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旗袍 服裝 時裝 藝術 歐文Lrving 2019-08-29
"

經過了幾十年的演變,旗袍的各種基本特徵和組成元素慢慢穩定下來。旗袍成為一種經典女裝,旗袍主要是突出女性的線條美,所以現今的旗袍都是收緊腰身,把女性的身段儘量表現出來。特別是近十幾年來,時裝中重新出現的旗袍,在國際時裝舞頻頻亮相,風姿綽約有勝當年,並被做為一種有民族代表意義的正式禮服出現在各種國際社禮儀場合。無論你到地球的哪個地方,只要看到一襲旗袍,看到那婀娜多姿、高貴典雅的服飾,就能確認是中國女性。這便是中國旗袍鮮明的民族特色。

旗袍的製作過程與造其他衣服的過程是大同小異,首先替客人度身,再由客人選擇布料和款式。製作的工序主要分為三個部份:裁剪,畫圖和繡花。傳統的旗袍通常較長到腳踝,亦有短的旗袍,多在膝蓋對上一吋左右。 近代旗袍進入了立體造型時代,衣片上出現了省道,腰部更為合體並配上了西式的裝袖、旗袍的衣長、袖長大大縮短、腰身也越為合體。是式樣簡潔合體的線條結構代替精細的手工製作。大量運用各種鑲邊、滾邊和嵌邊等常用的特殊工藝手法來裝飾旗袍(單色鑲邊、單色滾邊、滾嵌滾、嵌邊、混合滾、三色鑲邊)。

"

經過了幾十年的演變,旗袍的各種基本特徵和組成元素慢慢穩定下來。旗袍成為一種經典女裝,旗袍主要是突出女性的線條美,所以現今的旗袍都是收緊腰身,把女性的身段儘量表現出來。特別是近十幾年來,時裝中重新出現的旗袍,在國際時裝舞頻頻亮相,風姿綽約有勝當年,並被做為一種有民族代表意義的正式禮服出現在各種國際社禮儀場合。無論你到地球的哪個地方,只要看到一襲旗袍,看到那婀娜多姿、高貴典雅的服飾,就能確認是中國女性。這便是中國旗袍鮮明的民族特色。

旗袍的製作過程與造其他衣服的過程是大同小異,首先替客人度身,再由客人選擇布料和款式。製作的工序主要分為三個部份:裁剪,畫圖和繡花。傳統的旗袍通常較長到腳踝,亦有短的旗袍,多在膝蓋對上一吋左右。 近代旗袍進入了立體造型時代,衣片上出現了省道,腰部更為合體並配上了西式的裝袖、旗袍的衣長、袖長大大縮短、腰身也越為合體。是式樣簡潔合體的線條結構代替精細的手工製作。大量運用各種鑲邊、滾邊和嵌邊等常用的特殊工藝手法來裝飾旗袍(單色鑲邊、單色滾邊、滾嵌滾、嵌邊、混合滾、三色鑲邊)。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除此之外旗袍的花鈕裝飾也極具特色,旗袍花鈕具有其它服裝上鈕釦所不能比擬的作用,它不僅僅是一個鈕釦,而是旗袍本身一件精美的裝飾品,花鈕設於旗袍領部、襟部,能起到畫龍點睛的功效,採用的圖案,多為古色古鄉的龍、鳳、孔雀、福、綠、壽、喜、吉祥如意等。與中國傳統文化相呼應。

另外繡花、手繪也是旗袍裝飾中廣泛使用的一種手法,它是我國傳統的繡花工藝及國畫藝術,用國匯點綴國服,可謂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旗袍製作工藝步驟如下:

一、檢查裁片

在縫製前對面、裡的裁片逐一檢查質量和數量,並依次放整齊。

"

經過了幾十年的演變,旗袍的各種基本特徵和組成元素慢慢穩定下來。旗袍成為一種經典女裝,旗袍主要是突出女性的線條美,所以現今的旗袍都是收緊腰身,把女性的身段儘量表現出來。特別是近十幾年來,時裝中重新出現的旗袍,在國際時裝舞頻頻亮相,風姿綽約有勝當年,並被做為一種有民族代表意義的正式禮服出現在各種國際社禮儀場合。無論你到地球的哪個地方,只要看到一襲旗袍,看到那婀娜多姿、高貴典雅的服飾,就能確認是中國女性。這便是中國旗袍鮮明的民族特色。

旗袍的製作過程與造其他衣服的過程是大同小異,首先替客人度身,再由客人選擇布料和款式。製作的工序主要分為三個部份:裁剪,畫圖和繡花。傳統的旗袍通常較長到腳踝,亦有短的旗袍,多在膝蓋對上一吋左右。 近代旗袍進入了立體造型時代,衣片上出現了省道,腰部更為合體並配上了西式的裝袖、旗袍的衣長、袖長大大縮短、腰身也越為合體。是式樣簡潔合體的線條結構代替精細的手工製作。大量運用各種鑲邊、滾邊和嵌邊等常用的特殊工藝手法來裝飾旗袍(單色鑲邊、單色滾邊、滾嵌滾、嵌邊、混合滾、三色鑲邊)。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除此之外旗袍的花鈕裝飾也極具特色,旗袍花鈕具有其它服裝上鈕釦所不能比擬的作用,它不僅僅是一個鈕釦,而是旗袍本身一件精美的裝飾品,花鈕設於旗袍領部、襟部,能起到畫龍點睛的功效,採用的圖案,多為古色古鄉的龍、鳳、孔雀、福、綠、壽、喜、吉祥如意等。與中國傳統文化相呼應。

另外繡花、手繪也是旗袍裝飾中廣泛使用的一種手法,它是我國傳統的繡花工藝及國畫藝術,用國匯點綴國服,可謂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旗袍製作工藝步驟如下:

一、檢查裁片

在縫製前對面、裡的裁片逐一檢查質量和數量,並依次放整齊。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二、做縫製標記

"

經過了幾十年的演變,旗袍的各種基本特徵和組成元素慢慢穩定下來。旗袍成為一種經典女裝,旗袍主要是突出女性的線條美,所以現今的旗袍都是收緊腰身,把女性的身段儘量表現出來。特別是近十幾年來,時裝中重新出現的旗袍,在國際時裝舞頻頻亮相,風姿綽約有勝當年,並被做為一種有民族代表意義的正式禮服出現在各種國際社禮儀場合。無論你到地球的哪個地方,只要看到一襲旗袍,看到那婀娜多姿、高貴典雅的服飾,就能確認是中國女性。這便是中國旗袍鮮明的民族特色。

旗袍的製作過程與造其他衣服的過程是大同小異,首先替客人度身,再由客人選擇布料和款式。製作的工序主要分為三個部份:裁剪,畫圖和繡花。傳統的旗袍通常較長到腳踝,亦有短的旗袍,多在膝蓋對上一吋左右。 近代旗袍進入了立體造型時代,衣片上出現了省道,腰部更為合體並配上了西式的裝袖、旗袍的衣長、袖長大大縮短、腰身也越為合體。是式樣簡潔合體的線條結構代替精細的手工製作。大量運用各種鑲邊、滾邊和嵌邊等常用的特殊工藝手法來裝飾旗袍(單色鑲邊、單色滾邊、滾嵌滾、嵌邊、混合滾、三色鑲邊)。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除此之外旗袍的花鈕裝飾也極具特色,旗袍花鈕具有其它服裝上鈕釦所不能比擬的作用,它不僅僅是一個鈕釦,而是旗袍本身一件精美的裝飾品,花鈕設於旗袍領部、襟部,能起到畫龍點睛的功效,採用的圖案,多為古色古鄉的龍、鳳、孔雀、福、綠、壽、喜、吉祥如意等。與中國傳統文化相呼應。

另外繡花、手繪也是旗袍裝飾中廣泛使用的一種手法,它是我國傳統的繡花工藝及國畫藝術,用國匯點綴國服,可謂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旗袍製作工藝步驟如下:

一、檢查裁片

在縫製前對面、裡的裁片逐一檢查質量和數量,並依次放整齊。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二、做縫製標記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可根據面料狀況及部位,選用做標記的方法:線丁、粉印、眼刀、針眼。

1.前片 省位、腰節位、開衩位、裝領缺口、鈕釦位、裝拉鍊位、下襬貼邊。

2.後片 省位、腰節位、開衩位、裝拉鍊位、下襬貼邊。

3.袖片 袖口貼邊、袖山對位點。

三、緝省 燙省

1.緝省 按縫製標記緝省,儘量與人體體型相吻合。

2.燙省 高檔面料精加工省縫不燙倒,要從中間分燙,省尖不歪斜。中低檔面料省縫倒向中縫線。胸部燙出胖勢,腰節位拔開,使省縫平服不起吊。並針對面料特性選擇溫度,以及幹燙或溼燙。

四、歸拔衣片

由於傳統旗袍結構線的特點。僅靠擺縫及收省難以達到合體目的,應通過歸拔工藝進一步造型,使衣片儘量與體型特徵相吻合。但是,由於面料原因有些面料歸拔效果不明顯,甚至有些面料耐熱性差不宜歸拔。

"

經過了幾十年的演變,旗袍的各種基本特徵和組成元素慢慢穩定下來。旗袍成為一種經典女裝,旗袍主要是突出女性的線條美,所以現今的旗袍都是收緊腰身,把女性的身段儘量表現出來。特別是近十幾年來,時裝中重新出現的旗袍,在國際時裝舞頻頻亮相,風姿綽約有勝當年,並被做為一種有民族代表意義的正式禮服出現在各種國際社禮儀場合。無論你到地球的哪個地方,只要看到一襲旗袍,看到那婀娜多姿、高貴典雅的服飾,就能確認是中國女性。這便是中國旗袍鮮明的民族特色。

旗袍的製作過程與造其他衣服的過程是大同小異,首先替客人度身,再由客人選擇布料和款式。製作的工序主要分為三個部份:裁剪,畫圖和繡花。傳統的旗袍通常較長到腳踝,亦有短的旗袍,多在膝蓋對上一吋左右。 近代旗袍進入了立體造型時代,衣片上出現了省道,腰部更為合體並配上了西式的裝袖、旗袍的衣長、袖長大大縮短、腰身也越為合體。是式樣簡潔合體的線條結構代替精細的手工製作。大量運用各種鑲邊、滾邊和嵌邊等常用的特殊工藝手法來裝飾旗袍(單色鑲邊、單色滾邊、滾嵌滾、嵌邊、混合滾、三色鑲邊)。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除此之外旗袍的花鈕裝飾也極具特色,旗袍花鈕具有其它服裝上鈕釦所不能比擬的作用,它不僅僅是一個鈕釦,而是旗袍本身一件精美的裝飾品,花鈕設於旗袍領部、襟部,能起到畫龍點睛的功效,採用的圖案,多為古色古鄉的龍、鳳、孔雀、福、綠、壽、喜、吉祥如意等。與中國傳統文化相呼應。

另外繡花、手繪也是旗袍裝飾中廣泛使用的一種手法,它是我國傳統的繡花工藝及國畫藝術,用國匯點綴國服,可謂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旗袍製作工藝步驟如下:

一、檢查裁片

在縫製前對面、裡的裁片逐一檢查質量和數量,並依次放整齊。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二、做縫製標記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可根據面料狀況及部位,選用做標記的方法:線丁、粉印、眼刀、針眼。

1.前片 省位、腰節位、開衩位、裝領缺口、鈕釦位、裝拉鍊位、下襬貼邊。

2.後片 省位、腰節位、開衩位、裝拉鍊位、下襬貼邊。

3.袖片 袖口貼邊、袖山對位點。

三、緝省 燙省

1.緝省 按縫製標記緝省,儘量與人體體型相吻合。

2.燙省 高檔面料精加工省縫不燙倒,要從中間分燙,省尖不歪斜。中低檔面料省縫倒向中縫線。胸部燙出胖勢,腰節位拔開,使省縫平服不起吊。並針對面料特性選擇溫度,以及幹燙或溼燙。

四、歸拔衣片

由於傳統旗袍結構線的特點。僅靠擺縫及收省難以達到合體目的,應通過歸拔工藝進一步造型,使衣片儘量與體型特徵相吻合。但是,由於面料原因有些面料歸拔效果不明顯,甚至有些面料耐熱性差不宜歸拔。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1.歸拔前衣片

(1)歸拔胸部及腹部。在乳峰點位置斜向拉拔,拔開胸部,使胸部隆起。如果腹部略有隆起,也可斜向拉拔。在以上部位拉拔的同時歸攏前腰部,使前片中線呈曲線形。

(2)歸拔擺縫。擺縫腰節拔開,歸到腰節處,擺縫臀部歸攏,使前身腰部均勻地吸進,臀部均勻隆起。(3)歸拔肩縫部位。拔開前肩縫,使肩縫自然朝前彎曲,符合人體特徵。

2.歸拔後衣片

(1)歸拔背部及臀部。在背部位置斜向拉拔,拔開背部,使背部隆起。臀部位置斜向拉拔,拔開臀部,使臀部隆起。在以上部位拉拔的同時歸攏後腰部,使後片中線也呈曲線形。

(2)歸拔擺縫。擺縫腰節拔開,歸到腰節處,擺縫臀部歸攏,使後身腰部均勻地吸進,臀部均勻隆起。

(3)歸拔肩縫部位。歸攏後肩縫滿足凸出的肩胛部位的需要,也可以採用收肩省的方法來解決。

(4)歸拔袖窿部位。後袖窿弧線處稍作歸攏,使袖窿圓順不還口。

五、敷牽帶

"

經過了幾十年的演變,旗袍的各種基本特徵和組成元素慢慢穩定下來。旗袍成為一種經典女裝,旗袍主要是突出女性的線條美,所以現今的旗袍都是收緊腰身,把女性的身段儘量表現出來。特別是近十幾年來,時裝中重新出現的旗袍,在國際時裝舞頻頻亮相,風姿綽約有勝當年,並被做為一種有民族代表意義的正式禮服出現在各種國際社禮儀場合。無論你到地球的哪個地方,只要看到一襲旗袍,看到那婀娜多姿、高貴典雅的服飾,就能確認是中國女性。這便是中國旗袍鮮明的民族特色。

旗袍的製作過程與造其他衣服的過程是大同小異,首先替客人度身,再由客人選擇布料和款式。製作的工序主要分為三個部份:裁剪,畫圖和繡花。傳統的旗袍通常較長到腳踝,亦有短的旗袍,多在膝蓋對上一吋左右。 近代旗袍進入了立體造型時代,衣片上出現了省道,腰部更為合體並配上了西式的裝袖、旗袍的衣長、袖長大大縮短、腰身也越為合體。是式樣簡潔合體的線條結構代替精細的手工製作。大量運用各種鑲邊、滾邊和嵌邊等常用的特殊工藝手法來裝飾旗袍(單色鑲邊、單色滾邊、滾嵌滾、嵌邊、混合滾、三色鑲邊)。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除此之外旗袍的花鈕裝飾也極具特色,旗袍花鈕具有其它服裝上鈕釦所不能比擬的作用,它不僅僅是一個鈕釦,而是旗袍本身一件精美的裝飾品,花鈕設於旗袍領部、襟部,能起到畫龍點睛的功效,採用的圖案,多為古色古鄉的龍、鳳、孔雀、福、綠、壽、喜、吉祥如意等。與中國傳統文化相呼應。

另外繡花、手繪也是旗袍裝飾中廣泛使用的一種手法,它是我國傳統的繡花工藝及國畫藝術,用國匯點綴國服,可謂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旗袍製作工藝步驟如下:

一、檢查裁片

在縫製前對面、裡的裁片逐一檢查質量和數量,並依次放整齊。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二、做縫製標記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可根據面料狀況及部位,選用做標記的方法:線丁、粉印、眼刀、針眼。

1.前片 省位、腰節位、開衩位、裝領缺口、鈕釦位、裝拉鍊位、下襬貼邊。

2.後片 省位、腰節位、開衩位、裝拉鍊位、下襬貼邊。

3.袖片 袖口貼邊、袖山對位點。

三、緝省 燙省

1.緝省 按縫製標記緝省,儘量與人體體型相吻合。

2.燙省 高檔面料精加工省縫不燙倒,要從中間分燙,省尖不歪斜。中低檔面料省縫倒向中縫線。胸部燙出胖勢,腰節位拔開,使省縫平服不起吊。並針對面料特性選擇溫度,以及幹燙或溼燙。

四、歸拔衣片

由於傳統旗袍結構線的特點。僅靠擺縫及收省難以達到合體目的,應通過歸拔工藝進一步造型,使衣片儘量與體型特徵相吻合。但是,由於面料原因有些面料歸拔效果不明顯,甚至有些面料耐熱性差不宜歸拔。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1.歸拔前衣片

(1)歸拔胸部及腹部。在乳峰點位置斜向拉拔,拔開胸部,使胸部隆起。如果腹部略有隆起,也可斜向拉拔。在以上部位拉拔的同時歸攏前腰部,使前片中線呈曲線形。

(2)歸拔擺縫。擺縫腰節拔開,歸到腰節處,擺縫臀部歸攏,使前身腰部均勻地吸進,臀部均勻隆起。(3)歸拔肩縫部位。拔開前肩縫,使肩縫自然朝前彎曲,符合人體特徵。

2.歸拔後衣片

(1)歸拔背部及臀部。在背部位置斜向拉拔,拔開背部,使背部隆起。臀部位置斜向拉拔,拔開臀部,使臀部隆起。在以上部位拉拔的同時歸攏後腰部,使後片中線也呈曲線形。

(2)歸拔擺縫。擺縫腰節拔開,歸到腰節處,擺縫臀部歸攏,使後身腰部均勻地吸進,臀部均勻隆起。

(3)歸拔肩縫部位。歸攏後肩縫滿足凸出的肩胛部位的需要,也可以採用收肩省的方法來解決。

(4)歸拔袖窿部位。後袖窿弧線處稍作歸攏,使袖窿圓順不還口。

五、敷牽帶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牽帶選用薄型有紡直絲黏合襯,寬1.2cm左右,粘貼時淨縫居中,敷牽帶的鬆緊要符合歸拔要求。

1.敷前片牽帶。前片牽帶敷在開襟一邊,開襟上口是斜絲綹容易還口,所以敷牽帶。開襟擺縫處從袖窿開始沿擺縫粘到拉鍊位以下1.2cm處。

2.敷後片牽帶。後片牽帶敷在擺縫處,從袖窿開始粘貼到開衩口,胸部及臀部牽帶略緊。

六、滾邊

由於當前旗袍製作工藝不盡相同,因此不同部位的要求也不相同,其製作方法有以下幾種:

1.用暗線滾邊(傳統手工工藝,現在已不多用)

方法一:有夾裡部位的毛縫滾邊

(1)將衣片毛縫折光,開衩處剪一眼刀至淨粉0.1cm處。

(2)滾條與衣片正面相對,緝線0.4~0.5cm。

(3)將滾條翻轉、翻足。

(4)將滾條包轉、包足。

(5)將滾條反面與大身繰牢,但不能繰到正面。

(6)將夾裡蓋過繰線與滾條繰牢(該工序在復夾裡中完成)。

方法二:無夾裡部位的毛縫滾邊

(1)折轉衣片毛縫與緝滾條同方法一。

(2)衣片毛縫沿縫頭翻轉,翻足;滾條毛縫按滾邊寬度折光。

(3)將折光後的滾條包轉,包足。

(4)將滾條反面與大身繰牢,但不能繰到正面。

方法一、二的特點是:滾邊飽滿、完整、針跡無外露。

方法三:淨縫滾邊

注意:若面料易脫絲不要選擇該法滾邊。特點:平薄、完整、細膩。

方法四:轉角處的淨縫滾邊

(1)滾條緝到轉角處應先折轉後緝線。注意應向擺縫方向折轉,不應向底邊方向折轉。

(2)將滾條翻轉、包足到反面。

2.用明線滾邊(機縫法)

一般滾邊部位為淨縫(現在該法採用較多)。特點:速度快、效率高。

3.細鑲滾

(1)滾條邊折光。

(2)將滾條折光邊與衣片折光邊放齊,緝0.2cm左右,使滾邊飽滿,呈圓形。

(3)將滾條翻轉、包足後,正面在漏落縫中用拱止口的針法將滾條固定。

特點:滾條特別窄,在0.2cm左右,具有纖秀美。

4.滾嵌線(外嵌圓嵌法)

外嵌線製作方法中,將嵌條內襯有線繩,因而呈圓形。

特點:嵌線窄,0.2cm左右,線條舒展、飽滿、纖秀。因全部採用機縫法,所以效率高(現在採用較多)。

以上幾種滾邊方法可根據面料風格、厚薄、及審美特點合理

選擇。七、合肩縫,裝袖

"

經過了幾十年的演變,旗袍的各種基本特徵和組成元素慢慢穩定下來。旗袍成為一種經典女裝,旗袍主要是突出女性的線條美,所以現今的旗袍都是收緊腰身,把女性的身段儘量表現出來。特別是近十幾年來,時裝中重新出現的旗袍,在國際時裝舞頻頻亮相,風姿綽約有勝當年,並被做為一種有民族代表意義的正式禮服出現在各種國際社禮儀場合。無論你到地球的哪個地方,只要看到一襲旗袍,看到那婀娜多姿、高貴典雅的服飾,就能確認是中國女性。這便是中國旗袍鮮明的民族特色。

