行。

秋瑾就義2年後,丈夫王廷鈞也去世,他們之間有著怎樣的愛情?

Hello,我是Three。“民國舊影”將會是個不定期更新的專欄,寫寫我鍾情的那段歷史。大半夜的,看文獻差點給看哭了。這是一對怨偶的故事,一點也不浪漫。但眾人皆知的決裂後,一次被遺忘的釋然訣別,卻讓人淚目。

01 才貌雙全、門當戶對

最一開始,他們的婚姻看起來是才貌雙全、門當戶對的。

她最初小字璇卿,是舊時女孩秀美溫雅的名字。她是官宦千金,才氣過人,“讀書通大義, 嫻於詞令,工詩文詞,著作甚美[1]”。

雖然不同於其他舊時閨秀,她從小就“好劍俠傳, 習騎馬, 善飲酒[1]”,但那時她寫的詩還是“陌上煙輕鶯邊語, 廉前香暖燕雙飛”、“窗外草如煙, 幽閨懶卷廉[2]”,都是春閨繾綣、相思離愁。

他是富商之子,靠祖上庇廕,胸無大志,但並不像後世所傳的那樣面目可憎。哪怕在妻子一方親友的回憶中,他也是溫文爾雅的,“婿字子芳, 行四, 風度翩翩, 狀貌如婦人女子[3]”、“子芳為人美丰儀, 翩翩濁世佳公子也[4]。”

他並沒有什麼大志向,雖讀四書五經卻兩次科舉都落榜,不過家裡有良田萬畝、當鋪數間,並不愁吃穿。他以妻子的詩名才氣和能幹理家為傲,當聽到別人盛讚她的詩名,他會高興得滿面紅光。

雖比不上妻子的才情,兩人的婚後生活仍算和睦安寧,他們很快便有了一個兒子。隔了半個世紀後,她的庶母回憶起來仍說“當時夫妻感情還好[5]”。

02 休言女子非英物

只是他不明白,她心中有非同一般的俠氣剛毅,憧憬著那時普通女子無法想象的建功立業、青史留名。她偶爾會寫“莫重男兒薄女兒,始信英雄亦有雌”、“休言女子非英物, 夜夜龍泉壁上鳴[2]”的詩句來抒發感嘆和憤懣。

那時他們居湘潭鄉下,生活閉塞卻平靜和順,若生於太平年代,若沒有日後進京,一輩子便也這麼過去了。她或許會成為如李清照、朱淑真一般文學留名的才女閨秀,唯一的遺憾或許是嫁了庸常無為的丈夫,卻不可能有日後那樣驚天動地的一番作為。

可他們生在那個混亂動盪的時代,他們一同去了北京。

他叫王廷鈞,字子芳。

而她從名秋閨瑾、字璇卿,改為名秋瑾、字競雄,號“鑑湖女俠”。

後面的故事便是我們熟知的了,但有些邊角隱藏在歷史中卻不曾被注意。

秋瑾就義2年後,丈夫王廷鈞也去世,他們之間有著怎樣的愛情?

03 隨夫進京

1900年,秋瑾隨王廷鈞捐錢補官而赴任北京。她在北京的鄰居是另一位頗負文名的才女吳芝瑛,她們結拜為姐妹。秋瑾得以看到當時的新書、新報,結交當時的新派人士。

初到北京時,王廷鈞也曾想追隨她的步伐,那時他們的關係仍算溫馨和諧,秋瑾和妹妹的通信中還特意提道“夫婿近來習洋文[2]”,而他們的女兒也出生在那時。

但好景不長,北京的繁華很快讓他迷失。連他們的女兒有心為父親迴護,卻也不得不如此回憶描寫:

“王廷鈞原是一個年少風流的公子哥兒,到了北京以後,被一班朋友們帶著,成天價在外面酒肉徵逐,後來又結交上了幾個貝子貝勒,常常是花天酒地的混在一起,有時竟徹夜不歸,甚至臥倒在酒甕的旁邊,沉醉不醒,所以夫妻之間,時相勃谿[6]。”

他們之間的鴻溝越來越大,爭吵也接連不斷,但那時還未並未決裂。

秋瑾往日本東渡前的十餘日,王廷鈞仍舊專門護送她往天津去。當時負責招待的《大公報》主人英斂之在日記中寫道:“十點,秋閨瑾女(士)由京來,其夫王子芳及偕來,留午飯[7]。”

