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四亂”讓秦嶺峪口迴歸自然,高冠峪河道拆違1.5萬餘平方米'

秦嶺 農家樂 建築 黃河 渭河 西安 西安晚報 2019-07-22
"



"



“清四亂”讓秦嶺峪口迴歸自然,高冠峪河道拆違1.5萬餘平方米

拆除違建後的高冠景區。 (記者 郝鍾毓 攝)



秦嶺的水,流量之豐、流域甚廣,從“九口十八峪”“秦嶺七十二峪”等說法可窺一斑。水流沿秦嶺山坡而下,在北麓形成潺潺溪流,縱橫交錯。上百條大小河流最終被渭河“一網收盡”,成為黃河最大的一級支流,澆灌八百里秦川沃土。一道道峪口中,小溪匯聚成河,水質優劣也是秦嶺北麓保護的重點內容。

農家樂的“油水”和峪口的“油水”

在長安與鄠邑的交界處,高冠瀑布名揚於此。由於山內的石帽峰恰似巨人頭戴高帽,根據這一獨特形象,人們便以“高冠”命名。

這裡山水相映成趣,以水景為勝,水景之中最奇勝、最壯觀、最富動感的就是高冠瀑布。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旅遊業逐漸成為當地村民的主業,農家樂成為全村人的產業,形成井噴式發展,每到節假日或週末都會有成百上千的人從城市裡湧向這裡。

“過去,有人下河游泳,一身油水便上了岸。大家打趣道:秦嶺山泉還能‘潤膚!’實際上農家樂開的太多,菜油變成了‘潤膚露’。”李家巖村四組村民張志斌說。景區內的農家樂直接蓋在河道邊,把涼棚搭建在瀑布的上游和下游平緩的水面上,食物殘食、垃圾隨意傾倒入水中,瀑布的生態環境破壞相當嚴重。

今年3月之前,張志斌和家人一直在河道邊經營農家樂,這項副業從1986年就開始了。高冠峪口離城市不遠,景色也美,遊客多了,飲食需求量也隨之增加。“河水不淨,魚身上也長起了紅色斑點。”張志斌坦言,其實過去大家也知道這樣做汙染了秦嶺的生態環境。

“清四亂” 整治河道提升景觀

城因水而興。為維護河湖生命健康,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動員全市力量,廣泛深入開展了河湖“清四亂”行動(即亂佔、亂採、亂堆、亂建等保護突出問題)。同時,結合《秦嶺北麓主要峪口峪道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實施方案》,沿山區縣、高新區管委會每年安排一條以上峪口峪道進行整治。

高新區農水局副局長袁霖告訴記者,“保護秦嶺,我們首先明確了全域清、徹底治、長效管的工作目標。結合‘清四亂’行動,我們優先選擇高冠峪河道整治作為重點,啃下‘硬骨頭’。”

作為河道的四級河長草堂街道辦事處主任李國學說:“經過去年秦嶺北麓違建拆除行動,村民們也看到了政府治理秦嶺的決心,各項工作推進起來的阻力也就小了許多。”

高新區成立了聯合工作組,進村逐戶做工作。工作做通了,前期由百姓自行拆除,儘量減少損失;後期再動用機械化手段對建築物進行拆除,清理。今年3月30日上午,高新區聯合長安區、鄠邑區等有關部門,出動50餘人,挖掘機1臺,灑水車2部,依法對高冠景區沿線的違法建築進行拆除。拆除工作用時6天,拆除總面積1.5萬餘平方米。

高冠河是灃河的上游支流,為進一步加強治理,配合灃河流域綜合保護利用規劃,高新區還將對峪口進行景觀提升工程,同時我市也在加緊制定高冠景區綜合治理規劃,力求整治效果不反彈,治理有效長久。

生態好了開心玩 出山再吃農家樂

河道旁邊違規搭建的農家樂被拆除,村民張志斌家的生計如何為繼?

“2010年,李家巖村整村搬遷後,在山外安居的新村打造了環山旅遊第一村,全村主導產業就是農家樂,過去一些村民在山外新村經營,也在山內搭棚經營。因此,這次‘清四亂’後村民繼續在山外新村開展農家樂經營。”李國學向記者介紹村裡的產業,白牆灰瓦、綠樹長廊、小橋流水,李家巖新村環境太好了,山清水秀景美,來此吃農家飯的遊客眾多。

“秦嶺峪口內高冠河的生態確實改變很大,河水清澈了許多。過去也來遊玩過,坐在亂搭亂建的房間裡吃飯,我們也會擔心安全問題。”進山遊客李利鋒告訴記者,現在山裡逛逛,出山再到李家巖吃農家樂,方便正規。

“保護秦嶺是大事,違規搭建就要拆。河道乾淨了,河水也清了,環境提升,造福的還不都是大傢伙。你看這河裡的魚逐漸恢復健康,身上的紅點也褪去了。”張志斌說。

上游的清泉水形成潺潺溪流,從高冠瀑布奔湧而下,匯聚成川。在街道辦幹部李國學看來,一年多的時間,村民內心如同這秦嶺的水,變化很大,秦嶺保護的重要性已深入人心。

"