旗袍的製作過程與造其他衣服的過程是大同小異,首先替客人度身,再由客人選擇布料和款式。製作的工序主要分為三個部份:裁剪,畫圖和繡花。傳統的旗袍通常較長到腳踝,亦有短的旗袍,多在膝蓋對上一吋左右。 近代旗袍進入了立體造型時代,衣片上出現了省道,腰部更為合體並配上了西式的裝袖、旗袍的衣長、袖長大大縮短、腰身也越為合體。是式樣簡潔合體的線條結構代替精細的手工製作。大量運用各種鑲邊、滾邊和嵌邊等常用的特殊工藝手法來裝飾旗袍(單色鑲邊、單色滾邊、滾嵌滾、嵌邊、混合滾、三色鑲邊)。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除此之外旗袍的花鈕裝飾也極具特色,旗袍花鈕具有其它服裝上鈕釦所不能比擬的作用,它不僅僅是一個鈕釦,而是旗袍本身一件精美的裝飾品,花鈕設於旗袍領部、襟部,能起到畫龍點睛的功效,採用的圖案,多為古色古鄉的龍、鳳、孔雀、福、綠、壽、喜、吉祥如意等。與中國傳統文化相呼應。

另外繡花、手繪也是旗袍裝飾中廣泛使用的一種手法,它是我國傳統的繡花工藝及國畫藝術,用國匯點綴國服,可謂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旗袍製作工藝步驟如下:

一、檢查裁片

在縫製前對面、裡的裁片逐一檢查質量和數量,並依次放整齊。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二、做縫製標記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可根據面料狀況及部位,選用做標記的方法:線丁、粉印、眼刀、針眼。

1.前片 省位、腰節位、開衩位、裝領缺口、鈕釦位、裝拉鍊位、下襬貼邊。

2.後片 省位、腰節位、開衩位、裝拉鍊位、下襬貼邊。

3.袖片 袖口貼邊、袖山對位點。

三、緝省 燙省

1.緝省 按縫製標記緝省,儘量與人體體型相吻合。

2.燙省 高檔面料精加工省縫不燙倒,要從中間分燙,省尖不歪斜。中低檔面料省縫倒向中縫線。胸部燙出胖勢,腰節位拔開,使省縫平服不起吊。並針對面料特性選擇溫度,以及幹燙或溼燙。

四、歸拔衣片

由於傳統旗袍結構線的特點。僅靠擺縫及收省難以達到合體目的,應通過歸拔工藝進一步造型,使衣片儘量與體型特徵相吻合。但是,由於面料原因有些面料歸拔效果不明顯,甚至有些面料耐熱性差不宜歸拔。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1.歸拔前衣片

(1)歸拔胸部及腹部。在乳峰點位置斜向拉拔,拔開胸部,使胸部隆起。如果腹部略有隆起,也可斜向拉拔。在以上部位拉拔的同時歸攏前腰部,使前片中線呈曲線形。

(2)歸拔擺縫。擺縫腰節拔開,歸到腰節處,擺縫臀部歸攏,使前身腰部均勻地吸進,臀部均勻隆起。(3)歸拔肩縫部位。拔開前肩縫,使肩縫自然朝前彎曲,符合人體特徵。

2.歸拔後衣片

(1)歸拔背部及臀部。在背部位置斜向拉拔,拔開背部,使背部隆起。臀部位置斜向拉拔,拔開臀部,使臀部隆起。在以上部位拉拔的同時歸攏後腰部,使後片中線也呈曲線形。

(2)歸拔擺縫。擺縫腰節拔開,歸到腰節處,擺縫臀部歸攏,使後身腰部均勻地吸進,臀部均勻隆起。

(3)歸拔肩縫部位。歸攏後肩縫滿足凸出的肩胛部位的需要,也可以採用收肩省的方法來解決。

(4)歸拔袖窿部位。後袖窿弧線處稍作歸攏,使袖窿圓順不還口。

五、敷牽帶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牽帶選用薄型有紡直絲黏合襯,寬1.2cm左右,粘貼時淨縫居中,敷牽帶的鬆緊要符合歸拔要求。

1.敷前片牽帶。前片牽帶敷在開襟一邊,開襟上口是斜絲綹容易還口,所以敷牽帶。開襟擺縫處從袖窿開始沿擺縫粘到拉鍊位以下1.2cm處。

2.敷後片牽帶。後片牽帶敷在擺縫處,從袖窿開始粘貼到開衩口,胸部及臀部牽帶略緊。

六、滾邊

由於當前旗袍製作工藝不盡相同,因此不同部位的要求也不相同,其製作方法有以下幾種:

1.用暗線滾邊(傳統手工工藝,現在已不多用)

方法一:有夾裡部位的毛縫滾邊

(1)將衣片毛縫折光,開衩處剪一眼刀至淨粉0.1cm處。

(2)滾條與衣片正面相對,緝線0.4~0.5cm。

(3)將滾條翻轉、翻足。

(4)將滾條包轉、包足。

(5)將滾條反面與大身繰牢,但不能繰到正面。

(6)將夾裡蓋過繰線與滾條繰牢(該工序在復夾裡中完成)。

方法二:無夾裡部位的毛縫滾邊

(1)折轉衣片毛縫與緝滾條同方法一。

(2)衣片毛縫沿縫頭翻轉,翻足;滾條毛縫按滾邊寬度折光。

(3)將折光後的滾條包轉,包足。

(4)將滾條反面與大身繰牢,但不能繰到正面。

方法一、二的特點是:滾邊飽滿、完整、針跡無外露。

方法三:淨縫滾邊

注意:若面料易脫絲不要選擇該法滾邊。特點:平薄、完整、細膩。

方法四:轉角處的淨縫滾邊

(1)滾條緝到轉角處應先折轉後緝線。注意應向擺縫方向折轉,不應向底邊方向折轉。

(2)將滾條翻轉、包足到反面。

2.用明線滾邊(機縫法)

一般滾邊部位為淨縫(現在該法採用較多)。特點:速度快、效率高。

3.細鑲滾

(1)滾條邊折光。

(2)將滾條折光邊與衣片折光邊放齊,緝0.2cm左右,使滾邊飽滿,呈圓形。

(3)將滾條翻轉、包足後,正面在漏落縫中用拱止口的針法將滾條固定。

特點:滾條特別窄,在0.2cm左右,具有纖秀美。

4.滾嵌線(外嵌圓嵌法)

外嵌線製作方法中,將嵌條內襯有線繩,因而呈圓形。

特點:嵌線窄,0.2cm左右,線條舒展、飽滿、纖秀。因全部採用機縫法,所以效率高(現在採用較多)。

以上幾種滾邊方法可根據面料風格、厚薄、及審美特點合理

選擇。七、合肩縫,裝袖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1.合肩縫

將前、後衣片正面相對,前片放上層,肩縫對齊,緝線0.8~1cm,後肩縫靠近頸肩點1/3處略有吃勢。緝好後根據面料的厚薄燙分縫或倒縫。注意不得拉還肩縫。

2.裝袖

(1)袖口滾邊。方法與擺縫開衩處相同。

(2)抽袖山吃勢。方法同女襯衫。

(3)裝袖。方法同女襯衫。

八、做夾裡

1.夾裡收省,合肩縫,裝袖夾裡

將夾裡省緝好,縫合肩縫夾裡,再裝袖夾裡。分別燙倒縫,省縫倒向中縫,肩縫向後身坐倒,燙平。

2.繰(或緝)下襬貼邊

將前後夾裡擺縫對齊,底邊縫頭折光,用手針將夾裡下襬貼邊繰牢,針距0.3cm,或用機縫將下襬貼邊緝牢。夾裡下襬比衣片下襬短1cm。

九、復夾裡

1.復小襟夾裡

小襟衣片與夾里正面相對,肩縫、領口比齊、放平,沿領口下端緝至小襟下口,然後將正面翻出燙平。若無夾裡,小襟下口加貼邊。貼邊與衣片正面相疊,按所留縫份緝縫,貼邊略鬆,貼邊扣轉,翻正,拐角方正,坐進0.1cm燙平,貼邊反面用手針繰牢。

2.復前片夾裡

將大襟衣片與夾裡反面相對,夾裡在上,肩縫及開衩處眼刀對齊,擺平。將夾裡大襟處及左右擺縫開衩處縫頭折光,蓋過滾邊緝線,手工繰牢,針距0.3cm。若無夾裡,大襟開襟部位加貼邊或滾邊。

3.復後片夾裡

方法與復前片夾裡相同。注意後片夾裡擺縫開衩處留1cm縫頭不繰牢。

十、合擺縫、袖縫

"

經過了幾十年的演變,旗袍的各種基本特徵和組成元素慢慢穩定下來。旗袍成為一種經典女裝,旗袍主要是突出女性的線條美,所以現今的旗袍都是收緊腰身,把女性的身段儘量表現出來。特別是近十幾年來,時裝中重新出現的旗袍,在國際時裝舞頻頻亮相,風姿綽約有勝當年,並被做為一種有民族代表意義的正式禮服出現在各種國際社禮儀場合。無論你到地球的哪個地方,只要看到一襲旗袍,看到那婀娜多姿、高貴典雅的服飾,就能確認是中國女性。這便是中國旗袍鮮明的民族特色。

旗袍的製作過程與造其他衣服的過程是大同小異,首先替客人度身,再由客人選擇布料和款式。製作的工序主要分為三個部份:裁剪,畫圖和繡花。傳統的旗袍通常較長到腳踝,亦有短的旗袍,多在膝蓋對上一吋左右。 近代旗袍進入了立體造型時代,衣片上出現了省道,腰部更為合體並配上了西式的裝袖、旗袍的衣長、袖長大大縮短、腰身也越為合體。是式樣簡潔合體的線條結構代替精細的手工製作。大量運用各種鑲邊、滾邊和嵌邊等常用的特殊工藝手法來裝飾旗袍(單色鑲邊、單色滾邊、滾嵌滾、嵌邊、混合滾、三色鑲邊)。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除此之外旗袍的花鈕裝飾也極具特色,旗袍花鈕具有其它服裝上鈕釦所不能比擬的作用,它不僅僅是一個鈕釦,而是旗袍本身一件精美的裝飾品,花鈕設於旗袍領部、襟部,能起到畫龍點睛的功效,採用的圖案,多為古色古鄉的龍、鳳、孔雀、福、綠、壽、喜、吉祥如意等。與中國傳統文化相呼應。

另外繡花、手繪也是旗袍裝飾中廣泛使用的一種手法,它是我國傳統的繡花工藝及國畫藝術,用國匯點綴國服,可謂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旗袍製作工藝步驟如下:

一、檢查裁片

在縫製前對面、裡的裁片逐一檢查質量和數量,並依次放整齊。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二、做縫製標記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可根據面料狀況及部位,選用做標記的方法:線丁、粉印、眼刀、針眼。

1.前片 省位、腰節位、開衩位、裝領缺口、鈕釦位、裝拉鍊位、下襬貼邊。

2.後片 省位、腰節位、開衩位、裝拉鍊位、下襬貼邊。

3.袖片 袖口貼邊、袖山對位點。

三、緝省 燙省

1.緝省 按縫製標記緝省,儘量與人體體型相吻合。

2.燙省 高檔面料精加工省縫不燙倒,要從中間分燙,省尖不歪斜。中低檔面料省縫倒向中縫線。胸部燙出胖勢,腰節位拔開,使省縫平服不起吊。並針對面料特性選擇溫度,以及幹燙或溼燙。

四、歸拔衣片

由於傳統旗袍結構線的特點。僅靠擺縫及收省難以達到合體目的,應通過歸拔工藝進一步造型,使衣片儘量與體型特徵相吻合。但是,由於面料原因有些面料歸拔效果不明顯,甚至有些面料耐熱性差不宜歸拔。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1.歸拔前衣片

(1)歸拔胸部及腹部。在乳峰點位置斜向拉拔,拔開胸部,使胸部隆起。如果腹部略有隆起,也可斜向拉拔。在以上部位拉拔的同時歸攏前腰部,使前片中線呈曲線形。

(2)歸拔擺縫。擺縫腰節拔開,歸到腰節處,擺縫臀部歸攏,使前身腰部均勻地吸進,臀部均勻隆起。(3)歸拔肩縫部位。拔開前肩縫,使肩縫自然朝前彎曲,符合人體特徵。

2.歸拔後衣片

(1)歸拔背部及臀部。在背部位置斜向拉拔,拔開背部,使背部隆起。臀部位置斜向拉拔,拔開臀部,使臀部隆起。在以上部位拉拔的同時歸攏後腰部,使後片中線也呈曲線形。

(2)歸拔擺縫。擺縫腰節拔開,歸到腰節處,擺縫臀部歸攏,使後身腰部均勻地吸進,臀部均勻隆起。

(3)歸拔肩縫部位。歸攏後肩縫滿足凸出的肩胛部位的需要,也可以採用收肩省的方法來解決。

(4)歸拔袖窿部位。後袖窿弧線處稍作歸攏,使袖窿圓順不還口。

五、敷牽帶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牽帶選用薄型有紡直絲黏合襯,寬1.2cm左右,粘貼時淨縫居中,敷牽帶的鬆緊要符合歸拔要求。

1.敷前片牽帶。前片牽帶敷在開襟一邊,開襟上口是斜絲綹容易還口,所以敷牽帶。開襟擺縫處從袖窿開始沿擺縫粘到拉鍊位以下1.2cm處。

2.敷後片牽帶。後片牽帶敷在擺縫處,從袖窿開始粘貼到開衩口,胸部及臀部牽帶略緊。

六、滾邊

由於當前旗袍製作工藝不盡相同,因此不同部位的要求也不相同,其製作方法有以下幾種:

1.用暗線滾邊(傳統手工工藝,現在已不多用)

方法一:有夾裡部位的毛縫滾邊

(1)將衣片毛縫折光,開衩處剪一眼刀至淨粉0.1cm處。

(2)滾條與衣片正面相對,緝線0.4~0.5cm。

(3)將滾條翻轉、翻足。

(4)將滾條包轉、包足。

(5)將滾條反面與大身繰牢,但不能繰到正面。

(6)將夾裡蓋過繰線與滾條繰牢(該工序在復夾裡中完成)。

方法二:無夾裡部位的毛縫滾邊

(1)折轉衣片毛縫與緝滾條同方法一。

(2)衣片毛縫沿縫頭翻轉,翻足;滾條毛縫按滾邊寬度折光。

(3)將折光後的滾條包轉,包足。

(4)將滾條反面與大身繰牢,但不能繰到正面。

方法一、二的特點是:滾邊飽滿、完整、針跡無外露。

方法三:淨縫滾邊

注意:若面料易脫絲不要選擇該法滾邊。特點:平薄、完整、細膩。

方法四:轉角處的淨縫滾邊

(1)滾條緝到轉角處應先折轉後緝線。注意應向擺縫方向折轉,不應向底邊方向折轉。

(2)將滾條翻轉、包足到反面。

2.用明線滾邊(機縫法)

一般滾邊部位為淨縫(現在該法採用較多)。特點:速度快、效率高。

3.細鑲滾

(1)滾條邊折光。

(2)將滾條折光邊與衣片折光邊放齊,緝0.2cm左右,使滾邊飽滿,呈圓形。

(3)將滾條翻轉、包足後,正面在漏落縫中用拱止口的針法將滾條固定。

特點:滾條特別窄,在0.2cm左右,具有纖秀美。

4.滾嵌線(外嵌圓嵌法)

外嵌線製作方法中,將嵌條內襯有線繩,因而呈圓形。

特點:嵌線窄,0.2cm左右,線條舒展、飽滿、纖秀。因全部採用機縫法,所以效率高(現在採用較多)。

以上幾種滾邊方法可根據面料風格、厚薄、及審美特點合理

選擇。七、合肩縫,裝袖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1.合肩縫

將前、後衣片正面相對,前片放上層,肩縫對齊,緝線0.8~1cm,後肩縫靠近頸肩點1/3處略有吃勢。緝好後根據面料的厚薄燙分縫或倒縫。注意不得拉還肩縫。

2.裝袖

(1)袖口滾邊。方法與擺縫開衩處相同。

(2)抽袖山吃勢。方法同女襯衫。

(3)裝袖。方法同女襯衫。

八、做夾裡

1.夾裡收省,合肩縫,裝袖夾裡

將夾裡省緝好,縫合肩縫夾裡,再裝袖夾裡。分別燙倒縫,省縫倒向中縫,肩縫向後身坐倒,燙平。

2.繰(或緝)下襬貼邊

將前後夾裡擺縫對齊,底邊縫頭折光,用手針將夾裡下襬貼邊繰牢,針距0.3cm,或用機縫將下襬貼邊緝牢。夾裡下襬比衣片下襬短1cm。

九、復夾裡

1.復小襟夾裡

小襟衣片與夾里正面相對,肩縫、領口比齊、放平,沿領口下端緝至小襟下口,然後將正面翻出燙平。若無夾裡,小襟下口加貼邊。貼邊與衣片正面相疊,按所留縫份緝縫,貼邊略鬆,貼邊扣轉,翻正,拐角方正,坐進0.1cm燙平,貼邊反面用手針繰牢。

2.復前片夾裡

將大襟衣片與夾裡反面相對,夾裡在上,肩縫及開衩處眼刀對齊,擺平。將夾裡大襟處及左右擺縫開衩處縫頭折光,蓋過滾邊緝線,手工繰牢,針距0.3cm。若無夾裡,大襟開襟部位加貼邊或滾邊。

3.復後片夾裡

方法與復前片夾裡相同。注意後片夾裡擺縫開衩處留1cm縫頭不繰牢。

十、合擺縫、袖縫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1.合緝擺縫、袖縫

方法一:將前衣片套入後衣片中,前後衣片分別正面相對,反面向外,縫頭對齊,沿淨縫緝線。裝拉鍊一邊緝至拉鍊封口處。縫好後將衣片翻出,縫頭向後片坐倒。注意面子、裡子前後順序要放正確。

方法二:面子、裡子分別緝縫,面子分縫,裡子坐倒縫。

2.繰袖口夾裡

將袖口夾裡折光,蓋過滾邊緝線,繰牢。袖口縫合處將後袖縫頭修掉0.4 cm左右,用前袖縫折轉、包光、繰牢。

十一、做領,裝領

"

經過了幾十年的演變,旗袍的各種基本特徵和組成元素慢慢穩定下來。旗袍成為一種經典女裝,旗袍主要是突出女性的線條美,所以現今的旗袍都是收緊腰身,把女性的身段儘量表現出來。特別是近十幾年來,時裝中重新出現的旗袍,在國際時裝舞頻頻亮相,風姿綽約有勝當年,並被做為一種有民族代表意義的正式禮服出現在各種國際社禮儀場合。無論你到地球的哪個地方,只要看到一襲旗袍,看到那婀娜多姿、高貴典雅的服飾,就能確認是中國女性。這便是中國旗袍鮮明的民族特色。

旗袍的製作過程與造其他衣服的過程是大同小異,首先替客人度身,再由客人選擇布料和款式。製作的工序主要分為三個部份:裁剪,畫圖和繡花。傳統的旗袍通常較長到腳踝,亦有短的旗袍,多在膝蓋對上一吋左右。 近代旗袍進入了立體造型時代,衣片上出現了省道,腰部更為合體並配上了西式的裝袖、旗袍的衣長、袖長大大縮短、腰身也越為合體。是式樣簡潔合體的線條結構代替精細的手工製作。大量運用各種鑲邊、滾邊和嵌邊等常用的特殊工藝手法來裝飾旗袍(單色鑲邊、單色滾邊、滾嵌滾、嵌邊、混合滾、三色鑲邊)。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除此之外旗袍的花鈕裝飾也極具特色,旗袍花鈕具有其它服裝上鈕釦所不能比擬的作用,它不僅僅是一個鈕釦,而是旗袍本身一件精美的裝飾品,花鈕設於旗袍領部、襟部,能起到畫龍點睛的功效,採用的圖案,多為古色古鄉的龍、鳳、孔雀、福、綠、壽、喜、吉祥如意等。與中國傳統文化相呼應。

另外繡花、手繪也是旗袍裝飾中廣泛使用的一種手法,它是我國傳統的繡花工藝及國畫藝術,用國匯點綴國服,可謂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旗袍製作工藝步驟如下:

一、檢查裁片

在縫製前對面、裡的裁片逐一檢查質量和數量,並依次放整齊。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二、做縫製標記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可根據面料狀況及部位,選用做標記的方法:線丁、粉印、眼刀、針眼。

1.前片 省位、腰節位、開衩位、裝領缺口、鈕釦位、裝拉鍊位、下襬貼邊。

2.後片 省位、腰節位、開衩位、裝拉鍊位、下襬貼邊。

3.袖片 袖口貼邊、袖山對位點。

三、緝省 燙省

1.緝省 按縫製標記緝省,儘量與人體體型相吻合。

2.燙省 高檔面料精加工省縫不燙倒,要從中間分燙,省尖不歪斜。中低檔面料省縫倒向中縫線。胸部燙出胖勢,腰節位拔開,使省縫平服不起吊。並針對面料特性選擇溫度,以及幹燙或溼燙。

四、歸拔衣片

由於傳統旗袍結構線的特點。僅靠擺縫及收省難以達到合體目的,應通過歸拔工藝進一步造型,使衣片儘量與體型特徵相吻合。但是,由於面料原因有些面料歸拔效果不明顯,甚至有些面料耐熱性差不宜歸拔。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1.歸拔前衣片