他甚至專門找過秋瑾去日本留學的服部繁子(時任京師大學堂日本教習的服部博士的妻子)。

“如果夫人不答應帶她去日本, 她不知如何苦我呢。儘管她一去撇下兩個幼兒, 我還是請求你帶她去吧。留學也好, 觀光也好, 任她去吧。 ……在日本我還有三、 四個朋友, 可以託他們照顧, 不會給夫人添麻煩[8]。”

臨行時,他“面帶哀傷,髮辮在風中吹得零亂,看著更讓人痛心。可他還象一般丈夫應做的那樣,提醒秋瑾一路保重,到日本後來信[8]”。


秋瑾就義2年後,丈夫王廷鈞也去世,他們之間有著怎樣的愛情?

04 與君相決絕

毫無疑問,王廷鈞是愛秋瑾的,但他又恨她是自己無法理解的新女性。他天真地以為,切斷一切經濟和聯繫,生活無以為繼的妻子很快就會回到自己身邊

這是他們真正決裂的開始。

於是他賣掉她的嫁妝首飾,扣押秋瑾哥哥寄給妹妹的生活費,一年也不曾給她去信一封,但面對秋瑾信中接連所寫的離婚要求卻置之不理,又悄悄寄信給她的母親打探她的近況[2]。

那時通信斷絕,秋瑾以為王廷鈞“一年之久,未通一函”,早已絕情,誤信他“聞早娶新婦矣[2]”;加之東渡日本後,與革命派人士相識,思想日趨開放,使她對這段舊式婚姻的痛恨更到了極點。她對王廷鈞也由不滿轉為痛恨。

她在給哥哥秋譽章的信中,談到丈夫,已經咬牙切齒,無半點情分:“即妹之珠帽及珠花,亦為彼纂(篡)取,此等人豈可以人格待之哉?彼以待妹為無物,妹此等景況,尚思截取此銀及物,是欲絕我命也[2]。”

1905年她回國探親,逗留了三四個月,只回到紹興孃家,並未往京城去看丈夫,甚至告知哥哥“如後有人問及妹之夫婿,但答之‘死’可也[2]”。

那時她想和他決裂,她覺得這段婚姻是自己的人生汙點,“妹近兒女諸情俱無牽掛…斷不欲此無信義者有汙英雄獨立之精神耳[2]。”

這是歷史上人們所熟知的部分,卻並不是故事最終的結局。

"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每週分享求職、留學、成長、歷史乾貨,我們一起前行。

秋瑾就義2年後,丈夫王廷鈞也去世,他們之間有著怎樣的愛情?

Hello,我是Three。“民國舊影”將會是個不定期更新的專欄,寫寫我鍾情的那段歷史。大半夜的,看文獻差點給看哭了。這是一對怨偶的故事,一點也不浪漫。但眾人皆知的決裂後,一次被遺忘的釋然訣別,卻讓人淚目。

01 才貌雙全、門當戶對

最一開始,他們的婚姻看起來是才貌雙全、門當戶對的。

她最初小字璇卿,是舊時女孩秀美溫雅的名字。她是官宦千金,才氣過人,“讀書通大義, 嫻於詞令,工詩文詞,著作甚美[1]”。

雖然不同於其他舊時閨秀,她從小就“好劍俠傳, 習騎馬, 善飲酒[1]”,但那時她寫的詩還是“陌上煙輕鶯邊語, 廉前香暖燕雙飛”、“窗外草如煙, 幽閨懶卷廉[2]”,都是春閨繾綣、相思離愁。

他是富商之子,靠祖上庇廕,胸無大志,但並不像後世所傳的那樣面目可憎。哪怕在妻子一方親友的回憶中,他也是溫文爾雅的,“婿字子芳, 行四, 風度翩翩, 狀貌如婦人女子[3]”、“子芳為人美丰儀, 翩翩濁世佳公子也[4]。”

他並沒有什麼大志向,雖讀四書五經卻兩次科舉都落榜,不過家裡有良田萬畝、當鋪數間,並不愁吃穿。他以妻子的詩名才氣和能幹理家為傲,當聽到別人盛讚她的詩名,他會高興得滿面紅光。