“清四亂”讓秦嶺峪口迴歸自然,高冠峪河道拆違1.5萬餘平方米

拆除違建後的高冠景區。 (記者 郝鍾毓 攝)



秦嶺的水,流量之豐、流域甚廣,從“九口十八峪”“秦嶺七十二峪”等說法可窺一斑。水流沿秦嶺山坡而下,在北麓形成潺潺溪流,縱橫交錯。上百條大小河流最終被渭河“一網收盡”,成為黃河最大的一級支流,澆灌八百里秦川沃土。一道道峪口中,小溪匯聚成河,水質優劣也是秦嶺北麓保護的重點內容。

農家樂的“油水”和峪口的“油水”

在長安與鄠邑的交界處,高冠瀑布名揚於此。由於山內的石帽峰恰似巨人頭戴高帽,根據這一獨特形象,人們便以“高冠”命名。

這裡山水相映成趣,以水景為勝,水景之中最奇勝、最壯觀、最富動感的就是高冠瀑布。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旅遊業逐漸成為當地村民的主業,農家樂成為全村人的產業,形成井噴式發展,每到節假日或週末都會有成百上千的人從城市裡湧向這裡。

“過去,有人下河游泳,一身油水便上了岸。大家打趣道:秦嶺山泉還能‘潤膚!’實際上農家樂開的太多,菜油變成了‘潤膚露’。”李家巖村四組村民張志斌說。景區內的農家樂直接蓋在河道邊,把涼棚搭建在瀑布的上游和下游平緩的水面上,食物殘食、垃圾隨意傾倒入水中,瀑布的生態環境破壞相當嚴重。

今年3月之前,張志斌和家人一直在河道邊經營農家樂,這項副業從1986年就開始了。高冠峪口離城市不遠,景色也美,遊客多了,飲食需求量也隨之增加。“河水不淨,魚身上也長起了紅色斑點。”張志斌坦言,其實過去大家也知道這樣做汙染了秦嶺的生態環境。

“清四亂” 整治河道提升景觀

城因水而興。為維護河湖生命健康,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動員全市力量,廣泛深入開展了河湖“清四亂”行動(即亂佔、亂採、亂堆、亂建等保護突出問題)。同時,結合《秦嶺北麓主要峪口峪道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實施方案》,沿山區縣、高新區管委會每年安排一條以上峪口峪道進行整治。

高新區農水局副局長袁霖告訴記者,“保護秦嶺,我們首先明確了全域清、徹底治、長效管的工作目標。結合‘清四亂’行動,我們優先選擇高冠峪河道整治作為重點,啃下‘硬骨頭’。”

作為河道的四級河長草堂街道辦事處主任李國學說:“經過去年秦嶺北麓違建拆除行動,村民們也看到了政府治理秦嶺的決心,各項工作推進起來的阻力也就小了許多。”

高新區成立了聯合工作組,進村逐戶做工作。工作做通了,前期由百姓自行拆除,儘量減少損失;後期再動用機械化手段對建築物進行拆除,清理。今年3月30日上午,高新區聯合長安區、鄠邑區等有關部門,出動50餘人,挖掘機1臺,灑水車2部,依法對高冠景區沿線的違法建築進行拆除。拆除工作用時6天,拆除總面積1.5萬餘平方米。

高冠河是灃河的上游支流,為進一步加強治理,配合灃河流域綜合保護利用規劃,高新區還將對峪口進行景觀提升工程,同時我市也在加緊制定高冠景區綜合治理規劃,力求整治效果不反彈,治理有效長久。

生態好了開心玩 出山再吃農家樂

河道旁邊違規搭建的農家樂被拆除,村民張志斌家的生計如何為繼?

“2010年,李家巖村整村搬遷後,在山外安居的新村打造了環山旅遊第一村,全村主導產業就是農家樂,過去一些村民在山外新村經營,也在山內搭棚經營。因此,這次‘清四亂’後村民繼續在山外新村開展農家樂經營。”李國學向記者介紹村裡的產業,白牆灰瓦、綠樹長廊、小橋流水,李家巖新村環境太好了,山清水秀景美,來此吃農家飯的遊客眾多。

“秦嶺峪口內高冠河的生態確實改變很大,河水清澈了許多。過去也來遊玩過,坐在亂搭亂建的房間裡吃飯,我們也會擔心安全問題。”進山遊客李利鋒告訴記者,現在山裡逛逛,出山再到李家巖吃農家樂,方便正規。

“保護秦嶺是大事,違規搭建就要拆。河道乾淨了,河水也清了,環境提升,造福的還不都是大傢伙。你看這河裡的魚逐漸恢復健康,身上的紅點也褪去了。”張志斌說。

上游的清泉水形成潺潺溪流,從高冠瀑布奔湧而下,匯聚成川。在街道辦幹部李國學看來,一年多的時間,村民內心如同這秦嶺的水,變化很大,秦嶺保護的重要性已深入人心。

“清四亂”讓秦嶺峪口迴歸自然,高冠峪河道拆違1.5萬餘平方米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閆珅 實習生 樑婷

"

相關推薦

推薦中...