(1)歸拔胸部及腹部。在乳峰點位置斜向拉拔,拔開胸部,使胸部隆起。如果腹部略有隆起,也可斜向拉拔。在以上部位拉拔的同時歸攏前腰部,使前片中線呈曲線形。

(2)歸拔擺縫。擺縫腰節拔開,歸到腰節處,擺縫臀部歸攏,使前身腰部均勻地吸進,臀部均勻隆起。(3)歸拔肩縫部位。拔開前肩縫,使肩縫自然朝前彎曲,符合人體特徵。

2.歸拔後衣片

(1)歸拔背部及臀部。在背部位置斜向拉拔,拔開背部,使背部隆起。臀部位置斜向拉拔,拔開臀部,使臀部隆起。在以上部位拉拔的同時歸攏後腰部,使後片中線也呈曲線形。

(2)歸拔擺縫。擺縫腰節拔開,歸到腰節處,擺縫臀部歸攏,使後身腰部均勻地吸進,臀部均勻隆起。

(3)歸拔肩縫部位。歸攏後肩縫滿足凸出的肩胛部位的需要,也可以採用收肩省的方法來解決。

(4)歸拔袖窿部位。後袖窿弧線處稍作歸攏,使袖窿圓順不還口。

五、敷牽帶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牽帶選用薄型有紡直絲黏合襯,寬1.2cm左右,粘貼時淨縫居中,敷牽帶的鬆緊要符合歸拔要求。

1.敷前片牽帶。前片牽帶敷在開襟一邊,開襟上口是斜絲綹容易還口,所以敷牽帶。開襟擺縫處從袖窿開始沿擺縫粘到拉鍊位以下1.2cm處。

2.敷後片牽帶。後片牽帶敷在擺縫處,從袖窿開始粘貼到開衩口,胸部及臀部牽帶略緊。

六、滾邊

由於當前旗袍製作工藝不盡相同,因此不同部位的要求也不相同,其製作方法有以下幾種:

1.用暗線滾邊(傳統手工工藝,現在已不多用)

方法一:有夾裡部位的毛縫滾邊

(1)將衣片毛縫折光,開衩處剪一眼刀至淨粉0.1cm處。

(2)滾條與衣片正面相對,緝線0.4~0.5cm。

(3)將滾條翻轉、翻足。

(4)將滾條包轉、包足。

(5)將滾條反面與大身繰牢,但不能繰到正面。

(6)將夾裡蓋過繰線與滾條繰牢(該工序在復夾裡中完成)。

方法二:無夾裡部位的毛縫滾邊

(1)折轉衣片毛縫與緝滾條同方法一。

(2)衣片毛縫沿縫頭翻轉,翻足;滾條毛縫按滾邊寬度折光。

(3)將折光後的滾條包轉,包足。

(4)將滾條反面與大身繰牢,但不能繰到正面。

方法一、二的特點是:滾邊飽滿、完整、針跡無外露。

方法三:淨縫滾邊

注意:若面料易脫絲不要選擇該法滾邊。特點:平薄、完整、細膩。

方法四:轉角處的淨縫滾邊

(1)滾條緝到轉角處應先折轉後緝線。注意應向擺縫方向折轉,不應向底邊方向折轉。

(2)將滾條翻轉、包足到反面。

2.用明線滾邊(機縫法)

一般滾邊部位為淨縫(現在該法採用較多)。特點:速度快、效率高。

3.細鑲滾

(1)滾條邊折光。

(2)將滾條折光邊與衣片折光邊放齊,緝0.2cm左右,使滾邊飽滿,呈圓形。

(3)將滾條翻轉、包足後,正面在漏落縫中用拱止口的針法將滾條固定。

特點:滾條特別窄,在0.2cm左右,具有纖秀美。

4.滾嵌線(外嵌圓嵌法)

外嵌線製作方法中,將嵌條內襯有線繩,因而呈圓形。

特點:嵌線窄,0.2cm左右,線條舒展、飽滿、纖秀。因全部採用機縫法,所以效率高(現在採用較多)。

以上幾種滾邊方法可根據面料風格、厚薄、及審美特點合理

選擇。七、合肩縫,裝袖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1.合肩縫

將前、後衣片正面相對,前片放上層,肩縫對齊,緝線0.8~1cm,後肩縫靠近頸肩點1/3處略有吃勢。緝好後根據面料的厚薄燙分縫或倒縫。注意不得拉還肩縫。

2.裝袖

(1)袖口滾邊。方法與擺縫開衩處相同。

(2)抽袖山吃勢。方法同女襯衫。

(3)裝袖。方法同女襯衫。

八、做夾裡

1.夾裡收省,合肩縫,裝袖夾裡

將夾裡省緝好,縫合肩縫夾裡,再裝袖夾裡。分別燙倒縫,省縫倒向中縫,肩縫向後身坐倒,燙平。

2.繰(或緝)下襬貼邊

將前後夾裡擺縫對齊,底邊縫頭折光,用手針將夾裡下襬貼邊繰牢,針距0.3cm,或用機縫將下襬貼邊緝牢。夾裡下襬比衣片下襬短1cm。

九、復夾裡

1.復小襟夾裡

小襟衣片與夾里正面相對,肩縫、領口比齊、放平,沿領口下端緝至小襟下口,然後將正面翻出燙平。若無夾裡,小襟下口加貼邊。貼邊與衣片正面相疊,按所留縫份緝縫,貼邊略鬆,貼邊扣轉,翻正,拐角方正,坐進0.1cm燙平,貼邊反面用手針繰牢。

2.復前片夾裡

將大襟衣片與夾裡反面相對,夾裡在上,肩縫及開衩處眼刀對齊,擺平。將夾裡大襟處及左右擺縫開衩處縫頭折光,蓋過滾邊緝線,手工繰牢,針距0.3cm。若無夾裡,大襟開襟部位加貼邊或滾邊。

3.復後片夾裡

方法與復前片夾裡相同。注意後片夾裡擺縫開衩處留1cm縫頭不繰牢。

十、合擺縫、袖縫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1.合緝擺縫、袖縫

方法一:將前衣片套入後衣片中,前後衣片分別正面相對,反面向外,縫頭對齊,沿淨縫緝線。裝拉鍊一邊緝至拉鍊封口處。縫好後將衣片翻出,縫頭向後片坐倒。注意面子、裡子前後順序要放正確。

方法二:面子、裡子分別緝縫,面子分縫,裡子坐倒縫。

2.繰袖口夾裡

將袖口夾裡折光,蓋過滾邊緝線,繰牢。袖口縫合處將後袖縫頭修掉0.4 cm左右,用前袖縫折轉、包光、繰牢。

十一、做領,裝領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1.做領面

(1)將淨領襯燙在領面的反面。

(2)將領面上口沿襯邊沿包轉。

(3)將滾條緝在領面上口,包轉、繰牢,並做好裝領對位標記。

2.裝領

(1)裝領面。領面與領口正面相對,領面在上,從左襟開始起針沿領襯下沿緝線。注意領子兩端要上足,各對位點準確,線條順直,左右對稱。

(2)裝領裡。首先檢查領面裝好後領圈是否圓順、平服,若不圓順應及時修正,修正後復領裡。將領裡縫頭折光,覆在領面反面繰牢。注意領裡略緊於面子。

十二、做鈕釦,釘鈕釦

"

經過了幾十年的演變,旗袍的各種基本特徵和組成元素慢慢穩定下來。旗袍成為一種經典女裝,旗袍主要是突出女性的線條美,所以現今的旗袍都是收緊腰身,把女性的身段儘量表現出來。特別是近十幾年來,時裝中重新出現的旗袍,在國際時裝舞頻頻亮相,風姿綽約有勝當年,並被做為一種有民族代表意義的正式禮服出現在各種國際社禮儀場合。無論你到地球的哪個地方,只要看到一襲旗袍,看到那婀娜多姿、高貴典雅的服飾,就能確認是中國女性。這便是中國旗袍鮮明的民族特色。

旗袍的製作過程與造其他衣服的過程是大同小異,首先替客人度身,再由客人選擇布料和款式。製作的工序主要分為三個部份:裁剪,畫圖和繡花。傳統的旗袍通常較長到腳踝,亦有短的旗袍,多在膝蓋對上一吋左右。 近代旗袍進入了立體造型時代,衣片上出現了省道,腰部更為合體並配上了西式的裝袖、旗袍的衣長、袖長大大縮短、腰身也越為合體。是式樣簡潔合體的線條結構代替精細的手工製作。大量運用各種鑲邊、滾邊和嵌邊等常用的特殊工藝手法來裝飾旗袍(單色鑲邊、單色滾邊、滾嵌滾、嵌邊、混合滾、三色鑲邊)。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除此之外旗袍的花鈕裝飾也極具特色,旗袍花鈕具有其它服裝上鈕釦所不能比擬的作用,它不僅僅是一個鈕釦,而是旗袍本身一件精美的裝飾品,花鈕設於旗袍領部、襟部,能起到畫龍點睛的功效,採用的圖案,多為古色古鄉的龍、鳳、孔雀、福、綠、壽、喜、吉祥如意等。與中國傳統文化相呼應。

另外繡花、手繪也是旗袍裝飾中廣泛使用的一種手法,它是我國傳統的繡花工藝及國畫藝術,用國匯點綴國服,可謂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旗袍製作工藝步驟如下:

一、檢查裁片

在縫製前對面、裡的裁片逐一檢查質量和數量,並依次放整齊。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二、做縫製標記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可根據面料狀況及部位,選用做標記的方法:線丁、粉印、眼刀、針眼。

1.前片 省位、腰節位、開衩位、裝領缺口、鈕釦位、裝拉鍊位、下襬貼邊。

2.後片 省位、腰節位、開衩位、裝拉鍊位、下襬貼邊。

3.袖片 袖口貼邊、袖山對位點。

三、緝省 燙省

1.緝省 按縫製標記緝省,儘量與人體體型相吻合。

2.燙省 高檔面料精加工省縫不燙倒,要從中間分燙,省尖不歪斜。中低檔面料省縫倒向中縫線。胸部燙出胖勢,腰節位拔開,使省縫平服不起吊。並針對面料特性選擇溫度,以及幹燙或溼燙。

四、歸拔衣片

由於傳統旗袍結構線的特點。僅靠擺縫及收省難以達到合體目的,應通過歸拔工藝進一步造型,使衣片儘量與體型特徵相吻合。但是,由於面料原因有些面料歸拔效果不明顯,甚至有些面料耐熱性差不宜歸拔。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1.歸拔前衣片

(1)歸拔胸部及腹部。在乳峰點位置斜向拉拔,拔開胸部,使胸部隆起。如果腹部略有隆起,也可斜向拉拔。在以上部位拉拔的同時歸攏前腰部,使前片中線呈曲線形。

(2)歸拔擺縫。擺縫腰節拔開,歸到腰節處,擺縫臀部歸攏,使前身腰部均勻地吸進,臀部均勻隆起。(3)歸拔肩縫部位。拔開前肩縫,使肩縫自然朝前彎曲,符合人體特徵。

2.歸拔後衣片

(1)歸拔背部及臀部。在背部位置斜向拉拔,拔開背部,使背部隆起。臀部位置斜向拉拔,拔開臀部,使臀部隆起。在以上部位拉拔的同時歸攏後腰部,使後片中線也呈曲線形。

(2)歸拔擺縫。擺縫腰節拔開,歸到腰節處,擺縫臀部歸攏,使後身腰部均勻地吸進,臀部均勻隆起。

(3)歸拔肩縫部位。歸攏後肩縫滿足凸出的肩胛部位的需要,也可以採用收肩省的方法來解決。

(4)歸拔袖窿部位。後袖窿弧線處稍作歸攏,使袖窿圓順不還口。

五、敷牽帶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牽帶選用薄型有紡直絲黏合襯,寬1.2cm左右,粘貼時淨縫居中,敷牽帶的鬆緊要符合歸拔要求。

1.敷前片牽帶。前片牽帶敷在開襟一邊,開襟上口是斜絲綹容易還口,所以敷牽帶。開襟擺縫處從袖窿開始沿擺縫粘到拉鍊位以下1.2cm處。

2.敷後片牽帶。後片牽帶敷在擺縫處,從袖窿開始粘貼到開衩口,胸部及臀部牽帶略緊。

六、滾邊

由於當前旗袍製作工藝不盡相同,因此不同部位的要求也不相同,其製作方法有以下幾種:

1.用暗線滾邊(傳統手工工藝,現在已不多用)

方法一:有夾裡部位的毛縫滾邊

(1)將衣片毛縫折光,開衩處剪一眼刀至淨粉0.1cm處。

(2)滾條與衣片正面相對,緝線0.4~0.5cm。

(3)將滾條翻轉、翻足。

(4)將滾條包轉、包足。

(5)將滾條反面與大身繰牢,但不能繰到正面。

(6)將夾裡蓋過繰線與滾條繰牢(該工序在復夾裡中完成)。

方法二:無夾裡部位的毛縫滾邊

(1)折轉衣片毛縫與緝滾條同方法一。

(2)衣片毛縫沿縫頭翻轉,翻足;滾條毛縫按滾邊寬度折光。

(3)將折光後的滾條包轉,包足。

(4)將滾條反面與大身繰牢,但不能繰到正面。

方法一、二的特點是:滾邊飽滿、完整、針跡無外露。

方法三:淨縫滾邊

注意:若面料易脫絲不要選擇該法滾邊。特點:平薄、完整、細膩。

方法四:轉角處的淨縫滾邊

(1)滾條緝到轉角處應先折轉後緝線。注意應向擺縫方向折轉,不應向底邊方向折轉。

(2)將滾條翻轉、包足到反面。

2.用明線滾邊(機縫法)

一般滾邊部位為淨縫(現在該法採用較多)。特點:速度快、效率高。

3.細鑲滾

(1)滾條邊折光。

(2)將滾條折光邊與衣片折光邊放齊,緝0.2cm左右,使滾邊飽滿,呈圓形。

(3)將滾條翻轉、包足後,正面在漏落縫中用拱止口的針法將滾條固定。

特點:滾條特別窄,在0.2cm左右,具有纖秀美。

4.滾嵌線(外嵌圓嵌法)

外嵌線製作方法中,將嵌條內襯有線繩,因而呈圓形。

特點:嵌線窄,0.2cm左右,線條舒展、飽滿、纖秀。因全部採用機縫法,所以效率高(現在採用較多)。

以上幾種滾邊方法可根據面料風格、厚薄、及審美特點合理

選擇。七、合肩縫,裝袖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1.合肩縫

將前、後衣片正面相對,前片放上層,肩縫對齊,緝線0.8~1cm,後肩縫靠近頸肩點1/3處略有吃勢。緝好後根據面料的厚薄燙分縫或倒縫。注意不得拉還肩縫。

2.裝袖

(1)袖口滾邊。方法與擺縫開衩處相同。

(2)抽袖山吃勢。方法同女襯衫。

(3)裝袖。方法同女襯衫。

八、做夾裡

1.夾裡收省,合肩縫,裝袖夾裡

將夾裡省緝好,縫合肩縫夾裡,再裝袖夾裡。分別燙倒縫,省縫倒向中縫,肩縫向後身坐倒,燙平。

2.繰(或緝)下襬貼邊

將前後夾裡擺縫對齊,底邊縫頭折光,用手針將夾裡下襬貼邊繰牢,針距0.3cm,或用機縫將下襬貼邊緝牢。夾裡下襬比衣片下襬短1cm。

九、復夾裡

1.復小襟夾裡

小襟衣片與夾里正面相對,肩縫、領口比齊、放平,沿領口下端緝至小襟下口,然後將正面翻出燙平。若無夾裡,小襟下口加貼邊。貼邊與衣片正面相疊,按所留縫份緝縫,貼邊略鬆,貼邊扣轉,翻正,拐角方正,坐進0.1cm燙平,貼邊反面用手針繰牢。

2.復前片夾裡

將大襟衣片與夾裡反面相對,夾裡在上,肩縫及開衩處眼刀對齊,擺平。將夾裡大襟處及左右擺縫開衩處縫頭折光,蓋過滾邊緝線,手工繰牢,針距0.3cm。若無夾裡,大襟開襟部位加貼邊或滾邊。

3.復後片夾裡

方法與復前片夾裡相同。注意後片夾裡擺縫開衩處留1cm縫頭不繰牢。

十、合擺縫、袖縫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1.合緝擺縫、袖縫

方法一:將前衣片套入後衣片中,前後衣片分別正面相對,反面向外,縫頭對齊,沿淨縫緝線。裝拉鍊一邊緝至拉鍊封口處。縫好後將衣片翻出,縫頭向後片坐倒。注意面子、裡子前後順序要放正確。

方法二:面子、裡子分別緝縫,面子分縫,裡子坐倒縫。

2.繰袖口夾裡

將袖口夾裡折光,蓋過滾邊緝線,繰牢。袖口縫合處將後袖縫頭修掉0.4 cm左右,用前袖縫折轉、包光、繰牢。

十一、做領,裝領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1.做領面

(1)將淨領襯燙在領面的反面。

(2)將領面上口沿襯邊沿包轉。

(3)將滾條緝在領面上口,包轉、繰牢,並做好裝領對位標記。

2.裝領

(1)裝領面。領面與領口正面相對,領面在上,從左襟開始起針沿領襯下沿緝線。注意領子兩端要上足,各對位點準確,線條順直,左右對稱。

(2)裝領裡。首先檢查領面裝好後領圈是否圓順、平服,若不圓順應及時修正,修正後復領裡。將領裡縫頭折光,覆在領面反面繰牢。注意領裡略緊於面子。

十二、做鈕釦,釘鈕釦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1.做紐袢條

方法一:將2 cm左右的斜條兩邊毛口向裡折成四層,手工繰牢。如果是薄料可將斜料裁寬,折成六層或八層,也可在斜條中襯幾根紗線,使其飽滿,厚料就不必加線了。為了便於盤花造型保形,繰紐袢時經常加入細銅絲。

方法二:

(1)斜條正面對摺,緝線一道。

(2)翻正紐袢。為方便翻正,可在緝線前夾入線繩一根,牽拉線繩翻正更加方便。方法三:將薄斜條料反面刮漿燙幹,毛口向裡折成四層,並將銅絲加進四層中間,再沿邊緝明線一道。

2.做扣坨和紐袢

用紐袢條製作。製作方法。

3.盤花

盤花是將紐袢條盤結成所需的各種形狀,用線釘好即是盤花。琵琶紐盤結的方法步驟。盤花鈕釦的規格、大小可根據款式和花形確定,應注意比例協調。

盤花造型較多,有的造型複雜。現將幾種簡單花形單線示意如下,供練習使用(用單線便於分辨線路)。

4.釘盤花紐

(1)釘釦位置:第一副扣釘在領頭下,第二副扣釘在大襟轉彎處,第三副扣釘在大襟下端。

(2)釘釦方法:小襟格釘紐袢,大襟格釘釦坨,用細密針縫牢,紐袢條兩端要折光藏在盤花下面。裝隱形拉鍊可不釘第三副扣,拉鍊裝至大襟下端。

注意:扣坨伸出大襟長度與紐袢長度應在扣好後對位正確;第二副扣角度應考慮美觀,及受重力影響而出現的不平問題。

十三、整燙

整燙前修剪線頭,清洗汙漬。

1.整燙目的

平整,符合人體體形特徵。

2.整燙順序

先燙裡子,後燙麵子,先燙上面(肩部),後燙下面(折邊部位),先燙附件(如袖子),後燙主件(如衣身)。

3.整燙步驟

袖口→袖縫→擺縫→肩縫→衣身→下襬→領子

熨燙時應根據面料性能合理選擇溫度、溼燙或幹燙、時間、壓力。熨燙時要蓋布,儘量避免直燙。絲絨面料不能直接壓燙,只能用蒸汽噴燙,避免倒毛而產生極光。

旗袍突出女性的線條美,所以現今的旗袍都是收緊腰身,把女性的身段儘量表現出來。原本旗袍是旗人所穿的服裝,特點是寬大,平直,下長至足,材料多用綢緞,衣上繡滿花紋、領、袖、襟、裙都緄有較寬的花邊。

領的分類

"

經過了幾十年的演變,旗袍的各種基本特徵和組成元素慢慢穩定下來。旗袍成為一種經典女裝,旗袍主要是突出女性的線條美,所以現今的旗袍都是收緊腰身,把女性的身段儘量表現出來。特別是近十幾年來,時裝中重新出現的旗袍,在國際時裝舞頻頻亮相,風姿綽約有勝當年,並被做為一種有民族代表意義的正式禮服出現在各種國際社禮儀場合。無論你到地球的哪個地方,只要看到一襲旗袍,看到那婀娜多姿、高貴典雅的服飾,就能確認是中國女性。這便是中國旗袍鮮明的民族特色。