雖比不上妻子的才情,兩人的婚後生活仍算和睦安寧,他們很快便有了一個兒子。隔了半個世紀後,她的庶母回憶起來仍說“當時夫妻感情還好[5]”。

02 休言女子非英物

只是他不明白,她心中有非同一般的俠氣剛毅,憧憬著那時普通女子無法想象的建功立業、青史留名。她偶爾會寫“莫重男兒薄女兒,始信英雄亦有雌”、“休言女子非英物, 夜夜龍泉壁上鳴[2]”的詩句來抒發感嘆和憤懣。

那時他們居湘潭鄉下,生活閉塞卻平靜和順,若生於太平年代,若沒有日後進京,一輩子便也這麼過去了。她或許會成為如李清照、朱淑真一般文學留名的才女閨秀,唯一的遺憾或許是嫁了庸常無為的丈夫,卻不可能有日後那樣驚天動地的一番作為。

可他們生在那個混亂動盪的時代,他們一同去了北京。

他叫王廷鈞,字子芳。

而她從名秋閨瑾、字璇卿,改為名秋瑾、字競雄,號“鑑湖女俠”。

後面的故事便是我們熟知的了,但有些邊角隱藏在歷史中卻不曾被注意。

秋瑾就義2年後,丈夫王廷鈞也去世,他們之間有著怎樣的愛情?

03 隨夫進京

1900年,秋瑾隨王廷鈞捐錢補官而赴任北京。她在北京的鄰居是另一位頗負文名的才女吳芝瑛,她們結拜為姐妹。秋瑾得以看到當時的新書、新報,結交當時的新派人士。

初到北京時,王廷鈞也曾想追隨她的步伐,那時他們的關係仍算溫馨和諧,秋瑾和妹妹的通信中還特意提道“夫婿近來習洋文[2]”,而他們的女兒也出生在那時。

但好景不長,北京的繁華很快讓他迷失。連他們的女兒有心為父親迴護,卻也不得不如此回憶描寫:

“王廷鈞原是一個年少風流的公子哥兒,到了北京以後,被一班朋友們帶著,成天價在外面酒肉徵逐,後來又結交上了幾個貝子貝勒,常常是花天酒地的混在一起,有時竟徹夜不歸,甚至臥倒在酒甕的旁邊,沉醉不醒,所以夫妻之間,時相勃谿[6]。”

他們之間的鴻溝越來越大,爭吵也接連不斷,但那時還未並未決裂。

秋瑾往日本東渡前的十餘日,王廷鈞仍舊專門護送她往天津去。當時負責招待的《大公報》主人英斂之在日記中寫道:“十點,秋閨瑾女(士)由京來,其夫王子芳及偕來,留午飯[7]。”

他甚至專門找過秋瑾去日本留學的服部繁子(時任京師大學堂日本教習的服部博士的妻子)。

“如果夫人不答應帶她去日本, 她不知如何苦我呢。儘管她一去撇下兩個幼兒, 我還是請求你帶她去吧。留學也好, 觀光也好, 任她去吧。 ……在日本我還有三、 四個朋友, 可以託他們照顧, 不會給夫人添麻煩[8]。”

臨行時,他“面帶哀傷,髮辮在風中吹得零亂,看著更讓人痛心。可他還象一般丈夫應做的那樣,提醒秋瑾一路保重,到日本後來信[8]”。


秋瑾就義2年後,丈夫王廷鈞也去世,他們之間有著怎樣的愛情?

04 與君相決絕

毫無疑問,王廷鈞是愛秋瑾的,但他又恨她是自己無法理解的新女性。他天真地以為,切斷一切經濟和聯繫,生活無以為繼的妻子很快就會回到自己身邊

這是他們真正決裂的開始。

於是他賣掉她的嫁妝首飾,扣押秋瑾哥哥寄給妹妹的生活費,一年也不曾給她去信一封,但面對秋瑾信中接連所寫的離婚要求卻置之不理,又悄悄寄信給她的母親打探她的近況[2]。

那時通信斷絕,秋瑾以為王廷鈞“一年之久,未通一函”,早已絕情,誤信他“聞早娶新婦矣[2]”;加之東渡日本後,與革命派人士相識,思想日趨開放,使她對這段舊式婚姻的痛恨更到了極點。她對王廷鈞也由不滿轉為痛恨。

她在給哥哥秋譽章的信中,談到丈夫,已經咬牙切齒,無半點情分:“即妹之珠帽及珠花,亦為彼纂(篡)取,此等人豈可以人格待之哉?彼以待妹為無物,妹此等景況,尚思截取此銀及物,是欲絕我命也[2]。”

1905年她回國探親,逗留了三四個月,只回到紹興孃家,並未往京城去看丈夫,甚至告知哥哥“如後有人問及妹之夫婿,但答之‘死’可也[2]”。

那時她想和他決裂,她覺得這段婚姻是自己的人生汙點,“妹近兒女諸情俱無牽掛…斷不欲此無信義者有汙英雄獨立之精神耳[2]。”

這是歷史上人們所熟知的部分,卻並不是故事最終的結局。

秋瑾就義2年後,丈夫王廷鈞也去世,他們之間有著怎樣的愛情?

05 “故人云散盡,我亦等輕塵。”

他們並沒有相互仇恨直至死生不復相見。

最後的那次見面僅記於親友後來寥寥數筆的回憶中。

1907年春,秋瑾回湖南暗中聯絡革命黨,曾經回到王家探視兒女,併為革命籌款到數千元[9][10]。當時在長沙接待她的朋友王時澤回憶道:“就這年春天,秋瑾回到湘潭視其子女,並告其夫說:‘我已以身許國,今後難再聚首,君可另擇佳偶,以為內助[9]。’”

另一位友人譚日峰則這樣記敘:“秋瑾這次從日本回國……曾一度回神衝故里,和家人訣別,聲明脫離骨肉關係,當時鄉里親友,莫不駭怪,認為瘋癲,而加以唾罵………實自立志革命後,恐誅連家庭,故有脫離家庭之舉,乃藉以掩人耳目[11]。”

那次見面的細節我們已經不得而知,但她必然是知曉了王廷鈞並未另娶,甚至可能釋然了他當年的所作所為,這最後的臨別之語是少有的溫情懷念。

她在日本時,他斷絕了經濟供給,這次卻給了她數千元以作革命經費。

那次回鄉,她與他決別,卻不是像之前所說“此無信義者有汙英雄獨立之精神”,而是害怕革命“誅連家庭”。

關於秋瑾和王廷鈞,百年來一直有兩種極端的論點,一種說王廷鈞是吃喝嫖賭不學無術的渣滓,一種說秋瑾是狠心絕情拋家棄子之人,後者在近年來越發被人提起。

其實那段錯配的婚姻與感情中,他們也不過是有過相互誤解和傷害,最終釋然理解的普通人。

他只是溫順平和想要安穩生活的普通丈夫,她卻是寫出“不惜千金買寶刀,貂裘換酒也堪豪[2]”的女俠。

只是遲來的釋然理解後,便成永訣。那是他們最後一次相見

半年後(1907年7月),秋瑾因武裝起義失敗被告密而被捕,就義於紹興軒亭口,年31歲。

兩年後,王廷鈞“因驚至疾”,病逝於湘潭老家,年30歲。

“故人云散盡,我亦等輕塵。”


參考文獻:

[1] 《鑑湖女俠秋瑾傳》陳去病. 郭延禮編著. 解讀秋瑾 上[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13.

[2] 秋瑾著;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編輯. 秋瑾集[M]. 北京:中華書局.1960.

[3] 《六六弘乘補遺錄》秋宗章.郭延禮編著. 解讀秋瑾 上[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13.

[4] 《秋瑾遺聞》陶在東. 郭延禮編著. 解讀秋瑾 上[M]. 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13.

[5] 《秋瑾庶母孫阿孫姑口述筆錄》1957紹興婦聯. 王去病,陳德和主編.秋瑾史集 紀念週恩來同志回故鄉紹興題詞五十週年[M].北京:華文出版社.1989.

[6] 秋燦芝著.秋瑾革命傳[M].聯合書局.1963.

[7] 《秋瑾:婚姻的幸與不幸》夏曉虹著.晚清文人婦女觀[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

[8] 《憶秋瑾女士》〔日〕服部繁子,高巖 譯,金中 校. 郭延禮編著. 解讀秋瑾 上[M]. 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13.