旗袍的製作過程與造其他衣服的過程是大同小異,首先替客人度身,再由客人選擇布料和款式。製作的工序主要分為三個部份:裁剪,畫圖和繡花。傳統的旗袍通常較長到腳踝,亦有短的旗袍,多在膝蓋對上一吋左右。 近代旗袍進入了立體造型時代,衣片上出現了省道,腰部更為合體並配上了西式的裝袖、旗袍的衣長、袖長大大縮短、腰身也越為合體。是式樣簡潔合體的線條結構代替精細的手工製作。大量運用各種鑲邊、滾邊和嵌邊等常用的特殊工藝手法來裝飾旗袍(單色鑲邊、單色滾邊、滾嵌滾、嵌邊、混合滾、三色鑲邊)。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除此之外旗袍的花鈕裝飾也極具特色,旗袍花鈕具有其它服裝上鈕釦所不能比擬的作用,它不僅僅是一個鈕釦,而是旗袍本身一件精美的裝飾品,花鈕設於旗袍領部、襟部,能起到畫龍點睛的功效,採用的圖案,多為古色古鄉的龍、鳳、孔雀、福、綠、壽、喜、吉祥如意等。與中國傳統文化相呼應。

另外繡花、手繪也是旗袍裝飾中廣泛使用的一種手法,它是我國傳統的繡花工藝及國畫藝術,用國匯點綴國服,可謂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旗袍製作工藝步驟如下:

一、檢查裁片

在縫製前對面、裡的裁片逐一檢查質量和數量,並依次放整齊。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二、做縫製標記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可根據面料狀況及部位,選用做標記的方法:線丁、粉印、眼刀、針眼。

1.前片 省位、腰節位、開衩位、裝領缺口、鈕釦位、裝拉鍊位、下襬貼邊。

2.後片 省位、腰節位、開衩位、裝拉鍊位、下襬貼邊。

3.袖片 袖口貼邊、袖山對位點。

三、緝省 燙省

1.緝省 按縫製標記緝省,儘量與人體體型相吻合。

2.燙省 高檔面料精加工省縫不燙倒,要從中間分燙,省尖不歪斜。中低檔面料省縫倒向中縫線。胸部燙出胖勢,腰節位拔開,使省縫平服不起吊。並針對面料特性選擇溫度,以及幹燙或溼燙。

四、歸拔衣片

由於傳統旗袍結構線的特點。僅靠擺縫及收省難以達到合體目的,應通過歸拔工藝進一步造型,使衣片儘量與體型特徵相吻合。但是,由於面料原因有些面料歸拔效果不明顯,甚至有些面料耐熱性差不宜歸拔。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1.歸拔前衣片

(1)歸拔胸部及腹部。在乳峰點位置斜向拉拔,拔開胸部,使胸部隆起。如果腹部略有隆起,也可斜向拉拔。在以上部位拉拔的同時歸攏前腰部,使前片中線呈曲線形。

(2)歸拔擺縫。擺縫腰節拔開,歸到腰節處,擺縫臀部歸攏,使前身腰部均勻地吸進,臀部均勻隆起。(3)歸拔肩縫部位。拔開前肩縫,使肩縫自然朝前彎曲,符合人體特徵。

2.歸拔後衣片

(1)歸拔背部及臀部。在背部位置斜向拉拔,拔開背部,使背部隆起。臀部位置斜向拉拔,拔開臀部,使臀部隆起。在以上部位拉拔的同時歸攏後腰部,使後片中線也呈曲線形。

(2)歸拔擺縫。擺縫腰節拔開,歸到腰節處,擺縫臀部歸攏,使後身腰部均勻地吸進,臀部均勻隆起。

(3)歸拔肩縫部位。歸攏後肩縫滿足凸出的肩胛部位的需要,也可以採用收肩省的方法來解決。

(4)歸拔袖窿部位。後袖窿弧線處稍作歸攏,使袖窿圓順不還口。

五、敷牽帶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牽帶選用薄型有紡直絲黏合襯,寬1.2cm左右,粘貼時淨縫居中,敷牽帶的鬆緊要符合歸拔要求。

1.敷前片牽帶。前片牽帶敷在開襟一邊,開襟上口是斜絲綹容易還口,所以敷牽帶。開襟擺縫處從袖窿開始沿擺縫粘到拉鍊位以下1.2cm處。

2.敷後片牽帶。後片牽帶敷在擺縫處,從袖窿開始粘貼到開衩口,胸部及臀部牽帶略緊。

六、滾邊

由於當前旗袍製作工藝不盡相同,因此不同部位的要求也不相同,其製作方法有以下幾種:

1.用暗線滾邊(傳統手工工藝,現在已不多用)

方法一:有夾裡部位的毛縫滾邊

(1)將衣片毛縫折光,開衩處剪一眼刀至淨粉0.1cm處。

(2)滾條與衣片正面相對,緝線0.4~0.5cm。

(3)將滾條翻轉、翻足。

(4)將滾條包轉、包足。

(5)將滾條反面與大身繰牢,但不能繰到正面。

(6)將夾裡蓋過繰線與滾條繰牢(該工序在復夾裡中完成)。

方法二:無夾裡部位的毛縫滾邊

(1)折轉衣片毛縫與緝滾條同方法一。

(2)衣片毛縫沿縫頭翻轉,翻足;滾條毛縫按滾邊寬度折光。

(3)將折光後的滾條包轉,包足。

(4)將滾條反面與大身繰牢,但不能繰到正面。

方法一、二的特點是:滾邊飽滿、完整、針跡無外露。

方法三:淨縫滾邊

注意:若面料易脫絲不要選擇該法滾邊。特點:平薄、完整、細膩。

方法四:轉角處的淨縫滾邊

(1)滾條緝到轉角處應先折轉後緝線。注意應向擺縫方向折轉,不應向底邊方向折轉。

(2)將滾條翻轉、包足到反面。

2.用明線滾邊(機縫法)

一般滾邊部位為淨縫(現在該法採用較多)。特點:速度快、效率高。

3.細鑲滾

(1)滾條邊折光。

(2)將滾條折光邊與衣片折光邊放齊,緝0.2cm左右,使滾邊飽滿,呈圓形。

(3)將滾條翻轉、包足後,正面在漏落縫中用拱止口的針法將滾條固定。

特點:滾條特別窄,在0.2cm左右,具有纖秀美。

4.滾嵌線(外嵌圓嵌法)

外嵌線製作方法中,將嵌條內襯有線繩,因而呈圓形。

特點:嵌線窄,0.2cm左右,線條舒展、飽滿、纖秀。因全部採用機縫法,所以效率高(現在採用較多)。

以上幾種滾邊方法可根據面料風格、厚薄、及審美特點合理

選擇。七、合肩縫,裝袖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1.合肩縫

將前、後衣片正面相對,前片放上層,肩縫對齊,緝線0.8~1cm,後肩縫靠近頸肩點1/3處略有吃勢。緝好後根據面料的厚薄燙分縫或倒縫。注意不得拉還肩縫。

2.裝袖

(1)袖口滾邊。方法與擺縫開衩處相同。

(2)抽袖山吃勢。方法同女襯衫。

(3)裝袖。方法同女襯衫。

八、做夾裡

1.夾裡收省,合肩縫,裝袖夾裡

將夾裡省緝好,縫合肩縫夾裡,再裝袖夾裡。分別燙倒縫,省縫倒向中縫,肩縫向後身坐倒,燙平。

2.繰(或緝)下襬貼邊

將前後夾裡擺縫對齊,底邊縫頭折光,用手針將夾裡下襬貼邊繰牢,針距0.3cm,或用機縫將下襬貼邊緝牢。夾裡下襬比衣片下襬短1cm。

九、復夾裡

1.復小襟夾裡

小襟衣片與夾里正面相對,肩縫、領口比齊、放平,沿領口下端緝至小襟下口,然後將正面翻出燙平。若無夾裡,小襟下口加貼邊。貼邊與衣片正面相疊,按所留縫份緝縫,貼邊略鬆,貼邊扣轉,翻正,拐角方正,坐進0.1cm燙平,貼邊反面用手針繰牢。

2.復前片夾裡

將大襟衣片與夾裡反面相對,夾裡在上,肩縫及開衩處眼刀對齊,擺平。將夾裡大襟處及左右擺縫開衩處縫頭折光,蓋過滾邊緝線,手工繰牢,針距0.3cm。若無夾裡,大襟開襟部位加貼邊或滾邊。

3.復後片夾裡

方法與復前片夾裡相同。注意後片夾裡擺縫開衩處留1cm縫頭不繰牢。

十、合擺縫、袖縫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1.合緝擺縫、袖縫

方法一:將前衣片套入後衣片中,前後衣片分別正面相對,反面向外,縫頭對齊,沿淨縫緝線。裝拉鍊一邊緝至拉鍊封口處。縫好後將衣片翻出,縫頭向後片坐倒。注意面子、裡子前後順序要放正確。

方法二:面子、裡子分別緝縫,面子分縫,裡子坐倒縫。

2.繰袖口夾裡

將袖口夾裡折光,蓋過滾邊緝線,繰牢。袖口縫合處將後袖縫頭修掉0.4 cm左右,用前袖縫折轉、包光、繰牢。

十一、做領,裝領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1.做領面

(1)將淨領襯燙在領面的反面。

(2)將領面上口沿襯邊沿包轉。

(3)將滾條緝在領面上口,包轉、繰牢,並做好裝領對位標記。

2.裝領

(1)裝領面。領面與領口正面相對,領面在上,從左襟開始起針沿領襯下沿緝線。注意領子兩端要上足,各對位點準確,線條順直,左右對稱。

(2)裝領裡。首先檢查領面裝好後領圈是否圓順、平服,若不圓順應及時修正,修正後復領裡。將領裡縫頭折光,覆在領面反面繰牢。注意領裡略緊於面子。

十二、做鈕釦,釘鈕釦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1.做紐袢條

方法一:將2 cm左右的斜條兩邊毛口向裡折成四層,手工繰牢。如果是薄料可將斜料裁寬,折成六層或八層,也可在斜條中襯幾根紗線,使其飽滿,厚料就不必加線了。為了便於盤花造型保形,繰紐袢時經常加入細銅絲。

方法二:

(1)斜條正面對摺,緝線一道。

(2)翻正紐袢。為方便翻正,可在緝線前夾入線繩一根,牽拉線繩翻正更加方便。方法三:將薄斜條料反面刮漿燙幹,毛口向裡折成四層,並將銅絲加進四層中間,再沿邊緝明線一道。

2.做扣坨和紐袢

用紐袢條製作。製作方法。

3.盤花

盤花是將紐袢條盤結成所需的各種形狀,用線釘好即是盤花。琵琶紐盤結的方法步驟。盤花鈕釦的規格、大小可根據款式和花形確定,應注意比例協調。

盤花造型較多,有的造型複雜。現將幾種簡單花形單線示意如下,供練習使用(用單線便於分辨線路)。

4.釘盤花紐

(1)釘釦位置:第一副扣釘在領頭下,第二副扣釘在大襟轉彎處,第三副扣釘在大襟下端。

(2)釘釦方法:小襟格釘紐袢,大襟格釘釦坨,用細密針縫牢,紐袢條兩端要折光藏在盤花下面。裝隱形拉鍊可不釘第三副扣,拉鍊裝至大襟下端。

注意:扣坨伸出大襟長度與紐袢長度應在扣好後對位正確;第二副扣角度應考慮美觀,及受重力影響而出現的不平問題。

十三、整燙

整燙前修剪線頭,清洗汙漬。

1.整燙目的

平整,符合人體體形特徵。

2.整燙順序

先燙裡子,後燙麵子,先燙上面(肩部),後燙下面(折邊部位),先燙附件(如袖子),後燙主件(如衣身)。

3.整燙步驟

袖口→袖縫→擺縫→肩縫→衣身→下襬→領子

熨燙時應根據面料性能合理選擇溫度、溼燙或幹燙、時間、壓力。熨燙時要蓋布,儘量避免直燙。絲絨面料不能直接壓燙,只能用蒸汽噴燙,避免倒毛而產生極光。

旗袍突出女性的線條美,所以現今的旗袍都是收緊腰身,把女性的身段儘量表現出來。原本旗袍是旗人所穿的服裝,特點是寬大,平直,下長至足,材料多用綢緞,衣上繡滿花紋、領、袖、襟、裙都緄有較寬的花邊。

領的分類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領大致上可分為兩類:企領和小鳳仙領。其中企領又分為圓和方領。企領是較為傳統,而小鳳仙領則是比較新潮,猶如現今的恤衫領一樣反下來。旗袍的領是硬身的,以前師傅將白布用漿糊漿硬,然後放入領內,而現在則改用尼龍。

袖的類別

袖大致上可分為無袖,短袖,中袖和長袖,以前主要是按天氣變化而決定旗袍的袖的類別。但現今女性造旗袍主要是出席宴會等場合,較年輕的女性多選擇前三種,而年老的則選擇長袖。通常短袖長四吋,中袖約有十六吋,而長袖是十九至二十吋。

花鈕的種類

"

經過了幾十年的演變,旗袍的各種基本特徵和組成元素慢慢穩定下來。旗袍成為一種經典女裝,旗袍主要是突出女性的線條美,所以現今的旗袍都是收緊腰身,把女性的身段儘量表現出來。特別是近十幾年來,時裝中重新出現的旗袍,在國際時裝舞頻頻亮相,風姿綽約有勝當年,並被做為一種有民族代表意義的正式禮服出現在各種國際社禮儀場合。無論你到地球的哪個地方,只要看到一襲旗袍,看到那婀娜多姿、高貴典雅的服飾,就能確認是中國女性。這便是中國旗袍鮮明的民族特色。

旗袍的製作過程與造其他衣服的過程是大同小異,首先替客人度身,再由客人選擇布料和款式。製作的工序主要分為三個部份:裁剪,畫圖和繡花。傳統的旗袍通常較長到腳踝,亦有短的旗袍,多在膝蓋對上一吋左右。 近代旗袍進入了立體造型時代,衣片上出現了省道,腰部更為合體並配上了西式的裝袖、旗袍的衣長、袖長大大縮短、腰身也越為合體。是式樣簡潔合體的線條結構代替精細的手工製作。大量運用各種鑲邊、滾邊和嵌邊等常用的特殊工藝手法來裝飾旗袍(單色鑲邊、單色滾邊、滾嵌滾、嵌邊、混合滾、三色鑲邊)。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除此之外旗袍的花鈕裝飾也極具特色,旗袍花鈕具有其它服裝上鈕釦所不能比擬的作用,它不僅僅是一個鈕釦,而是旗袍本身一件精美的裝飾品,花鈕設於旗袍領部、襟部,能起到畫龍點睛的功效,採用的圖案,多為古色古鄉的龍、鳳、孔雀、福、綠、壽、喜、吉祥如意等。與中國傳統文化相呼應。

另外繡花、手繪也是旗袍裝飾中廣泛使用的一種手法,它是我國傳統的繡花工藝及國畫藝術,用國匯點綴國服,可謂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旗袍製作工藝步驟如下:

一、檢查裁片

在縫製前對面、裡的裁片逐一檢查質量和數量,並依次放整齊。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二、做縫製標記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可根據面料狀況及部位,選用做標記的方法:線丁、粉印、眼刀、針眼。

1.前片 省位、腰節位、開衩位、裝領缺口、鈕釦位、裝拉鍊位、下襬貼邊。

2.後片 省位、腰節位、開衩位、裝拉鍊位、下襬貼邊。

3.袖片 袖口貼邊、袖山對位點。

三、緝省 燙省

1.緝省 按縫製標記緝省,儘量與人體體型相吻合。

2.燙省 高檔面料精加工省縫不燙倒,要從中間分燙,省尖不歪斜。中低檔面料省縫倒向中縫線。胸部燙出胖勢,腰節位拔開,使省縫平服不起吊。並針對面料特性選擇溫度,以及幹燙或溼燙。

四、歸拔衣片

由於傳統旗袍結構線的特點。僅靠擺縫及收省難以達到合體目的,應通過歸拔工藝進一步造型,使衣片儘量與體型特徵相吻合。但是,由於面料原因有些面料歸拔效果不明顯,甚至有些面料耐熱性差不宜歸拔。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1.歸拔前衣片

(1)歸拔胸部及腹部。在乳峰點位置斜向拉拔,拔開胸部,使胸部隆起。如果腹部略有隆起,也可斜向拉拔。在以上部位拉拔的同時歸攏前腰部,使前片中線呈曲線形。

(2)歸拔擺縫。擺縫腰節拔開,歸到腰節處,擺縫臀部歸攏,使前身腰部均勻地吸進,臀部均勻隆起。(3)歸拔肩縫部位。拔開前肩縫,使肩縫自然朝前彎曲,符合人體特徵。

2.歸拔後衣片

(1)歸拔背部及臀部。在背部位置斜向拉拔,拔開背部,使背部隆起。臀部位置斜向拉拔,拔開臀部,使臀部隆起。在以上部位拉拔的同時歸攏後腰部,使後片中線也呈曲線形。

(2)歸拔擺縫。擺縫腰節拔開,歸到腰節處,擺縫臀部歸攏,使後身腰部均勻地吸進,臀部均勻隆起。

(3)歸拔肩縫部位。歸攏後肩縫滿足凸出的肩胛部位的需要,也可以採用收肩省的方法來解決。

(4)歸拔袖窿部位。後袖窿弧線處稍作歸攏,使袖窿圓順不還口。

五、敷牽帶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牽帶選用薄型有紡直絲黏合襯,寬1.2cm左右,粘貼時淨縫居中,敷牽帶的鬆緊要符合歸拔要求。

1.敷前片牽帶。前片牽帶敷在開襟一邊,開襟上口是斜絲綹容易還口,所以敷牽帶。開襟擺縫處從袖窿開始沿擺縫粘到拉鍊位以下1.2cm處。

2.敷後片牽帶。後片牽帶敷在擺縫處,從袖窿開始粘貼到開衩口,胸部及臀部牽帶略緊。

六、滾邊

由於當前旗袍製作工藝不盡相同,因此不同部位的要求也不相同,其製作方法有以下幾種:

1.用暗線滾邊(傳統手工工藝,現在已不多用)

方法一:有夾裡部位的毛縫滾邊

(1)將衣片毛縫折光,開衩處剪一眼刀至淨粉0.1cm處。

(2)滾條與衣片正面相對,緝線0.4~0.5cm。

(3)將滾條翻轉、翻足。

(4)將滾條包轉、包足。

(5)將滾條反面與大身繰牢,但不能繰到正面。

(6)將夾裡蓋過繰線與滾條繰牢(該工序在復夾裡中完成)。

方法二:無夾裡部位的毛縫滾邊

(1)折轉衣片毛縫與緝滾條同方法一。

(2)衣片毛縫沿縫頭翻轉,翻足;滾條毛縫按滾邊寬度折光。

(3)將折光後的滾條包轉,包足。

(4)將滾條反面與大身繰牢,但不能繰到正面。

方法一、二的特點是:滾邊飽滿、完整、針跡無外露。

方法三:淨縫滾邊

注意:若面料易脫絲不要選擇該法滾邊。特點:平薄、完整、細膩。

方法四:轉角處的淨縫滾邊

(1)滾條緝到轉角處應先折轉後緝線。注意應向擺縫方向折轉,不應向底邊方向折轉。

(2)將滾條翻轉、包足到反面。

2.用明線滾邊(機縫法)

一般滾邊部位為淨縫(現在該法採用較多)。特點:速度快、效率高。

3.細鑲滾

(1)滾條邊折光。

(2)將滾條折光邊與衣片折光邊放齊,緝0.2cm左右,使滾邊飽滿,呈圓形。

(3)將滾條翻轉、包足後,正面在漏落縫中用拱止口的針法將滾條固定。

特點:滾條特別窄,在0.2cm左右,具有纖秀美。

4.滾嵌線(外嵌圓嵌法)

外嵌線製作方法中,將嵌條內襯有線繩,因而呈圓形。

特點:嵌線窄,0.2cm左右,線條舒展、飽滿、纖秀。因全部採用機縫法,所以效率高(現在採用較多)。

以上幾種滾邊方法可根據面料風格、厚薄、及審美特點合理

選擇。七、合肩縫,裝袖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1.合肩縫

將前、後衣片正面相對,前片放上層,肩縫對齊,緝線0.8~1cm,後肩縫靠近頸肩點1/3處略有吃勢。緝好後根據面料的厚薄燙分縫或倒縫。注意不得拉還肩縫。

2.裝袖

(1)袖口滾邊。方法與擺縫開衩處相同。

(2)抽袖山吃勢。方法同女襯衫。

(3)裝袖。方法同女襯衫。

八、做夾裡

1.夾裡收省,合肩縫,裝袖夾裡

將夾裡省緝好,縫合肩縫夾裡,再裝袖夾裡。分別燙倒縫,省縫倒向中縫,肩縫向後身坐倒,燙平。

2.繰(或緝)下襬貼邊

將前後夾裡擺縫對齊,底邊縫頭折光,用手針將夾裡下襬貼邊繰牢,針距0.3cm,或用機縫將下襬貼邊緝牢。夾裡下襬比衣片下襬短1cm。

九、復夾裡

1.復小襟夾裡

小襟衣片與夾里正面相對,肩縫、領口比齊、放平,沿領口下端緝至小襟下口,然後將正面翻出燙平。若無夾裡,小襟下口加貼邊。貼邊與衣片正面相疊,按所留縫份緝縫,貼邊略鬆,貼邊扣轉,翻正,拐角方正,坐進0.1cm燙平,貼邊反面用手針繰牢。

2.復前片夾裡

將大襟衣片與夾裡反面相對,夾裡在上,肩縫及開衩處眼刀對齊,擺平。將夾裡大襟處及左右擺縫開衩處縫頭折光,蓋過滾邊緝線,手工繰牢,針距0.3cm。若無夾裡,大襟開襟部位加貼邊或滾邊。

3.復後片夾裡

方法與復前片夾裡相同。注意後片夾裡擺縫開衩處留1cm縫頭不繰牢。

十、合擺縫、袖縫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1.合緝擺縫、袖縫

方法一:將前衣片套入後衣片中,前後衣片分別正面相對,反面向外,縫頭對齊,沿淨縫緝線。裝拉鍊一邊緝至拉鍊封口處。縫好後將衣片翻出,縫頭向後片坐倒。注意面子、裡子前後順序要放正確。

方法二:面子、裡子分別緝縫,面子分縫,裡子坐倒縫。

2.繰袖口夾裡

將袖口夾裡折光,蓋過滾邊緝線,繰牢。袖口縫合處將後袖縫頭修掉0.4 cm左右,用前袖縫折轉、包光、繰牢。

十一、做領,裝領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1.做領面

(1)將淨領襯燙在領面的反面。

(2)將領面上口沿襯邊沿包轉。

(3)將滾條緝在領面上口,包轉、繰牢,並做好裝領對位標記。

2.裝領

(1)裝領面。領面與領口正面相對,領面在上,從左襟開始起針沿領襯下沿緝線。注意領子兩端要上足,各對位點準確,線條順直,左右對稱。

(2)裝領裡。首先檢查領面裝好後領圈是否圓順、平服,若不圓順應及時修正,修正後復領裡。將領裡縫頭折光,覆在領面反面繰牢。注意領裡略緊於面子。

十二、做鈕釦,釘鈕釦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1.做紐袢條

方法一:將2 cm左右的斜條兩邊毛口向裡折成四層,手工繰牢。如果是薄料可將斜料裁寬,折成六層或八層,也可在斜條中襯幾根紗線,使其飽滿,厚料就不必加線了。為了便於盤花造型保形,繰紐袢時經常加入細銅絲。

方法二:

(1)斜條正面對摺,緝線一道。

(2)翻正紐袢。為方便翻正,可在緝線前夾入線繩一根,牽拉線繩翻正更加方便。方法三:將薄斜條料反面刮漿燙幹,毛口向裡折成四層,並將銅絲加進四層中間,再沿邊緝明線一道。

2.做扣坨和紐袢

用紐袢條製作。製作方法。

3.盤花

盤花是將紐袢條盤結成所需的各種形狀,用線釘好即是盤花。琵琶紐盤結的方法步驟。盤花鈕釦的規格、大小可根據款式和花形確定,應注意比例協調。

盤花造型較多,有的造型複雜。現將幾種簡單花形單線示意如下,供練習使用(用單線便於分辨線路)。

4.釘盤花紐

(1)釘釦位置:第一副扣釘在領頭下,第二副扣釘在大襟轉彎處,第三副扣釘在大襟下端。

(2)釘釦方法:小襟格釘紐袢,大襟格釘釦坨,用細密針縫牢,紐袢條兩端要折光藏在盤花下面。裝隱形拉鍊可不釘第三副扣,拉鍊裝至大襟下端。

注意:扣坨伸出大襟長度與紐袢長度應在扣好後對位正確;第二副扣角度應考慮美觀,及受重力影響而出現的不平問題。

十三、整燙

整燙前修剪線頭,清洗汙漬。

1.整燙目的

平整,符合人體體形特徵。

2.整燙順序

先燙裡子,後燙麵子,先燙上面(肩部),後燙下面(折邊部位),先燙附件(如袖子),後燙主件(如衣身)。

3.整燙步驟

袖口→袖縫→擺縫→肩縫→衣身→下襬→領子

熨燙時應根據面料性能合理選擇溫度、溼燙或幹燙、時間、壓力。熨燙時要蓋布,儘量避免直燙。絲絨面料不能直接壓燙,只能用蒸汽噴燙,避免倒毛而產生極光。

旗袍突出女性的線條美,所以現今的旗袍都是收緊腰身,把女性的身段儘量表現出來。原本旗袍是旗人所穿的服裝,特點是寬大,平直,下長至足,材料多用綢緞,衣上繡滿花紋、領、袖、襟、裙都緄有較寬的花邊。

領的分類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領大致上可分為兩類:企領和小鳳仙領。其中企領又分為圓和方領。企領是較為傳統,而小鳳仙領則是比較新潮,猶如現今的恤衫領一樣反下來。旗袍的領是硬身的,以前師傅將白布用漿糊漿硬,然後放入領內,而現在則改用尼龍。

袖的類別

袖大致上可分為無袖,短袖,中袖和長袖,以前主要是按天氣變化而決定旗袍的袖的類別。但現今女性造旗袍主要是出席宴會等場合,較年輕的女性多選擇前三種,而年老的則選擇長袖。通常短袖長四吋,中袖約有十六吋,而長袖是十九至二十吋。

花鈕的種類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花鈕是旗袍所規定的鈕,其作用與現今恤衫的鈕是相同,但花鈕比較花巧,而且要師傅用布親自織成。花鈕的款式有百幾種,如蝴蝶款、鑽石款、大花型款等,一件旗袍所用的花鈕,多是由客人選擇後要求師傅造的。花鈕所用布的顏色一定與緄邊的布相同,主要會令到旗袍更加高貴。

襟的款式

"

經過了幾十年的演變,旗袍的各種基本特徵和組成元素慢慢穩定下來。旗袍成為一種經典女裝,旗袍主要是突出女性的線條美,所以現今的旗袍都是收緊腰身,把女性的身段儘量表現出來。特別是近十幾年來,時裝中重新出現的旗袍,在國際時裝舞頻頻亮相,風姿綽約有勝當年,並被做為一種有民族代表意義的正式禮服出現在各種國際社禮儀場合。無論你到地球的哪個地方,只要看到一襲旗袍,看到那婀娜多姿、高貴典雅的服飾,就能確認是中國女性。這便是中國旗袍鮮明的民族特色。

旗袍的製作過程與造其他衣服的過程是大同小異,首先替客人度身,再由客人選擇布料和款式。製作的工序主要分為三個部份:裁剪,畫圖和繡花。傳統的旗袍通常較長到腳踝,亦有短的旗袍,多在膝蓋對上一吋左右。 近代旗袍進入了立體造型時代,衣片上出現了省道,腰部更為合體並配上了西式的裝袖、旗袍的衣長、袖長大大縮短、腰身也越為合體。是式樣簡潔合體的線條結構代替精細的手工製作。大量運用各種鑲邊、滾邊和嵌邊等常用的特殊工藝手法來裝飾旗袍(單色鑲邊、單色滾邊、滾嵌滾、嵌邊、混合滾、三色鑲邊)。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除此之外旗袍的花鈕裝飾也極具特色,旗袍花鈕具有其它服裝上鈕釦所不能比擬的作用,它不僅僅是一個鈕釦,而是旗袍本身一件精美的裝飾品,花鈕設於旗袍領部、襟部,能起到畫龍點睛的功效,採用的圖案,多為古色古鄉的龍、鳳、孔雀、福、綠、壽、喜、吉祥如意等。與中國傳統文化相呼應。

另外繡花、手繪也是旗袍裝飾中廣泛使用的一種手法,它是我國傳統的繡花工藝及國畫藝術,用國匯點綴國服,可謂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旗袍製作工藝步驟如下:

一、檢查裁片

在縫製前對面、裡的裁片逐一檢查質量和數量,並依次放整齊。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二、做縫製標記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可根據面料狀況及部位,選用做標記的方法:線丁、粉印、眼刀、針眼。

1.前片 省位、腰節位、開衩位、裝領缺口、鈕釦位、裝拉鍊位、下襬貼邊。

2.後片 省位、腰節位、開衩位、裝拉鍊位、下襬貼邊。

3.袖片 袖口貼邊、袖山對位點。

三、緝省 燙省

1.緝省 按縫製標記緝省,儘量與人體體型相吻合。

2.燙省 高檔面料精加工省縫不燙倒,要從中間分燙,省尖不歪斜。中低檔面料省縫倒向中縫線。胸部燙出胖勢,腰節位拔開,使省縫平服不起吊。並針對面料特性選擇溫度,以及幹燙或溼燙。

四、歸拔衣片

由於傳統旗袍結構線的特點。僅靠擺縫及收省難以達到合體目的,應通過歸拔工藝進一步造型,使衣片儘量與體型特徵相吻合。但是,由於面料原因有些面料歸拔效果不明顯,甚至有些面料耐熱性差不宜歸拔。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1.歸拔前衣片

(1)歸拔胸部及腹部。在乳峰點位置斜向拉拔,拔開胸部,使胸部隆起。如果腹部略有隆起,也可斜向拉拔。在以上部位拉拔的同時歸攏前腰部,使前片中線呈曲線形。

(2)歸拔擺縫。擺縫腰節拔開,歸到腰節處,擺縫臀部歸攏,使前身腰部均勻地吸進,臀部均勻隆起。(3)歸拔肩縫部位。拔開前肩縫,使肩縫自然朝前彎曲,符合人體特徵。

2.歸拔後衣片

(1)歸拔背部及臀部。在背部位置斜向拉拔,拔開背部,使背部隆起。臀部位置斜向拉拔,拔開臀部,使臀部隆起。在以上部位拉拔的同時歸攏後腰部,使後片中線也呈曲線形。

(2)歸拔擺縫。擺縫腰節拔開,歸到腰節處,擺縫臀部歸攏,使後身腰部均勻地吸進,臀部均勻隆起。

(3)歸拔肩縫部位。歸攏後肩縫滿足凸出的肩胛部位的需要,也可以採用收肩省的方法來解決。

(4)歸拔袖窿部位。後袖窿弧線處稍作歸攏,使袖窿圓順不還口。

五、敷牽帶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牽帶選用薄型有紡直絲黏合襯,寬1.2cm左右,粘貼時淨縫居中,敷牽帶的鬆緊要符合歸拔要求。

1.敷前片牽帶。前片牽帶敷在開襟一邊,開襟上口是斜絲綹容易還口,所以敷牽帶。開襟擺縫處從袖窿開始沿擺縫粘到拉鍊位以下1.2cm處。

2.敷後片牽帶。後片牽帶敷在擺縫處,從袖窿開始粘貼到開衩口,胸部及臀部牽帶略緊。

六、滾邊

由於當前旗袍製作工藝不盡相同,因此不同部位的要求也不相同,其製作方法有以下幾種:

1.用暗線滾邊(傳統手工工藝,現在已不多用)

方法一:有夾裡部位的毛縫滾邊

(1)將衣片毛縫折光,開衩處剪一眼刀至淨粉0.1cm處。

(2)滾條與衣片正面相對,緝線0.4~0.5cm。

(3)將滾條翻轉、翻足。

(4)將滾條包轉、包足。

(5)將滾條反面與大身繰牢,但不能繰到正面。

(6)將夾裡蓋過繰線與滾條繰牢(該工序在復夾裡中完成)。

方法二:無夾裡部位的毛縫滾邊

(1)折轉衣片毛縫與緝滾條同方法一。

(2)衣片毛縫沿縫頭翻轉,翻足;滾條毛縫按滾邊寬度折光。

(3)將折光後的滾條包轉,包足。

(4)將滾條反面與大身繰牢,但不能繰到正面。

方法一、二的特點是:滾邊飽滿、完整、針跡無外露。

方法三:淨縫滾邊

注意:若面料易脫絲不要選擇該法滾邊。特點:平薄、完整、細膩。

方法四:轉角處的淨縫滾邊

(1)滾條緝到轉角處應先折轉後緝線。注意應向擺縫方向折轉,不應向底邊方向折轉。

(2)將滾條翻轉、包足到反面。

2.用明線滾邊(機縫法)

一般滾邊部位為淨縫(現在該法採用較多)。特點:速度快、效率高。

3.細鑲滾

(1)滾條邊折光。

(2)將滾條折光邊與衣片折光邊放齊,緝0.2cm左右,使滾邊飽滿,呈圓形。

(3)將滾條翻轉、包足後,正面在漏落縫中用拱止口的針法將滾條固定。

特點:滾條特別窄,在0.2cm左右,具有纖秀美。

4.滾嵌線(外嵌圓嵌法)

外嵌線製作方法中,將嵌條內襯有線繩,因而呈圓形。

特點:嵌線窄,0.2cm左右,線條舒展、飽滿、纖秀。因全部採用機縫法,所以效率高(現在採用較多)。

以上幾種滾邊方法可根據面料風格、厚薄、及審美特點合理

選擇。七、合肩縫,裝袖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1.合肩縫

將前、後衣片正面相對,前片放上層,肩縫對齊,緝線0.8~1cm,後肩縫靠近頸肩點1/3處略有吃勢。緝好後根據面料的厚薄燙分縫或倒縫。注意不得拉還肩縫。

2.裝袖

(1)袖口滾邊。方法與擺縫開衩處相同。

(2)抽袖山吃勢。方法同女襯衫。

(3)裝袖。方法同女襯衫。

八、做夾裡

1.夾裡收省,合肩縫,裝袖夾裡

將夾裡省緝好,縫合肩縫夾裡,再裝袖夾裡。分別燙倒縫,省縫倒向中縫,肩縫向後身坐倒,燙平。

2.繰(或緝)下襬貼邊

將前後夾裡擺縫對齊,底邊縫頭折光,用手針將夾裡下襬貼邊繰牢,針距0.3cm,或用機縫將下襬貼邊緝牢。夾裡下襬比衣片下襬短1cm。

九、復夾裡

1.復小襟夾裡

小襟衣片與夾里正面相對,肩縫、領口比齊、放平,沿領口下端緝至小襟下口,然後將正面翻出燙平。若無夾裡,小襟下口加貼邊。貼邊與衣片正面相疊,按所留縫份緝縫,貼邊略鬆,貼邊扣轉,翻正,拐角方正,坐進0.1cm燙平,貼邊反面用手針繰牢。

2.復前片夾裡

將大襟衣片與夾裡反面相對,夾裡在上,肩縫及開衩處眼刀對齊,擺平。將夾裡大襟處及左右擺縫開衩處縫頭折光,蓋過滾邊緝線,手工繰牢,針距0.3cm。若無夾裡,大襟開襟部位加貼邊或滾邊。

3.復後片夾裡

方法與復前片夾裡相同。注意後片夾裡擺縫開衩處留1cm縫頭不繰牢。

十、合擺縫、袖縫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1.合緝擺縫、袖縫

方法一:將前衣片套入後衣片中,前後衣片分別正面相對,反面向外,縫頭對齊,沿淨縫緝線。裝拉鍊一邊緝至拉鍊封口處。縫好後將衣片翻出,縫頭向後片坐倒。注意面子、裡子前後順序要放正確。

方法二:面子、裡子分別緝縫,面子分縫,裡子坐倒縫。

2.繰袖口夾裡

將袖口夾裡折光,蓋過滾邊緝線,繰牢。袖口縫合處將後袖縫頭修掉0.4 cm左右,用前袖縫折轉、包光、繰牢。

十一、做領,裝領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1.做領面

(1)將淨領襯燙在領面的反面。

(2)將領面上口沿襯邊沿包轉。

(3)將滾條緝在領面上口,包轉、繰牢,並做好裝領對位標記。

2.裝領

(1)裝領面。領面與領口正面相對,領面在上,從左襟開始起針沿領襯下沿緝線。注意領子兩端要上足,各對位點準確,線條順直,左右對稱。

(2)裝領裡。首先檢查領面裝好後領圈是否圓順、平服,若不圓順應及時修正,修正後復領裡。將領裡縫頭折光,覆在領面反面繰牢。注意領裡略緊於面子。

十二、做鈕釦,釘鈕釦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1.做紐袢條

方法一:將2 cm左右的斜條兩邊毛口向裡折成四層,手工繰牢。如果是薄料可將斜料裁寬,折成六層或八層,也可在斜條中襯幾根紗線,使其飽滿,厚料就不必加線了。為了便於盤花造型保形,繰紐袢時經常加入細銅絲。

方法二:

(1)斜條正面對摺,緝線一道。

(2)翻正紐袢。為方便翻正,可在緝線前夾入線繩一根,牽拉線繩翻正更加方便。方法三:將薄斜條料反面刮漿燙幹,毛口向裡折成四層,並將銅絲加進四層中間,再沿邊緝明線一道。

2.做扣坨和紐袢

用紐袢條製作。製作方法。

3.盤花

盤花是將紐袢條盤結成所需的各種形狀,用線釘好即是盤花。琵琶紐盤結的方法步驟。盤花鈕釦的規格、大小可根據款式和花形確定,應注意比例協調。

盤花造型較多,有的造型複雜。現將幾種簡單花形單線示意如下,供練習使用(用單線便於分辨線路)。

4.釘盤花紐

(1)釘釦位置:第一副扣釘在領頭下,第二副扣釘在大襟轉彎處,第三副扣釘在大襟下端。

(2)釘釦方法:小襟格釘紐袢,大襟格釘釦坨,用細密針縫牢,紐袢條兩端要折光藏在盤花下面。裝隱形拉鍊可不釘第三副扣,拉鍊裝至大襟下端。

注意:扣坨伸出大襟長度與紐袢長度應在扣好後對位正確;第二副扣角度應考慮美觀,及受重力影響而出現的不平問題。

十三、整燙

整燙前修剪線頭,清洗汙漬。

1.整燙目的

平整,符合人體體形特徵。

2.整燙順序

先燙裡子,後燙麵子,先燙上面(肩部),後燙下面(折邊部位),先燙附件(如袖子),後燙主件(如衣身)。

3.整燙步驟

袖口→袖縫→擺縫→肩縫→衣身→下襬→領子

熨燙時應根據面料性能合理選擇溫度、溼燙或幹燙、時間、壓力。熨燙時要蓋布,儘量避免直燙。絲絨面料不能直接壓燙,只能用蒸汽噴燙,避免倒毛而產生極光。

旗袍突出女性的線條美,所以現今的旗袍都是收緊腰身,把女性的身段儘量表現出來。原本旗袍是旗人所穿的服裝,特點是寬大,平直,下長至足,材料多用綢緞,衣上繡滿花紋、領、袖、襟、裙都緄有較寬的花邊。

領的分類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領大致上可分為兩類:企領和小鳳仙領。其中企領又分為圓和方領。企領是較為傳統,而小鳳仙領則是比較新潮,猶如現今的恤衫領一樣反下來。旗袍的領是硬身的,以前師傅將白布用漿糊漿硬,然後放入領內,而現在則改用尼龍。

袖的類別

袖大致上可分為無袖,短袖,中袖和長袖,以前主要是按天氣變化而決定旗袍的袖的類別。但現今女性造旗袍主要是出席宴會等場合,較年輕的女性多選擇前三種,而年老的則選擇長袖。通常短袖長四吋,中袖約有十六吋,而長袖是十九至二十吋。

花鈕的種類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花鈕是旗袍所規定的鈕,其作用與現今恤衫的鈕是相同,但花鈕比較花巧,而且要師傅用布親自織成。花鈕的款式有百幾種,如蝴蝶款、鑽石款、大花型款等,一件旗袍所用的花鈕,多是由客人選擇後要求師傅造的。花鈕所用布的顏色一定與緄邊的布相同,主要會令到旗袍更加高貴。

襟的款式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旗袍的襟,在款式方面沒有太多,而通常選擇的有七種,包括單襟、雙襟、直襟、斜襟、琶琵襟、曲襟以及沒有襟。在製作方面,雙襟比單襟複雜,師傅先在旗袍上開了兩邊的襟,然後把其中一個襟縫合。這個襟只作裝飾,所以穿著雙襟的旗袍與單襟的一樣,只不過雙襟的旗袍在視覺上較為美觀和高貴。直襟就比較少,至於斜襟以前通常會配襯大花鈕,但現在都會改用較細的花鈕。曲襟的形狀仿如有角的「S」型,因為其開口較大,所以比較容易穿著。開衩的高度

旗袍的開衩是由三十年代的電影明星顧蘭君所帶領的,當時她這種先鋒的行為,令到旗袍進入了另一個階段。事實上,旗袍主要是突出女性的線條美,所以非常貼身,穿著旗袍時行動不便,所以旗袍有開衩。一般旗袍的開衩都會開到膝蓋的位置,但隨著時代和人民思想的改變,開衩的高度亦增加。現今旗袍的衩都非常高,主要是突出女性腿部的線條,尤其是選美時參賽者所穿的旗袍,其開衩特別高,也就是這個原因。

緄邊

"

經過了幾十年的演變,旗袍的各種基本特徵和組成元素慢慢穩定下來。旗袍成為一種經典女裝,旗袍主要是突出女性的線條美,所以現今的旗袍都是收緊腰身,把女性的身段儘量表現出來。特別是近十幾年來,時裝中重新出現的旗袍,在國際時裝舞頻頻亮相,風姿綽約有勝當年,並被做為一種有民族代表意義的正式禮服出現在各種國際社禮儀場合。無論你到地球的哪個地方,只要看到一襲旗袍,看到那婀娜多姿、高貴典雅的服飾,就能確認是中國女性。這便是中國旗袍鮮明的民族特色。