[9] 《憶秋瑾》王時澤. 郭延禮編著. 解讀秋瑾 上[M]. 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13.

[10] 《1907年秋瑾赴湘事考》. 郭長海,李亞彬編著.秋瑾事蹟研究[M].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87.

[11] 譚日峰編.湘鄉史地常識[M].湘鄉縣教育會.1935.

[12] 馬自毅.秋瑾夫婦關係考辨[J].歷史教學問題,2005(01):16-19.

[13] 《愛情悲喜劇:秋瑾與“小丈夫”王廷鈞的恩怨情緣》張作奇.

http://book.sina.com.cn/excerpt/rwws/2017-08-09/1646/doc-ifyitapp3452205.shtml

[14] 《我的曾祖母秋瑾》王學東

http://hunan.voc.com.cn/xhn/article/201705/201705101820351679.html

"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每週分享求職、留學、成長、歷史乾貨,我們一起前行。

秋瑾就義2年後,丈夫王廷鈞也去世,他們之間有著怎樣的愛情?

Hello,我是Three。“民國舊影”將會是個不定期更新的專欄,寫寫我鍾情的那段歷史。大半夜的,看文獻差點給看哭了。這是一對怨偶的故事,一點也不浪漫。但眾人皆知的決裂後,一次被遺忘的釋然訣別,卻讓人淚目。

01 才貌雙全、門當戶對

最一開始,他們的婚姻看起來是才貌雙全、門當戶對的。

她最初小字璇卿,是舊時女孩秀美溫雅的名字。她是官宦千金,才氣過人,“讀書通大義, 嫻於詞令,工詩文詞,著作甚美[1]”。

雖然不同於其他舊時閨秀,她從小就“好劍俠傳, 習騎馬, 善飲酒[1]”,但那時她寫的詩還是“陌上煙輕鶯邊語, 廉前香暖燕雙飛”、“窗外草如煙, 幽閨懶卷廉[2]”,都是春閨繾綣、相思離愁。

他是富商之子,靠祖上庇廕,胸無大志,但並不像後世所傳的那樣面目可憎。哪怕在妻子一方親友的回憶中,他也是溫文爾雅的,“婿字子芳, 行四, 風度翩翩, 狀貌如婦人女子[3]”、“子芳為人美丰儀, 翩翩濁世佳公子也[4]。”

他並沒有什麼大志向,雖讀四書五經卻兩次科舉都落榜,不過家裡有良田萬畝、當鋪數間,並不愁吃穿。他以妻子的詩名才氣和能幹理家為傲,當聽到別人盛讚她的詩名,他會高興得滿面紅光。

雖比不上妻子的才情,兩人的婚後生活仍算和睦安寧,他們很快便有了一個兒子。隔了半個世紀後,她的庶母回憶起來仍說“當時夫妻感情還好[5]”。

02 休言女子非英物

只是他不明白,她心中有非同一般的俠氣剛毅,憧憬著那時普通女子無法想象的建功立業、青史留名。她偶爾會寫“莫重男兒薄女兒,始信英雄亦有雌”、“休言女子非英物, 夜夜龍泉壁上鳴[2]”的詩句來抒發感嘆和憤懣。

那時他們居湘潭鄉下,生活閉塞卻平靜和順,若生於太平年代,若沒有日後進京,一輩子便也這麼過去了。她或許會成為如李清照、朱淑真一般文學留名的才女閨秀,唯一的遺憾或許是嫁了庸常無為的丈夫,卻不可能有日後那樣驚天動地的一番作為。

可他們生在那個混亂動盪的時代,他們一同去了北京。

他叫王廷鈞,字子芳。

而她從名秋閨瑾、字璇卿,改為名秋瑾、字競雄,號“鑑湖女俠”。

後面的故事便是我們熟知的了,但有些邊角隱藏在歷史中卻不曾被注意。

秋瑾就義2年後,丈夫王廷鈞也去世,他們之間有著怎樣的愛情?

03 隨夫進京

1900年,秋瑾隨王廷鈞捐錢補官而赴任北京。她在北京的鄰居是另一位頗負文名的才女吳芝瑛,她們結拜為姐妹。秋瑾得以看到當時的新書、新報,結交當時的新派人士。

初到北京時,王廷鈞也曾想追隨她的步伐,那時他們的關係仍算溫馨和諧,秋瑾和妹妹的通信中還特意提道“夫婿近來習洋文[2]”,而他們的女兒也出生在那時。

但好景不長,北京的繁華很快讓他迷失。連他們的女兒有心為父親迴護,卻也不得不如此回憶描寫:

“王廷鈞原是一個年少風流的公子哥兒,到了北京以後,被一班朋友們帶著,成天價在外面酒肉徵逐,後來又結交上了幾個貝子貝勒,常常是花天酒地的混在一起,有時竟徹夜不歸,甚至臥倒在酒甕的旁邊,沉醉不醒,所以夫妻之間,時相勃谿[6]。”

他們之間的鴻溝越來越大,爭吵也接連不斷,但那時還未並未決裂。

秋瑾往日本東渡前的十餘日,王廷鈞仍舊專門護送她往天津去。當時負責招待的《大公報》主人英斂之在日記中寫道:“十點,秋閨瑾女(士)由京來,其夫王子芳及偕來,留午飯[7]。”

他甚至專門找過秋瑾去日本留學的服部繁子(時任京師大學堂日本教習的服部博士的妻子)。

“如果夫人不答應帶她去日本, 她不知如何苦我呢。儘管她一去撇下兩個幼兒, 我還是請求你帶她去吧。留學也好, 觀光也好, 任她去吧。 ……在日本我還有三、 四個朋友, 可以託他們照顧, 不會給夫人添麻煩[8]。”

臨行時,他“面帶哀傷,髮辮在風中吹得零亂,看著更讓人痛心。可他還象一般丈夫應做的那樣,提醒秋瑾一路保重,到日本後來信[8]”。


秋瑾就義2年後,丈夫王廷鈞也去世,他們之間有著怎樣的愛情?

04 與君相決絕

毫無疑問,王廷鈞是愛秋瑾的,但他又恨她是自己無法理解的新女性。他天真地以為,切斷一切經濟和聯繫,生活無以為繼的妻子很快就會回到自己身邊

這是他們真正決裂的開始。

於是他賣掉她的嫁妝首飾,扣押秋瑾哥哥寄給妹妹的生活費,一年也不曾給她去信一封,但面對秋瑾信中接連所寫的離婚要求卻置之不理,又悄悄寄信給她的母親打探她的近況[2]。

那時通信斷絕,秋瑾以為王廷鈞“一年之久,未通一函”,早已絕情,誤信他“聞早娶新婦矣[2]”;加之東渡日本後,與革命派人士相識,思想日趨開放,使她對這段舊式婚姻的痛恨更到了極點。她對王廷鈞也由不滿轉為痛恨。

她在給哥哥秋譽章的信中,談到丈夫,已經咬牙切齒,無半點情分:“即妹之珠帽及珠花,亦為彼纂(篡)取,此等人豈可以人格待之哉?彼以待妹為無物,妹此等景況,尚思截取此銀及物,是欲絕我命也[2]。”

1905年她回國探親,逗留了三四個月,只回到紹興孃家,並未往京城去看丈夫,甚至告知哥哥“如後有人問及妹之夫婿,但答之‘死’可也[2]”。

那時她想和他決裂,她覺得這段婚姻是自己的人生汙點,“妹近兒女諸情俱無牽掛…斷不欲此無信義者有汙英雄獨立之精神耳[2]。”

這是歷史上人們所熟知的部分,卻並不是故事最終的結局。

秋瑾就義2年後,丈夫王廷鈞也去世,他們之間有著怎樣的愛情?

05 “故人云散盡,我亦等輕塵。”

他們並沒有相互仇恨直至死生不復相見。

最後的那次見面僅記於親友後來寥寥數筆的回憶中。

1907年春,秋瑾回湖南暗中聯絡革命黨,曾經回到王家探視兒女,併為革命籌款到數千元[9][10]。當時在長沙接待她的朋友王時澤回憶道:“就這年春天,秋瑾回到湘潭視其子女,並告其夫說:‘我已以身許國,今後難再聚首,君可另擇佳偶,以為內助[9]。’”