旗袍的製作過程與造其他衣服的過程是大同小異,首先替客人度身,再由客人選擇布料和款式。製作的工序主要分為三個部份:裁剪,畫圖和繡花。傳統的旗袍通常較長到腳踝,亦有短的旗袍,多在膝蓋對上一吋左右。 近代旗袍進入了立體造型時代,衣片上出現了省道,腰部更為合體並配上了西式的裝袖、旗袍的衣長、袖長大大縮短、腰身也越為合體。是式樣簡潔合體的線條結構代替精細的手工製作。大量運用各種鑲邊、滾邊和嵌邊等常用的特殊工藝手法來裝飾旗袍(單色鑲邊、單色滾邊、滾嵌滾、嵌邊、混合滾、三色鑲邊)。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除此之外旗袍的花鈕裝飾也極具特色,旗袍花鈕具有其它服裝上鈕釦所不能比擬的作用,它不僅僅是一個鈕釦,而是旗袍本身一件精美的裝飾品,花鈕設於旗袍領部、襟部,能起到畫龍點睛的功效,採用的圖案,多為古色古鄉的龍、鳳、孔雀、福、綠、壽、喜、吉祥如意等。與中國傳統文化相呼應。

另外繡花、手繪也是旗袍裝飾中廣泛使用的一種手法,它是我國傳統的繡花工藝及國畫藝術,用國匯點綴國服,可謂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旗袍製作工藝步驟如下:

一、檢查裁片

在縫製前對面、裡的裁片逐一檢查質量和數量,並依次放整齊。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二、做縫製標記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可根據面料狀況及部位,選用做標記的方法:線丁、粉印、眼刀、針眼。

1.前片 省位、腰節位、開衩位、裝領缺口、鈕釦位、裝拉鍊位、下襬貼邊。

2.後片 省位、腰節位、開衩位、裝拉鍊位、下襬貼邊。

3.袖片 袖口貼邊、袖山對位點。

三、緝省 燙省

1.緝省 按縫製標記緝省,儘量與人體體型相吻合。

2.燙省 高檔面料精加工省縫不燙倒,要從中間分燙,省尖不歪斜。中低檔面料省縫倒向中縫線。胸部燙出胖勢,腰節位拔開,使省縫平服不起吊。並針對面料特性選擇溫度,以及幹燙或溼燙。

四、歸拔衣片

由於傳統旗袍結構線的特點。僅靠擺縫及收省難以達到合體目的,應通過歸拔工藝進一步造型,使衣片儘量與體型特徵相吻合。但是,由於面料原因有些面料歸拔效果不明顯,甚至有些面料耐熱性差不宜歸拔。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1.歸拔前衣片

(1)歸拔胸部及腹部。在乳峰點位置斜向拉拔,拔開胸部,使胸部隆起。如果腹部略有隆起,也可斜向拉拔。在以上部位拉拔的同時歸攏前腰部,使前片中線呈曲線形。

(2)歸拔擺縫。擺縫腰節拔開,歸到腰節處,擺縫臀部歸攏,使前身腰部均勻地吸進,臀部均勻隆起。(3)歸拔肩縫部位。拔開前肩縫,使肩縫自然朝前彎曲,符合人體特徵。

2.歸拔後衣片

(1)歸拔背部及臀部。在背部位置斜向拉拔,拔開背部,使背部隆起。臀部位置斜向拉拔,拔開臀部,使臀部隆起。在以上部位拉拔的同時歸攏後腰部,使後片中線也呈曲線形。

(2)歸拔擺縫。擺縫腰節拔開,歸到腰節處,擺縫臀部歸攏,使後身腰部均勻地吸進,臀部均勻隆起。

(3)歸拔肩縫部位。歸攏後肩縫滿足凸出的肩胛部位的需要,也可以採用收肩省的方法來解決。

(4)歸拔袖窿部位。後袖窿弧線處稍作歸攏,使袖窿圓順不還口。

五、敷牽帶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牽帶選用薄型有紡直絲黏合襯,寬1.2cm左右,粘貼時淨縫居中,敷牽帶的鬆緊要符合歸拔要求。

1.敷前片牽帶。前片牽帶敷在開襟一邊,開襟上口是斜絲綹容易還口,所以敷牽帶。開襟擺縫處從袖窿開始沿擺縫粘到拉鍊位以下1.2cm處。

2.敷後片牽帶。後片牽帶敷在擺縫處,從袖窿開始粘貼到開衩口,胸部及臀部牽帶略緊。

六、滾邊

由於當前旗袍製作工藝不盡相同,因此不同部位的要求也不相同,其製作方法有以下幾種:

1.用暗線滾邊(傳統手工工藝,現在已不多用)

方法一:有夾裡部位的毛縫滾邊

(1)將衣片毛縫折光,開衩處剪一眼刀至淨粉0.1cm處。

(2)滾條與衣片正面相對,緝線0.4~0.5cm。

(3)將滾條翻轉、翻足。

(4)將滾條包轉、包足。

(5)將滾條反面與大身繰牢,但不能繰到正面。

(6)將夾裡蓋過繰線與滾條繰牢(該工序在復夾裡中完成)。

方法二:無夾裡部位的毛縫滾邊

(1)折轉衣片毛縫與緝滾條同方法一。

(2)衣片毛縫沿縫頭翻轉,翻足;滾條毛縫按滾邊寬度折光。

(3)將折光後的滾條包轉,包足。

(4)將滾條反面與大身繰牢,但不能繰到正面。

方法一、二的特點是:滾邊飽滿、完整、針跡無外露。

方法三:淨縫滾邊

注意:若面料易脫絲不要選擇該法滾邊。特點:平薄、完整、細膩。

方法四:轉角處的淨縫滾邊

(1)滾條緝到轉角處應先折轉後緝線。注意應向擺縫方向折轉,不應向底邊方向折轉。

(2)將滾條翻轉、包足到反面。

2.用明線滾邊(機縫法)

一般滾邊部位為淨縫(現在該法採用較多)。特點:速度快、效率高。

3.細鑲滾

(1)滾條邊折光。

(2)將滾條折光邊與衣片折光邊放齊,緝0.2cm左右,使滾邊飽滿,呈圓形。

(3)將滾條翻轉、包足後,正面在漏落縫中用拱止口的針法將滾條固定。

特點:滾條特別窄,在0.2cm左右,具有纖秀美。

4.滾嵌線(外嵌圓嵌法)

外嵌線製作方法中,將嵌條內襯有線繩,因而呈圓形。

特點:嵌線窄,0.2cm左右,線條舒展、飽滿、纖秀。因全部採用機縫法,所以效率高(現在採用較多)。

以上幾種滾邊方法可根據面料風格、厚薄、及審美特點合理

選擇。七、合肩縫,裝袖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1.合肩縫

將前、後衣片正面相對,前片放上層,肩縫對齊,緝線0.8~1cm,後肩縫靠近頸肩點1/3處略有吃勢。緝好後根據面料的厚薄燙分縫或倒縫。注意不得拉還肩縫。

2.裝袖

(1)袖口滾邊。方法與擺縫開衩處相同。

(2)抽袖山吃勢。方法同女襯衫。

(3)裝袖。方法同女襯衫。

八、做夾裡

1.夾裡收省,合肩縫,裝袖夾裡

將夾裡省緝好,縫合肩縫夾裡,再裝袖夾裡。分別燙倒縫,省縫倒向中縫,肩縫向後身坐倒,燙平。

2.繰(或緝)下襬貼邊

將前後夾裡擺縫對齊,底邊縫頭折光,用手針將夾裡下襬貼邊繰牢,針距0.3cm,或用機縫將下襬貼邊緝牢。夾裡下襬比衣片下襬短1cm。

九、復夾裡

1.復小襟夾裡

小襟衣片與夾里正面相對,肩縫、領口比齊、放平,沿領口下端緝至小襟下口,然後將正面翻出燙平。若無夾裡,小襟下口加貼邊。貼邊與衣片正面相疊,按所留縫份緝縫,貼邊略鬆,貼邊扣轉,翻正,拐角方正,坐進0.1cm燙平,貼邊反面用手針繰牢。

2.復前片夾裡

將大襟衣片與夾裡反面相對,夾裡在上,肩縫及開衩處眼刀對齊,擺平。將夾裡大襟處及左右擺縫開衩處縫頭折光,蓋過滾邊緝線,手工繰牢,針距0.3cm。若無夾裡,大襟開襟部位加貼邊或滾邊。

3.復後片夾裡

方法與復前片夾裡相同。注意後片夾裡擺縫開衩處留1cm縫頭不繰牢。

十、合擺縫、袖縫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1.合緝擺縫、袖縫

方法一:將前衣片套入後衣片中,前後衣片分別正面相對,反面向外,縫頭對齊,沿淨縫緝線。裝拉鍊一邊緝至拉鍊封口處。縫好後將衣片翻出,縫頭向後片坐倒。注意面子、裡子前後順序要放正確。

方法二:面子、裡子分別緝縫,面子分縫,裡子坐倒縫。

2.繰袖口夾裡

將袖口夾裡折光,蓋過滾邊緝線,繰牢。袖口縫合處將後袖縫頭修掉0.4 cm左右,用前袖縫折轉、包光、繰牢。

十一、做領,裝領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1.做領面

(1)將淨領襯燙在領面的反面。

(2)將領面上口沿襯邊沿包轉。

(3)將滾條緝在領面上口,包轉、繰牢,並做好裝領對位標記。

2.裝領

(1)裝領面。領面與領口正面相對,領面在上,從左襟開始起針沿領襯下沿緝線。注意領子兩端要上足,各對位點準確,線條順直,左右對稱。

(2)裝領裡。首先檢查領面裝好後領圈是否圓順、平服,若不圓順應及時修正,修正後復領裡。將領裡縫頭折光,覆在領面反面繰牢。注意領裡略緊於面子。

十二、做鈕釦,釘鈕釦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1.做紐袢條

方法一:將2 cm左右的斜條兩邊毛口向裡折成四層,手工繰牢。如果是薄料可將斜料裁寬,折成六層或八層,也可在斜條中襯幾根紗線,使其飽滿,厚料就不必加線了。為了便於盤花造型保形,繰紐袢時經常加入細銅絲。

方法二:

(1)斜條正面對摺,緝線一道。

(2)翻正紐袢。為方便翻正,可在緝線前夾入線繩一根,牽拉線繩翻正更加方便。方法三:將薄斜條料反面刮漿燙幹,毛口向裡折成四層,並將銅絲加進四層中間,再沿邊緝明線一道。

2.做扣坨和紐袢

用紐袢條製作。製作方法。

3.盤花

盤花是將紐袢條盤結成所需的各種形狀,用線釘好即是盤花。琵琶紐盤結的方法步驟。盤花鈕釦的規格、大小可根據款式和花形確定,應注意比例協調。

盤花造型較多,有的造型複雜。現將幾種簡單花形單線示意如下,供練習使用(用單線便於分辨線路)。

4.釘盤花紐

(1)釘釦位置:第一副扣釘在領頭下,第二副扣釘在大襟轉彎處,第三副扣釘在大襟下端。

(2)釘釦方法:小襟格釘紐袢,大襟格釘釦坨,用細密針縫牢,紐袢條兩端要折光藏在盤花下面。裝隱形拉鍊可不釘第三副扣,拉鍊裝至大襟下端。

注意:扣坨伸出大襟長度與紐袢長度應在扣好後對位正確;第二副扣角度應考慮美觀,及受重力影響而出現的不平問題。

十三、整燙

整燙前修剪線頭,清洗汙漬。

1.整燙目的

平整,符合人體體形特徵。

2.整燙順序

先燙裡子,後燙麵子,先燙上面(肩部),後燙下面(折邊部位),先燙附件(如袖子),後燙主件(如衣身)。

3.整燙步驟

袖口→袖縫→擺縫→肩縫→衣身→下襬→領子

熨燙時應根據面料性能合理選擇溫度、溼燙或幹燙、時間、壓力。熨燙時要蓋布,儘量避免直燙。絲絨面料不能直接壓燙,只能用蒸汽噴燙,避免倒毛而產生極光。

旗袍突出女性的線條美,所以現今的旗袍都是收緊腰身,把女性的身段儘量表現出來。原本旗袍是旗人所穿的服裝,特點是寬大,平直,下長至足,材料多用綢緞,衣上繡滿花紋、領、袖、襟、裙都緄有較寬的花邊。

領的分類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領大致上可分為兩類:企領和小鳳仙領。其中企領又分為圓和方領。企領是較為傳統,而小鳳仙領則是比較新潮,猶如現今的恤衫領一樣反下來。旗袍的領是硬身的,以前師傅將白布用漿糊漿硬,然後放入領內,而現在則改用尼龍。

袖的類別

袖大致上可分為無袖,短袖,中袖和長袖,以前主要是按天氣變化而決定旗袍的袖的類別。但現今女性造旗袍主要是出席宴會等場合,較年輕的女性多選擇前三種,而年老的則選擇長袖。通常短袖長四吋,中袖約有十六吋,而長袖是十九至二十吋。

花鈕的種類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花鈕是旗袍所規定的鈕,其作用與現今恤衫的鈕是相同,但花鈕比較花巧,而且要師傅用布親自織成。花鈕的款式有百幾種,如蝴蝶款、鑽石款、大花型款等,一件旗袍所用的花鈕,多是由客人選擇後要求師傅造的。花鈕所用布的顏色一定與緄邊的布相同,主要會令到旗袍更加高貴。

襟的款式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旗袍的襟,在款式方面沒有太多,而通常選擇的有七種,包括單襟、雙襟、直襟、斜襟、琶琵襟、曲襟以及沒有襟。在製作方面,雙襟比單襟複雜,師傅先在旗袍上開了兩邊的襟,然後把其中一個襟縫合。這個襟只作裝飾,所以穿著雙襟的旗袍與單襟的一樣,只不過雙襟的旗袍在視覺上較為美觀和高貴。直襟就比較少,至於斜襟以前通常會配襯大花鈕,但現在都會改用較細的花鈕。曲襟的形狀仿如有角的「S」型,因為其開口較大,所以比較容易穿著。開衩的高度

旗袍的開衩是由三十年代的電影明星顧蘭君所帶領的,當時她這種先鋒的行為,令到旗袍進入了另一個階段。事實上,旗袍主要是突出女性的線條美,所以非常貼身,穿著旗袍時行動不便,所以旗袍有開衩。一般旗袍的開衩都會開到膝蓋的位置,但隨著時代和人民思想的改變,開衩的高度亦增加。現今旗袍的衩都非常高,主要是突出女性腿部的線條,尤其是選美時參賽者所穿的旗袍,其開衩特別高,也就是這個原因。

緄邊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緄邊的作用是用來裹著旗袍的開衩和旗袍的開口,用來緄邊的叫緄條。通常用絲質的絹或者本身旗袍底色的布作為緄邊。但是若果旗袍上有圖案,緄條的顏色通常是圖案的其中一種顏色。以前淨色的旗袍,其緄條多用紅色或綠色的布,前者較傳統而後者令旗袍較突出。緄邊亦分為雙緄和單緄,單緄較受歡迎,其緄條較幼。至於雙緄,其緄條較寬,因為用兩種顏色的緄條造成,但很少客人會要求用雙緄。

刺繡

"

經過了幾十年的演變,旗袍的各種基本特徵和組成元素慢慢穩定下來。旗袍成為一種經典女裝,旗袍主要是突出女性的線條美,所以現今的旗袍都是收緊腰身,把女性的身段儘量表現出來。特別是近十幾年來,時裝中重新出現的旗袍,在國際時裝舞頻頻亮相,風姿綽約有勝當年,並被做為一種有民族代表意義的正式禮服出現在各種國際社禮儀場合。無論你到地球的哪個地方,只要看到一襲旗袍,看到那婀娜多姿、高貴典雅的服飾,就能確認是中國女性。這便是中國旗袍鮮明的民族特色。

旗袍的製作過程與造其他衣服的過程是大同小異,首先替客人度身,再由客人選擇布料和款式。製作的工序主要分為三個部份:裁剪,畫圖和繡花。傳統的旗袍通常較長到腳踝,亦有短的旗袍,多在膝蓋對上一吋左右。 近代旗袍進入了立體造型時代,衣片上出現了省道,腰部更為合體並配上了西式的裝袖、旗袍的衣長、袖長大大縮短、腰身也越為合體。是式樣簡潔合體的線條結構代替精細的手工製作。大量運用各種鑲邊、滾邊和嵌邊等常用的特殊工藝手法來裝飾旗袍(單色鑲邊、單色滾邊、滾嵌滾、嵌邊、混合滾、三色鑲邊)。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除此之外旗袍的花鈕裝飾也極具特色,旗袍花鈕具有其它服裝上鈕釦所不能比擬的作用,它不僅僅是一個鈕釦,而是旗袍本身一件精美的裝飾品,花鈕設於旗袍領部、襟部,能起到畫龍點睛的功效,採用的圖案,多為古色古鄉的龍、鳳、孔雀、福、綠、壽、喜、吉祥如意等。與中國傳統文化相呼應。

另外繡花、手繪也是旗袍裝飾中廣泛使用的一種手法,它是我國傳統的繡花工藝及國畫藝術,用國匯點綴國服,可謂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旗袍製作工藝步驟如下:

一、檢查裁片

在縫製前對面、裡的裁片逐一檢查質量和數量,並依次放整齊。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二、做縫製標記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可根據面料狀況及部位,選用做標記的方法:線丁、粉印、眼刀、針眼。

1.前片 省位、腰節位、開衩位、裝領缺口、鈕釦位、裝拉鍊位、下襬貼邊。

2.後片 省位、腰節位、開衩位、裝拉鍊位、下襬貼邊。

3.袖片 袖口貼邊、袖山對位點。

三、緝省 燙省

1.緝省 按縫製標記緝省,儘量與人體體型相吻合。

2.燙省 高檔面料精加工省縫不燙倒,要從中間分燙,省尖不歪斜。中低檔面料省縫倒向中縫線。胸部燙出胖勢,腰節位拔開,使省縫平服不起吊。並針對面料特性選擇溫度,以及幹燙或溼燙。

四、歸拔衣片

由於傳統旗袍結構線的特點。僅靠擺縫及收省難以達到合體目的,應通過歸拔工藝進一步造型,使衣片儘量與體型特徵相吻合。但是,由於面料原因有些面料歸拔效果不明顯,甚至有些面料耐熱性差不宜歸拔。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1.歸拔前衣片

(1)歸拔胸部及腹部。在乳峰點位置斜向拉拔,拔開胸部,使胸部隆起。如果腹部略有隆起,也可斜向拉拔。在以上部位拉拔的同時歸攏前腰部,使前片中線呈曲線形。

(2)歸拔擺縫。擺縫腰節拔開,歸到腰節處,擺縫臀部歸攏,使前身腰部均勻地吸進,臀部均勻隆起。(3)歸拔肩縫部位。拔開前肩縫,使肩縫自然朝前彎曲,符合人體特徵。

2.歸拔後衣片

(1)歸拔背部及臀部。在背部位置斜向拉拔,拔開背部,使背部隆起。臀部位置斜向拉拔,拔開臀部,使臀部隆起。在以上部位拉拔的同時歸攏後腰部,使後片中線也呈曲線形。

(2)歸拔擺縫。擺縫腰節拔開,歸到腰節處,擺縫臀部歸攏,使後身腰部均勻地吸進,臀部均勻隆起。

(3)歸拔肩縫部位。歸攏後肩縫滿足凸出的肩胛部位的需要,也可以採用收肩省的方法來解決。

(4)歸拔袖窿部位。後袖窿弧線處稍作歸攏,使袖窿圓順不還口。

五、敷牽帶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牽帶選用薄型有紡直絲黏合襯,寬1.2cm左右,粘貼時淨縫居中,敷牽帶的鬆緊要符合歸拔要求。

1.敷前片牽帶。前片牽帶敷在開襟一邊,開襟上口是斜絲綹容易還口,所以敷牽帶。開襟擺縫處從袖窿開始沿擺縫粘到拉鍊位以下1.2cm處。

2.敷後片牽帶。後片牽帶敷在擺縫處,從袖窿開始粘貼到開衩口,胸部及臀部牽帶略緊。

六、滾邊

由於當前旗袍製作工藝不盡相同,因此不同部位的要求也不相同,其製作方法有以下幾種:

1.用暗線滾邊(傳統手工工藝,現在已不多用)

方法一:有夾裡部位的毛縫滾邊

(1)將衣片毛縫折光,開衩處剪一眼刀至淨粉0.1cm處。

(2)滾條與衣片正面相對,緝線0.4~0.5cm。

(3)將滾條翻轉、翻足。

(4)將滾條包轉、包足。

(5)將滾條反面與大身繰牢,但不能繰到正面。

(6)將夾裡蓋過繰線與滾條繰牢(該工序在復夾裡中完成)。

方法二:無夾裡部位的毛縫滾邊

(1)折轉衣片毛縫與緝滾條同方法一。

(2)衣片毛縫沿縫頭翻轉,翻足;滾條毛縫按滾邊寬度折光。

(3)將折光後的滾條包轉,包足。

(4)將滾條反面與大身繰牢,但不能繰到正面。

方法一、二的特點是:滾邊飽滿、完整、針跡無外露。

方法三:淨縫滾邊

注意:若面料易脫絲不要選擇該法滾邊。特點:平薄、完整、細膩。

方法四:轉角處的淨縫滾邊

(1)滾條緝到轉角處應先折轉後緝線。注意應向擺縫方向折轉,不應向底邊方向折轉。

(2)將滾條翻轉、包足到反面。

2.用明線滾邊(機縫法)

一般滾邊部位為淨縫(現在該法採用較多)。特點:速度快、效率高。

3.細鑲滾

(1)滾條邊折光。

(2)將滾條折光邊與衣片折光邊放齊,緝0.2cm左右,使滾邊飽滿,呈圓形。

(3)將滾條翻轉、包足後,正面在漏落縫中用拱止口的針法將滾條固定。

特點:滾條特別窄,在0.2cm左右,具有纖秀美。

4.滾嵌線(外嵌圓嵌法)

外嵌線製作方法中,將嵌條內襯有線繩,因而呈圓形。

特點:嵌線窄,0.2cm左右,線條舒展、飽滿、纖秀。因全部採用機縫法,所以效率高(現在採用較多)。

以上幾種滾邊方法可根據面料風格、厚薄、及審美特點合理

選擇。七、合肩縫,裝袖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1.合肩縫

將前、後衣片正面相對,前片放上層,肩縫對齊,緝線0.8~1cm,後肩縫靠近頸肩點1/3處略有吃勢。緝好後根據面料的厚薄燙分縫或倒縫。注意不得拉還肩縫。

2.裝袖

(1)袖口滾邊。方法與擺縫開衩處相同。

(2)抽袖山吃勢。方法同女襯衫。

(3)裝袖。方法同女襯衫。

八、做夾裡

1.夾裡收省,合肩縫,裝袖夾裡

將夾裡省緝好,縫合肩縫夾裡,再裝袖夾裡。分別燙倒縫,省縫倒向中縫,肩縫向後身坐倒,燙平。

2.繰(或緝)下襬貼邊

將前後夾裡擺縫對齊,底邊縫頭折光,用手針將夾裡下襬貼邊繰牢,針距0.3cm,或用機縫將下襬貼邊緝牢。夾裡下襬比衣片下襬短1cm。

九、復夾裡

1.復小襟夾裡

小襟衣片與夾里正面相對,肩縫、領口比齊、放平,沿領口下端緝至小襟下口,然後將正面翻出燙平。若無夾裡,小襟下口加貼邊。貼邊與衣片正面相疊,按所留縫份緝縫,貼邊略鬆,貼邊扣轉,翻正,拐角方正,坐進0.1cm燙平,貼邊反面用手針繰牢。

2.復前片夾裡

將大襟衣片與夾裡反面相對,夾裡在上,肩縫及開衩處眼刀對齊,擺平。將夾裡大襟處及左右擺縫開衩處縫頭折光,蓋過滾邊緝線,手工繰牢,針距0.3cm。若無夾裡,大襟開襟部位加貼邊或滾邊。

3.復後片夾裡

方法與復前片夾裡相同。注意後片夾裡擺縫開衩處留1cm縫頭不繰牢。

十、合擺縫、袖縫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1.合緝擺縫、袖縫

方法一:將前衣片套入後衣片中,前後衣片分別正面相對,反面向外,縫頭對齊,沿淨縫緝線。裝拉鍊一邊緝至拉鍊封口處。縫好後將衣片翻出,縫頭向後片坐倒。注意面子、裡子前後順序要放正確。

方法二:面子、裡子分別緝縫,面子分縫,裡子坐倒縫。

2.繰袖口夾裡

將袖口夾裡折光,蓋過滾邊緝線,繰牢。袖口縫合處將後袖縫頭修掉0.4 cm左右,用前袖縫折轉、包光、繰牢。

十一、做領,裝領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1.做領面

(1)將淨領襯燙在領面的反面。

(2)將領面上口沿襯邊沿包轉。

(3)將滾條緝在領面上口,包轉、繰牢,並做好裝領對位標記。

2.裝領

(1)裝領面。領面與領口正面相對,領面在上,從左襟開始起針沿領襯下沿緝線。注意領子兩端要上足,各對位點準確,線條順直,左右對稱。

(2)裝領裡。首先檢查領面裝好後領圈是否圓順、平服,若不圓順應及時修正,修正後復領裡。將領裡縫頭折光,覆在領面反面繰牢。注意領裡略緊於面子。

十二、做鈕釦,釘鈕釦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1.做紐袢條

方法一:將2 cm左右的斜條兩邊毛口向裡折成四層,手工繰牢。如果是薄料可將斜料裁寬,折成六層或八層,也可在斜條中襯幾根紗線,使其飽滿,厚料就不必加線了。為了便於盤花造型保形,繰紐袢時經常加入細銅絲。

方法二:

(1)斜條正面對摺,緝線一道。

(2)翻正紐袢。為方便翻正,可在緝線前夾入線繩一根,牽拉線繩翻正更加方便。方法三:將薄斜條料反面刮漿燙幹,毛口向裡折成四層,並將銅絲加進四層中間,再沿邊緝明線一道。

2.做扣坨和紐袢

用紐袢條製作。製作方法。

3.盤花

盤花是將紐袢條盤結成所需的各種形狀,用線釘好即是盤花。琵琶紐盤結的方法步驟。盤花鈕釦的規格、大小可根據款式和花形確定,應注意比例協調。

盤花造型較多,有的造型複雜。現將幾種簡單花形單線示意如下,供練習使用(用單線便於分辨線路)。

4.釘盤花紐

(1)釘釦位置:第一副扣釘在領頭下,第二副扣釘在大襟轉彎處,第三副扣釘在大襟下端。

(2)釘釦方法:小襟格釘紐袢,大襟格釘釦坨,用細密針縫牢,紐袢條兩端要折光藏在盤花下面。裝隱形拉鍊可不釘第三副扣,拉鍊裝至大襟下端。

注意:扣坨伸出大襟長度與紐袢長度應在扣好後對位正確;第二副扣角度應考慮美觀,及受重力影響而出現的不平問題。

十三、整燙

整燙前修剪線頭,清洗汙漬。

1.整燙目的

平整,符合人體體形特徵。

2.整燙順序

先燙裡子,後燙麵子,先燙上面(肩部),後燙下面(折邊部位),先燙附件(如袖子),後燙主件(如衣身)。

3.整燙步驟

袖口→袖縫→擺縫→肩縫→衣身→下襬→領子

熨燙時應根據面料性能合理選擇溫度、溼燙或幹燙、時間、壓力。熨燙時要蓋布,儘量避免直燙。絲絨面料不能直接壓燙,只能用蒸汽噴燙,避免倒毛而產生極光。

旗袍突出女性的線條美,所以現今的旗袍都是收緊腰身,把女性的身段儘量表現出來。原本旗袍是旗人所穿的服裝,特點是寬大,平直,下長至足,材料多用綢緞,衣上繡滿花紋、領、袖、襟、裙都緄有較寬的花邊。

領的分類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領大致上可分為兩類:企領和小鳳仙領。其中企領又分為圓和方領。企領是較為傳統,而小鳳仙領則是比較新潮,猶如現今的恤衫領一樣反下來。旗袍的領是硬身的,以前師傅將白布用漿糊漿硬,然後放入領內,而現在則改用尼龍。

袖的類別

袖大致上可分為無袖,短袖,中袖和長袖,以前主要是按天氣變化而決定旗袍的袖的類別。但現今女性造旗袍主要是出席宴會等場合,較年輕的女性多選擇前三種,而年老的則選擇長袖。通常短袖長四吋,中袖約有十六吋,而長袖是十九至二十吋。

花鈕的種類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花鈕是旗袍所規定的鈕,其作用與現今恤衫的鈕是相同,但花鈕比較花巧,而且要師傅用布親自織成。花鈕的款式有百幾種,如蝴蝶款、鑽石款、大花型款等,一件旗袍所用的花鈕,多是由客人選擇後要求師傅造的。花鈕所用布的顏色一定與緄邊的布相同,主要會令到旗袍更加高貴。

襟的款式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旗袍的襟,在款式方面沒有太多,而通常選擇的有七種,包括單襟、雙襟、直襟、斜襟、琶琵襟、曲襟以及沒有襟。在製作方面,雙襟比單襟複雜,師傅先在旗袍上開了兩邊的襟,然後把其中一個襟縫合。這個襟只作裝飾,所以穿著雙襟的旗袍與單襟的一樣,只不過雙襟的旗袍在視覺上較為美觀和高貴。直襟就比較少,至於斜襟以前通常會配襯大花鈕,但現在都會改用較細的花鈕。曲襟的形狀仿如有角的「S」型,因為其開口較大,所以比較容易穿著。開衩的高度

旗袍的開衩是由三十年代的電影明星顧蘭君所帶領的,當時她這種先鋒的行為,令到旗袍進入了另一個階段。事實上,旗袍主要是突出女性的線條美,所以非常貼身,穿著旗袍時行動不便,所以旗袍有開衩。一般旗袍的開衩都會開到膝蓋的位置,但隨著時代和人民思想的改變,開衩的高度亦增加。現今旗袍的衩都非常高,主要是突出女性腿部的線條,尤其是選美時參賽者所穿的旗袍,其開衩特別高,也就是這個原因。

緄邊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緄邊的作用是用來裹著旗袍的開衩和旗袍的開口,用來緄邊的叫緄條。通常用絲質的絹或者本身旗袍底色的布作為緄邊。但是若果旗袍上有圖案,緄條的顏色通常是圖案的其中一種顏色。以前淨色的旗袍,其緄條多用紅色或綠色的布,前者較傳統而後者令旗袍較突出。緄邊亦分為雙緄和單緄,單緄較受歡迎,其緄條較幼。至於雙緄,其緄條較寬,因為用兩種顏色的緄條造成,但很少客人會要求用雙緄。

刺繡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富有的女性都會在旗袍上繡上不同的圖案,令旗袍更為美觀和特別,通常都會繡上龍鳳,牡丹,孔雀等圖案,其含意主要是吉祥。刺繡主要用金、銀線,把圖案用人手繡上。另外有些登臺表演的會再釘上珠片,但價錢較昂貴。

附屬品

"

經過了幾十年的演變,旗袍的各種基本特徵和組成元素慢慢穩定下來。旗袍成為一種經典女裝,旗袍主要是突出女性的線條美,所以現今的旗袍都是收緊腰身,把女性的身段儘量表現出來。特別是近十幾年來,時裝中重新出現的旗袍,在國際時裝舞頻頻亮相,風姿綽約有勝當年,並被做為一種有民族代表意義的正式禮服出現在各種國際社禮儀場合。無論你到地球的哪個地方,只要看到一襲旗袍,看到那婀娜多姿、高貴典雅的服飾,就能確認是中國女性。這便是中國旗袍鮮明的民族特色。

旗袍的製作過程與造其他衣服的過程是大同小異,首先替客人度身,再由客人選擇布料和款式。製作的工序主要分為三個部份:裁剪,畫圖和繡花。傳統的旗袍通常較長到腳踝,亦有短的旗袍,多在膝蓋對上一吋左右。 近代旗袍進入了立體造型時代,衣片上出現了省道,腰部更為合體並配上了西式的裝袖、旗袍的衣長、袖長大大縮短、腰身也越為合體。是式樣簡潔合體的線條結構代替精細的手工製作。大量運用各種鑲邊、滾邊和嵌邊等常用的特殊工藝手法來裝飾旗袍(單色鑲邊、單色滾邊、滾嵌滾、嵌邊、混合滾、三色鑲邊)。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除此之外旗袍的花鈕裝飾也極具特色,旗袍花鈕具有其它服裝上鈕釦所不能比擬的作用,它不僅僅是一個鈕釦,而是旗袍本身一件精美的裝飾品,花鈕設於旗袍領部、襟部,能起到畫龍點睛的功效,採用的圖案,多為古色古鄉的龍、鳳、孔雀、福、綠、壽、喜、吉祥如意等。與中國傳統文化相呼應。

另外繡花、手繪也是旗袍裝飾中廣泛使用的一種手法,它是我國傳統的繡花工藝及國畫藝術,用國匯點綴國服,可謂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旗袍製作工藝步驟如下:

一、檢查裁片

在縫製前對面、裡的裁片逐一檢查質量和數量,並依次放整齊。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二、做縫製標記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可根據面料狀況及部位,選用做標記的方法:線丁、粉印、眼刀、針眼。

1.前片 省位、腰節位、開衩位、裝領缺口、鈕釦位、裝拉鍊位、下襬貼邊。

2.後片 省位、腰節位、開衩位、裝拉鍊位、下襬貼邊。

3.袖片 袖口貼邊、袖山對位點。

三、緝省 燙省

1.緝省 按縫製標記緝省,儘量與人體體型相吻合。

2.燙省 高檔面料精加工省縫不燙倒,要從中間分燙,省尖不歪斜。中低檔面料省縫倒向中縫線。胸部燙出胖勢,腰節位拔開,使省縫平服不起吊。並針對面料特性選擇溫度,以及幹燙或溼燙。

四、歸拔衣片

由於傳統旗袍結構線的特點。僅靠擺縫及收省難以達到合體目的,應通過歸拔工藝進一步造型,使衣片儘量與體型特徵相吻合。但是,由於面料原因有些面料歸拔效果不明顯,甚至有些面料耐熱性差不宜歸拔。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1.歸拔前衣片

(1)歸拔胸部及腹部。在乳峰點位置斜向拉拔,拔開胸部,使胸部隆起。如果腹部略有隆起,也可斜向拉拔。在以上部位拉拔的同時歸攏前腰部,使前片中線呈曲線形。

(2)歸拔擺縫。擺縫腰節拔開,歸到腰節處,擺縫臀部歸攏,使前身腰部均勻地吸進,臀部均勻隆起。(3)歸拔肩縫部位。拔開前肩縫,使肩縫自然朝前彎曲,符合人體特徵。

2.歸拔後衣片

(1)歸拔背部及臀部。在背部位置斜向拉拔,拔開背部,使背部隆起。臀部位置斜向拉拔,拔開臀部,使臀部隆起。在以上部位拉拔的同時歸攏後腰部,使後片中線也呈曲線形。

(2)歸拔擺縫。擺縫腰節拔開,歸到腰節處,擺縫臀部歸攏,使後身腰部均勻地吸進,臀部均勻隆起。

(3)歸拔肩縫部位。歸攏後肩縫滿足凸出的肩胛部位的需要,也可以採用收肩省的方法來解決。

(4)歸拔袖窿部位。後袖窿弧線處稍作歸攏,使袖窿圓順不還口。

五、敷牽帶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牽帶選用薄型有紡直絲黏合襯,寬1.2cm左右,粘貼時淨縫居中,敷牽帶的鬆緊要符合歸拔要求。

1.敷前片牽帶。前片牽帶敷在開襟一邊,開襟上口是斜絲綹容易還口,所以敷牽帶。開襟擺縫處從袖窿開始沿擺縫粘到拉鍊位以下1.2cm處。

2.敷後片牽帶。後片牽帶敷在擺縫處,從袖窿開始粘貼到開衩口,胸部及臀部牽帶略緊。

六、滾邊

由於當前旗袍製作工藝不盡相同,因此不同部位的要求也不相同,其製作方法有以下幾種:

1.用暗線滾邊(傳統手工工藝,現在已不多用)

方法一:有夾裡部位的毛縫滾邊

(1)將衣片毛縫折光,開衩處剪一眼刀至淨粉0.1cm處。

(2)滾條與衣片正面相對,緝線0.4~0.5cm。

(3)將滾條翻轉、翻足。

(4)將滾條包轉、包足。

(5)將滾條反面與大身繰牢,但不能繰到正面。

(6)將夾裡蓋過繰線與滾條繰牢(該工序在復夾裡中完成)。

方法二:無夾裡部位的毛縫滾邊

(1)折轉衣片毛縫與緝滾條同方法一。

(2)衣片毛縫沿縫頭翻轉,翻足;滾條毛縫按滾邊寬度折光。

(3)將折光後的滾條包轉,包足。

(4)將滾條反面與大身繰牢,但不能繰到正面。

方法一、二的特點是:滾邊飽滿、完整、針跡無外露。

方法三:淨縫滾邊

注意:若面料易脫絲不要選擇該法滾邊。特點:平薄、完整、細膩。

方法四:轉角處的淨縫滾邊

(1)滾條緝到轉角處應先折轉後緝線。注意應向擺縫方向折轉,不應向底邊方向折轉。

(2)將滾條翻轉、包足到反面。

2.用明線滾邊(機縫法)

一般滾邊部位為淨縫(現在該法採用較多)。特點:速度快、效率高。

3.細鑲滾

(1)滾條邊折光。

(2)將滾條折光邊與衣片折光邊放齊,緝0.2cm左右,使滾邊飽滿,呈圓形。

(3)將滾條翻轉、包足後,正面在漏落縫中用拱止口的針法將滾條固定。

特點:滾條特別窄,在0.2cm左右,具有纖秀美。

4.滾嵌線(外嵌圓嵌法)

外嵌線製作方法中,將嵌條內襯有線繩,因而呈圓形。

特點:嵌線窄,0.2cm左右,線條舒展、飽滿、纖秀。因全部採用機縫法,所以效率高(現在採用較多)。

以上幾種滾邊方法可根據面料風格、厚薄、及審美特點合理

選擇。七、合肩縫,裝袖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1.合肩縫

將前、後衣片正面相對,前片放上層,肩縫對齊,緝線0.8~1cm,後肩縫靠近頸肩點1/3處略有吃勢。緝好後根據面料的厚薄燙分縫或倒縫。注意不得拉還肩縫。

2.裝袖

(1)袖口滾邊。方法與擺縫開衩處相同。

(2)抽袖山吃勢。方法同女襯衫。

(3)裝袖。方法同女襯衫。

八、做夾裡

1.夾裡收省,合肩縫,裝袖夾裡

將夾裡省緝好,縫合肩縫夾裡,再裝袖夾裡。分別燙倒縫,省縫倒向中縫,肩縫向後身坐倒,燙平。

2.繰(或緝)下襬貼邊

將前後夾裡擺縫對齊,底邊縫頭折光,用手針將夾裡下襬貼邊繰牢,針距0.3cm,或用機縫將下襬貼邊緝牢。夾裡下襬比衣片下襬短1cm。

九、復夾裡

1.復小襟夾裡

小襟衣片與夾里正面相對,肩縫、領口比齊、放平,沿領口下端緝至小襟下口,然後將正面翻出燙平。若無夾裡,小襟下口加貼邊。貼邊與衣片正面相疊,按所留縫份緝縫,貼邊略鬆,貼邊扣轉,翻正,拐角方正,坐進0.1cm燙平,貼邊反面用手針繰牢。

2.復前片夾裡

將大襟衣片與夾裡反面相對,夾裡在上,肩縫及開衩處眼刀對齊,擺平。將夾裡大襟處及左右擺縫開衩處縫頭折光,蓋過滾邊緝線,手工繰牢,針距0.3cm。若無夾裡,大襟開襟部位加貼邊或滾邊。

3.復後片夾裡

方法與復前片夾裡相同。注意後片夾裡擺縫開衩處留1cm縫頭不繰牢。

十、合擺縫、袖縫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1.合緝擺縫、袖縫

方法一:將前衣片套入後衣片中,前後衣片分別正面相對,反面向外,縫頭對齊,沿淨縫緝線。裝拉鍊一邊緝至拉鍊封口處。縫好後將衣片翻出,縫頭向後片坐倒。注意面子、裡子前後順序要放正確。

方法二:面子、裡子分別緝縫,面子分縫,裡子坐倒縫。

2.繰袖口夾裡

將袖口夾裡折光,蓋過滾邊緝線,繰牢。袖口縫合處將後袖縫頭修掉0.4 cm左右,用前袖縫折轉、包光、繰牢。

十一、做領,裝領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1.做領面

(1)將淨領襯燙在領面的反面。

(2)將領面上口沿襯邊沿包轉。

(3)將滾條緝在領面上口,包轉、繰牢,並做好裝領對位標記。

2.裝領

(1)裝領面。領面與領口正面相對,領面在上,從左襟開始起針沿領襯下沿緝線。注意領子兩端要上足,各對位點準確,線條順直,左右對稱。

(2)裝領裡。首先檢查領面裝好後領圈是否圓順、平服,若不圓順應及時修正,修正後復領裡。將領裡縫頭折光,覆在領面反面繰牢。注意領裡略緊於面子。

十二、做鈕釦,釘鈕釦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1.做紐袢條

方法一:將2 cm左右的斜條兩邊毛口向裡折成四層,手工繰牢。如果是薄料可將斜料裁寬,折成六層或八層,也可在斜條中襯幾根紗線,使其飽滿,厚料就不必加線了。為了便於盤花造型保形,繰紐袢時經常加入細銅絲。

方法二:

(1)斜條正面對摺,緝線一道。

(2)翻正紐袢。為方便翻正,可在緝線前夾入線繩一根,牽拉線繩翻正更加方便。方法三:將薄斜條料反面刮漿燙幹,毛口向裡折成四層,並將銅絲加進四層中間,再沿邊緝明線一道。