另一位友人譚日峰則這樣記敘:“秋瑾這次從日本回國……曾一度回神衝故里,和家人訣別,聲明脫離骨肉關係,當時鄉里親友,莫不駭怪,認為瘋癲,而加以唾罵………實自立志革命後,恐誅連家庭,故有脫離家庭之舉,乃藉以掩人耳目[11]。”

那次見面的細節我們已經不得而知,但她必然是知曉了王廷鈞並未另娶,甚至可能釋然了他當年的所作所為,這最後的臨別之語是少有的溫情懷念。

她在日本時,他斷絕了經濟供給,這次卻給了她數千元以作革命經費。

那次回鄉,她與他決別,卻不是像之前所說“此無信義者有汙英雄獨立之精神”,而是害怕革命“誅連家庭”。

關於秋瑾和王廷鈞,百年來一直有兩種極端的論點,一種說王廷鈞是吃喝嫖賭不學無術的渣滓,一種說秋瑾是狠心絕情拋家棄子之人,後者在近年來越發被人提起。

其實那段錯配的婚姻與感情中,他們也不過是有過相互誤解和傷害,最終釋然理解的普通人。

他只是溫順平和想要安穩生活的普通丈夫,她卻是寫出“不惜千金買寶刀,貂裘換酒也堪豪[2]”的女俠。

只是遲來的釋然理解後,便成永訣。那是他們最後一次相見

半年後(1907年7月),秋瑾因武裝起義失敗被告密而被捕,就義於紹興軒亭口,年31歲。

兩年後,王廷鈞“因驚至疾”,病逝於湘潭老家,年30歲。

“故人云散盡,我亦等輕塵。”


參考文獻:

[1] 《鑑湖女俠秋瑾傳》陳去病. 郭延禮編著. 解讀秋瑾 上[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13.

[2] 秋瑾著;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編輯. 秋瑾集[M]. 北京:中華書局.1960.

[3] 《六六弘乘補遺錄》秋宗章.郭延禮編著. 解讀秋瑾 上[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13.

[4] 《秋瑾遺聞》陶在東. 郭延禮編著. 解讀秋瑾 上[M]. 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13.

[5] 《秋瑾庶母孫阿孫姑口述筆錄》1957紹興婦聯. 王去病,陳德和主編.秋瑾史集 紀念週恩來同志回故鄉紹興題詞五十週年[M].北京:華文出版社.1989.

[6] 秋燦芝著.秋瑾革命傳[M].聯合書局.1963.

[7] 《秋瑾:婚姻的幸與不幸》夏曉虹著.晚清文人婦女觀[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

[8] 《憶秋瑾女士》〔日〕服部繁子,高巖 譯,金中 校. 郭延禮編著. 解讀秋瑾 上[M]. 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13.

[9] 《憶秋瑾》王時澤. 郭延禮編著. 解讀秋瑾 上[M]. 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13.

[10] 《1907年秋瑾赴湘事考》. 郭長海,李亞彬編著.秋瑾事蹟研究[M].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87.

[11] 譚日峰編.湘鄉史地常識[M].湘鄉縣教育會.1935.

[12] 馬自毅.秋瑾夫婦關係考辨[J].歷史教學問題,2005(01):16-19.

[13] 《愛情悲喜劇:秋瑾與“小丈夫”王廷鈞的恩怨情緣》張作奇.

http://book.sina.com.cn/excerpt/rwws/2017-08-09/1646/doc-ifyitapp3452205.shtml

[14] 《我的曾祖母秋瑾》王學東

http://hunan.voc.com.cn/xhn/article/201705/201705101820351679.html

秋瑾就義2年後,丈夫王廷鈞也去世,他們之間有著怎樣的愛情?

更多閱讀:

令妃的升遷道路好順利,從貴人到嬪不到1年,嬪到妃只用了3年

他從乞丐到開國帝王,告訴你成為牛人的5個戰略祕訣……

出家的90後,告訴我有關“普度眾生”這件小事……

歡迎關注我們的頭條號&公眾號:@三秋3autumn

我們是三和秋,兩個95後姑娘,一個本科畢業於北京985高校雙學位,一個碩士畢業於英國帝國理工大學。歡迎關注我們的頭條號&公眾號@三秋Autumn,分享求職、留學、成長和歷史,看到生活成長的更多可能性。和我們一起打怪升級,開啟自我探索之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