2.做扣坨和紐袢

用紐袢條製作。製作方法。

3.盤花

盤花是將紐袢條盤結成所需的各種形狀,用線釘好即是盤花。琵琶紐盤結的方法步驟。盤花鈕釦的規格、大小可根據款式和花形確定,應注意比例協調。

盤花造型較多,有的造型複雜。現將幾種簡單花形單線示意如下,供練習使用(用單線便於分辨線路)。

4.釘盤花紐

(1)釘釦位置:第一副扣釘在領頭下,第二副扣釘在大襟轉彎處,第三副扣釘在大襟下端。

(2)釘釦方法:小襟格釘紐袢,大襟格釘釦坨,用細密針縫牢,紐袢條兩端要折光藏在盤花下面。裝隱形拉鍊可不釘第三副扣,拉鍊裝至大襟下端。

注意:扣坨伸出大襟長度與紐袢長度應在扣好後對位正確;第二副扣角度應考慮美觀,及受重力影響而出現的不平問題。

十三、整燙

整燙前修剪線頭,清洗汙漬。

1.整燙目的

平整,符合人體體形特徵。

2.整燙順序

先燙裡子,後燙麵子,先燙上面(肩部),後燙下面(折邊部位),先燙附件(如袖子),後燙主件(如衣身)。

3.整燙步驟

袖口→袖縫→擺縫→肩縫→衣身→下襬→領子

熨燙時應根據面料性能合理選擇溫度、溼燙或幹燙、時間、壓力。熨燙時要蓋布,儘量避免直燙。絲絨面料不能直接壓燙,只能用蒸汽噴燙,避免倒毛而產生極光。

旗袍突出女性的線條美,所以現今的旗袍都是收緊腰身,把女性的身段儘量表現出來。原本旗袍是旗人所穿的服裝,特點是寬大,平直,下長至足,材料多用綢緞,衣上繡滿花紋、領、袖、襟、裙都緄有較寬的花邊。

領的分類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領大致上可分為兩類:企領和小鳳仙領。其中企領又分為圓和方領。企領是較為傳統,而小鳳仙領則是比較新潮,猶如現今的恤衫領一樣反下來。旗袍的領是硬身的,以前師傅將白布用漿糊漿硬,然後放入領內,而現在則改用尼龍。

袖的類別

袖大致上可分為無袖,短袖,中袖和長袖,以前主要是按天氣變化而決定旗袍的袖的類別。但現今女性造旗袍主要是出席宴會等場合,較年輕的女性多選擇前三種,而年老的則選擇長袖。通常短袖長四吋,中袖約有十六吋,而長袖是十九至二十吋。

花鈕的種類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花鈕是旗袍所規定的鈕,其作用與現今恤衫的鈕是相同,但花鈕比較花巧,而且要師傅用布親自織成。花鈕的款式有百幾種,如蝴蝶款、鑽石款、大花型款等,一件旗袍所用的花鈕,多是由客人選擇後要求師傅造的。花鈕所用布的顏色一定與緄邊的布相同,主要會令到旗袍更加高貴。

襟的款式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旗袍的襟,在款式方面沒有太多,而通常選擇的有七種,包括單襟、雙襟、直襟、斜襟、琶琵襟、曲襟以及沒有襟。在製作方面,雙襟比單襟複雜,師傅先在旗袍上開了兩邊的襟,然後把其中一個襟縫合。這個襟只作裝飾,所以穿著雙襟的旗袍與單襟的一樣,只不過雙襟的旗袍在視覺上較為美觀和高貴。直襟就比較少,至於斜襟以前通常會配襯大花鈕,但現在都會改用較細的花鈕。曲襟的形狀仿如有角的「S」型,因為其開口較大,所以比較容易穿著。開衩的高度

旗袍的開衩是由三十年代的電影明星顧蘭君所帶領的,當時她這種先鋒的行為,令到旗袍進入了另一個階段。事實上,旗袍主要是突出女性的線條美,所以非常貼身,穿著旗袍時行動不便,所以旗袍有開衩。一般旗袍的開衩都會開到膝蓋的位置,但隨著時代和人民思想的改變,開衩的高度亦增加。現今旗袍的衩都非常高,主要是突出女性腿部的線條,尤其是選美時參賽者所穿的旗袍,其開衩特別高,也就是這個原因。

緄邊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緄邊的作用是用來裹著旗袍的開衩和旗袍的開口,用來緄邊的叫緄條。通常用絲質的絹或者本身旗袍底色的布作為緄邊。但是若果旗袍上有圖案,緄條的顏色通常是圖案的其中一種顏色。以前淨色的旗袍,其緄條多用紅色或綠色的布,前者較傳統而後者令旗袍較突出。緄邊亦分為雙緄和單緄,單緄較受歡迎,其緄條較幼。至於雙緄,其緄條較寬,因為用兩種顏色的緄條造成,但很少客人會要求用雙緄。

刺繡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富有的女性都會在旗袍上繡上不同的圖案,令旗袍更為美觀和特別,通常都會繡上龍鳳,牡丹,孔雀等圖案,其含意主要是吉祥。刺繡主要用金、銀線,把圖案用人手繡上。另外有些登臺表演的會再釘上珠片,但價錢較昂貴。

附屬品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穿著旗袍一定要配高跟鞋,因為旗袍配平底鞋看來並不美觀,只有配高跟鞋才能顯出旗袍的高貴氣質,且必須穿著絲襪,顏色方面多選擇肉色,但亦有些女性會喜歡有花的黑絲襪。且多以手袋來配搭,亦有些用手拿錢包。髮型則沒有特定的髮式,但多數女性都喜愛把頭髮梳起。

"

經過了幾十年的演變,旗袍的各種基本特徵和組成元素慢慢穩定下來。旗袍成為一種經典女裝,旗袍主要是突出女性的線條美,所以現今的旗袍都是收緊腰身,把女性的身段儘量表現出來。特別是近十幾年來,時裝中重新出現的旗袍,在國際時裝舞頻頻亮相,風姿綽約有勝當年,並被做為一種有民族代表意義的正式禮服出現在各種國際社禮儀場合。無論你到地球的哪個地方,只要看到一襲旗袍,看到那婀娜多姿、高貴典雅的服飾,就能確認是中國女性。這便是中國旗袍鮮明的民族特色。

旗袍的製作過程與造其他衣服的過程是大同小異,首先替客人度身,再由客人選擇布料和款式。製作的工序主要分為三個部份:裁剪,畫圖和繡花。傳統的旗袍通常較長到腳踝,亦有短的旗袍,多在膝蓋對上一吋左右。 近代旗袍進入了立體造型時代,衣片上出現了省道,腰部更為合體並配上了西式的裝袖、旗袍的衣長、袖長大大縮短、腰身也越為合體。是式樣簡潔合體的線條結構代替精細的手工製作。大量運用各種鑲邊、滾邊和嵌邊等常用的特殊工藝手法來裝飾旗袍(單色鑲邊、單色滾邊、滾嵌滾、嵌邊、混合滾、三色鑲邊)。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除此之外旗袍的花鈕裝飾也極具特色,旗袍花鈕具有其它服裝上鈕釦所不能比擬的作用,它不僅僅是一個鈕釦,而是旗袍本身一件精美的裝飾品,花鈕設於旗袍領部、襟部,能起到畫龍點睛的功效,採用的圖案,多為古色古鄉的龍、鳳、孔雀、福、綠、壽、喜、吉祥如意等。與中國傳統文化相呼應。

另外繡花、手繪也是旗袍裝飾中廣泛使用的一種手法,它是我國傳統的繡花工藝及國畫藝術,用國匯點綴國服,可謂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旗袍製作工藝步驟如下:

一、檢查裁片

在縫製前對面、裡的裁片逐一檢查質量和數量,並依次放整齊。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二、做縫製標記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可根據面料狀況及部位,選用做標記的方法:線丁、粉印、眼刀、針眼。

1.前片 省位、腰節位、開衩位、裝領缺口、鈕釦位、裝拉鍊位、下襬貼邊。

2.後片 省位、腰節位、開衩位、裝拉鍊位、下襬貼邊。

3.袖片 袖口貼邊、袖山對位點。

三、緝省 燙省

1.緝省 按縫製標記緝省,儘量與人體體型相吻合。

2.燙省 高檔面料精加工省縫不燙倒,要從中間分燙,省尖不歪斜。中低檔面料省縫倒向中縫線。胸部燙出胖勢,腰節位拔開,使省縫平服不起吊。並針對面料特性選擇溫度,以及幹燙或溼燙。

四、歸拔衣片

由於傳統旗袍結構線的特點。僅靠擺縫及收省難以達到合體目的,應通過歸拔工藝進一步造型,使衣片儘量與體型特徵相吻合。但是,由於面料原因有些面料歸拔效果不明顯,甚至有些面料耐熱性差不宜歸拔。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1.歸拔前衣片

(1)歸拔胸部及腹部。在乳峰點位置斜向拉拔,拔開胸部,使胸部隆起。如果腹部略有隆起,也可斜向拉拔。在以上部位拉拔的同時歸攏前腰部,使前片中線呈曲線形。

(2)歸拔擺縫。擺縫腰節拔開,歸到腰節處,擺縫臀部歸攏,使前身腰部均勻地吸進,臀部均勻隆起。(3)歸拔肩縫部位。拔開前肩縫,使肩縫自然朝前彎曲,符合人體特徵。

2.歸拔後衣片

(1)歸拔背部及臀部。在背部位置斜向拉拔,拔開背部,使背部隆起。臀部位置斜向拉拔,拔開臀部,使臀部隆起。在以上部位拉拔的同時歸攏後腰部,使後片中線也呈曲線形。

(2)歸拔擺縫。擺縫腰節拔開,歸到腰節處,擺縫臀部歸攏,使後身腰部均勻地吸進,臀部均勻隆起。

(3)歸拔肩縫部位。歸攏後肩縫滿足凸出的肩胛部位的需要,也可以採用收肩省的方法來解決。

(4)歸拔袖窿部位。後袖窿弧線處稍作歸攏,使袖窿圓順不還口。

五、敷牽帶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牽帶選用薄型有紡直絲黏合襯,寬1.2cm左右,粘貼時淨縫居中,敷牽帶的鬆緊要符合歸拔要求。

1.敷前片牽帶。前片牽帶敷在開襟一邊,開襟上口是斜絲綹容易還口,所以敷牽帶。開襟擺縫處從袖窿開始沿擺縫粘到拉鍊位以下1.2cm處。

2.敷後片牽帶。後片牽帶敷在擺縫處,從袖窿開始粘貼到開衩口,胸部及臀部牽帶略緊。

六、滾邊

由於當前旗袍製作工藝不盡相同,因此不同部位的要求也不相同,其製作方法有以下幾種:

1.用暗線滾邊(傳統手工工藝,現在已不多用)

方法一:有夾裡部位的毛縫滾邊

(1)將衣片毛縫折光,開衩處剪一眼刀至淨粉0.1cm處。

(2)滾條與衣片正面相對,緝線0.4~0.5cm。

(3)將滾條翻轉、翻足。

(4)將滾條包轉、包足。

(5)將滾條反面與大身繰牢,但不能繰到正面。

(6)將夾裡蓋過繰線與滾條繰牢(該工序在復夾裡中完成)。

方法二:無夾裡部位的毛縫滾邊

(1)折轉衣片毛縫與緝滾條同方法一。

(2)衣片毛縫沿縫頭翻轉,翻足;滾條毛縫按滾邊寬度折光。

(3)將折光後的滾條包轉,包足。

(4)將滾條反面與大身繰牢,但不能繰到正面。

方法一、二的特點是:滾邊飽滿、完整、針跡無外露。

方法三:淨縫滾邊

注意:若面料易脫絲不要選擇該法滾邊。特點:平薄、完整、細膩。

方法四:轉角處的淨縫滾邊

(1)滾條緝到轉角處應先折轉後緝線。注意應向擺縫方向折轉,不應向底邊方向折轉。

(2)將滾條翻轉、包足到反面。

2.用明線滾邊(機縫法)

一般滾邊部位為淨縫(現在該法採用較多)。特點:速度快、效率高。

3.細鑲滾

(1)滾條邊折光。

(2)將滾條折光邊與衣片折光邊放齊,緝0.2cm左右,使滾邊飽滿,呈圓形。

(3)將滾條翻轉、包足後,正面在漏落縫中用拱止口的針法將滾條固定。

特點:滾條特別窄,在0.2cm左右,具有纖秀美。

4.滾嵌線(外嵌圓嵌法)

外嵌線製作方法中,將嵌條內襯有線繩,因而呈圓形。

特點:嵌線窄,0.2cm左右,線條舒展、飽滿、纖秀。因全部採用機縫法,所以效率高(現在採用較多)。

以上幾種滾邊方法可根據面料風格、厚薄、及審美特點合理

選擇。七、合肩縫,裝袖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1.合肩縫

將前、後衣片正面相對,前片放上層,肩縫對齊,緝線0.8~1cm,後肩縫靠近頸肩點1/3處略有吃勢。緝好後根據面料的厚薄燙分縫或倒縫。注意不得拉還肩縫。

2.裝袖

(1)袖口滾邊。方法與擺縫開衩處相同。

(2)抽袖山吃勢。方法同女襯衫。

(3)裝袖。方法同女襯衫。

八、做夾裡

1.夾裡收省,合肩縫,裝袖夾裡

將夾裡省緝好,縫合肩縫夾裡,再裝袖夾裡。分別燙倒縫,省縫倒向中縫,肩縫向後身坐倒,燙平。

2.繰(或緝)下襬貼邊

將前後夾裡擺縫對齊,底邊縫頭折光,用手針將夾裡下襬貼邊繰牢,針距0.3cm,或用機縫將下襬貼邊緝牢。夾裡下襬比衣片下襬短1cm。

九、復夾裡

1.復小襟夾裡

小襟衣片與夾里正面相對,肩縫、領口比齊、放平,沿領口下端緝至小襟下口,然後將正面翻出燙平。若無夾裡,小襟下口加貼邊。貼邊與衣片正面相疊,按所留縫份緝縫,貼邊略鬆,貼邊扣轉,翻正,拐角方正,坐進0.1cm燙平,貼邊反面用手針繰牢。

2.復前片夾裡

將大襟衣片與夾裡反面相對,夾裡在上,肩縫及開衩處眼刀對齊,擺平。將夾裡大襟處及左右擺縫開衩處縫頭折光,蓋過滾邊緝線,手工繰牢,針距0.3cm。若無夾裡,大襟開襟部位加貼邊或滾邊。

3.復後片夾裡

方法與復前片夾裡相同。注意後片夾裡擺縫開衩處留1cm縫頭不繰牢。

十、合擺縫、袖縫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1.合緝擺縫、袖縫

方法一:將前衣片套入後衣片中,前後衣片分別正面相對,反面向外,縫頭對齊,沿淨縫緝線。裝拉鍊一邊緝至拉鍊封口處。縫好後將衣片翻出,縫頭向後片坐倒。注意面子、裡子前後順序要放正確。

方法二:面子、裡子分別緝縫,面子分縫,裡子坐倒縫。

2.繰袖口夾裡

將袖口夾裡折光,蓋過滾邊緝線,繰牢。袖口縫合處將後袖縫頭修掉0.4 cm左右,用前袖縫折轉、包光、繰牢。

十一、做領,裝領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1.做領面

(1)將淨領襯燙在領面的反面。

(2)將領面上口沿襯邊沿包轉。

(3)將滾條緝在領面上口,包轉、繰牢,並做好裝領對位標記。

2.裝領

(1)裝領面。領面與領口正面相對,領面在上,從左襟開始起針沿領襯下沿緝線。注意領子兩端要上足,各對位點準確,線條順直,左右對稱。

(2)裝領裡。首先檢查領面裝好後領圈是否圓順、平服,若不圓順應及時修正,修正後復領裡。將領裡縫頭折光,覆在領面反面繰牢。注意領裡略緊於面子。

十二、做鈕釦,釘鈕釦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1.做紐袢條

方法一:將2 cm左右的斜條兩邊毛口向裡折成四層,手工繰牢。如果是薄料可將斜料裁寬,折成六層或八層,也可在斜條中襯幾根紗線,使其飽滿,厚料就不必加線了。為了便於盤花造型保形,繰紐袢時經常加入細銅絲。

方法二:

(1)斜條正面對摺,緝線一道。

(2)翻正紐袢。為方便翻正,可在緝線前夾入線繩一根,牽拉線繩翻正更加方便。方法三:將薄斜條料反面刮漿燙幹,毛口向裡折成四層,並將銅絲加進四層中間,再沿邊緝明線一道。

2.做扣坨和紐袢

用紐袢條製作。製作方法。

3.盤花

盤花是將紐袢條盤結成所需的各種形狀,用線釘好即是盤花。琵琶紐盤結的方法步驟。盤花鈕釦的規格、大小可根據款式和花形確定,應注意比例協調。

盤花造型較多,有的造型複雜。現將幾種簡單花形單線示意如下,供練習使用(用單線便於分辨線路)。

4.釘盤花紐

(1)釘釦位置:第一副扣釘在領頭下,第二副扣釘在大襟轉彎處,第三副扣釘在大襟下端。

(2)釘釦方法:小襟格釘紐袢,大襟格釘釦坨,用細密針縫牢,紐袢條兩端要折光藏在盤花下面。裝隱形拉鍊可不釘第三副扣,拉鍊裝至大襟下端。

注意:扣坨伸出大襟長度與紐袢長度應在扣好後對位正確;第二副扣角度應考慮美觀,及受重力影響而出現的不平問題。

十三、整燙

整燙前修剪線頭,清洗汙漬。

1.整燙目的

平整,符合人體體形特徵。

2.整燙順序

先燙裡子,後燙麵子,先燙上面(肩部),後燙下面(折邊部位),先燙附件(如袖子),後燙主件(如衣身)。

3.整燙步驟

袖口→袖縫→擺縫→肩縫→衣身→下襬→領子

熨燙時應根據面料性能合理選擇溫度、溼燙或幹燙、時間、壓力。熨燙時要蓋布,儘量避免直燙。絲絨面料不能直接壓燙,只能用蒸汽噴燙,避免倒毛而產生極光。

旗袍突出女性的線條美,所以現今的旗袍都是收緊腰身,把女性的身段儘量表現出來。原本旗袍是旗人所穿的服裝,特點是寬大,平直,下長至足,材料多用綢緞,衣上繡滿花紋、領、袖、襟、裙都緄有較寬的花邊。

領的分類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領大致上可分為兩類:企領和小鳳仙領。其中企領又分為圓和方領。企領是較為傳統,而小鳳仙領則是比較新潮,猶如現今的恤衫領一樣反下來。旗袍的領是硬身的,以前師傅將白布用漿糊漿硬,然後放入領內,而現在則改用尼龍。

袖的類別

袖大致上可分為無袖,短袖,中袖和長袖,以前主要是按天氣變化而決定旗袍的袖的類別。但現今女性造旗袍主要是出席宴會等場合,較年輕的女性多選擇前三種,而年老的則選擇長袖。通常短袖長四吋,中袖約有十六吋,而長袖是十九至二十吋。

花鈕的種類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花鈕是旗袍所規定的鈕,其作用與現今恤衫的鈕是相同,但花鈕比較花巧,而且要師傅用布親自織成。花鈕的款式有百幾種,如蝴蝶款、鑽石款、大花型款等,一件旗袍所用的花鈕,多是由客人選擇後要求師傅造的。花鈕所用布的顏色一定與緄邊的布相同,主要會令到旗袍更加高貴。

襟的款式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旗袍的襟,在款式方面沒有太多,而通常選擇的有七種,包括單襟、雙襟、直襟、斜襟、琶琵襟、曲襟以及沒有襟。在製作方面,雙襟比單襟複雜,師傅先在旗袍上開了兩邊的襟,然後把其中一個襟縫合。這個襟只作裝飾,所以穿著雙襟的旗袍與單襟的一樣,只不過雙襟的旗袍在視覺上較為美觀和高貴。直襟就比較少,至於斜襟以前通常會配襯大花鈕,但現在都會改用較細的花鈕。曲襟的形狀仿如有角的「S」型,因為其開口較大,所以比較容易穿著。開衩的高度

旗袍的開衩是由三十年代的電影明星顧蘭君所帶領的,當時她這種先鋒的行為,令到旗袍進入了另一個階段。事實上,旗袍主要是突出女性的線條美,所以非常貼身,穿著旗袍時行動不便,所以旗袍有開衩。一般旗袍的開衩都會開到膝蓋的位置,但隨著時代和人民思想的改變,開衩的高度亦增加。現今旗袍的衩都非常高,主要是突出女性腿部的線條,尤其是選美時參賽者所穿的旗袍,其開衩特別高,也就是這個原因。

緄邊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緄邊的作用是用來裹著旗袍的開衩和旗袍的開口,用來緄邊的叫緄條。通常用絲質的絹或者本身旗袍底色的布作為緄邊。但是若果旗袍上有圖案,緄條的顏色通常是圖案的其中一種顏色。以前淨色的旗袍,其緄條多用紅色或綠色的布,前者較傳統而後者令旗袍較突出。緄邊亦分為雙緄和單緄,單緄較受歡迎,其緄條較幼。至於雙緄,其緄條較寬,因為用兩種顏色的緄條造成,但很少客人會要求用雙緄。

刺繡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富有的女性都會在旗袍上繡上不同的圖案,令旗袍更為美觀和特別,通常都會繡上龍鳳,牡丹,孔雀等圖案,其含意主要是吉祥。刺繡主要用金、銀線,把圖案用人手繡上。另外有些登臺表演的會再釘上珠片,但價錢較昂貴。

附屬品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穿著旗袍一定要配高跟鞋,因為旗袍配平底鞋看來並不美觀,只有配高跟鞋才能顯出旗袍的高貴氣質,且必須穿著絲襪,顏色方面多選擇肉色,但亦有些女性會喜歡有花的黑絲襪。且多以手袋來配搭,亦有些用手拿錢包。髮型則沒有特定的髮式,但多數女性都喜愛把頭髮梳起。

「圖解服裝結構」旗袍製作工藝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